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2016-05-14邹桂松
邹桂松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初中教学阶段采用主题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将数学的教学效率提升.通常情况下,主题式教学实验一般由5个部位组成,其中有现实生活、数学活动、归纳演绎、问题焦点、反馈矫正.在初中教学阶段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在互动阶段要将主题式的教学实验贯彻其中.
[关键词]初中教学 主题式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04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主题式教学也随之兴起.在转变教学形式以及重视教学质量的背景下,主题式教学更能顺应教育时代的发展.通常,现实话题以及现实问题的主要聚焦点是由主题式教学结合而来的,其主要是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以此让学生能够更深层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一、主题式教学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主题式的开展循序为:情境创设、问题引发、问题解决、反馈问题、课外延伸.在开展教学阶段,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确认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确定教学重点内容,并将数学知识的主题圈点出来.
1.主题生活化
新课程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标准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表面改变其对数学问题的相关看法,对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理解.
在主题式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作为教学的主题,可以将现实的生活场景以及平时的生活故事和趣味小游戏等等,有效地将这些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在一定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形成这种思维方式,在其遇到问题时就能够采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答.
2.问题焦点
当将焦点问题作为主题时,教师可以对某一个知识点的问题进行扩充与延伸,让学生能够在延伸以及扩充的阶段中全面理解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象地将抽象的内容表达出来,把数学以再发现、再创造的形式展现出来,并能对这些知识进行验证.对于问题焦点主题而言,想要更好地将其主要的功能体现,就需要对难度更大的问题进行探究,不然的话就不能够体验出其中的含义,对其探究的开展也没有实际意义.在问题产生后,教师要将相应的解决措施制定出来给学生,通过实际的问题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把问题设定为教学的焦点主题,能全面地将教学的精髓呈现出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学的情境、问题的选择,教师要经过精心的准备,才能够让探究的问题具有研究意义.
3.数学活动
在主题式教学活动开展阶段,教师要采取引导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将教学的主题内容寻找出来.在教学活动组织阶段中,教师要采取实验的方式组织活动,重点培
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出发点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遵循情境创设、问题引发、问题解决、归纳提升、反馈问题的步骤进行.
4.归纳演绎
归纳,具体而言就是将事实作为一个出发点,针对所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在进行主题教学阶段,学生要体验知识生产的过程,就需要通过猜想→观察→操作→实验→验证→演绎的步骤实现.数学知识的掌握不是一个被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总根本上了解其内在内容的过程,只有将这种形式理解透彻,才能增加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水平.
5.反馈矫正
在教学中,反馈矫正对数学教学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将反馈矫正作为教学主体,能够在一定的基础上培养初中生勇于挑战的精神.在初中教学阶段,因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存在差异性,他们在学习中会出现一些局限性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的指导,在教育中让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能够在知识的反馈以及矫正中掌握新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主题式数学实验的探讨
1.实验理论
数学科目与其他科目比较,初中阶段的逻辑性与规律性是比较强的.因此,在教学主题的安排中,教师对其存在的规律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为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将一些实例融入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扩充,因为只有实际的知识才能够让人们的思维方式接受,才能融合到人们的思维中.
2.实验操作
教学中进行实验操作效果审核时,教师可以先抽选部分学生试行,通过实际的学习效果来对比教学实验的成果,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设置主题,将适合学生学习模式的主题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题教学模式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比,主题式教学不仅具备创新性,而且还有时代的代表性,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以后上高中奠定稳固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敖友.浅谈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验[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2)
(特约编辑 章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