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德培训的价值重构与实践创新

2016-05-14戴双翔林倩

中小学德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感染力德性关怀

戴双翔 林倩

摘 要师德培训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现实途径。由于对为何培训、培训什么、如何培训等问题缺乏科学认识,传统的师德培训广受诟病。为增强培训有效性,必须实现从政治化走向人本化、从规范伦理走向德性伦理、从规范律令走向生活关怀的价值转变,构建基于教师生存境遇、专业发展、教育幸福的“大师德”培训内容,坚持激发与传递师德感染力的培训核心原则,践行体验互动式的师德培训模式。

师德培训;价值重构;德性关怀;教师幸福;感染力;体验互动模式

G41

A

2095-1183(2016)09-00-04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编码

文章编号

应该说,作为师德建设重要现实途径的师德培训,目前取得的成效无疑是显著的。但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对师德培训价值问题缺乏科学、系统的思考,部分机构在开展师德培训时,尚存在较大价值争议行为与种种混乱现象。为增强师德培训的实效,必须在师德培训价值、内容以及实践模式等方面展开科学思考与实践创新。

一、价值迷失:传统师德培训的困境

师德培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现实中,仍有少部分人怀疑目前的师德培训是否还开展得下去。他们提出,师德培训虽然校校搞、年年搞,但师德低下现象依然突出,“禽兽教师”依然层出不穷,这说明师德培训问题重重、很难有成效。我们体会,这恰好说明师德建设不是不重要而是太重要,师德培训不是不要开展而是应大力开展。目前师德培训面临的困境,首先源于长期以来师德培训价值的迷失。

一是过于强调师德为政治服务。道德是提纯社会风习、升华个体生活境界的规范系统。在过去“行政吸纳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心目中的师德,往往呈现出过于强调为政治、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倾向。由此,师德培训也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成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在传统意义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的高调指引下,社会伦理文化表现出对教师圣化形象的极大渲染。教师长期以来被隐喻为“春蚕”“红烛”“灵魂工程师”等,被神圣化地供奉于高高的祭坛,教师个体、个性的要素则远远地褪隐于其后。这种情形下,师德培训更多地是强调其社会性价值、政治性价值,而忽视了另一面,即师德修养的个体性价值,忽视了师德对于促进教师职业生活幸福、改良人际关系、提升教师内心修为的重大意义。

二是强调条条框框的内容体系。有一种观点粗暴地认为,讲师德、搞师德培训,再多的柔情蜜意也枉然,当前必须依靠国家、社会与政府的推动,主要通过外在的规范系统,以清晰律令、道德条框、细致要求的方式,向教师全面宣讲国家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重重规范与要求,同时也给师德划出一些不可触碰的“红线”与“雷区”。惟其如此,广大教师才能遵守执行、改善提高,部分师德低下的教师才能畏惧这些条框、服下这些药方,从而使师德培训达到“教育一批、清理一批”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促使教师模范地遵守师德规范,做好人、行好事。

三是流于简单粗暴的运动式培训。就像和尚日日要修行念经,师德本来应该是浸润到教师日常教育生活点滴的自思、自省与自为,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师德培训主要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上级部门自上而下地开展,随阵阵社会道德建设之风的运行而运动式地铺开。而在具体的培训方式上,单向性的理论宣讲,布道式的内容授受,高大全的榜样示范等等,只会让教师感到这样的培训既遥远又冰冷,无法抵及教师内心的想法与需求,更无法点燃教师内心那团人性之火。上级部门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设计的培训,本希望能浇灌出教师的师德之花、师爱之泉,最后却因缺乏教育性而使教师“无感”。

正是上述师德培训价值的迷失,才致使师德培训实践中目标、内容、方式的失当。事实上,唯有以科学的培训价值为前提,才能演绎出生动精彩的培训实践。当前师德培训首要而关键的一环,就是切实反思、科学重构师德培训的价值核心。

二、德性关怀:师德培训的价值重构

我们认为,当前师德培训的价值核心,应该走向以德性关怀为关键词的,重点关注教师德性发展和关怀教师生活幸福的“大师德”。据此,至少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向。

