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6-05-12徐胜男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青年人才培养模式一带一路

徐胜男,吴 法

(济南市团校,山东 济南 250021)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徐胜男,吴法

(济南市团校,山东 济南 250021)

摘要:要服务好“一带一路”建设,首要任务是抓好青年人才培养。我国青年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及一些现实问题,已不能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需要,必须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青年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泛的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在青年人才培养中,要注意把握一个导向两个原则,尽快创建“三库”,着力在五个模式的构建上下功夫。

关键词:“一带一路”;青年人才;问题;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建设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党中央已把“一带一路”确定为我国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在“一带一路”这一世纪性系统大工程中,我国各级各类青年人才培养如何担当起应有的使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推动我国和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发展,培养出宏大的青年人才队伍,并且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做强自身,以适应并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当前,我国青年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需要,必须深入研究并进行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一带一路”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1]目前,已经有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些国家的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时代要求和我国及沿线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包容性强的巨大发展平台。“一带一路” 不仅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也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提升中国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今年以来,我国在多个外交场合如金砖峰会、亚太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及习主席在出访欧洲期间,均将“一带一路”作为主要倡议提出,多国领导人对这一倡议均表示支持。为有效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我国还特别设立了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一带一路”建设从战略构想、宣传造势进入到具体战略推动阶段。

二、青年人才需求背景

党中央历来重视青年人才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在重要会议上强调人才工作。胡锦涛同志曾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教育和引导青年人才自觉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真诚奉献的人生理想,在投身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强调了青年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驱动实质上是青年人才驱动。要学会招商引资和招人聚才并举,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最缺的人才。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青年人才是主力。一方面,“一带一路”所承载的文化价值需要青年来保护、传承与交流;另一方面,青年人才必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体力支持,将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宏观战略下的布局规划和新一轮改革开放。青年人才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要为“一带一路”建设奉献青春和力量。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首要的任务是青年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内容很广泛,主要还是围绕“五通”工作展开,简单的可分为3个方面:一是交通、信息、能源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资源,货币金融互联互通,可以理解为工程建设和经济贸易;二是区域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海上合作领域,政策的互联互通,可以理解为区域政治和秩序;三是区域性的语言文化、科技人文、卫生和旅游等人文领域的互联互通,可以理解为人文交流与合作。这些战略所涵盖的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资本、货币、贸易、文化、政策、民族、宗教,无一不需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供青年人才支撑。

在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发布“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指出,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

三、国内人才现状

(一)基本情况

到2010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2亿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主要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达到12.5%。自2009年起,我国适龄青少年入学情况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将对人才培养和使用产生一些新的影响。

表1 普通本专科及高中学校毕业生及增减情况

资料来源: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

1.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小幅增长。从表1中看出,自2009年起,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呈小幅增长趋势,高职(专科)毕业生人数先增后减,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变化很小,基本保持在800万左右。由此可见,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增速渐缓,人数变化不大,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平稳,普通高校学生人数已达一个比较稳定规模。

表2 普通小学、初中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

资料来源: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

2.初中和普通小学毕业生人数递减。从表2中看出,2009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时增时减,数量变化不大,而初中和普通小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减,并分别以年均3.44%和3.25%的较快速度递减,这提示我们未来5-10年,我国青年人才数量存在递减趋势。

3.研究生人数增长较快。从表3中看出,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数量呈递增趋势,研究生中毕业生、招生和在校生数量分别以年均8.53%、4.59%和6.32%的速度递增,可见,我国目前高学历人才教育发展较好,研究生数量呈现较好的增长趋势;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高学历的重视,大学生考研的热情很高。

表3 研究生人数及增减情况(单位:人,%)

资料来源: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

表4 留学人数及增减情况(单位:人,%)

资料来源: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

4.留学人员增长迅猛。从表4中看出,近几年出国留学人数和学成回国留学人数呈较大的增长。出国留学人员数量以年均16.17%的速度增加,但增长幅度逐渐放缓。而学成回国留学人员数量增长更大,年均增长34.67%,可见,目前中国的就业环境和经济发展形势比国外许多国家要好,特别是中高级人才的就业前景更好。

