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关于《老子》条目下之讹文误释指瑕

2016-05-15陈锡勇

华中学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帛书太史公尚德

陈锡勇

(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中国台北)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关于《老子》条目下之讹文误释指瑕

陈锡勇

(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中国台北)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关于《老子》者,撰稿先生多据通行本为说,然通行本讹文多有,故撰稿释文不免有误;即或王弼注亦多歧解,如“谷神不死”、“重为轻根”。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晁说之跋文曰:“其文字则多谬误,殆有不可读者。”至乎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熊克镂版而谬误相承,是又五十余年矣。至乎明神宗万历中张之象刻本,则又四百余年,而清初四库馆臣以张之象本录出王注,校以《永乐大典》本,故正文多从河上公本,是所谓通行本,其中正文、注文有不相应者,有与范应元所见王本相异者,然而通行于今,学者或据以为说,说之而误。本全书《老子》相关条目之撰文学者有刘蔚华先生、许抗生先生、朱贻庭先生、赵宗正先生、王明先生,并为前辈学者,唯所据本误,故误释不免,是可得而为文指瑕也。

中国大百科全书;老子;史记

一、 前言

《老子》传世久远,历经传抄、刊刻,不能不误,而今所谓通行本乃清四库馆臣校本,经浙江书局印行而通行于今,虽曰“王弼注本”,其实并非原貌,其中有正文、注文不相应者,如第一章据注当作“无名,万物之始”,而通行本“万物”讹作“天地”;如第四十章据注当作“天下之物”,而通行本“之”讹作“万”。而学者或以“天地之始”、“天下万物”说之,说之而误,此所谓以讹传谬也。

即或《史记·老子传》亦有衍改,太史公《自序》曰:“作《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而今殿本犹作《老庄申韩列传》。太史公曰:“老子者,楚人也,名聃。”犹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体例一律,而唐抄衍入生籍邻里以及“李耳”共十二字,又讹增世系四十八字,殊不知老子名在《列传》,本无世系,孔子名在《世家》,故详述邻里世系,是道教徒欲使老子与孔子争辉,是以妄衍,而不知有违于太史公《史记》体例,致使《古史辨》以来学者或厚诬之。太史公有良史之才,分明老子著上下篇,在孔子之前;老莱子亦楚人,著书十五篇,在孔子同时,并为孔子所严事。至于太史儋,在孔子死后百有五年,何其分明。而学者或据《史记》讹文为说,或据《老子》通行本作解,故不免于诬老子、马迁也。

今就《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一九八七年十月版,取其中论及《老子》之条目者,略举其讹文误释论述之。为行文之便,凡撰文之刘蔚华先生、许抗生先生、朱贻庭先生、赵宗正先生、王明先生,并为前辈学者,《举证》中但称刘先生、许先生、朱先生、赵先生、王先生。

二、 举证

页121,《老子论道》,刘先生引《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案:此据通行本《老子》,当据郭店简本《老子》甲编、帛书本《老子》作: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乎漠乎,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刘先生曰:

老子认为道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成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虽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是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

案:《老子》第三十九章曰: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不已清将恐裂,地不已宁将恐歇……

道生万物,万物包括天地,是有“共名”、“别名”之异,当云“道为万物存在的根据”,“道存在于万物之中”,“是构成万物共同本质的”。“天地万物”是衍“天地”二字,盖万物已包括“天地”,此犹通行本第四十章“天下万物”之谬,据王注:“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是王本正文作“天下万物”,亦证通行本正文非王本正文也。是第三十九章通行本衍“万物得一以生”、“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句,故混淆“共名”、“别名”,即或河上公本注曰:“致,诫也。谓下五事也。”是河上公本与帛书本同,并无此“万物”二句。第三十五章河上公注曰:“道之出入于口。”是正文作“道之出口”,而王弼注曰:“而道之出言淡然无味。”是王本正文作“道之出言”,与帛书甲本同。是“言”坏而作“口”,此证河上公本成书在王本之后,是葛洪所伪造。又今通行本作“口”,是正文与注文相异,正文非王本之原文也。然学者或多据通行本正文为说,说之不免谬误也。

页131,《道家·基本思想》,许先生曰:

