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

2016-05-14戚晓思贺小瑞王芳

人间 2016年7期
关键词:认同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戚晓思 贺小瑞 王芳

摘要:民办高校在社会的需求下运用而生,民办高校大学生同样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中流砒柱,因此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影响河北民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河北民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索提供可靠真实的数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具体的诠释,并要求国家、社会和居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办高校在社会的需求下运用而生,民办高校大学生同样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中流砒柱,因此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一、河北省民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调查描述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河北省35所民办大学不同年级、专业、政治面貌等方面展开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采用随机与分层的形式,其中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4份,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570份,有效率97%。问卷的编制根据桂榆栋先生的成熟问卷,制订了河北省民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调查的调查问卷。本问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核心,从内涵、意义、路径三个维度来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问卷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二、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问题

(一)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

1.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认同情况。

本研究内涵的认同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定义,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进行问卷调查。

(1)国家层面:通过问卷数据分析76%的河北省民办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了解,但不可忽视24%左右的学生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0%的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也有18.5%部分边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缺乏信心;对于文明行为的相关问题中,河北省民办大学生中90%能够清晰的判断出某一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关于社会和谐的问题中,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环境安定有序,超过80%的学生表示治安稳定,较为良好。

(2)社会层面:通过问卷数据分析8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通过法律途径能够真正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他们认识到法律的强大作用;84%左右的大学生对中国目前的反腐行动持乐观态度,充分肯定了党的反腐工作;90%以上的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对政府不断扩大公众参与、促进立法的举措持肯定态度,并对此表示非常满意。

(3)个人层面:通过问卷数据分析82%大学生将国家的荣誉与自身相挂钩,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也有18%的学生却认为国家的荣誉与自己无关,对于国家荣誉是否得到体现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有关敬业问题的问卷中,认为对自己工作应该认真负责、坚守岗位的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仅占了11%,而以待遇作为择业标准的大学生却占36%左右;53%的民办大学生选择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随时可以更换工作。在关于诚信问题的调查中,对自己是否会选择作弊,90%学生态度坚定体现了诚信意识较强。

2.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旳认同情况。

本研究意义的认同是关于弘扬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的调查,通过认同程度及分析学生是否从内心深处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问卷数据分析: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旳认同一方面接近90%的学生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意义重大,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当问及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价值观的树立上有无帮助”,26%的学生却回答帮助不大,当问及“现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否有差距时”,35%的学生表示差距很大,出现了真实思想与现实选择的矛盾的选择。任然有10%的学生认为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没有必要。

3.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的认同情况。

本研究路径的认同体现本论文的最终落脚点:提升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

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对于所在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行的宣传教育,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但是非常喜欢占据25%,10%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还有10%的学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90%学生表示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该贯穿教学的始终;在了解学习的途径中,有31%的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35%的大学生通过课本、20%的大学生通过电视广播等;大多数学生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本,选择这两种途径的所占比例超过50%,这是较为显著的问题。在实践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中,50%学生生选择老师和同学共同互助的方式,剩余30%学生选择以学生为主,实践的方式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二、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问题

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后,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总体良好,各个学校之间没有较大的差距,各个学校的标准差都在3分(以4分为标准),较好地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办高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弘扬。但是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表现不同。如从不同专业来看,文科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明显高于理工科学生,文科生;从学生不同政治面貌来看,党员或预备党员、团员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高于群众大学生。这些与以往学者研究有相同之处,总之从河北省民办高校的数据来看,存在以下不足。

(一)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知不足。从调查结果来看,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知明显不足,完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大学生较少,反而有30%以上的大学生对此表示并深刻不了解。正是由于没有清楚的认识,导致学生数据显示,超过35%的大学生认为现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差距大,大多数学生对其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中。

(二)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利己主义特征。在调查中,在对待工作上,表示在岗位任劳任怨的大学生人数屈指可数,大部分学生在表示工作时应与自己的利益挂钩,部分学生将物质待遇作为选择职业的标准,这些选择体现出了他们从自己出发、为自己谋利的特征,并朝着现实化和物质化发展。

(三)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施路径、模式单一。通过调查学生大多数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本中获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而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较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方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学生的要求。从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选择中可以发现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喜爱程度存在矛盾。大学生倾向于学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但实际中学校以此教学方式进行的教学并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三、影响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因素分析

(一)民办高校体制因素的制约。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环境的日益多变,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已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不少冲击。民办高校自身是由社会民间力量办学,因此民办大学内的多元化的价值与多元化的主导价值发生冲突,特别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是摆在各个大学的现实问题。因此民办高校成为是“学术大学”和“社会大学”的合体,很多大学表示求学的目的是为工作,是为文凭,这导致民办高校的部分同学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导致学生中出现功力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培育的路径与模式的制约。

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力量包含了学校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不同人群,这要求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总体把握他们所承担的角色,探求外部力量形成合力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大学生。但是在实际培育过程中,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单一,多数进行理论性教学,使学生片面的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自己来说只是一个简单内容,与自身并无较大关联。这便导致学生的认同只是浮于形式,没有从认知、情感中真正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三)学生自身因素的制约。

从根本上来说,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因素是大学生自身。从上述的问卷调查中,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但是在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他们的选择却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他们面对各种诱惑,缺少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因此在思想上他们能够意识到应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行动上却不愿真正落实,这种内在思想矛盾若不及时纠正,将会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道路上的巨大阻碍。这种相互矛盾的表现是制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隐藏着关键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桂榆栋,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D],云南大学,2015。

[2]郝爱红、田瑞兰,民办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与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

[3]甘春晖,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因素分析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1期。

作者简介:戚晓思 出生1983 09,性别女,民族满,籍贯辽宁丹东,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燕京理工学院辅导员 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认同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