(二)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青年人才总量较大,但在人才战略和青年人才工作上仍存在认识不够、流失严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1.人才问题认识不够。“一带一路”战略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仍存在许多认识上的问题,尤其是对青年人才问题的认识不够。很多人一谈到“一带一路”就是资本输出、工程建设、经济援助,而忽视了“物”的输出并不一定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并不一定能够促进所在国的对华友好,甚至还可能劳而无功、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要解决的是青年人才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在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2.顶尖人才流失严重。[2]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强调,我国青年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等与世界先进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

3.外国通人才奇缺。据中国历年出国回国留学人数统计 (2008-2013),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已从改革开放之初以公派为主发展到现在以自费为主,低龄留学人员不断增加。目前,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占出国留学总人数比重不到4%,自费留学人员逾96%。出国留学人员主要前往美、德、英、日、澳等国。而“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情况高度复杂,要想成功地开展有关工作,往往涉及到安全、市场、工程、宗教、社会等多方面的具体问题。要想在这种复杂的环境当中成功,就不仅需要专家,而且需要有全局视野的通才。通才的产生有3个最基本的条件,其一是能力的支撑,它指的是人才应该尽可能地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尽可能地成为“当地通”。随着众多的企业落地,急需大量通晓当地语言、熟知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和人文地理的人才,特别是东南亚、南亚、中亚、东北亚乃至西亚国家政治、经济及风土民情的青年人才。“一带一路”沿线有64个国家,还不断有国家和地区参与进来,而通晓亚洲小语种的青年人才却是奇缺的,遭遇“小语种危机”,小语种教学和小语种人才培养任务很重。而且,我国大众观念中的外语几乎就相当于英语,国外就几乎相当于发达国家,这些观念与我国日益深入和多元开放的国际化进程很不适应,亟待改变。

4.中高级技术人才缺乏。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宏大的不同领域的工程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等专业人才。据亚洲开发银行的评估报告显示,2010~2020年,亚洲各国累计需要投入7.97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涉及989个交通运输和88个能源跨境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完成,需要数以十万乃至百万计各方面的中高级青年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5.国际贸易人才缺乏。区域性经贸往来和良好秩序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青年国际贸易人才。“一带一路”正在形成除大西洋贸易轴心和太平洋贸易轴心之外、新的以亚欧为核心的全球第三大贸易轴心。区域国家经济增长对跨境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2000年各国平均外贸依存度为32.6%;2010年提高到33.9%;2012年达到34.5%,远高于同期24.3%的全球平均水平。[3]预计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规模占比有望提升至1/3左右。亚投行成立后的首个项目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这就急需大量懂得资本运作、货币流通、贸易规则制定、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

6.国际宗教人才奇缺。当前,我国国际宗教人才不足,尤其是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青年宗教人才奇缺。[4]一内地在老挝投资的商人不无感慨地说:“不要以为有钱就能搞定一切!我们想买一块地,最后村里的首领说周围都是他们的佛地,买不得。”如果说在中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不必考虑宗教问题,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就不同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宗教人员和政治势力非常强,宗教在实施“一带一路”的区域不仅仅是信仰问题,而是完全处于这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核心。因此,可以说“一带一路”其实是一个“宗教的路带”。但是,目前我国能精通几门外语且能与沿线国家宗教界打交道的青年宗教人才少之又少。

四、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带一路”建设以“五通”为主要内容,关键要抓好青年人才培养。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青年人才现状和青年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现有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研究符合“一带一路”战略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当然,青年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泛的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在青年人才培养中,我们要注意把握一个导向两个原则,尽快创建“三库”,着力在五个模式的构建上下功夫。

(一)一个导向两个原则

青年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以“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为导向,以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深化战略的全面实施为目标。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本土化原则。本土化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发展现状,坚守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对企业人才的培养要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紧密结合我国大中型企业正在调整、改革的实际,针对不同行业所产生的变化及用人需求,及时调整青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重点,使青年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满足各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二是国际化原则。国际化是要符合国际环境的变化趋势,特别要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要求,以跨国界、跨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一带一路”加速了我国大中企业向海外拓展的进程,为企业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海外就业机会。为了增强企业人员海外就业的能力和优势,需要从国际化的视角出发,坚持通用性、开放性和交流性的原则,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升我国企业从业人员在国际和多国背景下的职业能力。[5]

(二)尽快创建“三库”

