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研究

2016-05-12王润北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绩效评价

张 晶,王润北,冯 晶

(1.山东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济南 250014;2.泰山学院 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3.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00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研究

张晶1,王润北2,冯晶3

(1.山东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济南 250014;2.泰山学院 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3.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00 )

摘要:伴随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需要,小额信贷的金融服务功能日趋重要,但其服务能力的大小还需要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进行评估,在参照国际先进的绩效评价体系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小额信贷机构特点,构建可行的、有操作性的绩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以2009-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总结出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小额信贷机构;骆驼评价;珍珠评价;绩效评价;主成分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迄今为止国际上运行比较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主要有两种——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模式和以印尼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为代表的正规金融机构模式,尽管它们分别以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的相应观点为理论基础,但是两者在现实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福利主义小额信贷不仅为贫困群体提供小额信贷服务,还为他们提供诸如技术培训、教育、医疗等全方位的社会服务,能够全面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制度主义小额信贷则不强调社会服务职能,相反更关注小额信贷机构的商业可持续性,特别是财务可持续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业务覆盖率,从而为广大贫困群体提供信贷服务。于是,这两种不同但却都很成功的组织模式决定了小额信贷目标具有双重性,即自身可持续性和服务贫困群体。[2]20世纪80年代初,小额信贷作为国际援助机构扶贫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一种特殊的资金配置形态被引入中国,但仅仅是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十多年后,农户小额信贷的试点工作才普遍展开。纵观小额信贷在中国走过的历程:从1993年开始试点,到1996年逐步开始扩展,再到2000年金融机构开始全面介入,到2008年以后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开始迅速发展,可以清晰地发现其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仍然呈现出小额信贷所具有的双重目标的共性。[3]

如今,在学术界对小额信贷的研究热点则是如何在双重目标下科学评价小额信贷机构的作用。所以,本文将在国际先进的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特点,以山东省为例对其主要的小额信贷机构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价,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服务贫困人口的程度。虽然受政策影响,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但一些规模稍大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仅占其贷款业务很小的比例,还有一些金融机构信息、数据不透明,数据的可得性较差。据此,本文以小额贷款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进行绩效评价。

二、文献综述

一个行之有效的评级体系应该建立在组织目标的基础上,进而才能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于小额信贷机构的绩效评价也是如此。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对小额信贷机构及其绩效评价的研究较早且比较深入。J.Yaron(1994)提出了评价小额信贷机构的双重标准——小额信贷的延伸性和财务的可持续性,并认为两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小额信贷机构若无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它就变成纯粹的慈善机构,从而扶贫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就失去了保障;而若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忽视了扶贫的初衷,它就变成纯粹的商业性组织,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前提和基础。Qayyum和Ahmad(2006)则选择了15家巴基斯坦小额信贷机构、25家印度小额信贷机构、45家孟加拉小额信贷机构,采用DEA模型,对小额信贷机构分不变规模和可变规模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在不变规模下还是在可变规模下,都只有几家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是有效率的,而无效率的原因主要是由技术无效引起的。[4]Hassan等(2009)选取拉丁美洲、中东和南非、南亚共214家小额信贷机构,分别采用生产法和中介法,运用一般DEA方法和Malmquist-DEA方法测度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发现正规小额信贷机构的技术效率高于非正规小额信贷机构的效率。[5]

