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阅读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探索
2016-05-14刘博
刘博
摘 要 微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在微阅读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出适合微阅读发展的服务方式,通过对原有阅读服务方式的改进和微书评、微电影、微推荐、微应用等新服务方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从而达到高校图书馆更好为大学生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 微阅读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分类号 G258.6
Abstract As a new way of reading, micro reading is increasingly being accept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cro reading,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find a suitable service mode for its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help the students to read in a better way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riginal reading service mode and some new service modes such as micro book reviews, micro film, micro recommendation and micro appli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better service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Micro reading. University library. College students.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阅读已经在保留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发展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从基本的读书、看报获取知识,到休闲娱乐、互动交流,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阅读都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增添新的意义。在这种变化中,微阅读作为一个新颖的被广泛人群所逐渐认可的阅读方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1 微阅读的含义
什么是微阅读?百度百科中的定义是这样的: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微阅读是阅读领域的快餐,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代表微阅读[1]。
微有微小之意,可以分两方面去理解。一是阅读内容,二是信息载体。微阅读所涉及的内容,多为短小的文章、信息,或是一句话、一副图片,人们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阅读过程。微阅读所使用的信息载体趋向于体积小、便于携带的终端设备。
我们不难看出,微阅读是一种依托于现代技术,以网络传播为主要获取手段,简单快速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是微阅读发生的主要媒体,而智能终端的普及率也直接影响了微阅读的发展。2013年7月31日,Google发布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城市智能手机的普及从2012年的33%上升至47%,说明已经有近一半的城市居民拥有并正在使用智能手机,而在这些人中,有67%的人年龄集中在18-34岁之间[2]。
2 微阅读与当代大学生关系
既然微阅读终端的主要使用者是年轻人群,那么作为年轻人群代表的大学生自然是微阅读的主要受众之一。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无论是互联网络还是移动终端,其普及率都远高于普通社会群体。加之大学生仍然处于学习阶段,并没有太多的社会工作压力,可用来支配的时间也相对较多,这使得微阅读有了非常适宜的发展基础。
那么,微阅读对于大学生而言,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2.1 微阅读对于大学生之“利”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微阅读也不例外。大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既要完成学业,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又要尝试着去了解社会,以便在毕业之后迅速投入到新的角色之中。对于大学生而言,微阅读的出现,使略显枯燥的学习过程有了更多乐趣,同时微阅读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一个微型窗口。
在学习上,微阅读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地利用好课堂以外的碎片时间——没有安排任何工作,未被计划的零散、无规律的时间。微阅读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些小段的时间,提升学习生活的效率。大学生的碎片时间较之上班族多,时间的长度也有更高的可控性。通过微阅读,利用好这些碎片时间,既可以为学习做有效的补充,同时也可以在了解社会方面积累更多的经验。一次、两次的微阅读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长期的积累,用一种“零存整取”的方式,必定会有量变到质变的化学反应。这种收益,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十分宝贵的。
2.2 微阅读对于大学生之“弊”
在微阅读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微阅读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是在一些方面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微阅读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来自网络。在信息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有利用价值的、没利用价值的,甚至有害的信息聚集在一起。这些内容往往缺乏过滤和规范,大学生在分辨这些信息时一般能够区分好坏利弊,但是也会有无所适从的时候。如果自身的辨别能力不够,就很容易将不规范、不正确的内容吸收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而且这种错误信息会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影响以后对正确信息的理解和学习。
