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乌托邦
2016-05-19王旭红
♡王旭红
走出乌托邦
♡王旭红
王旭红哈尔滨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工程组委会专家顾问团教育心理学专家、哈尔滨市快乐影响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咨询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硕士,英国注册临床催眠治疗师,英国临床催眠治疗协会终身会员。
中学高级教师,拥有14年的国内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经验,7年的英国临床催眠治疗经验,主攻方向为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与行为障碍研究。
【案例】
心若冷了,何以暖之?
在从教的八年里,我所接触的学生可谓多矣!但从没有人的家庭背景像她一样复杂,绝不逊于一部情节离奇的电视剧。
小冯家在农村,母亲生了三个孩子,她是长女,她的父亲在其母亲怀上第三个孩子时有了外遇,第三者在小冯母亲生完孩子后四个月,也生下了她父亲的孩子。于是她的父亲和第三者把她的母亲扫地出门。她们姐妹只好和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在外地打工,却从不给她们寄生活费,她们只能靠奶奶家的几亩地维持生计,家里生活相当拮据。
作为长女的她,发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于是,她成了班里最刻苦的孩子,成绩十分优异。但令人担忧的是:她非常不合群,甚至对周围的人充满了敌意。在班里,她只有一个好朋友,那就是家庭贫困、不爱说话,与她性格十分相似的小梁。平日里,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她总是眉头紧锁,一脸阴郁。
初三学年伊始,依照惯例,学生开始住宿,小冯所在寝室共有10人,她在上铺,下铺是她的好友小梁。
一日课间,小冯和小梁传纸条说心里话,被小周发现,纸条上有“你讨厌谁?”“小杜、小郑”等字眼。小周回到寝室,便和舍友说了此事。于是,大家便和小冯对质,争得面红耳赤,但小冯坚称,纸条上写的并非此意,舍友们只好做罢。
不料,事后第三天,语文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幸福的滋味》,小冯便把此事写进了作文里,并夸大了舍友欺负她、排挤她的情形。
虽然她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写到了矛盾化解后,她所感受到的幸福滋味,但质问、控诉舍友的意味显而易见!
语文老师不知个中缘由,批阅后,觉得作品情节曲折、描写生动、情真意切,便让全班同学传阅、学习。于是事态严重了,被刻画成“传舌妇”的小周大哭,觉得十分委屈,舍友们个个像好斗的公鸡,纷纷找她理论,很多同学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小冯觉得自己倍受冷落,便生出厌学之意,情绪低靡。
作为小冯的班主任,一直以来,我深知小冯的痛苦: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内心所承受的压力该是多么巨大。极为特殊的家庭背景,让十分聪慧、成绩优异的她窒息;在这个世界上她几乎不敢相信任何人,因为,连她的生身父亲都那么冷漠。于是,她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从不向他人真诚地说出内心所想,就像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不安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两年多来,我多次找她谈心,不失时机地表扬她、鼓励她,但每次谈话,总觉得与她之间存在隔阂,总能分明感受到她对我怀有戒备之心。她所回报我的,也只是更加努力地学习。
这次事件发生后,我更是逐一找当事人谈话,了解情况,劝解双方。事情最终平息了下来,小冯也打消了辍学的念头,她的成绩亦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中考中,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但是,我认为,无论如何,这都称不上是成功的教育!因为我在一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女孩身上,感觉不到一丝一毫阳光般温暖的味道,孩子的未来堪忧。该如何化解她心头的坚冰,拯救她于“水火”之中呢?
(方正县松南学校裴杨)
乌托邦(Utopia)意指美好的、宛若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理想主义者往往在内心向往这种完美王国,特别是遇到类似小冯同学这样生活经历坎坷的人,内心会受到非常大的震撼。内心极度的震惊与对受难者遭遇的高度同情会让理想主义者的言行举止都呈现相应的戏剧化色彩,问题是,没有人愿意把带有戏剧化光晕者当成知心朋友,毕竟生活就是生活。既然班主任老师感慨小冯家庭背景胜过一般情节离奇的电视剧,那么,敏感的小冯对老师的想法就可能是: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老师你怎么能懂啊!
