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教育探究
2016-05-27唐年生谭焱良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唐年生,谭焱良(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教育探究
唐年生,谭焱良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本文研究的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理念而进行的一次教育实践探索,并从构建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运作体系等几个方面对活动教育体系进行了完善,无论从其理论或现实意义上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教育
一、活动教育的概述
活动,在线新华词典上的一个意思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本文中对“活动”的探讨,与此意相近。学者田慧生等在其《活动教育引论》中从构建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并结合其基本特征出发,给活动教学下了定义:“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结合以上所述,并在阅读众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将本文所探究的“活动教育”概述为:在“能力本位”思想指导下,为提高高职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效率,通过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活动这样一种教育形式,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大化地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实践中能发挥最大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在职业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多维度的平衡性发展,它能有效地将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所需、社会实践等紧密结合起来,是拥有其特定价值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运行体系的一种教育实践形态。
二、理论基础
1.卢梭的活动教育思想
教育家卢梭对于活动教育作了最先的较为全面的论述。其所著的《爱弥儿》体现出不少活动教育教学的思想与实践。卢梭以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得上的技能为教学内容,在授业时更是采用较为灵活的活动教学法,他说:“真正的教育不在口训而在于实行”,“我也在教育我的爱弥儿怎样生活,我教育他靠他自己的力量生活,此外,还教他怎样挣得他的面包。”卢梭非常尊重活动主体(学生)的能动性,他的“爱弥儿”具备着多种生存技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鉴于此,我们的学生要学到各种技术技能,就要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活动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生存能力。
2.杜威的“从做中学”活动教育理论
杜威是活动教育研究的集大成者。在杜威看来,无论是从经验论考虑,还是从心理学考虑或是从社会角度考虑,活动都是儿童认识世界最主要的途径。在他的活动教育思想中,活动应该在教学与课程中占据重要的篇幅。他在很早以前就提到:“没有一些游戏和工作,就不可能确保正常的有效学习;所谓的有效学习就是指,知识的获得是进行有目的的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应付学校功课的结果”。很明显,所谓的“游戏”和“主动作业”都是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中的活动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活动;他从实用经验主义的经验论出发,提出“从做中学”理论,倡导活动课程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和理论,对后世学者有巨大的启发作用。
三、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教育的目标体系
活动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重点构建与完善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竞争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目标体系。
1.增强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观
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活动教育的认知目标。在活动教育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学校作为培养学生人才的主要场所,为了帮助学生成才与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渴求,那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包含了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目的、方法和态度等学习习惯的培养。实现学生由“迫于学”到“好于学”再到“乐于学”这三种学习情境的转变,树立良好的终身学习价值观。
2.增强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创造性人格与思维
教学的基本任务应着力于学生创造性的不断丰富和拓展,“创造”应该是一种教学责任,而不是教学的“点缀”和“装饰”。人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仅仅由天赋决定的,外部环境对这种潜能的激发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对外部环境的活动,去发现新问题,并且运用已学的知识去研究分析它,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技术,这才是“创造”的关键。高职学生活动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这样一种环境,让他们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推广,鼓励他们利用所处环境中的条件不断创新,形成良好的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
3.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所有高等院校的目标
大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动手能力较差,缺少应对突发事件的敏锐思维,是当下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高职学生活动教育的技能目标,让学生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设备,不断地对所学专业技术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的效果。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训练活动中养成勤干务实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实践价值观。
4.增强竞争能力,培养文明的竞争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竞争会日趋强烈。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to beornot tobe(非生即死)”这句话是说要么生存下去,要么就灭亡。因此,谁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谁就能生存发展。“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无时无刻不在警示着我们,要想在社会中站稳脚、往前走,就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提升个人的竞争能力。高职学生限于学历的影响,更要时刻保持竞争意识,不断地鞭策自己,文明地竞争,公平地竞争。
5.增强社会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能力,是一种在社会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能够妥善地处理与社会各类关系的能力。它表现出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是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综合。对高职学生进行活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应对自如,并将学到的职业技能用于社会的生产、建设与管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也要求学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也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能力,促使学生在社会中能够找到合适的社会位置,并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四、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教育的内容体系
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多方位高素质的综合平衡发展,笔者在高职学生活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中概括了一套包含学习活动、创新活动、训练活动、竞赛活动以及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在内的活动教育内容体系。
1.多类型多层次的学习活动教育
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身心发展的源泉,是学习目标和学习资源进行链接的桥梁。开展学习活动教育,旨在消除学生对学习的负面看法与情绪,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在学习心理上的良好转变。主要内容将围绕学生对专业技术的学习来展开。学习活动的形式多样化,如专题讲座学习活动、专业理论读书学习活动、高低年级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活动等等。教师作为活动计划的制定者,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将书本理论知识融入到易于学生接受的活动中,把学习变成一种活动,甚至一种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或从课本教材出发,查找用于学习活动的素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定的学习活动所需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研究、推广、创新专业技术为主的创新活动教育
