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语言的艺术探究
2016-09-30叶秀梅
叶秀梅
[摘 要]教师要立足于音乐课堂教学实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音乐教学 教学艺术 语言艺术 准确性 精炼度 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7-057
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识谱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将音乐和语言有机结合,用精炼、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为学生讲解音乐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构建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
一、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度
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正确的音乐知识。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学语言必须准确、精炼,应根据课本内容,清晰准确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概念混淆、条理不清的问题,学生听后会造成概念不清,从而影响后续学习。所以,教师应在课前整理好自己的讲课思绪,明确基本概念,在授课时保证思绪清晰、条理清楚,确保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混淆生活语言和音乐语言,如音乐中的“节奏”和生活中的“节奏”是不同的,人们在生活中习惯了“快节奏”的表达;教师在讲解一首歌曲的节奏时,不应用“快”“慢”来表述,而应该用“紧凑”“舒缓”来表述,因为“快”“慢”在音乐中表示速度而不是节奏。其次,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音乐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教师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教师还应播放名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时精炼教学语言,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
二、教学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音乐是一门具有极强表现力的学科,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讲授课本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学习《渴望春天》时,教师可以先简介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首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971年创作一首儿童歌曲,他在写这首曲子时已经疾病缠身,但是在这首曲子里没有丝毫的伤感和绝望,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了解了歌曲的背景,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感受到作者赋予歌曲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改变授课方式,将各种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融入课堂教学中,或者改变课堂语言的表达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播放音乐《渴望春天》前可以说:“同学们,想象一下,严冬过去,万物生长。当我们脱下厚重的衣服,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冰雪消融,看百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感受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春天是多么美好!现在,让我们和莫扎特一起‘渴望春天吧!”教师用这样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导入教学,富有感染力。
三、善用启发性语言
教师在课堂中处在一个引导者的位置,要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开拓思维,收获知识。音乐教师也是如此,不仅要积极备课,善于利用启发性语言,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引导学生走入音乐世界。例如,在学习“星空”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什么?”“这首歌曲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再问学生:“同学们,当夜幕降临,仰望星空时,你们是否幻想过飞向宇宙,看看宇宙上有什么东西?”这些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讲解变得生动有趣。
四、善用评价性语言
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的乐感较强,有的学生的乐感较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予以奖励,用教学语言赞扬他们,并引导他们深入学习,对音乐天赋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要耐心教导。例如,教学“夏天的池塘”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问:“同学们,你们在这首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会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能快速领悟歌曲内涵的学生,教师可以说“你真是太棒了!我仿佛被你带进了美丽的乡村,感受到了夏日的魅力”;对不能正确理解歌曲内涵的学生,教师可以说“没关系,你再用心感受一下,你看,这欢快的旋律,像不像夏日的蝉鸣”。这样教学,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用评价性语言,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励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向更高的目标不断迈进。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一门美妙的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用这门艺术,构建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教师在授课时要把握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度,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教师要注意评价式语言的运用,赞扬表现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深入研究,鼓励表现较差的学生,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创建高效的音乐课堂。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