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FDI对我国出版传媒产业安全的影响

2016-05-14孙宇李孟刚

出版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孙宇 李孟刚

[摘 要] 随着我国出版传媒市场不断对外开放,外商直接投资(FDI)已广泛渗透到出版传媒各环节。外资进入在我国出版传媒资源优化配置、出版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影响。外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人才、市场、资本等造成了不良冲击,并出现掠夺我国优秀文化资源的情况。我国应从规范外资准入规则、完善出版传媒产业投融资制度、建立健全中国出版传媒产业外资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着手,切实保障出版传媒产业安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出版产业 产业安全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6-0023-05

[Abstract] With the opening development of Chinas publishing and media marke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been widely infiltrated into all sectors of the publishing and media fiel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ill give positive impacts on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the publishing and media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publishing efficiency, and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some extent, it brings negative impacts on human resources, markets, industrial capital, and cases of looting excellent cultural resources have been found.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safety of Chinas publishing and media market, we should regulate the access rul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mprove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risk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Key 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ublishing and media industry Industrial security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成绩斐然,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也在进一步拓展。随着我国出版传媒市场逐渐放开对外资的控制,外商直接投资开始涉足出版传媒领域。相较其他产业,外资进入我国出版传媒业的总量偏小、进入领域也不均衡,但战略布局较全面、终端控制力强,且来源比较集中,主要为美、英、日、德等发达经济体。

经济新常态下,整体来看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持续上升,2014年下半年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2015年银行结售汇逆差为4659亿美元。从出版传媒领域看,外资流向出现分化,一方面印刷包装领域外资流出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大量外资极力想进入我国核心出版业务。基于出版传媒产业特殊的地位及产业属性,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无疑对该产业的安全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1 外资进入我国出版传媒产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1 外资进入我国出版传媒业的发展阶段及方式

外资进入中国出版传媒领域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即试探期、初入期、扩张期、调整期和提升期(见图1)。1980—1990年,少数外资传媒企业以科技期刊为突破口,通过合作出版模式试探性地在我国开展出版活动,开启了外资涉足我国出版传媒业的先河。1991—2000年,外资开始正式涉足我国出版传媒业务,期间一些国际出版公司开始在我国开展版权、期刊代理和合作出版等业务[1]。2001年我国加入WTO,承诺分期、分层、部分开放传媒业,宽松的政策和丰厚的利润使得外资开始大举进军我国出版传媒业。2001—2006年,出版传媒领域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时出现过度开放问题,同时一些外资出版传媒公司主动突破禁区,出于文化安全的考虑,2007年后我国出版传媒产业对外开放政策再次收紧,外商在华出版传媒领域的直接投资基本进入停滞状态。至2010年底,全国所有经营性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目标,我国出版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当前,国内出版企业与海外出版商跨国联姻成为当前业内“资本合作”的热门。外资主要通过设立独资企业、中外合作出版、合资经营、版权贸易、股权交易及曲线进入等方式涉足我国出版传媒产业(见表1)。

1.2 外资进入我国出版传媒业形势及发展趋势

(1)出版环节。编辑出版环节是整个出版传媒产业的核心业务,也是至今尚未对外资开放的领域,但外资一直觊觎其丰厚的利润,并伺机向该环节渗透。我国出版传媒业对外开放历程较短,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基于此,某些外资企业利用政策的漏洞,在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出台之前就抢先布局,实际参与中国出版传媒业编辑出版业务,万国学术出版社、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即为当时的产物。

当前,外资主要采取绕过出版资格壁垒、寻求政策的突破、通过借壳出版社的其他非编辑业务迂回进入核心业务、网罗在股市潜水的国内出版机构等策略向我国出版产业的内容环节渗透。

(2)发行环节。加入WTO前,我国出版物发行领域是严格限制外资进入的,但图书发行较高的社会平均利润率使得外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开始布局中国出版传媒市场,参与图书发行业务。如1995年成立的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就以书友会的形式开展图书邮购业务。2006年12月起,继零售、批发领域对外资开放之后,我国书报刊总发市场也开始对外资开放。

