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2016-05-27吴小娜河南警察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吴小娜(河南警察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吴小娜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网络技术的速猛发展,颠覆和补充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方式。本文先从网络应用理论出发,以网络环境的变量概念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以期多角度地构建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人际交往
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网民数量急剧增长,而这一网民群体中以青年及大学生居多,大学生正处于汲取知识能源的急速膨胀期,思维的活跃性和对外界世界的触摸敏感性正在促进他们迫切地进入网络虚拟世界探寻,刺激好奇心的驱使鼓动着他们在网络中寻找自己的兴趣接驳点。基于对现实人际交往的现状不满意状态,大学生更乐于使用网络世界中的匿名交际方式,可以不用顾虑现实诸多因素的干扰,在虚拟中虚构自己的身份、性别和年龄,直接裸露自己的心声,实现心理上的诉求愿望和意识展现。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网络应用
(一)网络环境下的变量界定概念
我们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用变量的概念来对网络进行定义,以网络作为自变量横轴坐标,大学生人际交往作为因变量纵轴坐标,用变量的指标来进行界定,探讨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影响因素。
1.横轴自变量:网络
横轴方格具体化分为上网需求动机、上网时间及频率。首先,上网需求动机细分为两种:一是寻求学习及社会相关资料,二是寻求个人兴趣和情感所求。在这两种动机的选择取向上,大学生为寻找学习相关资料的需求比例较少,而上网体现心理诉求、情感依赖的动机则较为突出,占有较大的数值比例。其次,大学生利用课下、业余时间上网的总时间段有多长,变量取值基本可定在一周以内,观察其时间变化,体现目前大学生的上网状态。经过调查显示如表1。最后,大学生在网络上搜索的频率数值也是基本数值之一,大学生在一周的时间里,其上网的频率显示了大学生的日常兴趣所在,调查数值显示如表2。
表2 大学生上网频数统计
2.纵轴因变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又细化为交往主体、方式和内容。交往主体通常是指大学生能够相互在网络上进行平等层次的互通、相同或相似心理体验的交流,这样交往的主体才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联系。交往方式是指运用互联网工具,诸如QQ、人人网、微博、微信,这些平台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使人们的虚拟交往成为了可能。交往内容则是多元化、多角度的,有朋友圈内的信息互通,有不同群体围绕某一话题的集中讨论,也有情感化的私人流露。
(二)社会交换理论的网络应用
社会交换理论是一种社会理论,是以人的利益本性为出发点,基于人的主体性、群体性特征,在经济利益互惠的隐含条件下,通过相互依赖从而达到互利的最终目的,这一理论提出了交换概念和社会行为的命题,构建了以理性主义和行为主义为框架基础的社会交换论。这种交换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指征。在新时期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是在精神层面上的交换理论,大学生在网络上交流知识、传送新闻的同时,更多地主要是情感方面的需求体现,大学生从网络交换中的人际交往关系中,展现了同年龄群体的感情认同和情绪上的共鸣,获得了心理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满足了心理幸福体验的同时更促进了他们进一步的深层次交流;反之,如果大学生在网络交换中得不到共同的情绪体验认可,不能分享生活情景当中的感情经历,那么大学生就在没有建立心理幸福感的同时而中断网络交换行为。
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来说,针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由于大学生在社会上不具有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因而其在网络交换中期望值过高的付出与回报的比例是明显不对称的。大学生在交换过程中必须要调整期望心态,在这种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之间做出矛盾选择,在网络中呈现冲撞态势,所以公平而适宜的网络交换才能在网络中长久站稳脚跟,而偏执又过激的网络交换行为只会在网络里消失于无形或者造成新的矛盾。目前,在网络环境下的确出现了许多新的行为特征,这些新的行为特征需要大学生双方精诚付出,用合作和谐的态度维护网络交换行为,创建网络的和谐环境,实现社会交换理论中的成功命题。
二、构建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
1.加强网络文化构建体系,推行网络道德教育
首先,要在全社会范围下进行道德宣传。大学生属于青春易感人群,其思想和行为还不成熟,他们的交往圈子多数受同辈群体的互相吸引,局限性的同辈群体圈包含了太多的亚文化因素,不利于大学生吸收优秀文化。因此,要扩大社会范围,注重诚信、公正和友善教育,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络的心理过度依赖,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学习社会人际交往技巧,创建多元化的人际关系。
其次,要推行网络道德教育。教育者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网络知识,尤其是提高教育者在网络平台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强网络知识和网络道德观念的培训。同时,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教育框架中也要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其中,整体设计网络道德在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再与其他内容相结合,指导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健全大学生的道德品格。