其实,我曾经在高中从教近十四年,也面对过离奇的家庭关系中艰难生存的学生。同样,我在开始的时候也无法相信人世间会有那样难以理解的父母,甚至还严肃认真地找其母亲谈话。谈话的结果让我痛苦不堪,因为那位母亲一副无法承受生活压力的样子,表示自己身体不好,只能放任女儿用特别的方式去满足年轻人对高标准物质生活的追求。后来,是一位老教师跟我长时间沟通,并用她从教生涯30年的各种经历告诉我,生活是真实的,有各种可能;而我们做教师的,必须走出精神乌托邦,接受生活中不美好的一面客观存在这个现实,摆脱满脸的震惊与愤懑,才有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只有增加自己看待世界的客观性,才可能进而改善不如人意的现状。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就是先要接受一个现实,就是所谓“问题学生”的问题有其存在的意义。比如小冯,她们家重男轻女,就是为了要儿子才不断地生,所以,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招父亲待见,这是其一;父亲对母亲没有忠诚之心,不但有外遇,而且在三妹出生后不久有了同父异母妹妹,父亲作为中国传统的家庭顶梁柱的形象已经坍塌,这是其二;父亲将小冯生母扫地出门,母亲的懦弱更让小冯对任何人都不敢心存依赖,这是其三;至于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却从不寄给三个孩子生活费就更是让小冯生存出现危机,小冯眉头紧锁一脸阴郁倒是说明她心智正常,她有太多需要凝眉深思,她有太多无法倾诉的忧愁哀伤。
尊重小冯的不开心是让小冯在学校安心的前提。老师主观地希望像小冯这样逆境中生长的孩子能有甜美的笑容,那只是老师不愿意让孩子忧愁的表情给自己心理带来负担。正如中国家庭里孩子遇到伤心事情哭泣悲伤的时候,大多数家长不是接纳孩子伤心的现实,潜意识中认为,孩子哭就说明家长不称职,所以更不允许孩子哭泣,“好了,好了,快别哭了!”是最常见的反应。好像孩子遇到难过的事情不哭就等于孩子不伤心,自己就是完美家长似的。其实,正是这种普遍的误区,让太多中国人在面对自己情绪变化时慌乱无措,焦虑痛苦。而教师是受过心理学和教育学训练的职业人群,我们的责任是让学生身心尽可能健康地成长,那我们就必须先尊重每一位学生作为个体的真实感受,然后才有可能引导并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走向理想。
案例的高潮在于一篇命题作文《幸福的滋味》带来的小冯退学风波。语文老师觉得作品情节曲折、描写生动、情真意切,那么,首先从客观的角度看,小冯的文学水平出众,这是一件值得班主任挂在心上的突破点。如果班主任真心想“暖”小冯冷却的心,优异的写作能力本来就是一把开启小冯心锁的金钥匙,班主任在案例陈述中抱怨小冯从不向他人真诚地说出内心所想,其实,是班主任老师不愿意接受小冯文章所流露的真诚。
就是因为小冯作文里所描述的内容跟班主任理解的事情经过不相符,班主任就断言小冯“夸大了舍友欺负她、排挤她的情形”。并对小冯文章中“质问、控诉舍友的意味显而易见”颇为不接纳。班主任一面拒绝理解小冯眼中的世界,一面高调催眠自己“深知小冯的痛苦”,这种极端矛盾的潜意识带给班主任言行上的极度不一致,所以,小冯没有办法拆掉与班主任之间的隔阂与戒备之心。从这一点上看,小冯的心智比较健康。
那么,小冯真的夸大事实了吗?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去追究。语文老师出的是命题作文,小冯写的既不是案情调查,也不是记者的事件采访,班主任老师应该知道命题作文和新闻报道之间的区别吧。更何况,对于一个事件过程的描述,每个当事人都会有每个人的独特理解,为什么就不可以相信小冯所写的真的就是小冯所体验的事情经过呢?即使我们假设整个纸条事件老师都现场跟踪录像,事件的客观要素在那里摆着,但那你也要允许每个当事人对事件经过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情绪体验吧。
如果班主任对事情有如上的认知,并且尊重每个学生看到作文后的反响,然后再做工作,试想,小冯会不会在班主任老师对自己那么信任、那么理解的情况下还感觉“倍受冷落”继而生出厌学之意?别忘了,小冯是发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女孩子,她不到绝望之时,怎么会放弃改变命运的希望呢?
班主任老师对小冯未来的担忧其实带有偏见。明明是班主任老师把自己过早地摆到一个欲拯救小冯于“水火”的救世主位置,小冯无法跟一个自诩为神的老师倾心相待是理性而健康的;老师感觉不到一丝一毫阳光般温暖的味道,是因为老师在面对小冯时始终站在神坛上,太高,错过感受小冯身上的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的机会。比如那篇得到语文老师高度赞赏的作文,命运如此多舛的小冯从与同学沟通中真的曾经感受到幸福的滋味,只是班主任老师不相信罢了。
也许读者会怀疑,小冯真的会在那次纸条风波中感到幸福的滋味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小冯平时很少与这么多人沟通,同处一个寝室,却只能和下铺的小梁一个人说话,与其他八个人朝夕共处一室却没有语言沟通,那是一种可怕的孤独。所以,当因为纸条而产生误解,大家倒有了机会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话,甚至情绪一起亢奋。而且,同寝室的人最后都能自行将事情沟通好,达成和解,这对于平时形单影只的小冯来说真的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对其个人而言,她不仅会感受到被整个寝室室友接纳,还会感受到与大家沟通带来的特殊体验,是成长中的自我满足感,当然会很幸福。
所以,我想安慰班主任老师,请您放心,小冯的内心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她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她懂得感恩,她每次用更好的成绩告诉老师,我对生活有热望、有前进的方向。将来在高中如果遇到一个接地气的班主任,小冯内心的热度就会被感受到。即使高中没有这样的老师,顽强的小冯也会不断进取的,内心的热度就在小冯的心里。
此刻最需要关照的是班主任老师,请您放下焦虑,走出精神上的乌托邦,以您对工作的热忱和对学生的关心,您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更加美好的。最后,献上满满的祝福!
编辑/李莉
E- mail:lili799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