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现状反思
2016-05-14陈双慧
陈双慧
内容摘要:当前鲁迅作品教学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为了积极寻找改变鲁迅经典作品教学现状的策略,针对这一现象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对鲁迅作品教学难学进行思考、难教进行反省,得出鲁迅作品教学出现的问题其实是语文教学的问题的结论。以期达到重新审视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从而从根本上扭转中学语文教学的不良局面。
关键词:语文教学 鲁迅作品 现状 对策
当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人抱怨鲁迅作品难读、难懂、难教,教师和学生觉得鲁迅作品的一些主题思想过于凝重难学,甚至有些语文教师主张从中学教材中删去鲁迅作品的教学。“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和传统观念有清醒的认识,对中国人思想基因中的劣根性进行针砭,撕下罩在中国人的面纱,揭露封建专制和愚昧麻木。鲁迅让我们觉察到世俗人情的虚伪,避免陷于‘瞒和‘骗的泥淖而不能自拔。这正体现了鲁迅的伟大,鲁迅的不被人理解、被人攻击也在于此”[1]。不容回避的是,鲁迅被接受的今天,我们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正如陈漱渝所说:“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跟鲁迅完全不同的时代,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兴旺发达的时代。但是当代中国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当今颇具影响的消费主义文化、新保守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理论都对传统的鲁迅研究带来巨大的挑战,都向鲁迅研究工作者提出新的任务[2]。”90年代以来,在中学课堂讲授鲁迅,要想出现“五四”时期或者70、80年代的景象是件困难的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从教学方面剖析鲁迅教学现状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一.鲁迅作品难学的原因思考
1.中学生与鲁迅所处时代的隔阂
当前中学生与鲁迅所处的时代存在着隔阂,这加大了鲁迅作品的教学难度。读者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对话和交流主要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体验来实现的。而对文本的的解读和体验离不开对作者的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是革命战争时代,生活在有硝烟的战场,他对人生的痛苦有过深切的体会,鲁迅作品中锐利的思想锋芒和深邃的精神世界,取决于他对人生的痛苦而深切的体验。张定璜曾说过:“他不是那可歌可泣的青年时代的感伤的奔放,而是在人生的航海里饱尝了忧患之后的叹息而发出来非常之微,同时发出来的地方非常之深[3]。”因而鲁迅作品所反映的感情是浓烈的、是刻骨铭心的。鲁迅生活的年代,战争四起,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在当时,读书人有三条路:一是读书做官。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升官发财;当不上官的可以作“幕僚”,也就是为官僚出谋献策,借助官僚的权势,增加自己的权势;读书和幕僚都不行,就只能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当时最让人看不起的另外一条道路,即进“洋学堂”。在当那时进学堂被人们认为是出卖魂灵的轻贱行为,是最被人瞧不起的。1898年,当时的鲁迅18岁,独自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先后进了南京水师堂、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那时是洋务派为了国富兵强兴办的,鲁迅在这里不断的丰富自己,特别是《天演论》使鲁迅认识到世界的不完美和不和谐,世界时刻充满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不能甘心忍受命运的摆布,更不能听凭强国的欺辱,一定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
1904年8月鲁迅到日本的仙台专门学校学习医学。他想用医学“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4]”;还想用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东西,开导人们改革社会的思想,以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医学并不能达到这一目的,要想改变国家的命运,重要的还是要从本质上入手,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1906年秋,鲁迅离开仙台去东京,他不再学医而是从事文学创作,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更多的人民投身到中国革命的大军中来,从而使国家繁荣昌盛起来。鲁迅进南京水师堂、南京路矿学堂是为了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鲁迅又从学医学到放弃学医从事文艺创作,这一系列举动的初始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使国家富强,使民众不受侵凌,无不包含着鲁迅浓烈的爱国之情,这等爱国主义创举是现代学生所没有经历的。现代的中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学习生活环境优越,经历平坦,他们正处在充满梦幻的浪漫时期,对于鲁迅这样的作品很难深入的去与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现代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很容易磨损人的意志和崇高感,所以很难接受鲁迅作品的沉重。有的学生认为鲁迅能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不管是进学堂、去日本学医学还是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考虑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十分佩服鲁迅,但同时又认为毕竟鲁迅生活的时代离自己太遥远了,时代的差异造成了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有学生认为鲁迅生活在二三十年代,当时的社会状况很容易激起有思想人的创作动机,况且当时又没有电,没有电视可看、网络可用,鲁迅用这种方式调解自己的心态很正常,没什么值得崇拜的;还有学生学过鲁迅很多作品,对于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但不能理解鲁迅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出言不逊,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觉得他缺乏教养,不像文人。因而也失去了对鲁迅的崇拜。总之,学生与鲁迅的时代隔阂使得鲁迅对学生而言就像“谜“,这个“谜”加深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难度。
