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与新课标理念的冲突
2016-05-29杜正学
杜正学
(陇东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一、引言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推行十多年了,如今广大的西部偏远地区也已经普遍加入课改的行列。全国许多地区的课改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西部偏远地区有其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性。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单位——学校的情况千差万别,尽管有课程标准的指导和教材的约束,但新课程在课堂上的具体操作则呈现出千人千面的状况。笔者最近对西部一个省区的三所县以下学校的英语课堂进行了一些调研和走访,调研的方式是进班听课,看课堂具体操作;开师生座谈会,讨论教学设计与施教得失;与学校领导座谈,讨论开展英语教学的理念和管理;与地方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相关负责人座谈,推介实现新课标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从调研情况来看,基层学校的课堂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教师不能准确地确立教学目标,因而在施教的过程中无法给予学生在学习方法和策略上良好的指导;教学路径无法实现教材设计目标,教学“脱靶”现象比较严重。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许多教师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表面上看课堂的座位布局变成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教室的多处位置增加了黑板的数量,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少的学生讨论。但学生所讨论的内容往往很肤浅,甚至是一些根本不需要讨论的明白问题,许多东西只是一种摆设和形式,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并没有按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和设计去做。新课改只是一种旗帜,而真正扎实进行的还是以词汇语法为主要内容、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教法、以死记硬背为主要学法的传统教学。
为革除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从国家到地方,这些年已经开展了许多教师培训活动,可问题在于,相当多的教师虽已经历了培训,但课堂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是为什么?其中的桎梏就是校长、教师、家长,甚至学生本人都对新课改没有信心,对其效用心存疑虑,怕按照新理念、新教材的方法不出成绩而影响了高考,误了学生的前程。
高考试题真的与现行教材相冲突吗?严格按照现行教材教学设计施教就会影响高考成绩吗?本文以2015全国高考英语试卷为例,从结构布局、词汇、阅读、写作等几个方面,就这个问题做一讨论。
二、2015年高考英语试卷考点分析
(一)高考英语试卷的结构布局
高考中的英语测试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测试?试题究竟在考什么?只要我们梳理一下2015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就能很容易地理出如下的卷面组织结构(参见表1),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全卷由阅读理解、知识运用和写作三个板块构成,全卷满分120分,考查的权重分配差异很明显,体现了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多元测试理念,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提高测试的效度。如果把阅读看作接受能力,把运用和写作看作产出能力的话,第二和第三部分占了卷面的66.8%。阅读能力的考查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要能动地去阅读,因此也是一种能力运用的考查。卷面考查运用语言技能和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导向性非常明显。这完全吻合了新课标“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的理念,也完全反映了现代外语教学研究的普遍共识。不足之处在于口语和听力考核的缺失。
表1 2015年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卷结构表(满分120)
(二)对词汇的考查
从词汇的角度来看,WordSmith5.0统计显示,全卷共有英语单词14,978频次,汉字1,723频次。可用于文本分析的有效文内标记数2,440,文内标记类型数820个,词汇密度(类型—标记比率)为33.61(标准差41.86)。共有句子241,平均句子长度为10.12词(标准差8.46);平均单词长度为4.12( 标 准 差 2.34);99.5%的高考英语单词的长度都在9个字母之内。
820个文内标记类型的分布状况参见图1。只有36个标记复现在10次以上,占文内标记类型总数的4.39%。出现在2次以下的文内标记占到了总数的77.19%。卷面文内标记数占课标所规定掌握3000词汇的81.3%。这种分布格局有效地测量了学生所应掌握词汇量的广度。同时也说明,从数量上来说,要想考出好成绩,必须掌握课标规定的绝大多数词汇。词汇的学习必须是一个面上的工作。