现阶段外资进入我国发行市场几无障碍,外资在该领域的一般发展路径为首先横向发展,快速在全国各地铺开;其次纵向发展,进入社区,连锁店、超级书店并进,建立起完整的销售网络。

(3)印刷环节。出版传媒领域,我国对印刷企业融资的限制性政策最少,外资可以自主申请设立合资或独资印刷企业。以东莞为例,2011年,该市有2000多家印刷企业,占全省的15%,全市印刷产值已达207亿元,占全省的20%以上。其中,外资印刷企业约700家,构成本地印刷企业核心阵营,众多外资龙头印刷企业正引领本地印刷业的发展[2]。近年来,由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及转变税收政策,加强了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使在华外资中小企业成本剧增,一些外资印刷企业开始移资东南亚。

印刷业是当前出版各环节中最为开放的,但相对于其他竞争领域,外资进入该行业仍有较大空间。在我国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很多印刷基地也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为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也为具有技术、资金和高端人才的国际大型印刷企业带来了进军中国的最后机遇。

2 外资给我国出版传媒产业带来的机遇

2.1 为我国出版传媒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国际发展平台

外资出版传媒企业具有国际化分工协作的经营模式,通过开展技术与经营合作,可以使我国粗放、低效的传媒产品生产模式得到彻底改观,高效率利用本国优秀文化资源,生产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传媒产品,推动中国出版传媒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出版传媒业来说,外资的引入及合理利用将是一次文化创意、艺术人才、技术设备和市场资源的综合性国际化配置过程[3]。

2.2 拓展我国国际传播网络和渠道

外资以媒介为窗口、以传媒产品为载体,可为中国受众呈现出多元化的世界优秀民族文化及文明成果,满足人民认知、了解世界的心理需求。我国拥有传承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本土出版传媒机构的全球传播力较弱,使得很多优秀文化理论成果还不为世界所认知和认同。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通过互惠与合作的方式,借助外资传媒机构的国际化传播网络和渠道,可以更好地向世界传播我国传统文化及当前的发展成果、进程与理念,实现中外文化的交流、认同与融合,消除文化隔阂。

2.3 为我国出版传媒业提供优质、充足行业资本

我国出版传媒业快速的发展扩张及对国际市场的谋求,使得很多出版传媒企业已无力负担投入再生产的高额资本,加之行业自有资本的匮乏,适时引入适量外资就成为我国出版传媒企业谋求自身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海外出版传媒业和资本纷纷看好我国出版传媒业,我国出版传媒业正迎来一场重组、并购及国际融合的发展机遇。外商直接投资将带来充足行业资本、先进管理理念及完备渠道,能够提高我国出版传媒业的效率,扩大发展规模,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2.4 促进我国出版传媒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为切实提高我国出版传媒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其不断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传媒环境和秩序,我国政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前我国媒体对外国资本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合理有效利用外资将对我国出版传媒业发展大有裨益。外资进入我国出版传媒市场所带来的政府对出版传媒产业管理政策的压力,则完全可以演变成我国传媒产业制度的改革与转型的助推器,以此加快我国出版传媒业的市场化进程,促进我国出版传媒产业政策的规范化和国际化,推动我国出版传媒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4]。外资的大量、广泛进入,将促进我国出版传媒业通过业内整合、资金重组等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最终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目标。

2.5 有利于技术溢出和人力资本培育

外资出版传媒企业通常具有更先进的技术、更高端的生产设备以及更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通过直接技术转移和间接技术溢出等途径,对我国生产技术提升、生产设备改造升级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外资出版传媒企业,既可以解决我国一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又可以为我国培养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及企业高级管理人才。这无疑会提升我国相应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产业安全起到积极作用。王铁、白江涛(2013)研究认为,外资有力地助推了产业的优化演进,加快了我国电子产品向轻薄、精密、高度功能整合的发展步伐[5]。以印刷电路板(PCB)为代表的电子电路产业为例,外资首先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次是通过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再次直接拉动了我国出口和外贸增长,最后体现在相关领域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