2.知识积淀差距
鲁迅作品反映出来的知识积淀和教师学生的知识积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影响了师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文学不是一种孤立、封闭的精神活动,而是与人类其他各种精神文化活动密不可分,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所以,只有具有较广阔的文化视野,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有较广的参照域,从而对文学作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能有较独特的发现和体会[5]”,鲁迅作品渗透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墨等思想的深刻批判,包涵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他对传统文化控制下形成的乡村的礼仪、习俗、人际关系、利害得失都有一种高度的洞察和表现。离开这些文化谈“鲁迅”,容易形成理解上的“问题”。在《祝福》一文中涉及到的习俗、封建的伦理道德、宗法制度等,而中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积淀,即便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也只是浮于表面,理解不深、理解不透,作为教师对于这方面的了解的也是有限的。因而有些学生对鲁迅的作品发出这样的感慨:鲁迅实在太崇高了,太伟大了!有些学生认为,虽然鲁迅倍受人们尊重、爱戴,但实在没有办法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主旨,认为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题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难理解了,有些隐晦的东西根本就应该直白的说出来,他们没法理解鲁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隐晦的地方。由此他们与鲁迅相距遥远也是不可避免的。加之,长期以来,课堂成了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重要阵地,鲁迅的作品作为一种政治化工具,使当代学生产生排斥感也是情有可原。
3.作品结构特点差异
鲁迅作品的结构特点与教学中一般作品的结构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是造成鲁迅作品难以理解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文学作品有它的内在语法,文学能力是对文学的内在语法的知识、经验的掌握。不是概念上的掌握,而是已内化和积淀在心理结构中了[5]”,鲁迅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系统性研究和对外国小说的广泛阅读和有机吸取,使得他的小说成为中国叙事艺术的现代性转型的标志。鲁迅的小说作品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有机体,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有很多作品并不是严格遵守文章体裁的规范。从鲁迅作品的内容上看,表层的意思一般都能读懂,但表层背后隐藏着更内在、更深刻的内涵和主旨,这个主旨和内涵在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不允许的,所以作者主要是通过文章的形式或者通过写作技巧来暗示给读者,这样使文章的主旨显得更为隐晦,需要读者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去解读、挖掘。因而增加了作品解读的难度。从作品的结构上来看,鲁迅作品叙述非常有条理、注意文章详略的裁减,并且非常重视文章主旨的表现技巧,叙议巧妙结合。如《社戏》写的是作者写作前20年看戏经历的故事,作品中作者淡化情节、淡化人物、淡化环境描写和性格刻画的作用,即小说的三要素在这篇文章被淡化,作者用充满温情的细腻笔触描绘江南水乡一幅幅优美的人生图景,行文比较从容舒缓,结构非常散漫,通过大量情感化的自然风景的穿插,使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因此,我们可以说《社戏》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再如《祝福》一文中,作者完全打破了传统章回小说的老套路,为了更好地揭露作品主题思想,避免了小说拖沓冗长的叙述故事,直接把读者引入到了作者的阅读空间。对于鲁迅的这些小说如果仅仅依靠人物、情节、环境的“小说三要素”等一些陈旧的知识把握真实的鲁迅是不可能的。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鲁迅作品的把握也无一例外这么分析过来的,学生不懂就讲重点、记考点,完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就是教师的上演“独台戏”的舞台,教师都腻而生厌,更不必说现代的中学生了。
二.鲁迅作品难教的因素反省
在作品、学生、老师三者关系中,老师的起着关键性的中介作用。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鲁迅作品的接受之间也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为:由于陈旧的文学观念使他们不是从文学作品感性的审美出发去解读文本,而是习惯按照政治的、社会学的既定观念诠释作品。现代的中老年教师老师他们大学毕业时正值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接受的美学理论知识还不够系统完善,更多的接受的是文学的阶级性、人民性。对于文学的审美性、人性以及人物性格复杂的立体性很少涉及。将文学语言等同于普通语言,使文学作品失去了其“人学”的意味。这些陈旧、落后的理论,至今仍然是许多中老年教师的知识储存。最近几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对于鲁迅作品的偏误性解读与分析不到位等现象,文学观念的陈旧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陈旧的理论根深蒂固,已经成为一种话语霸权,制约着包括鲁迅作品接受在内的文学教育的现代化实现,理论的更新已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