在政治上主张实行无为而治,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

案:老子在政治上主张“尚德”,与孔子同,子曰:“为政以德。”是周初所谓“敬德”、“尚德”、“以德配天”之余绪,所以《老子》第三十八章曰:

尚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尚德无为而无不为也。

因尚德是以无为,尚德者尊道,缘道之动而行,故能无偏颇而全为。是尊道尚德故无为,《老子》第五十七章引圣人之言曰: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是四句等列,固不可取其一而曰老子主张“无为”,设使如此,是遗其三而不说,焉有此理。是不知此乃省略语,圣人是曰:“我尚德无事而民自福,我尚德无为而民自化,我尚德好静而民自正,我尚德寡欲而民自朴。”老子尚德,故引圣人之言,犹《老子》第十七章曰“太上,下知有之”是谓太上,尚德者,百官知其上有之而已。唯尚德尊道而行,故成事遂功,百官曰我自然也,道法自然,顺乎道之动,则顺乎自然,唯顺乎自然故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尚德不得,顺乎自然,无求于外得,是以有德;以德为卑下,有求于外得,追逐名、货,尚仁、尚义,华夸“仁”、“义”之名;尚礼而失其忠信,依法物为贵。是以无德。尚德者尊道故无为,是能无偏颇而全为,以德为下者,尚仁者为之,拘于亲疏而败德、失德;尚义者为之,拘于利害而败德、失德;尚礼者为之,拘于贵贱而败德、失德。故曰:“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王弼以来误注,不知“上”、“尚”,“德”、“得”通假,缘词生训,以为“上德”、“下德”对举,而后来者以讹传谬,因成误解“德”、“仁”、“义”、“礼”并无上下之分,故《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是败道而后标举德,败德而后标举仁,败仁而后标举义,败义而后标举礼,是并无“上德”、“下德”之分,唯此误说,故衍“下德为之”一句,而“有以为”或“无以为”俱不当,是诬古人而误今人也。

页131,《“道”本原论》,许先生曰: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天下万物都来自道……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3方面的涵义:①道为无形无象的“无”;②道是普遍法则;③道为混成之物。……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矛盾。

案:《老子》第四十章曰:“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无形、无名,字之曰“道”,故曰“无”,“道”并不可称之“无”。“一生二,二生三”,“一”、“二”、“三”指涉“道之物”,是道之动,忽恍恍忽而实有,是无形、无名而实有,故曰“有”,就时间而言是“一、二、三”,是其变化而无名,就空间而言是“大”、“逝”、“远”、“返”,故曰“返也者,道之动也”,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抚之不得,所指涉者混而为一,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故曰“有状混成”,或曰“有物混成”,第二十一章所谓“道之物”,今通行本讹作“道之为物”,又“天下之物”讹作“天下万物”。至于第二十五章衍“周行而不殆”,许先生所据通行本谬误,是以误判,并非老子思想有所矛盾。《老子》第一章曰: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是“万物之始无名”,“一”、“二”、“三”在“万物之始”,是皆无名,固不可以“气”说之,亦不可以“无”、“有”名之,唯“道之动”忽恍,不可以视、听、抚而得之,混而为一,故第三十九章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是“天”、“地”顺“道之动”故“清”、“宁”,然则道生万物,“天”、“地”皆名,是万物之一。今据通行本曰“天下万物”,是共名、别名相混,是“以名乱名”也。且据王弼注亦当作“天下之物”,帛书乙本如此,帛书甲本残,郭店简本夺一“有”之重号,作“天下之物”,而学者多据讹文曰“天下万物”而不知其谬,故申论之。

页131,《贵柔学说》,许先生曰:

《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认为柔弱是“道”的作用,以此老子强调柔弱胜刚强,并提出了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及以少胜多……

道家在政治上主张实行无为而治,反对当时进步的尚贤政治,甚至反对社会的一切文明制度,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向往回复到无文化的所谓“纯朴”的原始社会……

案:《老子》第四十章曰:“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郭店简本夺上“之”字,帛书甲本夺“返也者”三字,乙本夺“弱也”二字,三本相校,“返”或作“反”,当作“返”,此谓“大”、“逝”、“远”、“返”,是“道之动”也,“道”无形、无名,固无“正”、“反”之原则可言,是当据郭店简本作“返”。“弱”是谓“骨弱筋柔”,第七十六章曰: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肕坚强;草本之生也柔脃,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

