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实践探索
2016-05-14吴晖
吴晖
[摘 要] 高校图书馆目前的服务主要分为基础服务和延伸服务,随着高校图书馆基础服务比重的降低,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即外延服务已成为拓宽图书馆服务范畴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对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典型形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并且介绍了新技术对图书馆基础服务的影响。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服务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 05. 109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5- 0199- 03
0 引 言
延伸服务起源于经济领域,并且在经济领域得到了快速推广和运用,然后在公益性的组织和机构中蔓延和发展起来。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就是图书馆在实现基本知识服务功能的基础之上,利用本馆的文献、馆员、设备、馆舍、品牌影响力等各种优势资源,为读者提供外延性服务。图书馆延伸服务实质上是对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拓展, 使得图书馆服务的功能更完善, 种类更多样, 更容易吸引读者来利用图书馆。
1 新技术对图书馆基础服务的影响
图书馆服务对技术有很强的敏感性,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高校图书馆的基础服务。了解好新技术对图书馆业务的冲击才是保持并做好图书馆基础服务的关键。
1.1 RFID技术对图书馆基础服务的影响
传统图书馆广泛使用的是条形码技术,但随着信息化及智能设备的发展,图书馆服务意识的全面提高,以及读者对图书馆的各种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相对简单的条码技术,已不能实现图书馆的高效率管理,这与读者要求不断提高产生了矛盾,严重制约着现代图书馆的发展。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RFID技术可以自动识别、采集、记录图书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这必然赢得图书馆在转型期的青睐。在RFID技术支撑下的图书馆,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瓶颈,形成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全开放、自助服务和集中服务的全新图书馆体验,具体表现出服务集成化、服务开放化及服务自动化的特点。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实现了图书的自助服务以及高效率的智能定位,使得图书馆以往从事人工借还服务的人员可以解放出来,从事更专业的信息咨询服务。
1.2 云计算技术对图书馆基础服务的影响
云计算技术就是通过整合与利用互联网上已经存在的设施、服务、积累的数据与信息,专业化流程和技术支撑,用以构建本单位的 IT 应用。图书馆人可以有效地运用互联网技术把一个地域的各个不同图书馆的应用系统连接起来,再利用负载均衡技术,使该地域内的每一家图书馆都可以分享其他图书馆的资源和技术平台。有专家建议国家应建立一个集中的云计算平台给所有图书馆使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程序化,如何利用云计算使其与本馆的服务对象有机地实时联系起来,如何利用云计算来组织服务以满足教育和科研用户需求是我们图书馆人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3 数字化阅读器图书馆基础服务的影响
图书馆可以直接借助数字化阅读来培养、引导读者新的阅读习惯。但数字化阅读在图书馆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技术层面上:①格式规范千差万别;②数字版权保护的机制与技术各异;③客户端难于统一。 这些问题都会给电子书在图书馆服务应用上带来困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图书馆人不断思考、探索并实践,从而找到真正的应对之策。
2 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探索
高校图书馆基础服务尽管受到了新技术的冲击,但是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教授曾说过:在图书馆里,技术始终只是提升服务水平的捷径手段,信息资源是核心,而人文主义才是最根本。程教授的意思就是以服务读者作为出发点和着落点,技术只是起辅助作用。当然,图书馆要有专业管理和服务团队,在读者遇到技术性问题时,能够即时、有效地解决,以读者为第一位,确确实实地做好图书管理和服务工作,正确对待图书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现在高校图书馆应当在保持好基础服务的同时,以更大的热情和决心开拓好延伸服务,并且重视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2.1 嵌入式教学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重要形式
嵌入式教学服务亦称课程融入式教学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的融入教学一线、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创新服务。它把图书馆及其资源的利用作为教学课程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馆员与院系教师合作,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授课教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源推荐、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等信息检索知识方面的教学,针对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为学生开展文献检索方法与技巧的相关专题讲座。嵌入式教学在实现专业课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将培养学生完成课程所需的信息素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即 “双目标”,课程结束时同时有专业课和信息素质能力两方面的测评,即 “双测评”。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信息素养教育发达国家的高校,嵌入式教学服务已经比较普及。2004 年 12 月,孙平首次提出 “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式之一。21 世纪后期,国内一些大学图书馆开展尝试嵌入式教学服务,支持专业课程教学。2006 年,江西宜春学院图书馆以医学院 2005 级临床专业为试点,进行了一种以学生、教学院为中心的教师—馆员学科教育合作模式的探索。2007 年,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尝试应用 “Big6 信息问题解决模式”嵌入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2008 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与任课教师合作,开展了嵌入新生课程的信息素养培训。之后,许多大学图书馆陆续开始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尝试。