当前,我们要尽快创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 “三库”。 “三库”是指中高级青年人才数据库、青年科技人才智库及青年国际宗教人才库。加快建立“一带一路”建设中高级青年人才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人才市场调节人才资源的方向和结构,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

我国要尽快打造“一带一路”建设青年科技人才智库,为国家及沿线省市“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布局、重大任务实施建言献策。[6]青年科技人才智库要围绕“一带一路”行业创新需求,开展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急需人才引进培养等咨询。

“一带一路”沿途是世界上典型的多类型国家,以及多民族、多宗教聚集区域,古代“四大文明古国”诞生于此,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也发源于此并流传至世界各个角落。“一带一路”以经贸合作带动人文交流,以人文交流促进经贸合作,必将在各民族、宗教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尽快创建青年国际宗教人才库,尤其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青年国际宗教人才库。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青年国际宗教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三)构建五个模式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宏大系统工程,只有在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和力量的全方位支持下,才能确保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就青年人才培养而言,要坚持“分层分类”,既要培养通晓国际规则、承载国家使命的高端青年人才、青年才俊、未来领袖,同时也要培养一大批适应“一带一路”基础项目建设的高素质青年技能人才。以下五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将有力地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图1 校企联合图

1.校企联合模式。校企联合如图1,是指由国内外各级各类高校技校与跨国企业合作,在国内外招收学生进行教育或培训,联合培养所需青年人才,毕业或结业后到相应企业工作。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企业有1万多家,但企业和高校合作办学的还不多。同时,还要加大培训的灵活性,方便选择。要做到培训围着项目走,项目建在哪儿,培训做到哪儿,紧跟并适度超前“一带一路”重大基础性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所在国办学,把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与项目建设密切结合起来。[7]中大石油公司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兴建的独资企业,为了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中亚地区人才储备,中大石油公司与西北大学中亚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双方携手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千人培训计划”。

图2 校校联合图

2.校校联合模式。校校联合如图2,是指由国内各级各类高校技校与国外学校合作共建,联合培养来自国内外的学生,并向跨国企业或沿线国家企业输送青年人才。校校之间可以建立姊妹学院,招收国内外学生,也可互派交流生,实行教育教学设施、师资等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青年人才。我们可以在学生招录和就业上开通绿色通道,在涉及有关经费上可由相关企业买单。在培养“一带一路”所需青年人才方面,高校有意识地增设小语种专业与课程,还可以通过组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筹办“丝绸之路各专项教育合作论坛”,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学科领域的大学校长、专家学者来华参会,促进大学合作。

图3 民校培养图

3.出国办学模式。出国办学是指我国利用各方面资源包括民办高校技校资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建学校或培训机构,通过这种方式招收国内外学生,培养符合“一带一路”所需青年人才。[8]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国务院参事王辉耀表示,从全球跨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落地国企业用人还是以当地人才为主。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9]实施十余年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成绩显著,培养了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了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了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了力量。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具备了“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境外大学和教育基地的良好基础。我国政府在“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要扩大相互间留学生的规模,开展合作办学。因此在企业“走出去”的同时,我国的职业院校也憧憬着能够“走出去”。 我国职业教育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但在办学理念、模式、质量和产业支撑方面,完全可以引领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出去”不仅能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影响力,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民办高校达到1500多所,其中本科院校390所(独立学院303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87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482所,民办其它培训机构20104个。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民办教育培训资源丰富,实力较强,许多民办教育机构完全有实力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校办学。如图3所示,本土和驻外国民办高校技校利用各方资源招收国内外学生,按“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培养青年人才。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办小学、办中学、办技校是真正给当地人民大实惠的事情,比流于形式的文化交流要有用的多。我们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建立起国内大学与援建中学的保送机制,或者建立起海外中国企业与技校毕业生的联动机制。一方面,我们切切实实地将中国影响与这些学生和学生家庭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另一方面,这些孩子较小更容易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打动他们比打动欧美大学生要容易的多。

