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联盟的知识协同研究

2016-05-14党洪莉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5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

党洪莉

摘 要 SICA模型是企业知识联盟协同创新的过程模型。借用这一模型的分享知识、激发、创造和积累四个阶段,论文从知识和价值链的视角提出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过程分为初步协同、强化协同、深度协同、分化协同等阶段,探讨了图书馆知识联盟在各阶段的组织内容和组织目标,最后分析了图书馆联盟的知识协同效应。

关键词 SICA模型 图书馆联盟 协同创新

分类号 G259.23

Abstract SICA model is a process mode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alliance synergetic innovation,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as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reorganization and consolidation,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accum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and value chain,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library consortiu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cess should be divided into initial collaboration, strengthen coordination, depth 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ve stag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zes operating contents and goals of library knowledge consortium at each stage. At las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effect of library consortia.

Keywords SICA model. Library consortia. Synergetic innovation.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之间在共享理念的指引下,在服务提供、资源建设、技术支撑、制度保证方面的一种联系方式[1],凭借联盟成员图书馆间及其与外界环境间相互协调作用构成有组织的整体[2]。其成立的基础就是不同图书馆间具有知识资源互补性,同时充分利用联盟内部制定的机制来发掘成员馆的知识资源价值,识别不同成员馆的优势资源和有分享价值的知识,为联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3]。吴颖红认为,图书馆联盟能有效提升成员馆的隐性知识获取能力,成员馆之间通过加强沟通和合作,交换各自的经验和知识,实现共赢[4]。笔者认为图书馆联盟协同过程实际上是联盟内各成员馆间的知识联盟协同,成员间通过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最终形成核心知识资源的过程。本文借助企业联盟协同创新的SICA模型,对图书馆联盟知识协同进行研究,分析各阶段的特点。

1 SICA模型分析

SICA模型是卡达玛(M.Kadama)在借鉴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基础上,提出的联盟协同创新的过程模型。其核心思想就是把联盟的过程分为分享、激发、创造和积累四个阶段,并总结每个阶段的特点。卡达玛认为参与联盟的成员在初期分享阶段(Sharing)交流分享彼此间的知识并相互学习,从而理解并领会联盟协同创新的目标。在第二个阶段激发阶段(Inspiration),联盟成员签订契约和规则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途径,从而达成对联盟目标的统一。此阶段最重要的内容是激发和增值联盟循环内的知识。创造阶段(Creation)是在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又创造出新知识。在最后的积累阶段(Accumulation),联盟成员对前三个阶段积累下来的各种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进行整合和积累,进而创新新知识。联盟协同创新的SICA模型见图1。

需要注意的是,在SICA模型中各阶段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循环往复、螺旋式的排列组合关系。正是这种非线性的组合关系形成了协同效应本质,组成联盟的最佳组合结构,最终实现整个知识系统的协同效应。

2 SICA视角下图书馆联盟知识协同的动力机制

SICA模型是卡达玛针对企业联盟协同创新提出的,目的是加强联盟企业间信息、人员、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资源的共享,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能力。图书馆联盟协同过程实际上是联盟内成员馆之间的知识联盟协同,用SICA模型分析图书馆联盟的知识协同具有适应性。

2.1 知识的视角

Leijen认为知识协同是一个知识请求者首先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解决某个问题,而另一方知识提供者恰好有这方面的能力,如能达成共识,则可以整合双方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5]。同其它知识系统一样,图书馆联盟内部具有知识势差。不同成员馆所拥有知识的质和量不同,因此存在着相对的高位势成员馆和低位势成员馆。由于知识位势差的存在和促进,联盟中各成员馆间进行知识的共享、交流,扩散,进而创造新知识。知识势差的存在是知识积累、互补和收益增加的前提,也是图书馆知识联盟的内在动力。可以说图书馆联盟成员间知识的势差是组建图书馆知识联盟的重要前提。

2.2 价值链视角

联盟的协同与价值链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要分析联盟的协同机理就要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价值链是企业竞争的优势基础,而知识联盟是企业合作完成价值链整个流程的一条优势创新途径[6]。图书馆建立知识联盟通过知识共享和交流学习,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经验技能,整个联盟通过合作进行知识的整合,实现了价值链的深度整合,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3 SICA视角下图书馆联盟知识协同演化阶段

根据联盟创新SICA模型的分享知识、激发、创造和积累的四个阶段,我们可以对应地把图书馆联盟知识协同分为以下四个:初步协同、强化协同、深度协同及分化协同。由于图书馆知识联盟中每个阶段的特征、目标和面对的主要问题不同,因此,适合于实现每阶段目标和解决主要问题的组织内容也会有所差别。