用 VocabProfile[2]比对 BNC-COCA 1-25k[3]语料库,我们可以看出,全卷1000常用高频词表(k1)以内的词汇有1959个(81.76%),2000常用高频词表(k2)以内的有206个(8.60%),K1+K2的词汇占到90.36%,学术词汇表(AWL)内单词只有78个(6.39%)。超纲而用汉语注释的词汇12个,占卷面总型符数的0.47%。根据2015高考英语试卷语篇词汇统计的数据说明,高考题目中的词汇以最常用的高频词为主,K1词汇占了大多数。这些词汇中实词占58.86%,功能词占51.97%。全卷没有一个传统的以单项选择为形式的专考词汇的试题。但大纲所规定的绝大多数单词却都出现在试卷当中。考核的重点不再是是否认识某个单词,而是拿它直接去完成一个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考核的要领不再是知识的事实,而是知识的运用。
如何才能学习这些词汇并让它们活起来?词频统计告诉我们,所考核的词汇记忆难度并不大,重点不再是能否死记硬背下这些单词,而在于如何灵活自如地去使用这些词汇。要达到“灵活自如”的水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见多识广,要在语言应用的语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在过程中去获得,而单靠背诵和做单项选择题是不行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用认知的办法去习得而不能依赖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来背得。
图1 2015年高考英语试题文内标记类型频次
(三)对阅读理解的考查
从阅读的角度来看,2015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第一节是4篇阅读材料,共15个问题。阅读A是一个故事,所提的4个问题中2个(1、3)属于事实性问题,2个(2、4)属于推断性问题,问题1—3都在文章里面能找到客观的答案,只有4需要综合几处关键用词才能判断是否正确。做题的法宝是准确定位信息词和联系上下文,分析能力很重要。B篇为一则说明文,4个问题中2个(5、8)为主旨大意题(reading for general ideas),另2个(6、7)为事实性问题。C篇为论说文,3个题目(9、10、12)为事实性,1个(11)为推断性问题。D篇为应用文,3个题目(13、14、15)均为事实性问题,都可以很明显地在文章里找到现成的答案。第二节为一篇留有5处空白,给出了7个备选答案的说明文。题目的选项主要是根据文章意思的连贯性选择相应的活动次序。认清表达时间次序的关联词和读懂马拉松训练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跳读和扫读等阅读技巧从文章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要求速度、信息定位能力、一定的词汇量、推断生词词义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对知识运用的考查
第二部分为英语知识运用,考查的方法首先是第一节完形填空。这一节共有20个空,80个单词供学生选择,文章的易读性指数为79.7。选项中7空为名词,7空为动词,3空为形容词,3空为副词,1空为连词。供选词汇在K1+K2之外的只有tutors和seldom,K1词汇占了74.42%。做题的关键是能够识别所给的词汇和正确理解文义。对考生掌握词汇的广度和深度都进行了考查。应对困难题目的办法是抓住首句,把文章learn something的主题把握住,另外要通过阅读每一个空格的前后句子,在上下文合理的情节中选择需要的词汇。这就需要把握整个语篇的意思和段落之间的关联,还要有从字里行间推断说话人态度的能力。
英语知识运用第二节在第二卷上,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考查的形式是在阅读材料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限1个单词)或写出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语篇的易读性为59。在10个小题中,考查动词的有5空,分别考查了过去分词(41)、动名词(43、44)、不定式(46)、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加s(48)的知识;形容词2空,分别考查最高级(42)和形容词做定语(49)的知识;考查副词的有2空,1空考查副词做状语修饰动词(45),另一处考查副词引导宾语从句;剩下一空考查介词(47),主要考查介词搭配。
综合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考查我们不难看出,考查的实质就是词汇和语法。一个深层次的现象就是把词汇和语法放到语篇上下文里面去了,这是有别于以往词汇语法通过单项选择的方法去考查的办法,这种命题方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大纲的理念。它比传统考法更优越的地方是为考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语篇环境支持,题目的设计是基于问题解决的理念,需要考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阅读和写作问题的需求当中去,这就增加了题目的挑战性,真正考查到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影响成功阅读的指标之一就是文本的易读性。易读性有多种检测手段,国际上使用较广泛的一个是弗雷其易读性公式(Flesch Readability For⁃mula)[4]:易读性 =206.835-(1.015 × ASL)-(84.6 ×ASW),所得到的数值为0到100,数值越大容易度越大。另一个是弗雷其—金凯德等级公式(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5]:READFKGL=(.39 × ASL)+(11.8×ASW)-15.59),将易读性数值做了转换,使之与美国学校的年级概念相匹配,计算得出的数值越大,阅读难度越大。等级分为0到12级。两个公式中,ASL=平均句子长度=单词总数/句子总数,ASW=每个单词的平均音节数=音节总数/单词总数。