人之生也如赤子之厚德,“骨弱筋柔而握固”,此“弱”指“柔弱”,是谓“骨弱筋柔”,生生不已,生之徒也,胜于“筋肕坚强”之死之徒也,简言之曰“坚强”,“强”或当读作“僵”,生之徒胜于死之徒,故曰“柔弱胜刚强”。至于第七十八章是谓“水性”,水性趋下,以柔弱攻山石之坚强,故曰“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取其能利物而居下之善,如能居下受邦之垢、受邦之不祥,是谓社禝之主,天下之王。既云“政治”、“军事”,是当引第七十八章而不当引第四十章此句。

老子主尚德,是尚德无为。第三章曰: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盜。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智无欲也,使夫智不敢、不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难得之货”是指“法物”,“礼”之饰物,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此谓不拘于礼之贵贱,则民无盗贼之心而败德。然则,前句所谓“贤”,是指前识者,意动而不能尚德,华夸“仁”、“义”而尚仁、尚义为之者,是执亲疏、利害而败德。若夫圣人之治也,尚德欲不欲而民自朴,唯使民实其腹,强其骨,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大邦、小邦唯畜民而已,教民以淳朴,虽有智巧者使夫不敢、不为而已,盖涤除玄鉴,焉能无疵乎?许先生所指涉“愚民”、“原始社会”者不免过当,至于“无为而治”,论述在第4页,故不赘言也。

页132,《道家伦理思想》,朱先生曰:

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去利”。

案:“弃利”讹作“去利”,“绝圣弃智”当据郭店简本作“绝智弃辨”。本章是老子指败德者以政令为教,举此“三言”以惑众,故命令之,又咐嘱之,盖信不足安有不信,此败德者之“美言”,故曰“知之者不言,言之者不知”,故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以诫败德者当“视素保朴,少私寡欲”。老子曰:“使夫智不敢、不为而已。”又曰:“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既以“慈”,焉有“绝”、“弃”之人。是证上举三言非老子之主张,朱先生说者不然。

页199,《反者道之动》,赵先生曰:

通行本《老子》第十四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说,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运动的规律,而柔弱则是“道”的作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案:《老子》第十四章,“十四”当是“四十”之误。本章当作:“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是“大”、“逝”、“远”、“返”,道之动也,与相反转化无涉,而骨弱筋柔,生生不已,道之用也,凡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是道之作用。《老子》第二章曰:“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通行本夺六“之”字,此就现象和本质为说,世人逐现象以为“美”,以为“善”,此其不善、恶矣。圣人尊道尚德而无为,顺自然而为,无执于长短、高下、有无、难易等现象,尚德尊道,不有、不恃、不宰,成事遂功,皆自然也。

页450,《老子》,王先生曰:

关于老子的姓字,历来说法不一……

《老子》书里有些词句不可能出现在春秋时期,如“万乘之主”……

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太史公曰:

老子者,楚人也,名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之所言,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迺遂去。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岁,或言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有五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能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