3.1 初步协同阶段

初步协同是知识联盟活动的基础。知识联盟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分享知识,分享知识要求各图书馆在联盟内部通过知识流动将自己的核心资源与其他成员馆分享,同时在联盟内更高层面上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流动循环体,为成员馆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和互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7]。在图书馆联盟产生初期,各图书馆在明确联盟策略和动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其他馆的行为,并做出初步判断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加入联盟。由于成员馆间较大的组织文化差异阻碍了联盟内部网络关系的形成,图书馆联盟间关系尚不稳定。为了消除知识主体动机和意愿的高度不确定性,核心知识主体会借助契约或规则达成共识,建立互信,以促成个人、图书馆个体和图书馆联盟等各个层次的合作。此阶段联盟组织目标包括洞悉联盟成员意愿、筛选联盟成员和成功构建图书馆知识联盟等。组织内容包括联盟成员选择、规约签订。

在初步协同阶段,联盟成员馆由于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不同,对同一种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同的,知识主体之间在此阶段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联盟关系。这就需要各图书馆迅速打开需求空间,为分享更多的知识提供机会。而知识协同的协同化思想可以防范联盟的不稳定性,减少外部环境等各种阻力,降低图书馆知识联盟的风险,并保障知识联盟顺利进入强化协同阶段。

3.2 强化协同阶段

在SICA模型的激发阶段,联盟个体根据联盟目的和规约,对学习交流中产生的问题或困难寻求解决办法,产生知识碰撞,从而激发知识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值联盟知识。

随着发展图书馆联盟运行机制日益成熟和完善,同时联盟成员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联盟内各种关系网络的建立为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等传播和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成员馆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及经验等均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合作交流有助于各成员馆打破单个图书馆塑造的模式,破除单个图书馆的技术、知识锁定效应,孕育新的突破性知识。在这一阶段,知识交流和创新速度以及效率都逐渐加快,新的知识边界得到快速拓展,图书馆的各种机会快速增加。成长性是此阶段的主要特征,防范联盟的不稳定性是主要目标。联盟中植入协同化思想,能促进知识联盟快速成长,有效地避免各种未知风险。

在强化阶段,图书馆联盟开始形成自己的联盟文化,这也是确保知识联盟稳定的前提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各成员馆同时也是拥有各自利益的独立运作实体,在维护自身利益时,不同成员馆之间存在着竞争的可能。随着竞争的演化,各图书馆试图提出对自身最有利的标准(或称为“协议),或是积极寻求新技术获得发展。而新标准与新技术的形成对知识创新活动和图书馆联盟发展都更有影响力。在新标准下,知识创新和知识扩散的速度都会提高,各图书馆的知识空间相互连结更紧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削弱。新技术的使用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图书馆联盟也越来越紧密。图书馆联盟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图书馆一种协调适应机制,联盟成员在利益和目标一致的原则下,以差异化、互补性及共赢性为基础,通过竞争来促成合作、以合作来提升竞争力的动态知识流动过程。而图书馆个体经过自我调整和更新,不断提高内部知识异质性,充分利用外部知识和协同优势提升联盟优势,再次进入发展期[8],图书馆与图书馆联盟的协同作用也越来越强。

3.3 深度协同阶段

在SICA模型的创造阶段,联盟通过对个体存量知识的聚合、重组、整合、激活等操作,实现大量隐性知识的交流和渗透,进而创造出新知识。

深度协同阶段是知识联盟的核心和本质阶段。此阶段组织目标是增强联盟知识主体间的信任,减少信息不对称。每个知识主体通过知识的交流、转移、共享、整合、渗透、碰撞和激活等一系列高效的知识活动,作用被激发至最大程度。而知识联盟整体获得的协同效应大于个体独立完成任务的效应之和。

随着知识交流持续推进,图书馆联盟协同系统获得的新知识越来越多,图书馆间网络结构向随机网络演变,这种网络结构有利于图书馆间进行渐进性知识创新。在图书馆联盟中,由于各图书馆学科专业的多样性、差异性,联盟间相互学习、共享知识、互动对话。这种多领域的、开放的动态知识交流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知识,从而推动知识螺旋式上升。在深度协同阶段,交换与流动的不再是离散的知识,而是经过整合的知识,使知识以可用的形式呈现,并提升创新能力[9]。整合后的知识大大降低了知识的异质性,图书馆联盟也从随机网络达到较高的平均知识水平。知识主体间的知识势差会相应的不断减小,各成员馆的知识吸收能力明显提高,图书馆联盟内知识流动性增强,知识创新水平不断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成员馆间频繁的知识转移也会导致彼此间知识同质化现象严重,忽视联盟外知识的吸收,造成联盟内网络结构僵化,甚至排斥联盟外其他成员,这样无助于新知识和观念的传播。

3.4 分化协同阶段

知识的积累和内化是知识联盟的最后环节。知识积累是知识创新的结果,可以拓宽“知识基”。知识内化是联盟中的个体将积累的知识内化为思维方式和创新源的隐性渐变过程,它是联盟的一个质变阶段。

在知识经济下,各个学科知识存在交叉,知识扩散程度越来越快。图书馆界随机网络结构为图书馆联盟进一步寻求外部知识提供条件,进入成熟期的图书馆联盟为了寻求更进一步的发展,可能与其它机构或组织组成新的联盟。这既是图书馆探索学习新知识的内在需求,也是协同作用的客观趋势。其协同演化过程更为复杂,更充分体现了协同演化进程的往复性与周期性。此阶段的组织目标有评估知识价值、管理联盟边界、评价知识协同效应等。

