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教育视角下“普特共校”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6-05-14李娇芬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5期
关键词:普特随班特教

李娇芬

融合教育,其概念源于特殊教育领域,发端于西方“回归主流”“一体化”教育理念,是指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融入到普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方式,强调提供特殊儿童以正常的教育环境,而不是隔离环境。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七部门编制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国办发〔2014〕1号),明确提出探索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定期举行交流活动的制度,促进融合教育。近年来,德庆县启智示范学校(德城三小)融合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同一校园学习的“普特共校”融合教育办学模式,有效提升了特殊儿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一、“普特共校”办学模式的基本背景和变革路径

德庆县融合教育发展起步较早,其融合教育进程与该县的特殊教育发展基本同步。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该县先后通过创设弱智儿童辅读班、全面开展随班就读、率先建立特殊教育学校等方式,推动了县域内特殊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被定为全国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县,曾两次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据2015年统计,该县共有“九年一贯制”启智示范学校1所,开设随班就读的普通中小学校44所;7~15岁残疾儿童少年总数为226人,已入学人数为206人,其中本县随班就读116人(小学99人,初中17人),县启智示范学校67人,市启聪学校23人,7~15岁“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2.7%。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大约有56%的特殊儿童在主流学校与普通儿童共同接受教育,随班就读成为该县融合教育的主要形式,并基本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县启智示范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然而,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融合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公平已经从入学机会的公平转化为接受保证质量教育的机会的公平。特殊班、随班就读和特殊学校等办学模式,虽是结合当前特殊教育的实际情况所进行的教育创新,有效普及了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特殊学校环境封闭,使特殊儿童远离社会和人群;特殊学校或特殊班儿童容易被贴上标签,进而被社会歧视和漠视,不利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偏低,发挥潜能不足等。这些局限性甚至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特殊儿童的深层纵向发展。如何将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各自的优势和专业特点融合在一起,将二者从“分离”推向“整合”,进而走向“融合”,开创出一条融合教育转型的特色之路,成为德庆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城三小开办弱智儿童辅读班开始,在该校就出现了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并存的格局,这也是融合教育背景下山区县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一大举措。只不过,同许多附设特教班的普通小学一样,学校只是单纯地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普通儿童放在了一个学校里,但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采用的依然是普教特教并行隔离发展的模式,这种单纯地安置形式的整合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融合教育。1993年3月,辅读班升格为德城启智学校,成为广东省第一所县级的启智学校。启智学校与德城三小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推动融合教育从安置形式的整合向学校管理体制的融合迈进,将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安置在同一个校园,但又各自在独立的班级学习,并形成了一套班子两所学校的管理体制,使得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呈现相互交融和整合的趋势,为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提供了相互理解、接纳以及互助的环境和契机。这也是“普特共校”模式的探索始端。2011年5月,德城启智学校更名为德庆县启智示范学校,面向全县招收寄宿制特殊儿童,成为肇庆市第一所寄宿制县级智障类特殊教育学校。学校通过强化“普特共校”行政管理体制、组建特殊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打造“普特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多元化的特殊儿童安置形式等不同角度开展融合教育实践,推动启智示范学校与德城三小相互支持、相互渗透,融九年制特殊教育和六年制普通小学教育于一体,形成一个校园既有普教又有特教的融合式新型学校。

二、“普特共校”融合教育办学模式的特色实践

为探索“普特共校”办学模式,学校从教学理念、行政管理、安置模式、教育环境等角度开展融合教育实践,极大促进了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相互支持、合作共赢。

(一)突出了教育理念和管理的变革

普特共校,首先带来的是学校教育理念变革。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在融合教育理念盛行之初,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紧扣特殊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教育理念,大力推行普特共校融合教育,并通过多种方式全面宣传融合教育理念,引导普特学校的校长、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营造融合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其次带来的是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启智示范学校(德城三小)打破了其他地区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分开办学的发展模式,至始至终都将两所学校置于同一个校园内,并建立了一套班子两所学校的管理体制,让“普特共校”不再单纯是一种特教安置形式和策略,而是一种促进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共同发展的教育思想。