(一)从政治化走向人本化

传统的师德视野中,教师很少敢、能或者会追求自己的利益。一个教师强调个人需求、个人利益与自我关怀,极有可能被视为境界低下、师德缺乏,有辱“春蚕”“园丁”“工程师”“人生导师”等光荣称号。然而,当社会进入转型发展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与之相对应,一种“自我渐趋完善,超我适当弱化”的社会心理结构早已形成,人们已不再讳言个人利益,自我意识愈益觉醒,此时,对个人利益、个体发展的关注和追求都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把握教师自主发展愿望、个体利益需求来搞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但传统的师德培训恰恰忽视了这一块。政治化倾向严重的价值导向,自然显得软弱无力。因此,当前的师德培训,首先要从服务于政治的价值取向转向关心教师自我发展的人本化价值取向,让教师走下祭坛、回归凡间,让教师从僵化的重重隐喻做回一个活生生的人。培训应该定位与着眼于教师作为一个“人”的自身发展与生活幸福,以教师的自我实现和终身发展作为价值核心。

(二)从规范伦理走向德性伦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总是强调道德的工具性价值,认为师德培训应该强调从教育现实出发,研究和提出针对教师行为改进提升的普遍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而来约束教师行为。这是现代规范伦理在师德培训中的反映,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伦理选择具有合理性,但理论上的合理性并不能对教师丰富多彩的道德生活实践做出全面的解释。诚如有论者提出的,“‘现代性的规范伦理学——无论其理论的‘可普遍性程度多么高,其实践的‘普适性多大——都无法充分料理现代人日益稀罕却又日益复杂的‘私人道德生活问题”。[1]与之相反,德性伦理将教师德性的养成、美德的培育看成教师道德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依据此理论视角判断教师的道德价值,就不能简单地考察他是否遵守职业道德,更要看他是否具备这种内心的德性。这种德性,内在于教师个体自身,是一种自身对于教育职业、教育生活的内在体认、信念坚守与自觉践行。可以说,内心具有什么样的德性,自然就会外在地表现出什么样的德行,它比外在强加的种种道德规范对一个人的道德约束更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因此,当前的师德要求,必须从外在的规范转向教师内在的德性。

(三)从外在律令走向生活关怀

在政治化和规范伦理的价值视野下,师德培训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以外在性要求、律令的方式,向广大教师宣讲国家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给教师提出种种硬性要求,注重对教师施加外在影响,强调规范行为的遵循,却忽略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现实生活本身。这样的培训观念,也就是科尔伯格等人所批判的,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强制他人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即“美德袋”式的“传统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说,这种不关心教师现实生活的师德,没有将师德扎根于具体教育教学与生活情境,不关注教师的内心真实需求,缺乏对教师真实生活的关注关怀。研究表明,只有充分考量与顾及每一位行为主体的本身的利益,才是师德建设的关键。[2]当前师德培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外在的规范律令走向对教师的教育生活关怀,从道德规训走向对教师的生活关怀与心性温暖。可以说,师德培训首先是一个暖心工程,培训只有做到了暖人心窝,才能打动人心,才能使教师从抵触、抗拒走向接纳、移情与感染,从而去温暖学生、温暖教育。

三、幸福指向:师德培训的内容创新

道德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共生性的存在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系统,构成了一个以自我为圆心的多元动态关系圈,师德内容系统也是如此。当前师德培训内容的建构,必须看到以教师为圆心的这种多元动态关系圈的存在,进而实现师德培训课程的转向,由以往那种强调清规戒律、奉献牺牲、鞭笞挞伐型的“小师德”培训,走向一种综合关注教师生存境遇、专业发展、教育幸福的“大师德”培训。

首先,这种“大师德”的培训内容,应立足于教师发展,追求一种引导教师走向自我完善的人文关怀。立足于“回到教师发展本身”的师德,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生命、职业的关怀。生存是教师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础,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首先应满足生存的需要。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其身心承载力是有限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建立在牺牲教师身心健康的代价之上,更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如严重消耗透支教师的生理能量)来表达或考量师德。我们尊崇教师的牺牲奉献精神,但绝不能一概提倡以种种牺牲与重重不幸为代价的“悲情式”师德。二是注重教师精神的成长。这是实现教师幸福的更高层次。教育的作用是不断提升人的需求层次,由生存需求向心理需求、伦理需求发展,使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师德培训作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平台,活动的初衷就是引领教师不断实现自我改造完善,过有德性的幸福生活,因而教师精神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总之,这种“大师德”的培训内容,应强调教师主体性的回归,引导教师具有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心灵、坚定的信念,从而超越一切世俗功利的束缚,达到真善美的崇高人生境界。[3]