文学批评理论不足,也是限制鲁迅作品接受创新的原因。鲁迅作品本身含有丰富的现代思想,由于教师的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水平的限制,鲁迅作品接受在这个层面上无法展示其艺术魅力。语文教师早期接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育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与目前的文学接受和传播实践存在着观念与方法论方面的巨大差距。这样造成了不仅是文学史教材与文学发展现状的脱节,更造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语文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教师的知识和教学理论必须更新。
三.语文教学存在误区反思
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文学对青少年的思想有至深的感染力量,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文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通过文学作品教学把学生内在的生命体验和美好的情思挖掘起来。巴金曾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6]。”法国的教育家阿尔贝也说过:“教育是让人觉醒、相遇、交流[7]”,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在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实际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个人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主流思想是是“儒家学说”,主要倡导的是“经世致用”的观点,非常注重眼前的利益,这就造成了我国人们想象力缺乏、形象思维淹没的后果。从当今所贯彻的教育来看,实际上还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逼迫,加上部分教师语文素养的缺乏,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依然是“教师中心论”,大多数语文教师每天认认真真翻阅参考书、查阅资料,仔细备好每一节课,到了课堂上充分利用45分钟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的演说一遍,把语文课上成演讲课。考试成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唯一依据。要考的就仔细的讲,不考的忽略不计,重书本,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即分数,轻过程。教师教的是知识、学生学的是知识、考试评价还是知识,知识成了课堂教学的一切,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直接功利性导致学生仅仅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尊重,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自我发展,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得不到构建,知识目标至高无上,造成学习的知识与所应培养的能力严重脱节,高分低能,不少学生因此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出现上对语文厌学的严重现象。
教学模式僵化、单一。在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三部曲:生字词教学、作者及作品简介、作品分析;或者先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揭示文章主旨等,所有的文章都用一个模式,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惨不忍睹,学生的情感、人格被忽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被挤占。新课程标准下倡导的重视个人见解、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尝试。发展个性、培养兴趣、重视师生情感体验与感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等在书本知识面前都显得极为苍白无力的。鲁迅作品的教学更是举步维艰。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学生根本就无法去体会作品的语言,学生对鲁迅的了解就是神化的鲁迅,在学习过程中也只能死记考点、硬背考点。如此枯燥的教学,只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对鲁迅更是面目可憎。也正如叶继奋所言:“贫乏、干瘪、抽象的语言将包蕴着如此丰厚、如此多样的情感和哲思扫荡一空,剩下一尊空洞、概念化的没有血肉和生命的偶像。这是鲁迅的悲哀,也是母语教学的悲哀[8]”。
综上所述,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面对这些问题应该认真研究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心理规律,探索学生的生命性和情感性;研究鲁迅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在阅读愉悦中实现思想、情感、语言的多重建构;积极思考并寻找改变鲁迅经典作品教学现状的策略,从而切实扭转中学语文教学的不良局面。
参考文献
[1]安永兴.走向鲁迅的初级阶段[J].语文教学通讯.2000(Z4):20-23.
[2]陈漱渝等.颠覆与传承--论鲁迅的当代意义[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4.
[3]张定璜.鲁迅先.国家版本图书馆编.鲁迅思想研究资料(下册)[M]:148.
[4]张龙福:《鲁迅"弃医从文"深层动机的心理探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3)
[5]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36,137
[6]何欣.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浅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2):98-99.
[7](法)阿尔贝·雅卡尔,皮埃尔·玛南,阿兰·雷诺.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M].张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1.
[8]叶继奋.对话的难度--当代教育与鲁迅接受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2.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黄陂区六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