《史记·老子列传》本文如此,唐以来衍入“世系”、“姓李氏”等讹文,老子名在“列传”,“列传”不同于“世家”,孔子名在“世家”,故下叙及其子孙,详其生籍;老子名在“列传”,唯叙其事迹,令可传于后世耳,今本有世系,是唐抄所衍入,盖道教徒欲以老子与孔子争辉,故衍入“世系”,又详述生籍,太史公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同例曰:“老子者,楚人也,名聃。”下文曰:“老莱子亦楚人也。”是证老子楚人,今衍“李耳”等十二字,而宋刻仁寿本作“字伯阳,谥曰聃”者是又妄衍,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曰:“若史公以老子为周之伯阳父,则不当列于管仲之后矣。”说者是也。太史公《自序》曰:“老子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韩非揣事情,循势理。作《老子韩非列传》第三。”是篇名“老子韩非列传”,而今殿本等犹作“老庄申韩列传”者,非太史公之原文也。太史公唯曰“周守藏室之史也”,而后人或曰“柱下史”;又衍入“至关,关令尹喜”等二十一字,又于“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下衍“而去”二字,是于《老子传》共衍增生籍姓氏十二字、世系四十八字,“关令尹喜”等二十三字,是妄衍八十三字。关尹,老聃并为博大真人,一者“贵清”、一者“贵虚”,所贵不同,并无主从、师徒之分,而改“关尹”作“关令尹喜”,是并关姓改作尹姓,谬之甚矣,且《老子》乃语录,如《论语》,是老聃退隐而后授徒谋生之教材,固非赠人之文章。本传后附老莱子、太史儋,老莱子亦楚人,与孔子同时,老子与老莱子并为孔子所“严事”,是老子养寿百岁或百余岁,故能同为孔子所“严事”,唐抄以来作“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岁”,不合于人情,是妄衍“有六十余”、“二”共五字。“自孔子死之后百有五年”,今本讹作“百二十九年”,据高亨《〈史记老子传〉笺证》改。是老子隐居,故俗世人无知,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太史公司马迁以孔子为准,孔子之前为老聃,著书上下篇,孔子同时为老莱子,著书十五篇,孔子死后百有五年为太史儋,论霸王之道,何其分明。《古史辨》以来学者或据《史记·老子列传》讹文,或据通行本《老子》厚诬太史公,是以讹传谬而不自知也。历来说法不一,是误据《老子传》讹文也。通行本《老子》乃清代四库馆臣取《永乐大典》本与武英殿本之校本,而王弼注本至乎宋徽宗时晁说之跋曰:“其文字则多谬误,殆有不可读者,令人惜之。”至明万历张之象本,焉能不误,而武英殿本由张之象本录出王注,又以《永乐大典》本参校考订,是正文、注文多有不相应者,如第四十章王弼注曰:“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据注当作“天下之物生于有”,而通行本讹作“天下万物”,与河上公本同。如第一章王弼注:“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据注当作“无名万物之始”,而通行本讹作“无名天地之始”,与河上公本同,是御注本多从河上公本,故《永乐大典》本正文讹入王弼注本,参校而错乱为今通行本,故正文、注文不相应者多有。南宋范应元所见王本正文作“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有六“之”字,而通行本删此六“之”字。范应元所见王本正文作“金玉满室”,范曰:“严遵、杨孚、王弼同古本。”而通行本讹作“金玉满堂”。学者或多据通行本为说,第二十六章曰:

重为轻根,静为趮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还馆,燕居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趮则失君。

通行本“万乘之主”,“主”乃“王”之形讹,盖不正底本则多诬古人,《古史辨》以来学者以讹传谬者多有,即或王注抑或误注,如本章“重为轻根,静为趮君”,王弼注曰:

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是以重必为轻根,静必为躁君也。

此注谬,是不知“重”乃“重车”;“轻”本“轻车”,此就争战而言,作战则“重车”为“轻车”之根本,凡争战“辎重”先具备然后能以“兵车”争战,而主帅当静而兵卒则动,是以大夫用兵以静制动,内心昭然清明。大夫用兵如此,奈何“万乘之王”轻身而为争逐天下,何其不智也。而今通行本“君子”讹作“圣人”,是不知“以正之邦,以奇用兵”者大夫也。至若有以“稳重”、“轻浮”释“重为轻根”者,谬之甚矣。

页450,《哲学思想》,王先生曰:

《老子》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这里生于“无”即是生于“道”,“道”就是“无”……

案:此据通行本,“道之为物”当据帛书本作“道之物”,即道往物之间,第四十二章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之“一”、“二”、“三”混而言之曰“一”,道之动也,故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天”、“地”顺“道之动”故、宁,天地乃万物之一。“道之动”实有而忽恍恍忽,故曰“有”,“道”无名、无形,故曰“无”,“道之动”实有,故曰“有”,“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并在万物之始,并为“无名”,然则,“道”固不可以“无”名之。又所引第二十五章衍“周行而不殆”,当据郭店简本、帛书本删;第四十章据王弼注当作“天下之物”,与郭店简本、帛书乙本同(甲本残),通行本作“天下万物”是河上公本正文,是“以名乱名”者,谬矣。