弗雷其易读性公式把文本易读性分成了7个等级,并对相应等级的阅读难度和适合的潜在读者做了描述。用这个公式去计算2015年高考英语试卷中的所有语篇难易度[6]得出结果(参见表2)。计算结果显示2015年高考试题阅读语篇易读性的平均值为71.32,属于较容易阅读范围,相当于美国六年级学生阅读水平。阅读C和单词填空属较难范围材料,相当于美国部分高中生的阅读水平。其他篇目的难度值都在60以上,属一般难度范围。
郭苏颖、卢水林[7]对人教社版高中英语教材易读性做了研究[8](参见表3)。
对照高考试题中的语篇和人教社必修教材阅读的易读性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高考阅读题目的易读性均值为71.32,高中教材的易读性均值为73.86。它们都处在弗雷其易读性参考量表的70—80档位,属较容易(Fairly easy)档次,阅读等级相当于6级。也就是说高考题和高中课本的内容在难易度上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高考题多难度层次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其选拔性的功能特质。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始终是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
表2 2015高考英语试题语篇易读性分析表
(五)对写作的考查
第三部分为写作,第一节为短文改错,文体为记叙文。10处需要修改的错误分别考查了名词的复数、介词搭配、so…that…句型、动名词、宾语从句、一般过去时、并列句、冠词、人称代词做定语和副词修饰形容词等语法概念。做对题目的基础是能够正确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够从文章的上下文中找出前后相互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能够熟知所考查语法知识的概念并能敏感地识别其在文中使用的正误。题目的点睛之处在于把语法知识应用到写作过程中去。
表3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5单元阅读易读值
这一部分第二节是写一篇100词左右的邮件,属应用文范畴。此部分在更自由的空间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以书面方式与他人交际的能力。另外,还考查考生的文体知识、组材能力和语用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教材每个单元的写作教学设计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结论
1.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试题所考查的正是课本设计希望学生所获得的诸多能力。那些词汇、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各项能力都不是靠记忆和做单项语法词汇练习题所能获得的。只有通过各种语言的真实体验和实践才能真正获得。课本上从听说读写的维度,在创设的各种交际情景中,设计了多种类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具有体系性、阶梯性。渐进地、完整地实施这些教学活动就可以造就学生各方面的语言才能,语法和词汇在各种交互的过程中就会自然地内化为语言习得的一部分而达到灵活取用的效果。当能力练就后,课本就成了无用之物,只是一个引导前进的路径、过程和工作任务的载体。有了语言能力,学生就可以很坦然地面对考试,而且怎么考都考不差,因为所考只是所会的冰山一角了。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按教材设计教好课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新课标教材所设计的教学目标。那种怕抓课本会耽误了高考的担忧实在是一种多余。
2.要上好课必须抓课标。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将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方法得当、过程缜密、效果明显。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分钟学生都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给定的情景和任务中,通过参与各种有意义的语言活动增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巧,最终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走出了课堂,脱离了书本之后仍然还能稳稳地握在手里的,能够在任何所需要的环境中随时拿出来应对局面的那些东西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标,也才是我们学习外语的终极归宿。因此,确立教学目标就显得如此的重要和紧迫。要确立好教学目标必须从研读课标做起。课标就是指导我们教学的“宪法”,只有抓住了这个纲,才能梳理好其他的目标,才能有效地避免教学“脱靶”的尴尬局面。