2.2 在各院系设立学科馆员联系制度
分馆制是美国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科馆员制度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在某种意义上,分馆制是今天许多高校图书馆实行的学科信息服务中心制的雏形。实行“分馆制”的高校图书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内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1950年,内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已雇用了多名学科馆员负责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和技术以及教育等学科领域。内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的“分馆制”需要如Fussler所描述的“更为广阔领域中的学科馆员”。对图书馆建筑和馆藏实行“分馆制”并不是始于内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早些时候在科罗拉多大学和布朗大学也曾实行过“分馆制”,但内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是美国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分馆制”图书馆。内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的“分馆制”不仅将图书馆馆藏划分为4个学科领域,而且为每一学科领域设立独立的阅览室、流通部、参考咨询及馆藏管理。这种“分馆制”允许学科馆员从事与他们专业领域相关的图书馆各方面工作,这使得学科馆员的职能得到了最好的利用。截至1960年,大多数美国大学图书馆都雇用了学科馆员,并且许多大学图书馆都按“分馆制”进行了重组。随着馆藏的日益增多,还有一些大学图书馆被迫实行了“准分馆制”。1963年印第安那大学图书馆决定将针对馆藏中各学科领域的服务提升到分馆水平。印第安那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负责为教研人员和研究生选取文献资料,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和书目服务,并作为“图书馆与他们所负责的院系之间交流的主要渠道。”
2.3 在各院系设立二级学科资料室
资源特色明确、形式表现多样、学科资料室文献资源特色鲜明,主要为针对本学科及专业范围文献收藏,专业图书要求内容全面连续、系统完整;前沿学术信息要求更新及时,高度关注学术会议文献、期刊论文、研究生论文、学者的专题研究报告、相关的论著等。重点学科资料室因有学科建设经费保障,应尽量收全本学科的所有文献,重点是放在与所承担的学科或课题等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源上,即以学科或课题研究为主线来收集文献信息。通过收集、整理来完善有特色的资源建设,力争为学科建设提供全力的文献资源保障。重点学科资料室的读者对象比较单一,都是承担重点学科建设任务的团队成员。主要表现为专业特长鲜明、有研究能力的教学、科研人员,其专业信息需求往往具有特色化、专业性和时效性强等特点。工作人员职责特殊与图书馆或资料室工作人员不同,重点学科资料室不仅要具备一般的文献收集与整理能力, 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与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除了为团队成员提供文献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外,往往还参与着重点学科等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专项服务,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2.4 为读者开设便捷的咨询通道
图书馆咨询团队则是打破了以往图书馆机构职能部门的分割,将不同机构部门的具有深厚背景的人员汇集在一起,通过相互协作来共同完成相关的咨询工作。其成员应由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或馆员担任,可能是跨地域、跨组织和跨职能的,他们之间相互依托图书馆组织管理或借助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进行面对面或虚拟交流。它与图书馆一般参考咨询馆员的整体工作目标和职责相同,但双方在成员构成、组织结构方面存在些许差异。
3 结 语
高校图书馆基础服务和延伸服务连在一起,就是在基础服务上要有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不断创新才是高质量服务的“源头活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观念的不断涌出,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图书馆只有深化服务内容,不断创新,大胆尝试,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图书馆服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高校图书馆只有利用新技术进行延伸服务,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英]迪德,赫尔,服务创新[M].李靖华,译.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张薇,徐旭光,石明芳.新加坡图书馆创新服务理念与实践[J]. 图书馆建设,2010(7) : 91-93.
[3]赵林英. 高校图书馆面向科研项目的服务创新探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2) : 70-71.
[4]余春燕 . 打造文化亮点外延服务功能——前进中的遵义市图书馆[J].贵图学刊,2009(3) : 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