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观察与欣赏敲开写作之门

2016-05-14王海丽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电影课程资源习作

王海丽

摘 要:小学中段学生习作,而作文对于“生活见识面窄,表达能力欠缺,作文素材贫乏”的外来务工子女来说甚为困难。力求从入微观察生活及引入电影欣赏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建立写的信心,让作文在他们心中活起来。

关键词:课程资源;电影;习作

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活起来?这需要教师将课程资源充分适宜地加以开发利用,让作文教学变枯燥为快乐,变沉闷为轻松,做到以生为本。

作文在语文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提到“作文”,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犯难,作文教学陷入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写”的恶性循环。三四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如何让这些“生活见识面窄,表达能力欠缺,作文素材贫乏”的外来务工子女打好写作基础,让他们愿意写并乐于写,这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谈小学中段学生的作文教学。

一、立足生活,细微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莫言说:“作家的写作必须立足于生活。”对小学生来说写作更应该立足于生活,入微观察。

1.写好观察日记

在三年级下册科学中,学生认识了“蚕”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笔者与他们约定:以日记的形式将观察到的蚕的变化记录下来。看他们的日记,记录得挺详细,其中林同学最为出色。她在日记中写到:“蚕宝宝吃桑叶的时候非常有趣。每次,它们一闻到桑叶的香味,就争先恐后,一拱一拱地爬到桑叶边,用胸前的三对脚紧紧地扒住桑叶的边缘,高高地昂起头,迅速地把美味大口大口地吞进肚子里。不一会儿,它们就把桑叶啃得精光,只剩下光秃秃的叶柄。”

至此学生找到了观察这些小动物的乐趣,接下来,他们的日记基本上以观察小动物为主。四年级上册单元习作中要求写几则观察日记,他们就自己种豆芽,由此将观察动物转向植物。

这种有目的性的记录有利于学生更为细致地观察,关注生活的同时,有利于夯实写作的基础。

2.联系生活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而生活正是激起感情涟漪的源泉。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践,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对生活的发现当中,体验生活的真谛。充实的生活体验会使学生获得丰富而充分的个人体验,获得独特的内心感受,从而丰富文章的内容,彰显文章的内涵。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三下第五单元“感受人间真情”的主题时,布置学生写一篇《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作文。在教学前十天,要求学生观察记录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期间,笔者还分别让学生欣赏了歌曲《感恩的心》,文章《奇迹的名字叫父亲》以及电影《漂亮妈妈》。后来,在学生的书写中发现他们写的事件,跟爸爸妈妈所要讲的话各不相同,但所抒发的情感都非常真挚。其中一位学生在文章中写到:

亲爱的爸爸,您能好好吃一顿早饭吗?每天早上起床,我总会看见你手提早餐迈着匆忙的脚步走出家门。我来不及跟你说上一句话。

亲爱的爸爸,您能早些回家,早点睡觉吗?每天晚上我总等不到你下班就睡着了。似乎只有我在学校做错事,才能好好地听你说句话……一个渴望与父亲相处的孩子,一个为家庭忙碌的父亲,这也许就是外来务工人员的无奈。

二、引入电影,学会欣赏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那么是否可以引入电影,将学生对电影的喜爱迁移到作文教学中呢?

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甚至优于文学作品,因为它是集文学、音乐、表演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它能指导学生观察想象,还能激发学生写作情感,使学生积累语言。

1.用电影对照生活,产生共鸣

三年级下册,给学生放了电影——《漂亮妈妈》。影片讲述了女工因为儿子先天失聪,丈夫因此跟她离婚,她独立承担起抚养儿子的全部责任……学生以局外者的身份看到一个母亲的付出。虽然自己的母亲没有因为要照顾自己而辞去好的工作,但爱自己的那份心他们依然能体会到。

《一个都不能少》让学生明白上学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拥有的权利。在很多贫困的地方,很多同龄的孩子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而对影片中的人物他们也各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学生觉得魏敏芝太笨了,有些学生则被魏敏芝寻找张慧科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看了这部影片学生个个有自己的不同见解。而其中有个学生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比张慧科幸运很多,爸爸妈妈给我创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我从来不用为自己缺少什么学习用品而担心,即使我家再困难,爸爸妈妈也不会舍得让我一个人外出打工。我很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可是我却一直调皮捣蛋跟他们作对。”难以想象这是出自班级里最调皮的邱同学之口。一部优秀的电影就是这样能触动心弦,打动人心,让学生有说的欲望,写的冲动。

2.用电影对照小说,丰富积累

《草房子》《城南旧事》等这些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也让学生欣赏了几部,看过原著的学生私底下比较电影与原著的出入,其他学生深受影响,看了电影之后便去图书馆借原著翻阅,甚至还将不同的地方列出来。

3.用电影引发思考,提高能力

《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千与千寻》等这些影片又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同时也让他们开始觉得命运要靠自己去创造,要勇于尝试,而不是一直感叹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在班级里应学生要求放了两次,第一次看不懂。可在看完第二次又想再看,他们觉得音乐真是门神奇的艺术,被丢弃在池塘之底的学生也能站到世界的舞台之上。

通过欣赏一部部影片,学生也慢慢地由“复述电影内容”到后来的人物点评、观后感、续写故事,现在也开始尝试给影片中的人物写信。

作文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平时重视观察积累,多思多练,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融入欣赏优秀的电影训练中。

参考文献:

[1]曾群少.电影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小学信息教育技术,2012(11).

[2]周华东.用“砖”敲开写作之门:孙双金老师观察作文教学赏析[J].语文教学通讯,2008(28).

猜你喜欢

电影课程资源习作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