最后,要考核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实效。在我国的教育系统里,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思想政治内容教育,但是教条式的教育没有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网络道德教育也要立足于网络,在大学生的实践网络中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观,通过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约束和规范教育,树立起在网络中的同辈榜样作用,用同辈的“活生生的教材”来影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实实在在地将网络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身边和日常生活群体。
2.规范网络立法,净化网络空间
法律规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网络的自由体现和规范环境需要网络规范加以制约,网络的文明进步也有赖于网络规范的制度保障。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网络群体、社区环境当中的大学生交往与制度规范的建立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现行法律还无法介入网络对网络行为进行约束,网络立法的技术难度也很大,但是网络迫切地需要秩序来维护,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知法意识和守法意识来完成网络法规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网络社区的法规构建以填补立法漏洞,修改现行法律中与网络不相符合的部分以达到有效监管目的,并明确网络监管部门职责,以大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为中心成立网络舆论监管部门,有效推进网络的规范建设。
其次,由于大学生群体是趋于同辈群体的榜样力量,网络平台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网络上的主流力量是正面的、积极的因素在牵引这个网络,那么网络空间自然是可控的、干净的;如果网络上被一些不合法的声音占据了上风,被一些不法分子居心利用,那么网络空间会变得灰色而阴暗。在网络层面上,有两种力量可以为立法所用:一类是网络平台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堪称“网络领袖”,由于他们具有高网络技术水平,很容易整理网络上的错误信息,对于国家立法所不容的错误行为可及时加以阻止,他们的领袖作用通常引导着网络的潮流。另一类是网络引领者,这是一群以国家正面法制力量为指引的评论队伍,通常大学生的困惑和关注热点都可以通过评论的影响力而加以指点,解决各敏感问题,促进网络的和谐推进。
3.注重学校的网络教育
高等学府一直以来在引导和规范着大学生的网络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网络法制内容,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减少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
首先就教育主体而言,教育者自身就应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水平和清晰网络道德认知教育,要了解网络越轨行为的问题所在,用一定的教育艺术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大学生,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使用规范的网络人际交往行为。
其次,就教育内容而言,网络世界本身就与网络相连,任何企图将道德意识、人际交往行为与网络环境相剥离都是徒劳的、灰色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必须与大学生的网络视角同步,把网络中的道德观念与学生的生活成长经历相结合,找准他们之间的契合点,这样才能吸引大学生真正进入到网络的道德框架里,在全面、准确的网络道德上定位自己的人际交往形式和规范行为。
最后,就教育方法而言,学校不能仅仅只是采用传授的方式,不注重网络法规意识的培养和网络安全教育,不能让学生觉得乏善可陈、缺乏新意。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自己进行摸索,从而出现一些所谓的“黑客”,这就体现了现阶段大学网络教育还缺乏多变性和创新性。
4.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要对网络上的心理网站进行工作站点资质培训,培训出合格的网络心理咨询师,对大学生日常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实际困难进行疏导,采用多种方式,集娱乐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为特征,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的大环境下进行正确的心理沟通,步入网络心理咨询的正规系统轨道。
5.构筑大学生坚强的网络意志
构筑坚强的网络意志。对大学生而言,其意志体现为坚定与脆弱并存的共同体。因为网络法规本身尚未健全,大学生在面对不良道德信息时要保持道德自律,因此必须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认知,同时具备稳定的道德情感,在这两方面同时兼备的前提下才能构筑坚强的网络意志保障。坚定的网络道德意志在网络主体面临诱惑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利用正确的道德认知来抵除错误道德现象的不良影响,在矛盾中纠偏,在思索中前行,用坚定的精神力量战胜不良欲望,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意识。
参考文献:
[1]秦丽娟.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32).
[2]张丽璇,王同奇.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科学引导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1(Z1).
[3]石岩,邢秀茶.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及改善建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3).
[4]李静.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6)2-00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