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推广,国际上还出现了诸多致力于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目前被普遍采用的主要有两种:行动国际的骆驼评价指标体系(ACCION CAMEL)和珍珠(PEARLS)评价体系。行动国际组织在传统的CAMEL体系的五个评价指标基础上,结合小额信贷行业的特殊性,设计了ACCION CAMEL评价指标体系,CAMEL的五个字母分别代表:资本充足性(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能力(Earnings)和流动性管理(Liquidity Management)。珍珠(PEARLS)体系是世界信用理事会(WOCCU)提出的针对微型金融机构的绩效评价体系,PEARLS六个字母分别代表保护(Protection)、有效财务结构(Effective Financial Structure)、资产质量(Assets Quality)、成本回报率(Rate of Return and Costs)、流动性(Liquidity)和增长率(Sign of Growth)。[6]PEARLS体系共包括44项具体指标,较多的指标虽然全面但在日常的管理和操作中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为了提高PEARLS体系的可操作性,WOCCU对原有的PEARLS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进行了精简,概括出包括保护、有效财务结构、资产质量、成本回报率、流动性、增长率在内的PEARLS体系的核心指标体系。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小额信贷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大多只是进行定性分析,只有少数一些文献借鉴国外小额信贷绩效评价指标中的几个指标来对国内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机构进行绩效评价。例如,李莉莉(2005)认为由于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小额信贷机构在产权设置、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若依照客观的评价指标,很多农村信用社都处于破产边缘,所以无法建立一整套客观的评价指标对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的绩效进行评价,因此她只是对国外小型信贷机构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进行简单梳理,用其中几个指标对地方性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绩效进行简单评价。[7]又如,杜晓山(2008)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性质的利弊和它双重目标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发展前景。[8]

(三)简要评价

国外学者大多采用了传统的DEA方法来衡量小额信贷机构的规模效率以及技术效率等,这种方式虽然更精确但不够全面,无法做出综合评价;而在国际上普遍被采用的ACCION CAMEL和PEARLS评价体系,由于统计口径、统计数据、国情等方面原因,在中国并不具有普遍适应性。而国内至今也仍未建立起公认的、客观的、有效的衡量小额信贷机构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在国际两大指标评价体系基础上,基于小额信贷的双重目标、在中国的普遍适应性以及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数据的可得性,在考虑小额信贷机构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能力等基本评价指标基础上加入有关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且能更全面的反映小额信贷机构的双重目标性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三、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如前所述,本文是基于小额信贷的双重目标、借鉴国际流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特点和样本数据的可得性,来构建评价体系。所以,在考虑小额信贷机构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能力等基本评价指标基础上,我们加入了有关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即分别从业务规模、经营能力、贷款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社会责任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价小额信贷机构的绩效,以更全面地反映小额信贷机构的双重目标性;同时,顾及到实证研究中的样本问题,在上述五大方面下设置具体指标时,不仅借鉴国际通行的指标,也要考虑到国情和样本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设计的综合性的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的具体可观测指标参见表3.1。

表3.1 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衡量小额信贷机构业务规模的指标

常见的评价机构规模的指标有机构数量、总资产数额、贷款余额、借款人数量、平均贷款期限、贷款发放能力等等。结合小额信贷机构的特点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小额信贷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实收资本、贷款余额、累计发放贷款额、相对贷款余额比率作为全面衡量小额信贷机构业务规模的指标。其中,小额信贷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实收资本、贷款余额、累计发放贷款额可从统计数据中直接查到,相对贷款余额比率用贷款余额与其总资产的比率来表示,相对贷款余额比率越大,意味着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越高,资产使用效率相对越强。

(二)衡量小额信贷机构经营能力的指标

经营能力用来衡量企业资产的利用程度及使用效率,是企业素质强弱的集中表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债务偿付的保障程度,常见的指标有资金周转率、市场占有率、净资产率增长额等。针对小额信贷机构经营资金项目的特殊性,这里选取利息收入和资本周转倍数作为衡量小额信贷机构经营能力的指标。其中,资本周转倍数指本年累计贷款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这个指标既可以反映贷款发放的能力和效率,又可以反映贷款期限的长短,是衡量小额信贷机构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这一指标越大,则经营状况越好。

(三)衡量小额信贷机构贷款资产质量的指标

常见的衡量贷款质量的指标有:贷款逾期率、风险贷款率、贷款损失率、不良贷款率等,这些指标均能体现小额信贷机构控制贷款风险的能力。小额信贷机构的主要资产为贷款,贷款质量与小额信贷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本文选取围绕贷款质量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不同期限贷款比例作为衡量指标。其中,不良贷款率指不良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该指标越小说明其贷款质量越高,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越强;不同期限贷款比例用不同期限贷款额占总贷款额的比例来表示,期限越短的贷款占比越大,说明相对风险越小,资产质量越高。