至如《朴素辩证法思想》中引“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并夺“之”字。“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夺“必”字,是谓侯王不能尚德,必求于贵高,老子诫之曰:“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此第三十九章文,当据帛书本补“必”字,是告诫败德者语,老子曰:“尚德不得,是以有德。”岂有求贵、求高之主张,是通行本夺“必”字而生误解。此犹《认识论》引《老子》第四十七章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焉有是理?是通行本正文讹误,当据《韩非子·喻老》作“不出于户,可以知天下;不窥于牖,可以知天道。”“可以”,未必然也,此犹《孟子》曰“人人可以为尧、舜”,设使删“可以”二字,曰“人人为尧、舜”,如是则谬矣。此通行本妄删,当据《喻老》补,帛书本“可以”省作“以”,抑或不当,故后来者删“以”字,致成讹文。又引《老子》第十章“涤除玄览”,当据帛书本作“涤除玄鉴”,此谓治邦如涤除玄鉴,注泉水以入,岂能无些许泥沙,犹治邦以德,岂能无智巧者,唯使乎不敢,不为而已。此“鉴”讹作“览”,形近之讹也,然学者或多据通行本“玄览”为说,是以讹传谬也。至如“绝学无忧”,是就“为学者日益”而言,盖“多闻数穷,不如守于中”,是尚德无为而无不为也。而“绝圣弃智”乃帛书本以来讹改,《老子》多引圣人之言,岂有“绝圣”之说,当据郭店简本作“绝智弃辨”,此败德者“绝弃”之三言,以为美言,“言”者,政令。三言以为文饰,信不足,是以不信,命令之,又咐嘱之,是败德者之所为,故老子诫之曰:“视素保朴,少私寡欲。”老子以为教民以素朴而非智巧,“愚”者,淳也。“将以愚之”是谓使民愚湷,《老子》第二十章:“我愚人之心也,湷湷呵。”帛书乙本如此,甲本“湷”作“蠢”,是淳淳呵,纯纯呵,《老子》凡“愚”多作“湷”、“淳”解,(除第三十八章“愚之首”,“愚”乃“遇”之借,谓济其事也,为例外。)唯使民实其腹,强其骨,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恒使民无智无欲也。案:“无欲”或当作“寡欲”。老子以为大邦、小邦唯畜民而已,所主张者为德治天下,故曰“太上,下知有之”,是谓太上尚德者,百官知其上有之而已,成事遂功,百官曰我自然也。侯王尚德可以取治天下,故曰“以无事取天下”,是谓侯王尚德无事可以往治天下也。是知老子主张“德治天下”,犹孔子所谓“为政以德”,是周公以来所倡“以德配天”,为政尚德乃周以来通说,故《老子》第三十八章首言“尚德不得”、“尚德无为”而后省“尚德”二字,是以第五十七章引圣人之言曰“我无事、我无为、我好静、我欲不欲”,是皆“我尚德无事,我尚德无为,我尚德好静,我尚德欲不欲”之省略。而学者或以“无为”说之,未得其解也。

页935,《无为与有为》,刘先生曰:

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称之“无为”;就其生成万物来说,又称之“无不为”。

案:此据通行本第三十七章,当据帛书本作“道恒无名”,是与第三十二章同,“道”无名,故字之曰“道”。郭店简本讹作“道恒无为”,“为”乃“名”之误。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其生万物,何尝无为。是侯王尚德尊道,既顺乎道之动故无为,此第三十八章“尚德无为”之谓也,尊道而为故无偏颇,是谓“无不为”。自王弼以来误释第三十八章,故学者或据以为说,又以通行本为王弼注本,或据讹文说之,是说者失据。如页1123,《有与无》,刘先生引曰“无名,天地之始”,“天下万物生于有”,是据通行本讹文,当作“无名,万物之始”,“天下之物生于有”。至若页1046,《玄鉴》,赵宗正引文亦从通行本,“玄览”当是“玄鉴”之讹,赵先生引《老子》“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亦讹文,当作“不出于户,可以知天下,不窥于牖,可以知天道。”“可以”二字必不可省。又页1265,《自然无为》,赵先生引《老子》“势成之”当是“器成之”,第五十一章曰:“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道”、“德”、“物”、“器”,此朴散而为器也,作“势”者,讹文也。

