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PP模式建设中外联合学院的分析论证

2016-05-14叶超

经济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可行性分析PPP模式高等教育

摘 要:文章提出以PPP模式吸引国外优质高校与我国地方政府联合办学的创新思路。首先阐述PPP模式建设中外联合学院的方法;其次以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报酬率为指标,测算办学的经济可行性;最后就投资增加和招生减少两方面风险进行敏感性论证,得出联合学院市场化办学可行的结论。希望以此创新方式实现“招商引资+招商引智”,促进我国高教事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PPP模式 中外联合学院 可行性分析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F283;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090-02

近年来,通过公办高校的扩招和民办高校的建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含独立学院283所),本专科共招生721.40万人,在校生2547.70万人,研究生招收62.13万人,在学研究生184.77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1},高教普及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在教育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的问题,比如教育投入不均、教育资源稀释、优秀人才匮乏等等。如何在高校数量稳步增加的同时,有效提高教育的质量?对此,笔者认为:革新观念,谨慎开放国内高教市场,通过政府授权,利用目前国内巨大的高教市场需求,吸引国外人才、理念、资金等优质教育资源,通过PPP模式“招商引资+招商引智”,鼓励国外优质高校和我国地方政府共同建设中外联合学院,实行适度市场化收费,是一种可行的创新发展模式。

一、PPP模式建设联合学院的具体方法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公私合营,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或是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该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减轻财政负担,社会主体减小投资风险。PPP模式多涉及投资规模大、经营周期长、收益风险小的基础设施项目,完全可以在高校建设中进行尝试。

本文提倡的中外联合学院(以下简称联合学院),是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育资格的国外高等学校与我国省级政府控股的教育投资集团合作,利用自主经费在我国举办的实施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引入PPP模式建设联合学院的主要思路是:“政府授权,中外合作,分权管理,期满回收”。合作主体是参照城市投资公司模式,省级地方政府成立政府控股的教育投资集团,以该集团作为联合学院的中方主体和项目发起人,向国外优质高校进行招商合作,合作范围是在我国建设一所全新的中外合作高校(PPP模式可以灵活操作,也可以国内公办或者民办高校为项目主体,争取与国外高校合建某一学院、学科、专业等,这种方式笔者另文研究,本文不作探讨)。

建设联合学院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成立教投集团;第二步,地方政府向教育投资集团提供土地等办学资源以及优惠条件(也可将所提供资源折算股份,但不必参与分红),教育投资集团以土地使用权为优惠条件,将联合学院作为整体项目向符合要求的国外高校招标;第三步,教育投资集团与国外高校按照股份比例合作,双方以契约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共同建设联合学院,建议中方负责设施等硬件建设,外方负责人才师资等软件建设,并向国家教育部报批办学规划;第四步,规划通过,教育部给予联合学院20至50年期限的办学特许权,纳入教育部招生计划,在期限内,联合学院遵守我国《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各项法规,严格按照规划制定的办学标准和投资要求,培养合格人才并通过适度市场化的学费等收入逐渐回收投资和实现盈利;第五步,学校运营期间,教育投资集团和国外高校共同设立学校管理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强化监管,做好教育质量监督;第六步,特许期限届满,联合学院项目结束,双方合作终止,学校土地、设施等无偿转交给地方政府,成为一所地方性高校。

和以往学者研究PPP方式不同的是:它不是以“招商引资”为主要目的,实现基建、后勤等部分融资功能社会化;而是以“招商引智”为主要目的,实现联合学院办学总体社会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运作的适度改革。

二、PPP模式建设联合学院的经济可行性论证

PPP模式建立联合学院,国外高校通过办学实现盈利,刺激国外资源投向我国教育;地方政府通过扶持获得学校,调动政府办学热情;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监管实现质量,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教育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是一种三方共赢的国际化开放办学模式,是发展我国高教事业的一种有益创新。其中,稳定的投资回报和可控的风险水平是建设联合学院可行与否的关键,本文以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报酬率为指标,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

1.投资回收期分析。参考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除去土地等固定资产以外,假如联合学院首期投资预算1亿元,建设周期为两年,每一年再各投资2亿元,建成后招生运营,同时进行后期建设,运营费用及后期投资为学生学费一半,特许运营周期为20年(含建设周期)。学校收益主要来源于学生学费(后勤、餐饮、住宿等收益不计),从招生起,扣除运营费用及后期投资,每年净现金流为总学费的一半。按照每年学费5万元,学制四年,保守估计招生人数:第一年500人,第二年1000人,第三年1500人,第四年起每年稳定招生2000人。考虑通胀因素,采用10%贴现率,则投资净现值计算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第10年起,累计净现值为正,即投资已经收回。由此,可以算出开发投资回收期(T)

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值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净现值绝对值/当年净现值-1

