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形式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研究
2016-05-14黄丕银
黄丕银
【摘要】在网络形式的教育环境下,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得到了改进。在如今的社会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网络形式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同时显得复杂,因为无所不在的网络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影响。所以,本文将以网络形式为背景,分析研究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形式 小学 德育教育 方法研究
网络如今逐渐成为一种传播主流文化的媒介。网络与其他教育方式不同,其时效性与开放性的特点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自由的学习。当然,网络兴起也为教育带来了挑战,学生自由的在网络上学习,思维不受老师与家长的控制,控制力较差的学生的思想品德便脱离了正常轨道,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难题。
一、网络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带来的困难
(一)网络发展影响小学生的思维
在网络发展迅速的今天,小学生的活动空间变得不再单一化,从校园环境中活动到网络虚拟活动,通过网络交流,实现语言文化传播的目的。不仅仅能够在书本中获得知识,得到了更多与外界交流与接触的机会。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媒介传播平台,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成长阶段,不具备自我控制力,在现实生活得不到的满足通过网络都能满足,由此下去,小学生会依赖网络,将网络视为重要的获得外界信息的途径。学生的思维会变得越来越局限性,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都会被网络影响,改变正常的发展顺序。
(二)网络发展影响传统传媒的导向功能
网络的传播迅速、全面的特点使其在传媒市场上的地位较高。由此影响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报刊等。网络涵盖的范围广阔,其监管制度往往缺乏完善,传播的信息缺乏可信度。而一直处在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小学生,会被这种新颖、有趣味的信息所吸引,主观意识上会更加愿意去接受这样的信息,从而误导学生走正确的途径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传统教育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的教学会被具备新颖性、趣味性的网络所影响,传统教育课堂受到挑战。
(三)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中的信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与现实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小学生本身的特点就是喜欢新奇的事物、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事物、不寻常的事物。而网络完全符合小学生追求新奇事物的心态,网络通过聊天与游戏的形式,让缺乏辨别真实信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小学生充分被吸引。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感受到网络的神奇,不能自拔,而回归现实生活后,两者之间的差异太大,以致学生更加沉迷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思维。
二、网络形式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分析
(一)建立班集体德育教育网页
学校在德育教育这方面,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面临网络文化的冲击,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建立教育网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以贴近现实为目的应当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建立班集体的教育网页,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教育环节中去。教师再配合学生的教育工作,引导监督学生正确的建立网页,从而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为教师设置网络信箱
为了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关注学生的心里变化及思想动态,使学生大胆的讲出自己内心的困扰,可以建立教师网络信箱。通过网络QQ、微信、邮箱等形式,与学生交流沟通,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这样既避免了当面沟通交流的尴尬感,又让教师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尽到教师应尽的责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轨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健全的学习观。
(三)设置亲情网络平台
学生在小学时期,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容易与家庭的教育活动脱节。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中受启蒙教育重要的时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需要家长与学校的互相配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建立一个家长与教师互相沟通的平台,一起讨论学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家长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平等的探讨各种问题,教师可以更加清晰的掌握学生的动态,更好的与家长配合教育,帮助学生在人生重要阶段的健康成长。
(四)设置德育教育专栏
设置德育教育专栏可以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学校创办教育专栏可以利用网络,规划设置出丰富的栏目类型,为学生展现出专业易懂的知识体系。设置德育教育专栏,还可以让学生主动的访问并学习知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结束语:
学生德育教育的网络问题不能单从抑制网络的方式进行,而是要采取用网络的教育方式去改善学生的固定思维。利用网络与德育教育理念相结合,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氛围的学习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模式,摒除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德育教育框架,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明.小学德育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之我见[J].作文成功
之(下),2012,03:39.
[2]丁凡华.小学德育教育在网络形势下的新方法[J].生活教育,2014,S1:6.
[3]胡敏.小学德育教育在网络形势下的新方法[J].中华少年,
201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