基于SWOT分析的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优化策略研究
2016-05-29曾召文
曾召文
(长沙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一、引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潮中,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教育作为这个复杂系统中的子系统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近年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全国自上而下对教育信息化日益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网络研修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已逐渐成为教师培训的新常态,各种形式的网络研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信息主导的互联网时代,有必要认识和分析教师培训的变化趋势,了解传统线下研修与网络培训的特征。
网络研修呈现出不同特征,我们迫切需要依据学员、学科专家、培训管理人员、技术服务支持人员的反馈意见,系统地分析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找出教师网络研修过程中存在的症结,对症下药,从而促进教师网络研修的良性发展。
二、教师网络研修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1]是管理学中的一种常用分析工具,S(strengths)、W(weaknesses)、O(opportunities)、T(threats)分别表示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优劣势分析的关注点是研究对象自身与参照对象的比较,机会和威胁分析着眼于外部因素对研究对象可能产生的影响,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从而为制订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对策等提供参考依据。
(一)教师网络研修的优势
1.组织形式不受时空限制。网络研修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性,培训学员只要在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2.可以呈现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网络平台可以把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在网页上呈现出来,特别是一些微视频的嵌入,可以将一些场景生动地呈现。
3.易于资源分享。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员可以随时将自己的作品和想法发布到网上,方便与其他学员共享交流,取长补短。
4.培训规模大。网络研修不受场地的限制,便于开展大规模培训。
5.培训成本低廉。网络研修减少了学员舟车劳顿的辛苦和培训机构组织与后勤保障的麻烦,进而降低了培训的人力、财力成本。
(二)教师网络研修的劣势
1.研修资源的设计开发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当资源的内容无法满足学员需求时,容易让学员产生抵触情绪。
2.研修平台界面缺乏个性,千人一面。资源罗列太多,片面强调课程资源的设计大而全,没有考虑学员个性偏好,导致学员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发生“信息迷航”。
3.平台功能不完善。如当前互联网上浏览器种类众多,没有国际统一标准,导致网页显示兼容性差,各种文件的上传要求过于苛刻,降低了学员体验的满意度。
4.在线集中学习组织困难。学员作为社会人承担着多重角色身份,在网络研修过程中角色变幻频繁,容易产生心理懈怠,在虚拟社会中,学科专家和辅导教师组织学员开展线上集中研讨障碍重重。例如学员在非面对面的情境中,缺乏辅导教师任务解读的环节,导致一些学员研修任务不明确,影响学习效果。
5.过于依赖网络和终端设备。网络研修依赖于网络技术和终端设备,断电、服务器故障、网络瘫痪、客户端设备故障以及浏览器不兼容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网络研修无法开展。
(三)教师网络研修的机遇
1.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近年来国家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为开展教师网络研修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2.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思维的提出,各行各业进行着跨界融合的尝试,给网络研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Web 2.0的广泛普及,Web3.0的逐步谋划,让信息的生成、传递和共享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网络研修平台的功能日趋完善。
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随着信息技术步入日常工作生活,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4.中小学教师具备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与学生相比,教师心理更加成熟,自我调控能力更强。
(四)教师网络研修的威胁
1.学员对网络研修心理上排斥,教师网络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不强。对技术的畏惧是一大隐患,学员使用计算机的先前经验会直接影响到学员网络研修的认同感,先验知识不足的学员面对一个陌生的学习平台,心理上的畏惧和排斥是必定存在的;网络研修的评价指标偏重于形式上的数据,而参训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参与深度等方面没有相应的测量指标,导致努力的学员在纸面上没有得到肯定,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另外部分教师对网络培训的功利性太强,参与培训仅仅是为了获取学分而忽视了培训的本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学员间信息技术水平差异显著。受兴趣、地域和信息获取渠道等多方面影响,学员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差很大。
3.信息交流渠道狭窄。学科专家、辅导教师、学员间不像集中培训那样可以便捷地开展业务辅导和情感交流,学员的需求和困难不能及时把握,辅导教师和管理员把大量精力用在督促学员学习的工作上,挤压了更有意义的业务辅导时间,学员不能及时获取帮助,积极性降低。
4.技术支持服务方面存在风险。培训机构本身技术力量有限,通过与教育信息服务公司合作的方式开展培训,存在潜在风险,另外当技术不能满足培训需求时,风险因素将会增多。
三、教师网络研修的优化策略
在对研究对象的内外部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划分为四个区间,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参见图1)。