三、 结语

太史公《自序》曰:“作《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而今殿本《史记》犹作《老庄申韩列传》;老子名在《列传》,本无世系,而道教徒伪造世系,唐抄以来衍入,不合体例;太史公曰:“老子者,楚人也,名聃。”犹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体例一律,而后人衍入生籍邻里,又以“李耳”乱之;又或衍入“关令尹喜”一事,改“关尹”而为“尹喜”,关尹贵清,老聃贵虚,所贵不同,道教徒无知,而以老子、尹喜师徒说之,谬甚。然而衍入《老子传》,是以《古史辨》以来学者多诬太史公,是不明底本,故有此说。太史公有良史之才,焉有此误。

《老子》上下篇,第三十八章为首章,是主“尚德”,是周公以来“以德配天”、“敬德”之说,孔子亦曰“为政以德”,然而《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谓尚德不得,是以有德;以德为下,有求于外得,是以无德。是“上”、“尚”,“德”、“得”,同音通假,唯王弼注以来缘词生训,乃以“上德”、“下德”对举而说之,故衍“下德为之”一句,又不得解“下仁”、“下义”、“下礼”何在?老子但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并无上下之分,是王弼歧解,然学者或多从之,说之而谬。

今通行本乃清四库馆臣校本,正文多用《永乐大典》本,是多同于河上公本,而王弼注宋以来即残缺讹误多有,故有正文、注文不相应者,如王注“天下之物”,而正文讹作“天下万物”。有今本与宋范应元所见王本相异者,如范所见本作“金玉盈室”,而今通行本讹作“金玉满堂”。“天下万物”是“共名”、“别名”错乱;“金玉满堂”则何“守”之有,是知今通行本讹文多有,然学者多据以为说,焉能不误,段玉裁曰:“不先正底本,则多诬古人;不断其立说之是非,则多误今人。”但求不诬古人,不误今人,是举《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相关于《老子》部分之讹文、误释论述之,以为指瑕也。

注释:

[1] (汉)司马迁:《史记》百三十卷,三家注本(百衲本、武英殿本)。

[2] (汉)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二卷,《四部丛刊》缩印本。

[3] (魏)王弼:《老子道德真经》四卷,《道藏举要》本。

[4] (魏)王弼:《老子道德真经》二卷,(清)《古逸丛书》本。

[5] (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二卷,《续古逸丛书》本。

[6]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7] 马叙伦:《老子校诂》,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8] 郑成海:《老子河上公注斠理》,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1年。

[9] 陈奇猷:《解老、喻老·韩非子集释》,台北:华正书局,1974年。

[10] [日]波多野太郎:《老子道德经研究》,橫滨:国书刊行会,1976年。

[11]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12] 蒋锡昌:《老子校诂》,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影印1937年本。

[13] 黄钊:《帛书老子校注析》,台北:学生书局,1991年。

[14] 楼宇烈:《老子·老子指略·王弼集校释》,台北:华正书局,1992年。

[15] 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6]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7]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18] 陈锡勇:《老子校正》,台北:里仁书局,1999年。

[19]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 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 聂中庆:《郭店楚简〈老子〉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2] 李若晖:《郭店竹书老子论考》,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23] 陈锡勇:《郭店楚简老子论证》,台北:里仁书局,2005年。

[24] 刘笑敢:《老子古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5] [德]瓦格纳:《王弼〈老子注〉研究》,杨立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26] 丁四新:《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27] 彭裕商、吴毅强:《郭店楚简老子集释》,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

[28] 陈锡勇:《老子释疑》,台北:“国家”出版社,2012年。

[29] 蒋丽梅:《王弼〈老子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30] 陈锡勇:《老子》,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年。

[31] 陈锡勇:《老子论集》,台北:“国家”出版社,2015年。

猜你喜欢

帛书太史公尚德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太史公牛马走”
太史公“恤”
太史公“恤”
梁潮印簵·钟鼎文帛书人物传写
尚德学校的德育工作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尚德机构2018财年Q2净收入4.818亿元,净亏损2.718亿元
楚帛书近十五年研究简述
画家要做修身尚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