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流域城镇发展与演变研究进展

2016-05-14张侃侃

经济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历史演变

摘 要:城镇作为区域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是区域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由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有机体。河流是滋养人类文明的动脉,是城镇产生和发展的摇篮。一方面,人类早期文明和古代的城市均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因此此类地区自然、人文条件的共性可视为城镇产生和发展的一些主导因素;另一方面流域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对城镇的形态变化、聚落形式、健康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威胁,在注重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目标下,流域与城镇互动的关系成为不同学科学者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地理、环境、规划等跨学科关于流域与城镇化关系的相关文献,认为目前的流域城镇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发展模式及结构研究等方面,各类研究已形成基本共识。这些研究对流域可持续发展、流域城镇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流域城镇 历史演变 机制与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012-03

一、引言

城镇作为区域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是区域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由历史积淀而成的复杂的社会有机体,它的发展与演变具有特定的规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河流是城镇产生和发展的摇篮,历史上众所周知的几个文明源地均位于河流的沿岸,并使人类聚居呈现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发展模式,这一特点在农耕时代尤为明显。

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大河大江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与开发,以流域为单元,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建立工业区、城镇群和产业带,流域城镇体系发展、调控和一体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流域既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区域,同时又是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特殊社会经济系统。在一个流域内,不仅各自然要素的互相关联,而且地区间的相互影响也极为显著,特别是上下游、干支流不同层次的地区间相互关系密不可分。流域城镇体系既具有区域的一般属性,同时又具有流域的特质。与一般区域相比较,流域城镇体系及其空间结构的关联性、整体性更强,因而也更具有规律性。对流域城镇化及城镇空间结构的深入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流域开发的科学性。

流域的城镇研究是地理学、规划学、生态学共同关注的议题。从研究的对象来看,对各大江大河流域范围内的城镇、城镇体系均有研究,但是侧重不同。对于黄河、长江等流域的研究关注经济空间、城镇体系等问题,内陆地区流域研究更侧重于流域治理、生态补偿等领域。

二、历史过程和变迁研究

城镇的起源与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揭示流域城镇发展的历史过程与机制是历史流域城镇研究的主要任务。对流域城镇历史演变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流域城镇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此类研究依据各学科关注因素的不同,对流域城镇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阐述各阶段的形成特征,采用的方法主要定性分析。胡本达(1990)较早进行了此类研究,他以潭江流域为对象,结合社会发展大背景研究近现代城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认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式三个结点,四阶段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分别为爱国华侨“实业救国”、战争、政治社会条件、工业化。

李笔戎(1991)研究了黄河流域城市的历史发展,认为早期的城市发展多与封建王朝政治设施的建立有关,城市更多地表现为政治功能强于经济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此区域的发展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发展基础表现为规模小、数量少、结构不合理、集聚效益低下的特征,这是由城市发展所处的封闭环境造成的。戴燕(1994)以湟水流域为对象,认为古代城镇发展是人类进行自我防御的表现,湟水流域城镇的形成更多地表现为军事行动的结果。张衢(2003)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研究了湘西沅水流域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由临水型转为建立起中心城市沿交通干线布局的城镇体系特征。邓先瑞、吴宜进(2003)则把关注点集中在长江流域住区,研究整个人类历史发展阶段,按聚落形式将其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上古时代的巢居与穴居阶段、乡村聚落阶段、城市住区阶段。田毅(2014)以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对山西省汾河流域城镇体系的产生及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城镇体系主要分布于中游和下游,中心城市太原和临汾带动着周边城镇的不断发展,形成双核结构的发展模式;从城镇类型来看,宋之前有许多军事型城镇,宋之后则开始有经济型城镇出现;汾河水系、自然环境及洪涝灾害的影响也使汾河流域城镇体系的格局不断变化。

此类研究从较为宏观的尺度进行纵向比较,在划分城镇发展阶段的时候主要根据城镇化的驱动力为准,且结论普遍反映出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流域城镇发展、布局演变的主要原因。