3.要实现课标目标必须抓规范教学。这里的“规范教学”主要是指按课本本来的设计意图施教。课本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体现课标内容、实现课标目标的一个材料载体。课本内容的每一处设计背后都有着强大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无论体系建设还是每一处表述都经过了相关专家团队的缜密斟酌和审定,是国家法定的教学文件,体现着相应的国家意志。新课标的教改不是漫无边际的无序尝试,而是有明确目标要求的实践。为避免教学走弯路,从单元的题目到单个教学活动,每一个教学步骤课本上都明确地标识出了目标、路径和方法。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读懂这些指导语,充分理解其内涵,完整地去组织实施。如此,就可保证抓住并自然地实现教材所设计的教学目标。
4.要真正实现规范教学,还须完善教学设施。为真正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教材在选材和编排上充分体现了专项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很注意多项能力的融合教学。由于被调研省区至今高考仍然不考听力,而口语又面临着无法考查的局面,大多数的中学英语教学都放弃了对教材中听力和口语部分的处理。这种教学价值取向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为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听说总是优先发展的交际能力。只有通过多感官、多渠道、多情景的交互过程,一些语言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地转化为稳固的语言能力。
目前,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基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和一二十年以前相比,各个学校的校容校貌及相关的硬件设施建设都已经发生了无可比拟的变化,投资购买视听播放设备或为教师添置便携式的语音播放设备在经济条件上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但遗憾的是用在英语教学上解决听说问题的设施却少得可怜,或基本上没有。也有个别学校反映,即使给教师们买了设备,也很少有人用到课堂上去。因此,首先要使英语教学能够充分实现新课标的目标,学校必须为教师们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其次,校长和教师们都应该认识到规范英语教学、开展听说教学的必要性。只有解决了思想问题,才可以为教学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也才可以使设备发挥更好的作用。
5.新课改说到底是一个理念问题。会不会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其价值效度如何?许多问题的答案都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想要做一个思想不落伍,能指引学生人生发展的“仁师”,就必须学习。笔者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对所教教材的内容设置不理解,对于支撑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不清楚,在确定目标时看不透材料背后编者的用意,组织教学时缺乏基本的教学法理论支持。这些都说明教师投入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因此,要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必须改变教师自身的学风。只有积极地去学习新知识、新的研究成果,才能使自己保持开阔的眼界、灵活的思想和开放的襟怀,也才会使我们的教学能够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好教师、好教学的标准永远是一个动态的目标。如果我们把教学生涯比作一条大河的话,那么学习就是推动这条河流不断行向远方的不竭之源。
上述几点都充分做到了,教学就会得心应手。课标的目标达到了,高考试题期待的测试效度标准满足了,学生去应对高考就会战无不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单色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Cobb T.Vocabprofile[CP/OL].[2016-01-12].http://www.lex⁃tutor.ca/vp/.
[3]Cobb T.BNC-COCA 1-25k[DB/OL].[2016-01-12].http://www.lextutor.ca/vp/comp/.
[4]EngmaLord.Flesch-Kincaid readability tests[DB/OL].(2015-11-25)[2016-01-12].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Flesch% E2% 80% 93Kincaid_readabili⁃ty_tests&oldid=690298879.
[5]EngmaLord.Flesch_Kincaid Grade Levenl[DB/OL].(2015-11-12)[2016-01-12].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Flesch%E2%80%93Kincaid_readability_tests&oldid=690298879.
[6]Joes.Readability Test[CP/OL].[2016-01-12].http://www.jo⁃eswebtools.com/text/readability-tests/.
[7]郭苏颖,芦水林.人教社高中英语教材易读性调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4):25-32.
[8]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