增长型(SO):当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相适应时,可发挥内部优势撬动外部机遇,产生杠杆效应。
多元型(ST):当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不相适应时,我们应当投入资源,寻求多元发展,促进内部劣势向优势转化,迎合外部机遇。
防御型(WT):当威胁与劣势并存时,我们需要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风险。
扭转型(WO):当劣势与机会并存时,我们要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劣势,当内部弱点妨碍外部机遇时,要采取措施予以克服。
根据前面对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威胁的情况分析以及SWOT分析模型,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发挥其作用。
(一)增长型(SO):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教师培训项目网络化
当前的政策和环境对教师网络研修的开展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考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技术优势积极推进教师培训项目网络化,利用资源优势拓展教师培训的时间和空间。
(二)扭转型(WO):寻求多方合作,扩展网络研修平台的功能,提升研修资源质量
网络研修劣势凸显的时候,我们需要促进劣势向优势转化,迎合外部机遇,当前网络研修平台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资源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还需要在平台功能和资源开发上下功夫:
1.提高资源设计开发水平,优化资源呈现方式
图1 SWOT分析模型
在网络研修中,内容质量决定培训的层次,我们可以采取自主研发、合作和购买等多种形式,给培训学员提供优质可用的资源。在资源泛滥的信息社会,信息的纲目式堆砌方式容易让培训学员产生“信息迷航”,可以考虑利用“Web日志挖掘技术”挖掘学员的兴趣和偏好,再运用智能推送技术,将学员感兴趣的内容区别化呈现。
2.网络研修平台增加学员的行为管理功能
在网络研修过程中,辅导教师和学科专家都为督促学员学习而苦恼,我们需要对学员的行为进行分析。班杜拉(Albert Bandura)认为,行为、环境、个体认知三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他提出了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型(Triadic reciprocal determinism model)[2],著名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D.J.McGregor)认为人的行为受个体特质和环境特性的影响[3]。
当前的网络研修平台在学员行为管理方面的功能尤其欠缺,要发挥网络研修的优势,就需要网络研修平台提供行为管理功能,收集学员行为数据,找出学员的行为规律,借此达到预测和矫正学员学习行为的目的。
3.开发移动端网络学习平台
当前的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多依赖于PC客户端,教师承担的社会角色多,闲暇时想开展学习又受制于学习设备,如果教师培训的资源和数据能同步到移动设备端,将给培训学员提供更灵活的学习空间。
另外还可以考虑寻求多方合作,降低研修平台故障风险。教师网络研修过程中,一般承载了成千上万的学员同时在线学习,并发数据是巨大的,网络带宽、服务器吞吐量等都存在瓶颈,数据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除了采用负载均衡、CDN等优化措施以外,我们还要考虑多方合作机制,不拘泥于单一的平台或合作对象。
(三)多元型(ST):加大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学科专家和培训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教师是一个忙碌的职业,多重角色让教师无法分身全心投入继续教育培训中,纵观当前网络培训,形式化、不务实的现象非常严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
1.增强教师学习动机,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影响学员的学习动机、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选择、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过程的监控以及对网络学习的认同感和持久性。[4]
2.丰富交流渠道,建立多级监督机制
有效的沟通交流是促进学习的必要条件,网络研修阶段当前一般采用QQ群、短信、电话、提问、留言等方式沟通交流,由于中途人员更换或部分学员不习惯网络交流等原因,导致交流不畅通,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学员间的沟通内化成研修任务,让班级成员实现有效沟通。另外,还需配套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及时反馈学员学情。
3.提升培训管理人员和学科专家业务水平
培训管理人员和学科专家也需要及时充电,更新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培训需求。
4.给教师参与培训提供更多的支持
给教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增强教师的学习动机,如时间、经费以及培训认证等方面。
(四)防御型(WT):做好需求分析,结合集中研修、校本研修开展混合式培训
当威胁与劣势并存时,我们需要考虑防御性策略,适当缩小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研修工作:
1.开发本土化的研修资源
做好需求分析,结合实际需要和现实条件,量身定制适合教师的本土化资源。
2.向PC端、移动设备端同步推送研修资源
突破E-learning的思维,结合移动学习(M-learning)和泛在学习(U-learning)的理念,向PC端、移动设备端同步推送研修资源,让学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开展学习。
3.在线下集中研修的基础上适当做网络研修尝试
线下集中培训的过程中,适当设置一些网络研修任务,让学员体验网络研修的形式,产生认同感。
四、结语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关乎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开展教师网络研修迎合了技术和时代发展的机遇,但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部分解决思路。优化教师网络研修,提升培训绩效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郗新明.SWOT分析应用[J].经济师,2010(4):256-257.
[2]班杜拉A.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册)[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4]彭文辉.网络学习行为分析与建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6-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