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加工省级重点专业建设思路探讨
2016-05-14张鸿波丁淑芳
张鸿波 丁淑芳
摘 要:黑龙江科技大学矿物加工省级重点专业在“十二五”建设期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目标,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专业建设成果显著。
关键词:矿物加工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191-02
黑龙江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经过近50年的建设,已从初始的煤炭分选工程技术,发展成为涵盖选矿工程、资源综合利用、矿物深加工和矿物材料等多项工程技术的学科领域。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实验室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2003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建成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2008年建成国家二类特色专业,是我国东北地区高校中唯一“以煤炭及其它矿物分选为主,资源综合利用与洁净煤技术相结合”为办学特色的专业,专业队伍结构合理,各层次人员配备齐全,学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已为我国矿物加工及相关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并为本校和其它高校输送了大批硕士研究生。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矿物加工专业一直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因为拥有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是办好一个专业的前提条件。矿物加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新世纪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加强科研和对外交流为手段,优化梯队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十二五”建设期间,本专业梯队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近5年,有3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3名教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2名教师晋升教授,2名青年教师晋升副教授。目前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8人,队伍数量满足需要,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100%。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副高职以上教师所占比例为61.1%;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具有硕士学位者9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为94.4%。授课教师教学效果好,优良率达到100%;有4人次在院级教学大赛中获奖,2人在校级教学大赛中获奖。梯队成员有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中级以上教师100%都参加教研及科研项目,青年教师100%参加实践活动。在双师型队伍建设方面:一是鼓励青年教师进实验室,二是利用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积极鼓励青年教师下现场。经过两年的锻炼,青年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能独立发表高水平论文,能独立承担省级科研课题。矿物加工教学团队于2010年11月建成了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建成了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的提高为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保证人才质量稳步提高
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建设以及矿业类产业调整的需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建设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专业,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和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大工程意识的矿物加工工程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
1.在课程建设方面,《选矿学》建成了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矿物加工工程设计》《试验研究方法》两门校级优秀专业课程,新编了《试验研究方法》《矿物加工工程设计》《矿物加工科技英语》《固体废弃物处理》《矿加辅助设备》等教材。通过课程建设,带动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2.在教学方法方面,以课堂讲授为主,以课后自学、综合性实验课、课外作业、课堂讨论、第二课堂等形式为辅,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毕业设计优秀率为15%;学士学位获得率为98%;研究生考取为23.5%,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为49%,英语六级累计通过率为7.3%,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为98%。
3.在教学手段方面,自主研制开发和引进了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如《选矿学》、Matlab、《矿物加工工程设计》、AutoCAD课件等,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授创造了条件,增加了信息量,拓宽了专业知识面。
4.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地把当前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新增《选矿新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全员参与,围绕当前本专业的发展前沿、热点问题、以及结合教师的科研进展,以讲座的形式授课,深受学生欢迎,也得到教学督导专家的肯定。黑龙江省级精品课《选矿学》在教学内容、网站更新方面不断增加新内容,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5.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本专业实施了“定向”和“3+1”的分层次与分类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定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对口单招的学生制订的,特点是轻基础,重实践,主要是为企业培养订单式人才;“3+1”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统招生制订的,特点是重基础、重实践,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我们积极与企业对接,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先后修订了2010版、2012版、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因材施教,在人才培养上实行分层次教学与分类培养,分别制订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6.在教学成果方面,五年来教师撰写并发表了教改论文11篇,承担教研项目6项。“矿物加工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与研究”获得了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加快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 改革矿业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另外还获了黑龙江省高教学会优秀教学成果二等2项,三等奖2项。
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1.通过积极争取学校投入、与企业联合、教师科研投入共享的方式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目前矿物加工工程实验室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设备资产总值达到1200多万元,实验室拥有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良好的研究环境与条件,能够面向社会开放。目前本科生实验开出率达到100%,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达到80%,实验室对外开放每年达到3000多学时。
2.与采矿工程专业联合开展2011年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申报工作,并获得通过,该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一个重要的平台。
3.新建了辽宁灵山选煤厂、河北唐山吕家坨选煤厂6个校外实践基地,目前本专业已拥有1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加强顶层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积极地推广“3+1”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并实施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案,完善了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100%,毕业生中进入国内500强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学生数量达到30%;研究生考取率达到23.5%,被录取的研究生有68%考入211学校;毕业生具备基础知识牢固、作风朴实、能吃苦的特点,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优良,能够与工程、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我校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估中,矿物加工专业毕业设计连续多年获得了优秀的好成绩。
五、结语
在“十二五”建设期间,矿物加工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实践基地、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顺利通过黑龙江省级重点建设验收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为“十三五”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题来源: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14-01)。]
参考文献:
[1] 谢光银.专业建设之构建因素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2(2)
[2] 贺生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实践思考.现代农业科学,2008(9)
[3] 段冠伟.高校专业建设管理模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2(5)
[4] 张彬.专业内涵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作者简介:张鸿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教学及研究工作。)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