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尊重”

2016-05-24陈淑敏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尊重师生关系小学语文

陈淑敏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我力求把尊重贯穿于自己的每一节课堂,力求使课堂教学成为生命教育与学科渗透的大课堂,试图在课堂上尽力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关系;尊重

一、尊重在于给学生以思维空间和话语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尊重”是一种艺术,教学中足够的“尊重”能够提供给学生无限的驰骋空间。记得我在讲四年级上的《军神》时,我的板书没有根据教学的进程列出诸如“勇敢坚强”“沉着冷静”“身先士卒”等等重点词语。课始,我板书的是一句话:“刘伯承是个 的人。”我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要求把答案写到纸条上交上来。初读的答案是多元的,有“坚强”“伟大”“能吃苦”“乐观”“忍耐”等等。我总结学生的答案,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再读一遍课文,从而使学生读得更认真,也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有的从“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坏了”这段话说明刘伯承“有坚强的意志”;有的从“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儿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这段话侧面说明刘伯承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他“坚强”;有的从“病人脸上苍白,他勉强一笑”看出他“坚强与乐观”;还有的从他数手术的刀看出他“细心冷静”……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多元的,是自己的思维所得。最终“百川归大海”,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来评价刘伯承,形成了“刘伯承是一个伟大的人”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虽然简单,但反映出刘伯承的英雄壮举和钢筋铁骨,体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课前理解,通过“补白”,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

二、尊重,是在课堂上师生真诚的互动培养个性,而不是让学生按着自己的设定思路走

我记得看过一位教师上《黄山奇石》的录像课,那位教师的做法太像我刚刚参加工作时空有一腔热情,却担心掌控不住课堂,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设定好的思路思考,目的是为了能按自己的预设“心意”前进。这位教师埋怨学生不跟他的思路走,其实是他不懂学生的心。

总结新课程理念,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既不是课堂上教师简单地授课,也不是不假思索的知识的累加,要使学生真正热爱学习并且学习到有用的知识,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共同成长,才能在学校这个“方寸”之地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价值。所以,教师首先要有师表,以德服人。其次,以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为基础,充分做好备课。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如遇复杂情况要灵活、适度,对各种问题要考虑周全。最后,课下要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性格,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对事情做到胸有成熟,但更应该尊重学生个体,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三、尊重,在于课后真诚的评价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这种认知既是自然就有的,也是学生个性发展所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引导每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地发展,不断适应环境的发展,充实自我,完善自己。学生都是天真可爱的,但是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见解,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所以,当学生答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是否满意,满意在哪里,不满意又在哪里,从而使他们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另外,可以开展活动,让学生相互评价,但要真诚地评价同学,鼓励学生承认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进,目的是让学生相互监督,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行为,在道理上教师都会认同,可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却很难。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思维方式,都像一条看不见的绳索束缚着教师。教师是爱学生的,可爱并不等于尊重。希望我的想法和做法能唤起所有教育人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春芹.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有效性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1).

[2]高歌.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3]冯铁山.诗意德育的多向度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

[4]赵根定.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策略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11(11).

[5]王要飞.从审美的视角反思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1(8).

猜你喜欢

尊重师生关系小学语文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