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例长RR间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2016-05-14路秀庚
路秀庚
摘要:目的 通过对动态心电图检测的长RR间期分析,探讨引起长RR间期的各种原因及发生规律。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91例长RR间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时采用RR间期默认值"2000ms。结果 长RR间期的发生率为8.05%,男性高于女性;常见的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风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病窦等;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伴长RR间期、阵发性房颤或阵发性心动过速终止后、早搏后的代偿间期、房性早搏未下传、窦性停搏、二度Ⅱ型窦房阻滞、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阻滞、高度房室阻滞、三度房室阻滞、起搏器引起的长RR间期。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长RR间期对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决定治疗方案有很大的作用,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长RR间期;动态心电图;分析
动态心电图是一项无创伤性检查技术,可以长时间持续实时记录到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长RR间期的检出率远远高于其他检查手段。长RR间期是一种心电现象,有其不同的原因和临床处治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者2372例,其中长RR间期"2000ms者191例,发生率为8.05%,其中男性116例,女性75例,年龄35~89岁,平均65岁。
1.2方法 采用美国Mortara公司生产的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仪进行检测,要求受检者记录生活日志(明显的不适症状及发生时间),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记录24h后录入分析系统,剔除伪差、干扰后进行分析.再人工编辑打印报告,其中长RR间期默认值"2000ms。
2 结果
2.1长RR间期的发生率及性别 受检者2372例,其中长RR间期"2000ms者191例,发生率为8.05%,其中男性116例,占4.89%,女性75例,占3.16%,男性高于女性。
2.2引起长RR间期的各种病因 191例长RR间期中冠心病63例(32.98%)、高血压30例(15.71%)、糖尿病28例(14.66%)、肺心病19例(9.95%)、风心病12例(6.28%)、急性心肌梗死10例(5.24%)、脑卒中9例(4.71%)、心肌病6例(3.14%)、病毒性心肌炎5例(2.62%)、病窦4例(2.09%)、心源性晕厥3例(1.57%)、心悸待查2例(1.05%)。
2.3引起长RR间期的心律失常类型 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伴长RR间期、阵发性房颤或阵发性心动过速终止后、早搏后的代偿间期、房性早搏未下传、窦性停搏、二度Ⅱ型窦房阻滞、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阻滞、高度房室阻滞、三度房室阻滞、起搏器引起的长RR间期,发生率最高的是心房颤动。
3 讨论
长RR间期是常见的一种心电现象,常规心电图是瞬间记录,容易漏掉有价值的心电信息,对长RR间期的诊断有局限性,尤其是夜间的心电活动无法检测。动态心电图可准确实时记录长RR间期的阵次、停搏间期及发生时间,是其他任何检查方法无法替代的。动态心电图对长RR间期的分析一般多采用默认值"2000ms[1],但临床中有时要根据不同情况重新设定RR间期值。长RR间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有胸闷、胸痛、心悸、黑矇、晕厥等症状。
本组监测的2372例动态心电图,其中长RR间期191例,发生率为8.05%,其中男性116例,占4.89%%,女性75例,占3.16%,男性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工作压力较大有关。
191例长RR间期中冠心病63例、高血压30例、糖尿病28例、肺心病19例、风心病12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脑卒中9例、心肌病6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病窦综合症4例、心源性晕厥3例、心悸待查2例。其中病窦是窦房结本身及周围组织发生缺血、炎症、退行性变、纤维化,而导致其功能障碍使冲动的形成或者传出过程受到影响,并随着年龄增长,窦房结内P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组织增多,造成其功能减退,因此年龄因素是窦房功能衰退病变的主要因素。
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与病窦有关,但冠心病的改善有时并不引起病窦的好转,病理解剖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窦房结、房室结内纤维结缔组织增加[2],窦房结内的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减少[3]。
脑卒中患者长RR间期与阵发性房颤、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终止后有关,其机理可能因脑缺血、水肿等病变累及丘脑下部网状结构和脑干的重要核团,大脑高级植物神经中枢受到破坏,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交感、副交感神经平衡失调引发心律失常有关[4],脑卒中人体处于严重应激状态,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激素分泌失调,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分泌急骤增加,使心血管活动加强,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电活动异常及心功能改变[5]。
心房颤动患者的长RR间期发生率最高,时间分布多在23:00~07:00,夜间明显高于白天,可能与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房室交界区不应期延长、隐匿性传导增加有关,多属于生理性阻滞。心房颤动合并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心房颤动患者出现3个≥1.5s的RR间期、连续10个f波未下传心室或平均心室率<40bpm考虑合并二度房室阻滞,而另有学者认为这不是二度房室阻滞,而是受迷走神经的影响和隐匿性房室传导造成的[6],可能是房室交界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速或室上速终止后的长RR间期多是窦房结受到超速抑制后恢复其自律性的过程,有助于判断窦房结的功能。房性早搏未下传的长RR间期是因房早较早,落在不应期而干扰性未下传引起。窦性停搏、二度Ⅱ型窦房阻滞多由于炎症、缺血、缺氧、药物等原因影响窦房结功能引起。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阻滞、高度房室阻滞、三度房室阻滞多与房室交界区病变、药物或自主神经调节有关。
心源性晕厥非常凶险,死亡率可达20%~30%[7],其发生原因为心脏停搏或心动过速时间过长,造成有效心搏出量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8],其中1例心源性晕厥患者出现高度房室阻滞,最长的RR间期达8894ms,伴有黑矇、晕厥症状,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后症状消失。起搏器引起的长RR间期多因起搏器感知或起搏功能障碍。临床上,生理性阻滞引起的长RR间期无不适症状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对病理性阻滞的长RR间期,特别是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者(有黑矇、晕厥等症状),应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无效时须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总之,24h动态心电图监测长RR间期对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决定治疗方案有很大的作用,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谈剑诚,张天贶.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161例临床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19:33-35.
[2]BuruLjanowa I,wassilew G,Radanov s.Age related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stimuliconducting system of the human heart[J].zentralbl ALLg Pathol,1987;133(3):433-438.
[3]Inoue S,Shinhara F,Niitani H,et al.Anew method for the histological study aging changes in the sinoatrial node[J].Jpn Heart J,1986,27(5):653-660.
[4]郜立红.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分析[J].临床荟萃,2001,16:717.
[5]王雅纯.脑卒中心电图改变临床意义的探讨[J].华西医学,2003,18:207-209.
[6]郭继鸿.迷走神经性房颤[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0,9(1):51-52.
[7]SCARABELLI C C,SCARABELLI Y M.神经心源性晕厥[J].孟晓梅,冯凯,译.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5,8(1):32-37.
[8]吕键.动态心电图确诊心源性晕厥5例[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24:374-376.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