(二)建立了完整系统的普特安置体系

(1)入学评估。对即将入学的特殊儿童进行入学评估,先由医院专科医生进行医学诊断和全面健康检查,继而在此基础上,组织学校特教教师从心理学、特殊教育等角度对特殊儿童的特点进行综合评估。(2)按需施教。根据学生的入学评估情况安排学生在德城三小的普通班同班就读或到特殊学校的特殊班学习。(3)普特互通。定期跟进有特殊需要学生的日常表现,并以此为依据做好个性化评估。如:特校学生满足条件,可按流程回归到普通学校中;随便就读的学生,也可以接受临时的抽离式或个性化教育,满足特殊教育需要后,再重回主流课室继续学业,切实做到“最适当安置”。目前,该校有10多名弱智、弱视、学习障碍类的特殊学生循此途径,就读于普通学校。

(三)塑造了多元融合的教育环境氛围

(1)教育资源上,统筹普特各类资源,实现共享共用,健全融合教育服务体系。如建立普特教师双向流动机制,推动普特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从硬件、课程、师资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特殊学校建设,招收7名特殊教育专业教师、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配置多间特别设计的教室和康复设备,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同时,将启智示范学校创建为德庆县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完善随班就读管理工作制度,充分利用特殊资源教育中心(资源教室),对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进行补救教学、学习辅导,并提供行为矫正、心理咨询、学法指导等服务。

(2)课程设置上,除语数英等日常课程外,还为特殊儿童开设了美工课、康复课、沟通课、劳动课、第二语言课、唱游与律动课等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性课程,充分发挥课程具有的生理、心理康复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特殊儿童手工制作、自我服务等能力。

(3)集体寄宿上,特殊儿童因其自身缺陷,很少能有一同玩耍的伙伴,不利于身心发展。德庆县于2011年面向全县招收寄宿的特殊儿童,免费提供生活必需品,并给予每人每月150元生活补助。寄宿制将许多同样状况的特殊儿童聚集在一起,放学后一同玩耍、进餐、复习功课、洗衣服、休息等,培养了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4)校园文化上,为了让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始终坚持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在同一个校园学习、生活,落实诸如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校运会、联欢会、校内外文体比赛等校园实践活动,均由普教特教学生共同参加,并通过校园墙壁或黑板报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培植相互尊重、相互关怀、共同进步的学校文化。

三、“普特共校”融合教育办学模式的思考与展望

历经30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德庆县“普特共校”融合教育模式,让普特学生共处一所学校,共同使用配套的教学资源,不仅促进了特殊学生在语言、认知、道德、社会互动、动作能力及人际关系的发展,也促进普通学生道德情感的培育,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实现了共同、全面发展。但受限于客观实际,也面临着诸多困境:融合教育尚未延伸至深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普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交流;对特殊儿童流动到主流学校,现行的评估体系不够健全,缺乏一套切实可行、有量化标准又有弹性的评估体系;寄宿制特殊学生周末没放假的时候只能呆在学校,缺乏社会适应性培养,等等。

基于此,应充分应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其他地区成熟的经验,探索行之有效的融合教育发展策略。如加强对融合教育中普特教师的培训,包括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快推动教和学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建立新的适宜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发融合教育校本课程,推动教学融通,提升普特融合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学校联盟或学校圈教育资源共享模式,以特教资源较为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启智示范学校为依托,完善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教室)、巡回指导模式,联合周边1~3所普通学校形成学校合作圈,合作圈内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课程需求和社会需要在不同学校流动。如支持启智示范学校或有条件的幼儿园增设特教附属幼儿园,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争取在普特学校创新推出“双学籍”,使特殊学生同时具有特殊学校和一所普通学校的学籍,可以定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一起学习和生活,避免被标签化,回归社会主流。

猜你喜欢

普特随班特教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严肃”的“戏仿”——从《普特迈瑟故事集》看辛西娅·奥兹克的“礼拜式”叙事
探索小日历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我国随班就读政策演变与发展
——基于“渐进主义模式”的分析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Flow regime and head loss in a drip emitter equipped with a labyrinth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