图4 多方联合图

4.多方联合模式。多方联合如图4,是指由政府机构、企业、行业协会及社会力量等资源与国内外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利用多方资源和力量联合培养所需青年人才,并向国内外企业输送。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要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协会及其他社会力量在青年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企业的用工需求决定了学校输出青年人才的就业状况,并且作为接收吸纳就业人员的场所,企业对其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评价最有发言权,所以企业在青年人才培养中应该承担重要角色。各级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其中,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习机会、派遣技术人员教授实训课程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应当发挥各行业协会在组织和协调行业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作用,培养急需的青年专业人才。[10]吴伟等学者探析了德国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慕尼黑工业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于有效整合了国内外、校内外各方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使对学生的培养延伸到学校外部世界,使其可以和学生未来职业相融合。他们认为我国应借鉴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经验,整合国内外、校内外的多重资源,形成多管齐下的“多元制”人才培养格局。

图5 宗教人才培养图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所属宗教人员众多,宗教的政治势力和影响力很大,而我国目前青年国际宗教人才很少,积极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建设的青年国际宗教人才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如图5所示,跨国企业与各宗教协会、各宗教组织及国内外有关院校合作,广泛招收宗教学员到国内外有关院校或机构学习培训,以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需求,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只是中国扮演更多国际角色的开始,仅仅靠国际政治、商业、法律、工程技术人才,无法胜任这些角色。[11]必须培养一大批深谙宗教特别是穆斯林社会生活状况,为当地社会所接受的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青年人才,为外派机构和基建项目的开展做评估、建议、培训、沟通、公关。要鼓励中国学生尤其是宗教青年到国内外顶尖大学攻读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研究的学位,在攻读阶段就要到穆斯林社会中长期生活。同时,也应在国际上引进世界公认的区域问题专家充实高校师资,为中国培养真正熟悉沿途国家社会文化的区域人才。

图6 人才吸引图

5.人才吸引模式。人才吸引如图6,是指各级政府和企业通过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待遇福利吸引国内外各方面青年人才,特别是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同时,国内各高校技校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外学生,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到中国留学,并尽可能到“一带一路”跨国企业工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要扩大来华留学教育,培养适需的境外青年人才。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提升国际影响力、拓展教育市场的重要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来华留学教育工作,来华留学教育的规模与质量稳步提升。据《2014年度来华留学调查报告》统计,2014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7.7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区市的77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就来华留学生规模而言,已占全球留学生份额的8%,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但在国际教育市场上,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这些最大受益国相比,我国仍处于“逆差”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敬文.习近平提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 [EB/OL]. 中国经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8/11/c_1112013039.htm.

[2]盛若蔚.我国流失顶尖人才数居世界首位[N].人民日报,2013-06-06(9).

[3][9]瞿振元.“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教育新使命[N].光明日报,2015-08-13(11).

[4][11]梁永佳,李小云.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要有宗教考量 其实是一个“宗教的路带” [N].国际发展时报,2015-04-30(2).

[5]张力跃.“一带一路”逼迫人才培养变局[N].中国教育报,2015-08-24(3).

[6]董碧娟.我国将打造“一带一路”科技人才智库[EB/OL].中国青年网, http://news.youth.cn/jsxw/201508/t20150826_7049842.htm.

[7]马磊.全国人大代表高岭:西部高校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EB/OL].陕西传媒网,http://www.sxdaily.com.cn/n/2015/0314/c145-5645242.html.

[8]郑勇.“一带一路”、亚投行人才需求青睐留学人员[N].北京晚报,2015-04-22(48).

[10]吴伟,邹晓东,陈汉聪.德国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1(1):71.

(责任编辑:赵广平)

A Study on Constructing the Pattern of training mode for the Youth Tal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XU Sheng-nan, WU Fa

( Jinan Youth League School, Jinan 250021, China )

Abstract:Top priority must be given to youth talent train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Traditional mode of youth talent training and some realistic problems in China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 in implementation of OBOR strategy and we must explore and deeply study this issue in the new situation. Youth talent's training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demands combination of a wide study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joint efforts from all aspects. Special attention and focus should be put onto the one guidance, two principles, "three database" and five modes.

Key words:"One Belt One Road"; Youth Talent; Problem;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16)02-0060-07

作者简介:徐胜男(1962-),女,山东胶州人,高级讲师,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及生命教育方面的研究;吴法(1975-),男,江苏海安人,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及青少年工作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26

猜你喜欢

青年人才培养模式一带一路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现状与创新思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沿海地区青年人才流动趋向规律研究
航标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