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的策略分析

2016-05-14黄明星

俪人·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黄明星

【摘要】有效的数学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在以往数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而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却习惯于以讲授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虽然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但却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要构建有效的数学教学,还得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教学 构建策略

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经历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在教学中,要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辅以针对性的练习而促进学生巩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学生带动起来,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提升教学效率。

一、关注学生实际,以“境”激趣

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兴趣不高,而这一方面的原因是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太过僵化,以讲授方式向学生灌输,另一方面则是在知识呈现方式上过于单调,以教材为主,把数学知识和生活隔离开来。故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就需认真分析的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而以活动、话题、图片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通过情境而让学生熟悉所要学习的内容,在情境中以问题而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快速从课前休息状态转入到课堂探究活动中。否则,单刀直入式的导入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探究活动难以顺利展开。

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重点是要引导学生围绕“有序数对与点的一一对应”而让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进行理解,在教学之初,先以“点将游戏”(课堂上教师按照学生座位的纵向和横向序列而对学生点名,点到名的学生起立,如第三排第五个)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自己的座位,从而由学生座位的排数和列数引出有序数对与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又如“数轴”的教学中以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说起,如“全等三角形”中由玻璃打碎后需要重新划玻璃的案例而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入“全等”的概念。在导入环节中引入生活素材,以图片、活动、对话、问答等方式而引导去观察、操作,这样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激发起数学学习兴趣。

二、加强模式改革,以“问”促合作

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已经习惯了按照教材向学生讲授知识,结果学生是被动接受,很难在学习过程中生成体验,对知识的理解建立在机械的记忆、背诵基础上。新课标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分析、解决问题,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这更利于学生构建数学知识。

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为例,教学中先幻灯展示一些函数解析式引导学生判断,通过复习而巩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进行回顾,同时合作画出y=2x和y=-2x的图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画出图象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y=2x和y=-2x的图象在性状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图象是什么?一定经过哪些象限?还有什么特点?”小组学生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在组间展开讨论并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而小结。追问“如果用描点法来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不是一定要取很多点,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此时学生可能感觉困难,教师引导“既然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如何去找这两个‘点?”在学生讨论基础上引出选取(0,0)和(1、K)两点即可,引导学生据此而画出y=1/2x和y=-1/2x的图象,追问“图象的位置与K值有何联系?然后根据x的变化来推断y的变化。

三、关注学生差异,以“练”巩固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喜欢把练习放到课后,且题量较大,要求较为统一,学生在练习中的兴趣不高,练习效果不是很好。提倡课堂练习,要注重以多样化的练习方式来引导学生巩固基本概念、计算公式等。如以小组相互提问方式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如通过小组纠错方式应用基本公式进行计算。如通过抢答方式强化概念的记忆,用复述方式引导学生梳理基本知识点等。

就课后练习而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展开,在要求上要区别对待。如有的学生基础稍差,那么,无论是在题量上,还是难易程度上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引导其完成基本练习任务后,要以稍微难一点的练习引导其完成,这样才利于其不断提高。练习后则要注重引导学生纠错,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通过纠错来查找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在纠错过程中,一是要让学生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二是要针对错误寻找解决的办法。如解题中是概念应用不当,还是公式应用错误,目的是让学生在纠错中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三是要学会归类。如方程与不等式就可归为字母系数、判别式、解得兴义、增根、失根等类型,根据典型问题而探究解题方法。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为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应积极对以往的数学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其中的不足。在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立足学生发展来设计数学教学,通过教学模式改革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结合学生实际而进行针对性练习,这样方可让数学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韩李梅.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6期.

[2]邵月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7期.

[3]张秀花.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年21期.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