如果说内容的复杂性是外部原因,那么微阅读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微阅读是短时阅读,是碎片时间积累起来的。在实际的阅读中,各个微阅读节点之间的关联性和贯通性无法有效保障。这种不连续性,让微阅读在层次上始终处于浅表水平。也就是说,微阅读可以拥有很好的广度,却很难拥有思考上的深度。虽然大学生很喜欢这种阅读方式,但是在需要深入了解一项知识的时候,微阅读就很难发挥作用了。
3 微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与阅读服务
无论利弊如何,微阅读已经进入了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也许你只是刷刷微博、发发微信、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见闻,或者抽空看看网络小说、聊聊八卦、看一两个冷笑话,但这些都涵盖在微阅读之中。高校图书馆在微阅读的背景下,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正确看待微阅读这种阅读方式的基础上,主动对其进行引导和推广,利用图书馆在读者中的影响,合理运用微阅读,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大学生的阅读热情。
3.1 高校图书馆在微阅读背景下的角色定位
大学校园里,图书馆一直承担着指导大学生阅读的责任。对于微阅读这种新兴的阅读方式,高校图书馆首先要加以肯定。微阅读虽然出现的时间不长,但是发展势头迅猛。作为一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阅读方式,微阅读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高校图书馆要站在发展的角度,支持并积极推动这种阅读方式。同时,也要尽快熟悉了解微阅读,在实践中探索和检验微阅读的特点和变化,进而顺势而为,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利用微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所以,高校图书馆在微阅读背景下的角色,应该既是支持者也是探索者,既是检验者也是引导者。
3.2 高校图书馆应基于微阅读开展服务
基于微阅读的读者服务是一个新的领域。与传统服务模式相比较,微阅读更多地采用了现代化、网络化的元素,相应的阅读服务也应该在传统阅读服务的基础上,更多地使用网络技术手段。
3.2.1 发挥传统阅读优势,为微阅读提供充足营养
在微阅读背景下,传统的阅读方式正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变成众多阅读方式中的一种。但是我们应该肯定的是,无论是哪种阅读方式,都是需要阅读对象,如书刊报纸、网文图片等作为阅读行为的基本保证。开放式的获取环境使部分阅读变得简单,但是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阅读中所占的地位依然非常重要。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在传统阅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将这些文献信息资源重新整合提取,从微阅读的角度去加以利用,那么可以预见,传统阅读体系中的资源将会是微阅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来源。
3.2.2 完善基础建设,搭建有效微阅读平台
微阅读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为微阅读生存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壤,而无线网络的大范围覆盖,犹如春风细雨,让微阅读得到了最适宜的成长环境。高校图书馆若想在微阅读方面有所建树,那么必须建立并完善微阅读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校园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已经并不是纸上谈兵的事了。强大的网络服务器,稳定快速的无线网络连接,楼宇间无线网络的无缝拼联,在校师生对无线网络的高效利用,是许多高校校园无线网络建设的主要目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化校园、网络化校园已经越来越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为微阅读提供了展现自己独特魅力最有效的平台。高校图书馆一直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更应该在这些方面走在前面,做出表率。
3.2.3 个性化微阅读软件,引导大学生微阅读方向
如果说完善基础建设是有力的后勤保障,那么个性化的软件则是微阅读的前沿阵地。无论是电脑终端的微阅读平台,还是移动终端的APP软件,都在与读者进行最直接的交流。对大学生而言,能否喜欢上某种基于网络终端的新兴事物,主要取决于软件的制作质量。如果高校图书馆能够使用一款拥有界面亲切、应用个性化、功能强大,加上后台储备海量的信息资源的阅读软件,一定会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更重要的是,在微阅读尚不十分规范的时间节点上,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软件的优势,帮助大学生免去一些在微阅读上盲目无序的行为,理清阅读思路,使微阅读能够引导大学生向着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前行。
3.2.4 形成健康微阅读习惯,提升大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读者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知识积累的过程。微阅读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读者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对于大学生而言,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利用好微阅读是大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这种能力是通过阅读过程慢慢积累的。微阅读不是制敌于千里之外的法宝,却是决胜于方寸之间的利器。由于微阅读的随身性和便捷性,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只要方法得当,对于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高校图书馆有义务也有能力在提升大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图书馆要利用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机会,同时根据微阅读的特点,从各个方面潜移默化、指向明确地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微阅读习惯,提升大学生阅读能力。
3.3 高校图书馆基于微阅读开展阅读服务
如何基于微阅读开展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正在积极探索的课题之一。这项阅读服务既要符合微阅读的特点,又要适应大学生阅读的具体需求。各高校图书馆都在根据自身服务的特质,对微阅读服务进行探索。
3.3.1 微书评
