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意义

2016-05-14郭守德吕永山

文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写作课外阅读

郭守德 吕永山

内容摘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获取信息、积累知识,更可以体味丰富多彩的人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余秋雨先生说的:青年人应尽早地加入到阅读中去,“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可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关键词:课外阅读 增强语感 思维发展 写作

读书有益智,读书能养性。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获取信息、积累知识,更可以体味丰富多彩的人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正如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说的:青年人应尽早地加入到阅读中去,“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可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一.课外阅读能有效地增强语感

语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是阅读能力高下的具体体现,其形成是由过去的知识、经验在心理结构中的积淀。“语感的训练必须落在‘读上,只有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形成不同的感受‘图式,进而提高整体的感受能力。”可见,阅读感受能力的提高,扩大阅读量是其前提,因为语感的优劣,主要来自于读书的积累。书读多了,富有积蓄,“感觉”自然灵敏,往往能直接、迅速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从而大大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课外阅读不拘形式,不受时间限制,不带太多的功利性,在放松的阅读状态下,对阅读对象更易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整体的领悟。”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广读博览,把扩大阅读量与熟读精思、背诵记忆结合起来,就可积累语言材料,积累思想认识,丰富学生语感的心理建构,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课外阅读能有力地促进思维发展

“人的智力结构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许多思维能力正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学生的阅读量越大,知识面就会越宽,对生活的认识、理解、感受、积累就会越丰富,从而也就会更有力地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可见,课外阅读是锻炼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在课外阅读中,由于少了许多“清规戒律”的束缚,学生得到了较多的宽松自由,他们在愉悦轻松的状态下,可以粗览故事情节,大致把握作品脉络,理清作者思路;可以细读精彩描写,仔细揣摩句式,反复玩味字词,深刻体会形象;可以边诵读、边摘录、边咀嚼、边记忆;可以通过大脑根据需要进行思索评价,领悟思想内涵;可以身临文境,自由驰骋想象,进行古今对接;也可以入情入景,或喜悦、或愤怒、或悲泣……总之,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自由想象的余地和空间,更便于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三.课外阅读能有序地提高写作能力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广读博览助写作,集多识广则会文。在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中,学生既积累了较丰富的写作材料,也学会了对生活现象的分析,对自然科学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同时也领悟了作文之道,有序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通过课外阅读实践,学生首先学会了模仿,他们从仿词仿句到仿段仿文,学习作者结构布局的技巧;继而部分学生又尝试着在模仿中进行创造,体现出自己的写作个性来,作文的整体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模仿是一种人皆用之的学习方法,每一个文学巨匠都是从模仿、吸收中获取成功的。如莫泊桑学福楼拜,阿·托尔斯泰学屠格涅夫,鲁迅学果戈里,老舍学狄更斯等等。他们之所以能形成独创风格,能卓然独步,就在于不懈地广览群书,博采众长的学习与吸收。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因此,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中,进行模仿写作,进行尝试创新,让作文体现个性,让作文走向深刻,这是一条有序地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单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从众多的书籍中获取真知,提升思想;从众多的书籍中接受教养,传承文明。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邀游,不断地撷取精美的浪花,点缀人生。

(作者单位:甘肃松山教育辅导站)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写作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