(四)衡量小额信贷机构盈利能力的指标

盈利能力用来衡量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通常以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的多少及水平的高低来表现。常见的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有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等等。本文采用总资产收益率来直观地反映小额信贷机构运用资本的效率,以此衡量其盈利能力。总资产收益率以营业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来表示,[9]可以衡量小额信贷机构创造利润的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该指标越大代表其盈利能力越强。

(五)衡量小额信贷机构社会责任的指标

根据小额信贷机构目标的双重性,为了衡量其服务贫困群体的能力,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还应加入一些诸如贫困线以下的贷款者比率、妇女贷款者比率、无土地贷款者比率、平均贷款规模、贷款人数增长比率、涉农贷款比率、小微企业贷款比率等社会性指标。[10]本文将选取涉农贷款比率、[11]小微企业贷款比率作为衡量社会责任的指标。其中,涉农贷款比率为发放的“三农”贷款占累计发放贷款总额的比率,小微企业贷款比率为面向小微企业发放的贷款总额占累计发放贷款总额的比率。一般说来,这些指标越大,代表小额信贷机构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大。

四、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

近些年来,全社会对发展小微金融的呼声不断,而实践层面上,小额信贷的规模也的确日益庞大,但是其中的资金结构也异常复杂,并且也没有总体规模的统计数据。本文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进行实证检验,这一方面是因为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提供小额信贷,其在小额信贷机构中具有典型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以季度数据形式公布全国各省市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状况,可以保证本文所用数据的可得性和权威性。

山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在农村金融和小微金融领域提出了诸多改革措施,对其小额信贷机构的绩效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08年,山东省开始进行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业务;2009年,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为小额贷款公司定位,受此政策影响,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虽然仍然受到资源短缺、机构自身贷款风险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因素的影响,但业务量迅速扩大,基本实现了支持小微企业的相关功能,所以本文将以2009~2014年的数据为例,依据前面构建的评价体系对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绩效进行具体评价。

(一)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指标基本分析

1. 业务规模评价

表4.1中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从业人员、实收资本、贷款余额、累计发放贷款数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的增长率基本都在100%以上,虽然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大,增长率在逐年下降,但依然保持了相对高速的增长,相对贷款余额比率也从最初的70%多增加到80%以上。这些表明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速,且资产中信贷资产占比较高,资产使用效率较强。

表4.1 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规模

数据来源:山东省小额贷款协会、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经营能力评价

2009~2013年,山东省小额贷款的平均利率基本保持在15%左右,但近三年来全省小额贷款的平均利率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顶峰16.8%下降至15.8%又下降至15.1%,这可能与金融危机之后经济逐渐复苏,山东省信贷环境逐步向好有关。虽然平均利率下降,但由于贷款余额的逐年大幅上升,总的利息收入仍呈现逐年增加态势,2009年~2013年利息收入分别为:26808.38万元、69052.83万元、261516.26万元、450689.23万元、545456万元。在此基础上,单个公司和单位注册资本上的利息收入也呈上升趋势,但增长率不及利息收入的增长率高,这也说明了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以及注册资本的增长率较高。总体来看,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效率获得提升,收益能力有所增强,经营能力较好。

2009年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平均资本周转倍数为3.04,其中周转倍数在5倍以上的有8家公司,占18.6%,不足2倍的公司有16家,占37.2%;2010年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周转倍数有所下降,全省平均周转倍数仅为2.05,周转小于2倍的公司共79家,超过公司总数的64%,而周转倍数超过5的仅占5.69%;2011年和2012年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周转倍数较之2010年显著提升,平均水平分别达2.85和3.08,且周转倍数大于5的公司占比这两年明显上升,同时倍数小于2的公司占比则不断下降;2013年,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在发放贷款时更为审慎,资本周转速度下降,全省的平均周转倍数为2.70,周转倍数大于4的公司占比下降了3.36个百分点。从资本周转倍数来看,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能力稳中有升。