T=10+3928.25/7710-1≈9.51年≈9年6个月

2.净现值与内部报酬率分析。净现值(NPV)指标用来分析投资的市场价值同其成本之间的差别,即进行一项投资在今天看来所能创造或增加的价值究竟是多少。其公式为:

CFAT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n——运营周期,I——内部报酬率或贴现率

内部报酬率(IRR),是指使得NPV等于零时被用作折现率的要求收益率(即当NPV=0时,所求解得的I)。如果投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相对可观,则表明投资收益前景良好,开发经济可行。按照20年特许运营周期,10%贴现率,整个投资现金流量如下(见表2):

NPV(10%)=-10000-20000/(1+10%)1-20000/(1+10%)2+1250/(1+10%)3+3750/(1+10%)4+7500/(1+10%)5+12500/(1+10%)6 +16250/(1+10%)7+18750/(1+10%)8+20000/(1+10%)9…+20000/(1+10%)20≈51160(万元)

当NPV(I)=0时,

0=NPV=-10000-20000/(1+10%)1-20000/(1+10%)2+1250/(1+10%)3+3750/(1+10%)4+7500/(1+10%)5+12500/(1+10%)6 +16250/(1+10%)7+18750/(1+10%)8+20000/(1+10%)9…+20000/(1+10%)20

求得:I≈19.55%

以上测算可见:联合学院首期连续投资5亿元,招生后学费一半用于学校运营,一半用于回收投资,大约9年6个月可以收回全部投资。采用10%的贴现率,净现值约为51160万元,按照特许运营周期20年计算,内部报酬率为19.55%。三个指标都可行,可以证明:联合学院项目有着良好的长期收益,可以市场化运营。

三、PPP模式建设联合学院的经济风险论证

经济开发总是有风险的,有必要进行风险控制分析。对于建设联合学院而言,造成风险的不确定因素最可能来自两点:一是投资成本上升,二是招生人数不足带来收益降低。通过敏感性分析测算两点潜在风险对经济收益造成的影响,有助于推测办学可能承担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推断市场化办学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1.投资增加风险分析。假如初期投资成本上升20%,前三年投资分别为1.2亿、2.4亿、2.4亿,其余条件不变,则:

NPV1(10%)=-12000-24000/(1+10%)1-24000/(1+10%)2+1250/(1+10%)3+3750/(1+10%)4+7500/(1+10%)5+12500/(1+10%)6 +16250/(1+10%)7+18750/(1+10%)8+20000/(1+10%)9…+20000/(1+10%)20≈42218(万元)

当NPV(I1)=0时,

0=NPV=-12000-24000/(1+10%)1-24000/(1+10%)2+1250/(1+10%)3+3750/(1+10%)4+7500/(1+10%)5+12500/(1+10%)6 +16250/(1+10%)7+18750/(1+10%)8+20000/(1+10%)9…+20000/(1+10%)20

求得:I1≈17.6%

2.未来招生不足风险分析。

假如初期投资总额不变,招生第一年500人,第二年1000人不变,后期招生不足,从第三年起一直维持在1500人/年,则投资现金流量如下(见表3):

NPV2(10%)=-10000-20000/(1+10%)1-20000/(1+10%)2+1250/(1+10%)3+3750/(1+10%)4+7500/(1+10%)5+11250/(1+10%)6 +13750/(1+10%)7+15000/(1+10%)8+15000/(1+10%)9…+15000/(1+10%)20≈31529(万元)

当NPV(I2)=0时,

0=NPV=-10000-20000/(1+10%)1-20000/(1+10%)2+1250/(1+10%)3+3750/(1+10%)4+7500/(1+10%)5+11250/(1+10%)6 +13750/(1+10%)7+15000/(1+10%)8+15000/(1+10%)9…+15000/(1+10%)20

求得:I2≈16.68%

综上分析,即使出现初期投资增加20%或者后期年招生数减少500人的风险情形,建设联合学院的净现值依然可观,内部报酬率依然在16%以上,敏感性风险分析进一步确认了PPP模式建设联合学院经济可行。

目前,我国教育需求旺盛,教育市场巨大,投资教育的收益相对可观,投资风险相对可控,政府可以适度引导国内外市场资源参与高教建设。通过PPP模式,与国外高校合作建设适量的联合学院,以此为试点,尝试适度的国际化、多元化、市场化办学,通过“鲶鱼效应”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新鲜活力,形成“中外兼收,包容万象”的教育氛围,一定会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教事业繁荣昌盛。

[本文是无锡太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PPP模式的高校市场化改革发展研究”(15WUSS012)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7.3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2008.4.1

(作者单位:无锡太湖学院商学院 江苏无锡 214064)

[作者简介:叶超,(1977—),男,江苏淮安人,无锡太湖学院商学院讲师,经济师,硕士,现任无锡太湖学院商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主要从事企业营销管理研究。](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可行性分析PPP模式高等教育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