3 外资对我国出版传媒产业安全的威胁

3.1 外资对人才、市场、资本产生明显“挤出”效应

出版传媒业是创意经济和知识经济,产业要素中的人力资源是能够创造巨大增值空间的核心资源。跨国出版传媒公司进入我国后,大多通过高薪、较为完善的育人用人机制、良好的事业发展平台等手段挖掘、网罗当地高端人才,迅速抢占我国市场,此举必然造成本土人才流失,削弱我国传媒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跨国公司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使其较易占领东道国市场,增加当地企业学习和成长的难度[6]。研究表明,外资企业进入东道国投资机会有限的行业中(如出版传媒业),通常会利用母公司在技术、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优势,挤占东道国国内市场份额,致使本土弱势企业被挤出国内市场。外资还擅长通过构筑结构性市场壁垒和战略性市场壁垒等手段将其他市场竞争者排挤在外,抢占东道国有限的市场空间。相关研究证实,在华跨国公司规模、成本、技术、销售等环节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我国本土企业的发展空间[7]。

在要素市场上,外资进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本土企业获得相应生产要素的机会。Griffin(1970)、朱劲松(2001)、刘洋(2006)等通过研究证实,外资对一国资本形成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在产业资本容量一定的前提下,外资进入的同时也挤出了内资,特别是我国本来就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弱势民间资本[8]。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外资会有计划地侵吞股权,排挤国内资本。当前,针对其他行业出现的“外资企业进行股权倾销”的做法,需对外资以中外合资方式进入我国出版传媒业的经营行为给予充分重视。

3.2 外资传媒掠夺性开发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外资传媒企业进入我国,致力于挖掘和开发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成就其可观的产业利润,而我国政府尚未对无形文化资源的保护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大量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资源遭受境外传媒的掠夺。《侏罗纪公园》《花木兰》《功夫熊猫》等源自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国外影片均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社会反响和商业利润,国外传媒公司掠夺性的开发已严重侵害了我国的利益,并容易在国际、国内造成文化认知和认同的混乱。

3.3 外资传媒有意曲解、丑化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家形象

由发达国家出版传媒产业所控制的对文化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单向度的传播机制,在国际传播中经常对发展中国家产生负面影响。受制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跨国传媒巨头,我国在国际传播领域将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自身优秀文化传统将受到不同程度压制,国家形象也常遭受扭曲和丑化。

3.4 外资撤离对我国出版传媒业造成不小冲击

近年来,外资流出主要集中在包装印刷等制造行业,外资撤离中首当其冲的将是相关企业的产业工人,从而对我国结构性、区域性就业形势产生不利影响。另外,为上述企业提供包装印刷、电子电器、五金模具等产品的周边制造企业无疑也将面临订单锐减和产能过剩的困境。如由于客户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快联达包装2013年9月突然倒闭时员工仅剩1700人,而2007年鼎盛期其员工曾达到7000人;中大印刷在2014年罢工时人数由最高时的6000人减至1200人;亨浩彩印倒闭致500多人失业;千帆纸业倒闭造成1000多人失业;2014年,理文手袋称由于公司订单被转移到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公司利润剧减55%等等[9]。

4 政策建议

4.1 完善我国出版传媒产业投融资制度

结合发展实际,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传媒政策,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正确处理关于外资的“非国民待遇”和“超国民待遇”问题;加强我国出版传媒产业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力度,构建诚信、透明的服务环境,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逐步摈弃政策引资做法,倡导机制、环境引资理念,构建和完善协调、互动、良性循环的引资机制,营造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公平、高效的竞争环境。