(二)流域城镇类型及空间结构的研究

此类研究往往从微观尺度梳理城镇演变的过程,由于城市功能的变化,城市类型也产生分异。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历史上呈现“转折”现象的事件时段。

邹逸麟(2006)认为自然、社会环境是影响黄河流域城市的空间分布与演变的原因,历史时期开凿运河、战乱、经济重心转移等事件导致黄河流域城市布局的变化,最终东部平原和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化发展远超黄河流域,城镇化格局发展根本性的转变。

郭琳(2006)选取了北宋这个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研究当时淮河流域的城镇类型,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总结为五类,即政治性城市、交通型城镇、工商业城镇、环城市镇、乡村墟市,是一种较为主观的判定。张亮(2007)以清代皖江流域的安庆和芜湖为对象,比较研究了城市功能和早期转型,认为这两个城市在城市功能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安庆强调城市的防御性,芜湖则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向沿江区位发展;城市功能方面,安庆以政治功能为主,芜湖以经济功能为主,并叠加政治和文化功能;城市转型方面,安庆是以官方为主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芜湖则以民间力量为主,在西方外力的策动下城市走过了一个因商而兴的发展过程,是对两个城市功能和机制的对比研究。

陈晓飞(2008)以漓江流域为对象,认为秦时期随着楚文化以及中原文化沿湘江——漓江——西江——珠江一线的传播而得到发展,漓江流域初步形成了军事政治为中心的城市体系结构;到了唐代,区域中心桂林城得以发展,以桂林为中心形成了区域内部交通网络,区域内各城市之间联系加强,原本以军事政治为中心的区域城市体系转变成为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体系结构,此结构一直延续到现代。这一过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流域城镇的发展大多呈现轴线布局的空间结构,且随着社会文化进程的发展,更多地受控于经济因素导致的区位微调。

(三)流域城镇生态环境演变的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是环境科学和历史地理学学者的成果,他们基于流域的环境承载力和整体性,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特别是制约性的环境条件来分析城镇发展问题。

沈满洪(2003)从环境科学的角度,以滇池为研究对象,概述了环境变迁的历史轨迹,将当下环境演变主要特征概括为水面面积、水体质量的持续下降,同时流域人口、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剧增这一过程,认为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与滇池的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剧增会对未来此区域城镇化发展造成阻碍,因此流域环境的治理、环保意识的提升是对流域城镇发展的主要支撑。张慧芝(2005)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对明清时期汾河上游、中游、灵霍峡谷、下游、尾间地带这5个经济区的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分区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流域经济的整体性特征。吴朋飞(2008)从历史地理的研究视角对山西汾涑流域的河湖状况、河流水文特征、水灾害和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地梳理。

此方向的研究近年来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源于长期关注经济增长和忽视环境效益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研究历史时期的灾害、现代的人地关系,都可以帮助当代人更好地利用流域环境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是未来可以持续关注的方向。

三、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

有关区位和空间结构的研究表明,城镇往往在干支流的交汇处布局,即“顶水点”位置,这通常也是流域中心城市的区位。陆玉麒(2011)对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南昌的区位进行研究,认为南昌位于赣江流域干流与最大的支流抚河的交汇处,符合流域中心城市产生的一般规律。王义民等(2013)研究了中国12个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将其与10大河流流域空间范围叠加,结果城镇群与流域形成了较好的空间对应关系,且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很多都位于流域干流与主要支流的交汇处,可见,流域与城市群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城市群的区域空间序列存在一定的演化阶段。