微书评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开展较多的微阅读服务之一。这种迷你式的书评用简洁的语言,个性化的方式,阐释读者对于文章作品、畅销图书或是时尚热点的独到见解。这种微书评的形式往往会赋予评论者更多自由的空间,使用自己觉得最恰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含义。尤其是某些“一句话书评”中蕴含丰富的信息,让读到书评的人对评论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阅读热情。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进行了擦索与实践。“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2013武汉大学读书节微书评大赛历时一个月。在这次大赛中,评审人员对微书评的选题、文笔、思想等内容进行了综合审阅,并严格检索查重以保证原创,同时结合微博转发数、评论数,得出最终评选结果。中山大学图书馆于2014秋季学期举办了微书评大赛。作为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之一,中山大学图书馆共精心挑选了100本图书作为微书评的对象,而评奖结果则是采取投票、专家评选、转发数量相结合的方式选出,既结合了专家意见,又通过转发的形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了本次活动。另外,微书评也受到了图书馆学界的广泛认可,例如在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活动中,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微书评活动”获得了优秀案例二等奖。
3.3.2 微电影
与网络上的其他微电影不同,这里所说的微电影是指故事情节围绕高校图书馆展开或者对微阅读有一定宣传作用的微电影。微电影可以从比较直观的角度展示微阅读和高校图书馆的状态和面貌,往往具有较强的角色代入感。微电影大多由学生自发组织拍摄,由于故事发生地点和情节就是校园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部分,所以大学生会倍感亲切,非常容易接受影片中的信息,从而达到对图书馆及微阅读良好的宣传作用。
北京大学图书馆110周年纪念微电影《天堂图书馆》,通过讲述一个祖孙间温暖的故事,将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和规章制度蕴含其中,既体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精神,又展现了图书馆及其中的人们的过去与未来,让人在温情中更深入地了解了图书馆。201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第二届文化节微电影一等奖作品《图书馆——成长》,讲述了一个大学女生在经历感情的波折时,如何通过在图书馆的阅读逐渐找回自信、重塑自我的经历。女主角身处图书馆的环境中,感受着图书馆的内敛、安静、温暖、明亮,在阅读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表达了大学生对图书馆、对阅读真心的热爱。
3.3.3 微推荐
微推荐是指借用微信或者微博平台,将本馆的精品图书加以简短的描述,配上精美的图片推荐给读者,推荐品种越少越好,推荐理由和介绍力求短小精辟[3]。微信与微博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服务系统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读者最常使用的软件之一。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高校图书馆通过微信建立微推荐系统可谓是水到渠成。在微信公众号查询中,以“大学图书馆”作为关键词进行查询时,涉及到的高校图书馆公共账号有近200个。其中关于图书推荐的部分,既包含了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各种图书的借阅排行榜、新书展架上的图书简介及近期即将采购的书目信息,又提供给读者推荐优秀图书、荐购图书的窗口,实现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在图书阅读方面的互动和双向推荐。
3.3.4 微应用
如果说微信微博平台是借人之力的话,那么微阅读也必然会发展出更适合自身的应用系统。高校图书馆要如何开发出适合大学生使用的微阅读软件呢?在这点上,许多数据库商已经走到了前面。如在数字报刊发行处于领先水平的博看网,除了有原文原貌的多媒体版,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下载专属APP软件,即可享受由网站提供的电子版、语音版、下载版等多种阅读方式,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也已经进行了这样的资源整合。广东工业大学微图书馆“找本书”就是一个专属于广工大的APP。通过APP应用,图书馆的资源与大学生的手机形成了直接的联系,读者不用到图书馆就可以随时随地查找图书馆里图书,查看图书是否可供借阅,还可以直指出图书在哪一层哪个书架上。不仅如此,除了强大的图书查找功能以外,还能浏览到学校主页上的新闻通知,了解到学校当前的重要事件等等。同时,这款软件还可以支持多所大学图书馆检索,支持随书光盘资源下载,支持IBSN码扫描搜索等等。
4 结语
2014年6月10日,图书馆微服务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图书馆顺利召开。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就如何通过微博微信开展微阅读、微服务,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展开了深刻的讨论,为图书馆微时代的阅读服务应用提供了启示。
杨绛女士曾说过,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微阅读的目的也正是如此。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微阅读为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也真正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将阅读深深地嵌入了每一个学习生活的瞬间。
参考文献:
[ 1 ] 百度百科.微阅读[EB/OL].[2015-03-28].http://baike.baidu.com/view/2714082.htm.
[ 2 ] 谷歌:2013年中国城市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达47%.[EB/OL].[2015-03-28].http://www.199it.com/archives/136577.html.
[ 3 ] 胡永强.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9):45-49.
[ 4 ] 丁立华.微电影:图书馆社会化媒体营销新模式[J].图书馆建设,2013(4):84-87.
[ 5 ] 郑怡文,白云晖.微信的传播生态审视[J].前沿,2013(8):165-166.
[ 6 ] 李杏丽,孙会清.微阅读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探讨[J].图书馆研究,2013(5):57-59.
[ 7 ] 杨美玲.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1):63-65.
[ 8 ] 朱慧.微阅读时代图书馆阅读服务管见[J].图书馆学刊,2014(11):80-82.
[ 9 ] 安武林.微阅读,一种败坏阅读风气的阅读[N].北京日报,2012-12-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