在实施学生活动教育中加入创新活动的元素,将对我们各类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提供很大的帮助。开展研究创新活动教育,旨在消除传统教育中“老师传授——学生接受”教育方式所带来的一些弊端,在营造的一个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氛围中,最大限度让学生能够展现其特长和天赋,发展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在其主要内容上,创新活动教育,将围绕对专业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创新这一主线展开。学生依然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教育工作者起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鼓励学生对已有的事物提出质疑与挑战。有的时候,正是一些看上去很小的发明创作或一个新的技术动作,推动了社会进步的车轮。
3.以训练专业技能为主的训练活动教育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会在社会的大炼炉中感到难以适从。只有拥有过硬的技能,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权,也才能好就业、就好业。开展以训练专业技能为主的训练活动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通过对技能不断地、反复地训练活动,来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在训练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上,可以根据专业不同与学生个体差异而呈现多样性,可以在校内模拟工作场所或训练场上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合作企业单位进行实习训练。对技能的掌握方面,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反复的训练达到非常熟练的状态。
4.以比拼职业技能为主的竞赛活动教育
竞赛活动是一种在比赛中强化学生对技能的认识的活动,是检验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学生在通过不断地对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对专业技能的反复训练后,需要有一个平台来证明自己。不同于一纸形式的考卷,通过以比拼职业技能为主的竞赛活动本身所带有的激励功能,很容易营造出一种奋发向上、勇争人先的氛围,让学生尽情地展示所积攒的学习成果。对于竞赛活动内容的设计,需要做到依托学校的各种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所学,对接专业技能与社会所需,从而使科学合理化。竞赛活动的形式可分学期阶段性和年度总结性结合,学科项目单一性与类别综合性结合,全年级参与、多层次展开的形式,扩大竞赛活动在教育中的影响力。
5.以产出职业技能为主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教育
社会既是知识的运用场所,也是学习生活技能的场所。开展以产出职业技能为主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教育,旨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所实实在在地感受社会生产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将所学通过实际的社会生产展示出来,以便让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促进直接就业。在组织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中,要将活动的内容与社会实际生产过程相联系。鉴于我们高职院校的三年学制情况,其形式可以采用年级层次递进模式:大一低年级组织职业场所参观活动;大二年级组织职业场所体验活动;大三年级组织职业场所实习见习活动。这种形式正好符合高职学生学业发展的年级阶段性特点,因材施教。
五、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教育的运作体系
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教育能够顺利地实施和稳健地发展,就必须要求有一个高效的、长效的运作体系给予保障。需要国家政府部门、社会企业行业、学校以及学生个体齐力配合和积极参与。(运作体系图如附图)
1.动力与保障机制
国家和社会企业对高职技能人才的渴求,是实施活动教育的最大动力。活动教育的展开,涉及到校企之间的合作。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给予动力和保障:在相关法律法规上,为参与活动教育的校企双方提供法制方面的保障;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如财力的投入,帮助学校建设校内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对学生奖学金、助学金方面的完善,激发学校与学生参与的动力;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参与的动力。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专门的特别行动小组进行监督与协调,是保障活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在学生就业方面,督促国家各级就业指导中心,将行业准入制度合理化,改革和调整职业资格鉴定和认证体系,废除不合理的职业资格考试,使高职人才在完成学业后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更具价值。社会企业行业对人才的渴求作为微观层次的动力,为高职人才提供活动教育实训场所、就业岗位为微观层次的保障。
2.管理与监控机制
完善与各环节相对应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宏观上,需要有一个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职院校领导部门和社会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共同组成的“学生活动教育管理委员会”统领全局,主要职责是收集与提供市场信息,服务校企合作,以及提供管理与监督方面人事支持。中观方面,需要由学校各级院系领导和合作企事业单位专员共同成立一个活动教育特别行动小组,责任是依据市场需求,共同规划活动教育项目,并在活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做实时的动态监控,便于灵活有效地做出反应。微观方面,即学校的各大专业的活动项目研讨办公室,由学校的任课老师与企业行业兼职教师组成,这是活动教育项目的执行者,主要职责是将上级规划与要求具体化,变成每一次的教育活动专题,合理地安排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内容、时间以及所需条件。同时作为活动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实时获悉学生活动主体的情况,便于及时快速地做出反应。
3.评价与反馈机制
完善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对每一次的活动教育进行评价与总结,并反馈到相关组织结构,以便于在下次活动教育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需由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各合作企事业单位三方共同组成一个“活动教育评价委员会”领导工作。其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多层次的,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教育部门评价指标体系、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社会企业行业评价指标体系、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五个评价体系分别对活动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更有利于做到公平公正、全面合理。活动教育评价委员会需要综合评价结果,便于了解活动教育的结果是否与预期目标一致,以及总结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后续的活动教育的实施做出相应的调整。
附图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教育的运作体系图
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教育是一次教育实践探索,它有着明确的目标、丰富的内容,也需要有效的运作体系进行支撑。本文所做的研究不是一个终结点,活动教育中尚有许多问题需要也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活动教育的参与者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深度探索,并提出更加完善的解决办法和运行机制,以便焕发活动教育的新型态,发挥其在高职教育培养人才中的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李臣之,潘洪建.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6.
[2](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5,387.
[3]冯克成.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论著选读(上)[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10:49.
[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陶志琼,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97-198.
[5]王囡.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
[6]卫星.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143-144.
[7]何洋.论我国体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搏击(体育论坛),2011(5):4-5,8.
[8]徐宁.基于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及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体育高职院校“产、学、研、训、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阶段性成果(2013-7)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6)2-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