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问·用:挖掘课堂的深层潜能
2016-05-14夏冬平
【关键词】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065-03
【作者简介】夏冬平,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江苏海门,226100)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一、设计理念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19年就说过这样的话:“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同时根据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来看,课堂教学应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标志的学习方式为主,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对话、互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与意义。基于这样的目标,我的设计理念可以用“学”“思”“问”“用”四个字概括。
“学”:首先教师应通过学案,将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把教材内容调整为适合学生使用的“学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思”: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需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提交全班思考,让学生自己展开思考的空间。
“问”: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组内较弱的学生问较强学生,解决一部分简单、易懂的内容,保证较弱学生的知识得到提升。第二层次,组内较强的学生提问较弱学生,保证较弱学生知识掌握的牢固度。第三层次,学生问教师,解决学生在自习中无法解决或者不清晰的问题;学生经过教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四层次,教师追问学生,根据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追问,追问重点落在知识的关键点、理解的疑难点、思维的转折点、规律的探求点。最后概括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向,提高概括能力,不仅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已学过的知识,并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使教学得到更深层的发展。
“用”: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熟练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操作、探究、归纳、总结等过程,获得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觉和识图能力。
2.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在观察中寻求新知,在探索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践中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以及全等在生活中的较高使用价值,激发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在探究和运用全等三角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寻找规律,迅速正确地指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