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治疗效果的研究

2016-05-24史兆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5期
关键词:抗菌药物

史兆驹

【摘要】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56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新策略组, 2010年1月~

2012年5月收治的210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旧策略组, 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新策略组治疗有效时间明显短于旧策略组, 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旧策略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策略组二线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旧策略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能提高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 保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治疗策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urative effect by combined antibacterial agents rotational strategy for 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Methods There were 256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patients during June 2012~December 2014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s new strategy group, another 210 patients during January 2010~May 2012 as old strategy group. Their 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new strategy group had obviously shorter effective treatment time and much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than the old strategy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new strategy group also had higher drug resistance rate in 2-line antibacterial agents than the old strategy group, while 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combined antibacterial agents rotational strategy can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for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This method can maintain the sensitivity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ulti-drug resistanc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tibacterial agents; Treatment strategy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传播性强, 容易多重耐药, 引发的医院感染近年有广泛报道[1]。目前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有限, 对其临床治疗策略的研究很有意义。本院从2012年6月起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即新策略)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56例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新策略组, 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210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旧策略组, 痰液标本均采取无菌方法留取, 细菌培养前经显微镜确认是下呼吸道痰液。

1. 2 研究病例标准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诊断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 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例(排除所用一线抗菌药物组合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病情危重要立即用二线抗菌药物者;因故未能完成治疗者)。

1. 3 治疗策略 细菌培养明确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且药敏试验尚未完成前, 新旧策略组选药不同。

1. 3. 1 旧策略组 由临床医师根据经验和病情选用抗菌药物:①先一线药物(A类: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B类:米诺环素、丁胺卡那、左氧氟沙星), 后二线药物(亚胺培南);

②联合用药:A和B类各1种或A类1种联合亚胺培南;③可

根据其后的药敏试验结果调整。

1. 3. 2 新策略组 ①仅使用当时规定的一线药物组合, 此组合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每3个月轮换, 由耐药率较低的A和B类抗菌药物各1种组成, 3个月内, 在用组合中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备用抗菌药物也进行轮换;②病情特殊或一线抗菌药物组合效果不佳需立即使用二线药物, 必须用前申请;③可根据其后的药敏试验结果调整(2012年6月替加环素可用)。

1. 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治疗有效时间:病情明显好转可减药或停药的时间;②治疗总有效率:标准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分为痊愈、显效和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③二线抗菌药物耐药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有效时间 新策略组(225例)治疗有效时间2~9 d, 平均有效时间(5.50±1.24)d, 旧策略组(150例)治疗有效时间5~14 d, 平均有效时间(7.82±2.20)d, 新策略组明显短于旧策略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治疗效果 新策略组治疗总有效率(87.9%)高于旧策略组(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抗菌药物耐药情况 新策略组二线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高于旧策略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 1 原因分析 新策略提高了一线抗菌药物组合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缩短了疗程, 原因在于新策略紧密跟踪全院甚至地区的药敏试验结果, 充分利用了一线抗菌药物多用耐药率上升, 少用耐药率下降的特点, 强制临床医生在药敏试验结果未知时尽量使用当时最好的一线抗菌药物组合。在这之前, 临床医生往往根据经验和推荐, 使用最常用的一线抗菌药物组合治疗患者, 常用就是广泛大量使用, 必定造成耐药菌株急剧增加, 耐药率大幅上升, 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新策略应用后, 二线抗菌药物的使用大幅减少, 这对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减缓耐药率的上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研发新药赢得了时间[2]。

3. 2 提升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应用效果的探讨 ①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和依药敏使用的用药原则, 减少乱用与滥用,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减缓耐药率的上升, 保持现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3]。②在更多医院推广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 耐药菌株会通过患者转诊和医生会诊等方式在医院间传播, 更多医院共同应用新策略将会减小某一医院受外院耐药菌株的影响, 提升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的应用效果[4]。③对更多致病菌应用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 某些耐药因子可在致病菌中传导, 只有其他致病菌都应用了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 耐药因子传导才会减少[5]。④对更多器官组织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 多重耐药菌感染可在各个器官组织蔓延, 这会降低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的应用效果[6]。⑤提高病原微生物送检率, 尽早送检和用抗菌药物前送检, 才可及早发现耐药致病菌, 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应用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治疗耐药致病菌[7]。⑥及时推广高效安全的新抗菌药物, 本院正探讨使用更高效的氟喹诺酮类新药[8]和更安全的依替米星[9]替代左氧氟沙星和丁胺卡那。

综上所述, 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能提高一线抗菌药物组合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缩短疗程, 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也能减少二线抗菌药物使用, 保护其长期敏感性, 值得向临床医生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杰, 蔡芸, 王睿, 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型的相关性及联合用药探讨.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2, 28(2):139-141.

[2] 阎锡新, 赵媛媛, 祁春艳, 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研究.国际呼吸杂志, 2010, 30(24):1476-1479.

[3] 赵磊.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20):51-52.

[4] 李儒, 吴志彪, 汪虹, 等.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监测及耐药情况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8(5):696-699.

[5] 高金丹, 方强, 苏群, 等.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的疗效评价.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5, 40(8):621-625.

[6] 吴安华, 李春辉.医院感染的管理.中国执业药师, 2012, 9(6): 42-48.

[7] 韩国丽, 李雷清, 吴丹梅, 等.重症监护病房临床病原微生物送检实证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4(4):363-368.

[8] 熊烜俊.临床常见病原菌对氟喹诺酮药物的耐药趋势分析.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11):973.

[9] 王铁山, 苏建荣. 不同抗菌药物组合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研究.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1, 31(10):898-902.

[收稿日期:2016-02-02]

猜你喜欢

抗菌药物
我院开展“合理用药月”活动对用药监管的成效分析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我国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应关注的一些问题
我国近10年来主要致病菌“ESKAPE”的检出率及耐药率的变化
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成效分析
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