3. 贷款资产质量评价

通过表4.2可以发现,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伴随着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和实收资本规模的不断增加,单个公司贷款余额不断扩大,出现不良贷款的公司越来越多,不良贷款余额也不断增加,不良贷款率虽比较小,但是也呈不断增加的态势,表明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质量逐渐下降,蕴藏的风险不断加大。而表4.3的贷款期限统计显示,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的贷款多集中在0-6个月,占到贷款总额的80%以上,但有下降的趋势;7-12个月的贷款所占比例则呈上升趋势;12个月以上的贷款仅占约0.1-1%。短期贷款(12个月以内)占总贷款额的98%以上,贷款期限越短相对风险越小,所以,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非常注重贷款资金的及时收回,资金的周转速度较快,贷款质量比较高,这都减少了贷款风险,但随着发放贷款额度的不断增加,贷款期限不断加长,风险也会逐渐加大。

4. 盈利能力评价

2009年和2010年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91%和3.10%,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相差不大,全省95%左右的公司虽能够实现盈利,但多数收益率不足4%。从2011年开始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就逐步上升,至2013年,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平均收益率已经上升为7.42%,我们发现2013年期间收益率高于10%的小贷公司有86家,占公司总数的25%,达到近几年的最高水平,而亏损的仅有7家,占比2.03%,比2012年下降了2家。总体来看,这些数据都证明山东省内小额贷款公司的盈利状况愈来愈好。

5. 社会责任评价

2009~2013年间,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上升,近几年的占比稳定保持在45-55%之间,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在90%以上,其中2013年的情况尤为突出,涉农贷款增幅显著(具体数据参见表4.4)。

表4.2 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资产质量情况表

数据来源: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报告(2013)、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

表4.3 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资产期限情况表

数据来源: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报告(2013)、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

表4.4 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投向表

数据来源: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报告(2013)、山东省小额贷款协会

这一方面说明了“三农”和小微企业本身具有旺盛的资金需求,而小额贷款公司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履行了其设立的初衷,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金融服务,特别是贷款服务,满足了其资金需求。说明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的确承担了其应负的社会责任,很好地实现了其服务穷人的目标。

(二)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

基于本文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上文已经基于五大方面的各个二级指标进行了具体分析。这里将应用SPSS20.0进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得到山东省小额信贷公司各年度的绩效综合得分,从而对其绩效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由于山东省小额信贷公司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缺失值以及部分指标高度相关的问题,如缺少2009年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数量的数据,利息收入与平均利率、贷款余额存在高度相关性,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应将其舍弃。因此,进行主成分分析时仅选择2009~2013年机构数量、实收资本、贷款余额、平均利率、平均资本周转倍数、不良贷款率、总资产收益率、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的数据。在进行分析前,首先对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进行了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经检验证明可对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1. 总方差的解释

根据方差大于1即为主成分的标准,据结果显示应该取前两个作为主成分,其中,第一主成分占总方差的74.279%,前两个主成分累加占到总方差的93.929%,解释力度较大,并且第一主成分的方差是6.685,第二主成分的方差是1.768。

2. 主成分载荷矩阵

根据主成分载荷矩阵可求出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系数,方法为各自主成分载荷向量除以各自主成分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其中,系数的平方和等于1,将各个系数分别乘以9个原始变量标准化之后的变量即为各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根据结果显示,提取的两个主成分中,主成分1主要包括了业务规模、贷款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社会责任指标,主成分2主要反映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能力。

3. 因子得分

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中列明的因子1和因子2的得分,可计算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得分,方法是用相应的因子得分乘以相应的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各主成分得分=各因子得分*各自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表4.5列明了因子1、因子2以及主成分1、主成分2的得分情况。经比较知,在2009~2011年间,主成分1的得分较大,而自2012年之后,主成分2的得分上升且大于主成分1的得分,说明不同主成分的重要性在发生变化。