其次,这种“大师德”的培训内容,应着眼于教师与外部世界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关系,引导教师在不同的交往场景中,增进知识、扩展智慧、提升能力、陶冶情感与彰显德性,实现自主发展与生活幸福。教师劳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劳动关系的复杂性,这决定了教师在工作中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侪、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家庭、教师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基于“人—人关系”研究视角,师德就是在教师协调种种人际关系时得以体现与实现的。因而,师德培训必须以教师关系圈为基点,整体建构培训内容。“大师德”培训内容,应以这些道德关系的科学结合与合理处理作为培训的起点,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引导教师学会正确判断、选择,在道德冲突中找寻出路,从而形成与学生的热爱关怀关系,与同侪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与学校领导的民主友好关系,与家庭的和谐融洽关系以及与社会的积极互动关系等多种和谐道德关系。

四、温暖践行:师德培训的策略选择

目前,人们为提高师德培训有效性而不断探索的具体策略很多,基于个人实践和工作感悟,我们体会,德性关怀型的师德培训策略,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一)坚持师德培训的核心原则:激发与传递感染力

师德培训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师培训实践,一种特殊的德性实践活动,它不能仅仅止于道德知识的授受、道德智慧的增进,也不能仅仅满足于道德情感的陶冶,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应该成为一个道德体验、道德践履、实践感悟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师德知、情、意、行综合修炼的过程。这种修炼,必须要靠一种道德实践、道德感染来完成。师德感染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培训者通过自身的魅力、亲和力使得教师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往的师德培训,培训者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板起面孔开展道德训诫的样子,这显然是缺乏温度与感染力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真正有感染力的培训者,必须在培训中能够对教师进行情感熏陶和价值影响,从而使教师获得不同的情绪和感情体验,并迁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二是培训过程具有感染力。培训需求分析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前提。要增强培训过程的感染力,就必须充分了解教师的道德困境,分析其原因,从而研究教师对师德培训的真实感受、具体要求,按需施教,抓住教师内心德性中最柔软的部分,通过培训唤醒教师对教师事业的那份关乎良知、责任与使命的初心。事实上,从外在的角度强调与施加感染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师德培训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教师的践行,因此,感染力不止于外在的“输入”,更需要教师内心的点燃、激发、被唤醒以及“输出”。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成为自身道德实践的反思者,因为反思是感染力加速激活的助推器。[4]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师德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践行师德培训新模式:在体验互动中传递温暖

在激发与传递感染力的核心原则指引下,有效的师德培训应该坚持参与性的“体验互动”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提倡在研修主题指导下,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忙碌起来、动起来,在培训活动中抱团取暖、感受与传递温暖,进而让教师被激起的师德感染力在更大区域内传递,让美善的师德种子落地生根、发芽开花。体验互动式培训主要由创设情境、主体参与、分享交流和反思提升等阶段构成。创设情境需要培训者结合培训课程的具体要求,充分考量教师需求、特点与兴趣,灵活多样地设计教师乐于参与的教育场境;主体参与强调的是教师应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种种场境之中,将培训活动视作培训者与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共同演绎的舞台;分享交流需要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能做到时刻敞开心扉,在集体、小组、个人分享活动中乐于参与、积极交流,相互碰撞激发,相互传递人性与师德的温暖;反思提升是要求教师做到主动反思反省,通过被唤醒、被点燃,激发其内心的发展与改进动力,并将培训收获贯彻落实到自身特别是自身工作实践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真正的改变,才有真正的培训。

总之,要提高师德培训的实效,当前需要在转变师德培训价值取向的前提下,立足德性关怀,构建着眼于教师幸福的“大师德”培训内容,让教师在体验互动中感受与传递温暖,在道德实践中激发与传递师德感染力,从而引导教师做温暖的师德实践者。

参考文献:

[1]万俊人.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8(3):19.

[2]赵敏.近30年来我国师德建设伦理学思想的冲突与交融[J].教育研究,2011(2):87-91.

[3]伍叶琴,李森,戴宏才.教师发展的客体性异化与主体性回归[J].教育研究,2013 (1):125.

[4]戴双翔.师德培训的核心原则:激发与传递感染力[J].教育科学研究,2016(3):23.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感染力德性关怀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Pygmalion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音乐课堂语言的艺术探究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
愚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