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留针半刺法结合艾灸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
2016-05-26李文龙
李文龙
(黑龙江省公安消防医院,哈尔滨150001)
久留针半刺法结合艾灸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
李文龙
(黑龙江省公安消防医院,哈尔滨150001)
特发性面神经炎指面神经管内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面神经及神经鞘水肿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中医学称之为“口眼歪斜”“口僻”“面瘫病”。其发病率高,约为42.5万人/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除了西医学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针灸疗法已得到了临床专家及患者的广泛认可。但是如何选择一种见效快、疗程短的治疗方式,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临床中,我科应用久留针半刺法结合艾灸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s)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0个国内外最新实用内科诊断标准》[1]制定。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针灸学》[2]中面瘫病诊断标准制定。
排除标准:①中枢性面瘫(肿瘤、脑血管意外);②面神经走行过程中其他疾病造成面神经损伤所致面神经炎(如中耳炎、外伤、颅底病变等);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未坚持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治疗方法
治疗组:针刺头维、阳白、颧髎、下关、迎香、地仓、颊车、承浆、翳风、风池、太阳。每天1次,针刺深度为0.5寸,恢复期针刺深度为1寸,留针时间为50 min,拔针后予艾灸疗法,以四白、地仓、颊车、迎香、翳风等穴位为主,交替行温和灸,每次30 min,21 d为1个疗程。
对照组:选穴同治疗组,针刺深度为1寸,留针30 min,21 d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临床控制: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证候积分减少≥70%且<95%。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经21 d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在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方面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见。急性发病,病前常有受凉史。首发症状常是一侧耳后、乳突区的疼痛,程度较轻,多能忍受,持续几日即可缓解。此后1~2 d内出现病变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逐渐加重,甚至完全瘫痪。本病进展较迅速,大约一半患者可在48 h内面肌瘫痪达到高峰,所有病例均可在5 d内达到高峰。
特发性面神经炎目前病因不明,目前多以病毒感染为主因。在治疗上西医学予激素口服或静脉点滴,抗病毒及营养神经治疗。针灸治疗本病有其明显的优势,但是对于急性期的治疗,尚未形成统一观点。
在选穴方面,经脉在面部的分布可见手、足三阳经筋广布面部,支配面部肌肉。面部为阳明、少阳经经脉汇聚之处,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少阳经又为半表半里之经,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取以上穴位能够疏通气血、通经活络,即可使面部受阻的经络功能恢复正常。兼用艾灸疗法,具有通经活络、理气祛寒、回阳救逆等作用,其温热能穿透皮肤,直达组织深部,能有效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之用,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3]。久留针半刺法结合艾灸疗法治疗面瘫病,较传统针刺疗法,可以明显减轻面瘫病急性期症状,且副作用低,疗效显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贝政平.2000个国内外最新实用内科诊断标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2]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3]曾学清,滕东时,牟晓秋,等.针刺配合艾灸治疗面瘫26例[J]. 中国伤残医学,2014,22(3):198-199.
(收稿日期201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