流域城镇往往在空间上表现为跨江河的特点,所以跨江发展是此类城市扩展生长空间的主要方式。李俊峰、焦华富、粱梦鸽(2012)从跨江主体组织方式的视角,探讨了城市跨江发展的主要模式,包括独立跨越、组合跨越、兼并跨越和联合跨越;动力机制包括需求力、保障力、引导力和驱动力等,政策、区划调整、园区带动、交通引导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流域城镇历史演变分析的相关文献也显示,无论是最初的聚落产生,还是此后聚落规模扩大、城镇发展的过程均深刻地受到当地政治(军事防御、农商政策等)、经济(内外驱动、区位条件改变等)、文化(民族融入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城镇的发展应纳入流域的整体性研究,因此此类研究多结合流域城镇的空间布局特征开展。万家佩、涂人猛(1993)通过分析流域经济开发过程,认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区域通常可以分为中心地区圈、资源腹地圈、产品辐射圈三个层次,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进行点轴式梯度扩张,交通线是这一模式的扩散轴线。类似的遵循点-轴开发思路的研究还有:蔡靖方等(1994)认为清江流域城镇发展首先基于主要交通干线的建设培育增长极,然后以点轴开发模式的辐射和扩散效应带动整个流域发展;姚士谋(2001)认为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可以促进流域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建立不同等级的增长极,完善流域内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蒋志凌、向兰(2012)认为现阶段湘江流域的城镇体系处于极化阶段,点轴走廊式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建议充分利用水系通道加强区际城市间的联系,实现湘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

综上,流域城镇往往是河流交汇的产物,由于获得良好的区位优势得到发展,之后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呈现跨江河的特点。最终城镇的发展应纳入流域整体发展的背景下,因此流域城镇的发展模式多遵循点-轴发展模式,通过中心城市的带动,结合带状的水系或交通线,带动不同等级的城镇形成城镇体系,综合演变为经济联系更为密切的城市群。

四、结论

流域具有整体性,因此研究流域城镇也要突出这一特点,将上中下游统筹考虑。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重大课题,流域城镇的研究也是流域整体功能提升、结构完善的重要方面。已有的成果包括对各大江河的现状判断、规划和评价,主要包括:

首先,历史过程和变迁研究。此方向的研究重点在于研究流域城镇的起源与产生、历史时期分阶段流域城镇变迁与布局演变,揭示历史时期城镇变迁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揭示流域城镇化及地域差异的基本动力与独特因素等方面。

其次,发展模式及结构研究。此方向主要研究流域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表现为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的驱动作用;研究流域城镇的发展模式和流域城镇体系结构,一般表现为点-轴模式、核心-边缘模式、双核结构等。

[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及对策研究(2014041039-1);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山西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半城市化现状与对策研究(201425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苗长虹,等.沿黄三城市群发展机制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 罗正齐.长江流域城市体系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经济科学,1992(2)

[4] 石培基,王祖静,李巍.石羊河流域地区城镇空间扩展格局演化[J].地理科学,2012(7)

[5] 胡本达.潭江流域城镇发展探讨[J].热带地理,1990(3)

[6] 李笔戎.黄河流域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及对策意见[J].宁夏社会科学,1991(2)

[7] 戴燕.湟水流域城镇的形成及其对河湟文化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4)

[8] 张衢.湘西沅水流域城市起源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9] 邓先瑞,吴宜进.长江流域住区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0] 田毅.逆流而上:先秦至北宋汾河流域城镇体系的演变[J].史林,2014(6)

[11] 邹逸麟.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环境变迁与城市兴衰[J].江汉论坛,2006(5)

[12] 郭琳.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城镇类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13] 张亮.皖江流域城市结构、功能及其早期转型研究——以清代安庆、芜湖为例[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 陈晓飞.漓江流域古代城市体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 沈满洪.滇池流域环境变迁及环境修复的社会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6)

[16] 张慧芝.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7] 吴朋飞.山西汾涑流域历史水文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8] 陆玉麒.流域中心城市的区位特征——以南昌为例[J].人文地理,2011(4)

[19] 王义民,李文田,尹航.流域与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规律研究[J].信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20] 李俊峰,焦华富,粱梦鸽.滨江城市跨江发展模式、过程及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12(23)

[21] 万家佩,涂人猛.长江流域城市区域经济总体布局[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4)

[22] 蔡靖方,等.清江流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开发.华中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1994(4)

[23] 姚士谋.长江流域城市发展的个性与共性问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2)

[24] 蒋志凌,向兰.湖南湘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山西晋中 030619)

(作者简介:张侃侃,太原师范学院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历史演变
浅析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高校辅导员制度演变及其启示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