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注射液灌注辅助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47例
2016-05-26吴青燕
吴青燕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466000)
丹参注射液灌注辅助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47例
吴青燕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466000)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症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1],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但术后管腔容易发生阻塞或粘连[2]。我院采用丹参注射液灌注辅助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94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诊断标准[3],年龄20~45岁,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壶腹部阻塞,介入再通术成功者。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发育不全与精神性疾病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年龄22~39岁,平均(31.16±6.24)岁;病程1~3年,平均(1.67±0.51)年,76条输卵管阻塞。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31.17±6.17)岁;病程1~3年,平均(1.68±0.64)年,77条输卵管阻塞。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与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月经干净后3~7 d实施介入再通术,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非那根25 mg、阿托品0.5 mg,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与宫颈,宫颈钳固定,宫腔内放置6F造影导管,注入造影剂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明确子宫形态大小与输卵管阻塞部位。导丝引导下将导管置入输卵管内口处,撤出导丝,经导管注入造影剂行输卵管造影,如造影剂经输卵管进入盆腔则为输卵管再通。经导管向输卵管腔内缓慢注入药物。对照组患者注入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10 mL+α-糜蛋白酶4000 U;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注入丹参注射液5 mL+生理盐水5 mL。术后3 d再次实施介入再通术,连续3个月在月经干净后3~7 d再次实施介入再通术,术后第2个月经周期择期争取妊娠。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6个月输卵管再通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宫内妊娠率的差异。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6个月输卵管再通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卵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输卵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中与术后6个月输卵管再通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宫内妊娠率的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宫内妊娠率53.19%(2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79%(1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丹参注射液灌注辅助治疗通过松解输卵管组织粘连,从而改善输卵管功能。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常由炎症导致,输卵管管腔存在不同程度地粘连与功能损伤[4]。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归属中医血瘀证,血瘀气滞是主要病理机制。现代药理学表明,活血化瘀中药通过吸收炎症病灶组织,松解输卵管组织粘连,从而改善输卵管纤维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程度,并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5],有助于输卵管功能的恢复,增强子宫收缩功能,改善输卵管内环境与输卵管运送受精卵的能力。
本研究显示,丹参注射液灌注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术后6个月输卵管再通率与宫内妊娠率。揭示了丹参注射液灌注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丹参具有消肿止痛、宁神安心与化瘀活血等功效,用于治疗血瘀证的效果显著,通过改善输卵管微循环,改善组织修复能力,抗输卵管纤维化等作用,明显改善输卵管功能,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6]。
综上所述,丹参注射液灌注辅助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玉娟.Cook导丝再通术后丹参灌注结合微波理疗在治疗子宫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14):1793-1795.
[2]仲燕,徐健,张伟.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再通术[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12):2103-2104.
[3]刘朝霞.B超联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4):681-681.
[4]朱琰,李强,张勤华,等.新通管方联合介入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80例[J].中医杂志,2012,53(21):1860-1861.
[5]谭一清,王亚瑟.丹参及臭氧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再通的协同作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2):275-278.
[6]谷风,严英,王芳军,等.丹参注射液介入再通灌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3):3-4.
(收稿日期201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