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脑瘫的诊治新进展分析

2016-05-14朱小玲

医学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儿脑瘫治疗诊断

朱小玲

摘要:目的 总结小儿脑瘫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 以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脑瘫患者为重点研究对象,回顾其基线临床资料、诊治过程,将其中采取常规治疗的57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另外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63例患儿编入研究组,总结患儿应用不同诊断检查方法的结果及特征,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具体康复情况。结果 头颅CT检查可见脑室呈扩大趋势,脑白质显著减少,可见脑发育畸形、脑萎缩等表现;脑部B超检查显示特别明显;脑电图检查中,合并癫痫症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在40%~90%之间,其脑电地形图异常率超过80%;MRI检查特征明显可见患儿脑内病变范围、解剖部位,还可探查到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组(90.5%)的康复治疗有效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75.4%),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对于小儿脑瘫,在诊断方面需以头颅CT和脑部B超检查为基础,结合多种辅助检查方法,以鉴别合并症和具体脑组织关系,同时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多项体征和症状,扭转疾病预后。

关键词:小儿脑瘫;诊断;治疗

小儿脑瘫指因脑损伤而引起的一类运动能力发育滞后、姿势异常综合征,患儿常常伴有语言、视听觉障碍以及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等症状,是造成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1]。本文将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和观察对象,以总结小儿脑瘫有效的诊治方法。现将主要研究过程及结论作如下陈述性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随机对照研究对象,入选患儿均符合小儿脑瘫的临床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姿势异常、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伴癫痫、语言障碍以及智力低下症状。将患儿中采取常规治疗的57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另外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63例患儿编入研究组。研究组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3.82±2.07)岁;对照组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3.11±1.98)岁。将两组的性别构成、年龄及临床特点等基线临床资料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即采取功能锻炼法,采用Vojta或者Bobath等方法进行功能训练。研究组采取综合性疗法,包括:①药物疗法: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对于1周岁内患儿,给予脑活素、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以促进患儿脑部损伤修复,提高脑发育能力,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②阶段性按摩:与家属配合,持续不间断地对患者的肢体活动进行干预,于功能训练后进行肢体按摩;③物理治疗: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常规应用痉挛治疗仪,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器,以及经络导平仪;④语言治疗:由语言治疗师对患儿的语言能力进行评估,再实施个体化治疗。具体疗法包括口周、面部、舌肌和软腭运动控制训练。治疗过程中使患儿处于抗痉挛体位,保持全身放松,训练时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1.3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①诊断检查特点:记录和统计所有患儿的诊断检查类型及特点;②康复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儿的具体康复治疗效果,具体评判标准如下。⑴治愈:肢体瘫痪明显改善,恢复正常活动功能,且语言能力、智力和同龄儿童无显著差异;⑵好转:肢体瘫痪有所改善,局部功能恢复,智力和生活能力有提高;⑶无效:基本症状无显著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上述基础性数据,运用SPSS 16.0软件包作统计和分析,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χ2检验为主,对比以P<0.05为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及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统计所有患儿的诊断检查类型及特点 具体情况如下:全部120例患儿中,采取头颅CT检查71例,脑部B超检查85例,脑电图检查54例,其中包括脑电地形图检查42例,占。此外,接受MRI检查有107例。①头颅CT检查特征:脑室呈扩大趋势,脑白质显著减少,可见脑发育畸形、脑萎缩等表现;②脑部B超检查特征:脑超声波显示特别明显;③脑电图检查特征:合并癫痫症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在40%~90%之间,其脑电地形图异常率超过80%;④MRI检查特征:明显可见患儿脑内病变范围、解剖部位,还可探查到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

2.2 将两组的具体康复治疗效果作比较 研究组的康复治疗有效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3 讨论

临床经验证实,患儿属于非进行性疾病引起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在1周岁之内出现过明显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症状,且在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下表现为姿势异常或者出现肌张力异常,可基本确诊为脑瘫[2]。小儿脑瘫作为儿童致残性疾病,严重危害了患儿的身心健康,据临床经验,患儿的年龄越小,其病情就越容易得到扭转,为了促使患儿尽早康复,临床提倡尽量早普查和早诊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本次研究的相关统计结果显示,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需借助头颅CT和脑部B超这两项基础检查技术,以尽快确诊,观察脑发育畸形、脑萎缩状态,尽快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确立基础治疗方案。与此同时,还需通过脑电图检查鉴别合并症,及时给予对症治疗,避免延误病情。此外,MRI检查作为一项先进性的检查技术,能够准确脑内病变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分辨病变与脑组织的关系方面有着突出的价值,能够为患儿的预后提供重要诊断依据[3]。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90.5%)的康复治疗有效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75.4%),说明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配合药物疗法、物理疗法、阶段性按摩以及语言训练,能够促进患儿肢体、智力、语言全面康复,从而有效地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综合上述分析和讨论,小儿脑瘫的诊治思路应该以早确诊、早治疗为基本原则,需结合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实施综合性诊断检查,并给予全面的康复治疗干预,以扭转不良预后。

参考文献:

[1]黄诚英.小儿脑瘫的诊治新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25(02): 9-11.

[2]娄小风.小儿脑瘫疾病中凝血功能改变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芮芳.小儿脑瘫临床类型与病因、辅助检查、合并症和粗大运动的疗效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0.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小儿脑瘫治疗诊断
康复辅具对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效果探讨
综合护理应用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小儿脑瘫患者BTX—A注射治疗小腿肌痉挛的解剖学研究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