4 图书馆联盟知识的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指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后果,是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根据以上四个知识协同演化阶段,笔者认为图书馆联盟知识协同效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组织机制优化效应

图书馆联盟通过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在资源共享基础上通过契约或规则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推进联盟内成员馆创新活动的开展。资源共享是联盟合作的基础,在联盟统筹规划和创新系统的市场调节基础上,联盟内各成员馆通过组织协调合作创新的投入,不仅节省资源成本还提高资源绩效。在组织层面上,联盟通过创新协同的精神动力和创新目标,达到整个联盟的文化认同,促成联盟成员馆之间良好顺畅的沟通,强化各成员馆行为的自律性,同时也提高联盟的信任程度。通过联盟内部组织的亲密合作,选择最佳的合作方式和创新路径,达到图书馆个体及图书馆联盟的利益最大化[10]。可以说组织结构直接决定了图书馆联盟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4.2 组织风险效应

图书馆知识联盟成员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在组织间知识共享过程中会存在着各种风险。从整个运行过程看,在初步和强化协同阶段会出现信任风险和组织风险,复杂的组织体系、组织模式的选择及权利和义务的确定都会影响整个联盟的顺利结缔[11]。在深度协同阶段除了信任风险外,伴随的还有合作风险和法律风险。联盟初期建立的契约约定了各成员馆的权利和义务,当约定与履约发生矛盾时,就会出现合作风险。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由于联盟沟通与信任程度、文化与组织差异、成员间知识传递、交流、吸收、消化等障碍导致的联盟成员创新效果和效率低下的协议内知识共享不足风险;或者由于共享知识的范围和程度超出了合约规定的限制,从而部分成员由于核心知识的外泄而丧失核心能力的协议外技术知识泄露风险;其它还有硬件设备设施购买成本或知识吸收、表达和管理成本增加的风险;各成员馆文化不同、在联盟中承担角色不同,可能出现的基于知识异质性而触发的知识冲突风险等。另外,在分化协同阶段中,图书馆联盟还可能会出现利益分配风险。

为有效规避各种风险,筛选合适的联盟伙伴是建立图书馆知识联盟的前提,而签订规约和构建联盟文化是有效规避组织风险的保证。在合作过程中明确一个最优知识交换边界,既能确保从合作伙伴那里学习到核心知识,又避免在合作过程中核心知识的过度流失[12]。

4.3 知识增值效应

知识联盟中存在知识势差,必然存在知识的流动,而知识流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但不会被消耗,反而会不断增加价值。知识增值的实质就是知识创新。当知识存量与新的知识增量发生碰撞时,就会伴有知识创新。新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又产生新知识的源泉,实现知识质增值和量增值的交替变化,整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螺旋式过程。图书馆知识联盟从而实现了知识价值增值。

4.4 联盟评价机制效应

对图书馆知识联盟进行评价,无论是评价联盟绩效还是评价合作伙伴,都是构建知识联盟的重要环节,是知识联盟成败的关键。对于分析图书馆联盟优势及不足、改善组织结构和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图书馆联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5 结语

图书馆联盟的知识协同是目前图书馆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借鉴企业知识联盟协同创新的SICA模型,从知识和价值链的视角提出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过程分为初步协同、强化协同、深度协同及分化协同四个阶段;分析不同阶段图书馆知识联盟的特点、组织目标和组织内容;提出图书馆联盟知识协同效应表现为优化组织机制、规避组织风险、知识增值及完善联盟评价机制效应,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参考文献:

[ 1 ] 张勤.中美图书馆联盟比较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5-7,33.

[ 2 ] 赵晖.我国图书馆联盟协同机制构建的困境与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9(3):18-20.

[ 3 ] 徐贵军.图书馆核心能力之构建:基于管理学观点的整合[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1):55.

[ 4 ] 吴颖红.试论图书馆联盟的知识获取[J].图书馆学研究.2010(3):54-56.

[ 5 ] LEIJEN H V, BAETS W R J, A cognitive frame work for reengineering knowledge-intensive process[C/OL]Hawaii:proceedings of the 36th Hawaii intern 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eiences (HICSS03),2002:http://www.computer.org/csdl/proceedings/hicss/2003/1874/03/187430097a.pdf.

[ 6 ] 刘二亮,纪艳彬.知识联盟企业价值链整合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23(6):39-42.

[ 7 ] 孔繁超.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过程研究[J].图书馆,2015(2):28-31.

[ 8 ] 郑洪平.试析图书馆联盟知识异质性:吸收能力与其生命周期的关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20-22.

[ 9 ] 朱少英,李彦勇,张国卿.知识整合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团队创新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1(12):79-81.

[10] 白苏红.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2):67-71.

[11] 刘颖.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3):15-17,65.

[12] 唐登莉,李力,罗超亮.知识联盟及其合作中的关系性风险研究[J].情报杂志,2014,33(2):183-188.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
基于区域创新环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专业建设新机制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