4.2 规范我国出版传媒产业外资准入规制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使全球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趋势日益突出。坐拥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的国外出版传媒集团的强势进入,必然会在资本、技术、广告和人才等市场上与我国本土出版传媒企业展开激烈竞争,将有利于打破我国出版传媒业的垄断局面,使传媒资源可以在更广泛、更开放的市场范围内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国际出版传媒集团先进的国际化产业标准和产业制度,将为推进我国出版传媒产业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我国应在掌控公益性媒体的前提下,逐步放开服务型与经营型媒介,通过放松和规范资本准入规制,在国家宏观行政调控下促进出版传媒产业健康发展。

4.3 通过产业政策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吸引外资

在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对外资进入内容生产制作和进出口业务采取有条件、分步骤的进入策略,如可采取由中方控股的合资公司形式进行跨国合作,并借由“首席内容官”的设置形成对内容产业的实际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积极引进国际著名出版传媒集团、优秀金融投资企业等战略投资者参与到国内相关出版传媒企业“股改上市”中,实行特殊管理制度,完善现代法人治理机构,提高企业国际化管理水平。亦可逐步允许境外金融服务企业参与国内新闻出版企业的海外上市、兼并重组、资产租赁、融资融券等业务,在国际市场合理布局中国优质出版传媒资产,达成对国际资本的有效控制[11]。

4.4 积极开拓新市场以有效应对外资撤离问题

我国印刷业已摆脱对外资的完全依赖,开始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转变。总体来看,当前外资的流出尚不会对国内印刷市场造成重大影响,因中国已拥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工程师队伍,且不断升级换代的国产印刷包装设备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有效应对外资撤离对印刷包装行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如重点关注被国外企业占领的无菌包装材料市场、食品包装市场、有价证券、印钞、邮票等印刷市场,还要发现电子商务、文化产业和新城镇化所带来的新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国外印刷包装市场,尤其是国外大型企业对包装印刷品的大批量需求。印刷设备制造业方面,涉外企业的倒闭和撤离将使大批印刷包装设备闲置,由此扩大了二手设备市场的规模,最终将影响到新制造设备的销售。鉴于此,我国应加快印刷设备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尤其要重点关注数字化设备的研发与创新、高端设备的国产化、大幅面设备的创新等。

4.5 建立健全我国出版传媒产业外资风险防范机制

通过启动相应的国家机制,包括法律的、行政的、市场的和经济的及其他文化安全管理手段,对外资出版传媒机构的投资行为、投资规模和比例、经营手段、经营产品及其流通渠道采取严格的审查和监督措施,对外资与本土出版传媒机构合作的性质、范围、内容进行必要的监督和鉴定,及时发现和识别那些可能危及我国出版传媒产业安全的资本和文化因素,对外资违反我国出版传媒法律法规的违规操作及时而准确地做出预先性和警示性的反应,情节严重的要及时予以查处和取缔其经营资格。另外,还应从出版传媒产业对外资的依存度、外资的市场占有率、外资品牌拥有率和外资股权控制率等方面,建立传媒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设立专门机构收集和研究利用外资的相关信息,增强产业安全预警能力,及时消除外资控制出版传媒产业的潜在风险,保证我国出版传媒产业安全、健康发展[12]。

注 释

[1][6][7]禹建强.外资进入我国传媒业的“挤出效应”[J].青年记者,2011(28)

[2]义峰.东莞印刷业产值207亿元[J].广东印刷,2012(3)

[3]刘辉煌,李峰峰.优化我国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若干思考[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03)

[4][10]余宏华.基于产业安全视角的中国传媒业外资作用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5]王铁,白江涛.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PCB产业优化与转型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0)

[8]刘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出(挤入)效应研究[J].特区经济,2006(8)

[9]韩晓良.外企撤离对印刷包装业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印刷,2015(7)

[11]何奎.当前新闻出版业投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出版,2014(11)

[12]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第三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收稿日期:2016-04-26)

猜你喜欢

外商直接投资
FDI所有权结构及其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国外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FDI对陕西经济影响的研究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基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引用外商直接投资状况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收入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状况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