4. 综合得分及排序

(三)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绩效综合评价

通过对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各指标分析发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山东省小额信贷业务规模呈不断增长态势且资产使用效率强,贷款余额屡创新高,利息收入不断攀升,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超过90%,承担了部分社会责任,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根据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得到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绩效综合得分,从得分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自2009年呈逐年上升态势。从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到,虽然由于主成分1的较大方差使其在综合得分中占据比较大的权重,但是主成分1的得分从开始的大于主成分2的得分逐渐变为小于主成分2的得分,说明主成分1相较主成分2的重要性逐年下降,其中,主成分1包括业务规模、贷款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社会责任指标,而主成分2则主要反映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能力。据此可知,随着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绩效的逐年提升,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能力愈发重要,除了主成分分析中用到的平均利率和平均资本周转倍数指标外,能够反映经营能力的指标还有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公司数量、利息收入/注册资本等。因此,在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未来发展与监管中,在业务规模、贷款资产质量等之外,也应着重关注其经营能力。

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资产质量问题,全省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呈上涨态势,且贷款期限不断增长,这都加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信用风险,受小额贷款公司自身性质的影响,蕴含较大的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其承受风险能力“天然”较低,再加上较高的贷款风险,进一步降低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贷款作为小额贷款公司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和收益来源,其质量和风险问题值得关注。

五、结论

本文以国际先进的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山东省小额信贷机构的特点,构建了从业务规模、经营能力、贷款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社会责任五个方面的小贷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相关年度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评价,探讨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额贷款公司面临较大经营风险。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人信用等级相对较低,且小额贷款公司自身风险控制体系薄弱,在经营运行中其面对较大风险。[12]从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对象看,其主要贷款人是农户、低收入城镇居民和小微企业,这些贷款对象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弱,自有资产较少,且易受到如自然资源、气候、市场等客观因素的外部冲击,一旦出现问题只能由小额贷款公司自行承担损失。从小额贷款公司实际运营看,小额贷款公司放贷手续简单,审批时间短,且风险控制体系薄弱,再加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这使得小额贷款公司具有较大的运营风险。

二是小额贷款公司盈利能力较差。受小额贷款公司单一的经营业务营销,贷款利息成为其主要利润来源,而贷款利率则与收益息息相关。根据《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中的规定,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4倍贷款基准利率),下限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本利率的0.9倍。2009~2013年我国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平均约为6%,根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平均利率范围为5.4-24%,而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平均利率仅为约15%,显著低于贷款利率的法定最高上限。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风险远高于一般正规金融机构,作为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企业,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平均利率仍有上涨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正平,圣英.商业化与小额信贷机构绩效[J].金融论坛,2013,(10):58-64.

[2]钟勇.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西南金融,2015,(3):69-72.

[3]巴曙松,韦勇凤,孙兴亮.中国小额信贷机构的现状和改革趋势[J].金融论坛,2012,(6):18-25.

[4]Qayyum, A., and Ahmad, M.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in South Asia [C]. University Library of Munich, Germany, MPRA Paper with Number 11674, 2006:1-37.

[5]Hassan, M. K., and Sanchez, B. Efficiency Analysis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 Working Paper, 2009,(11):1-22.

[6]徐文学,张韵.标准化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CAMEL框架的改进模型[J].财会通讯,2010,(2):45-46.

[7]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

[8]杜晓山.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可能的发展前景[J].中国农业经济,2008,(5):4-10.

[9]顾海峰,季恺伦.中国境内保险公司运营绩效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来自保险业60家机构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2):59-70.

[10]李姣,周孟亮.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社会绩效的实证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4-65.

[11]中国人民银行武威市支行课题组.农户信贷业务发展及绩效实证分析——以甘肃武威市为例[J].本部金融,2015,(1):50-60.

[12]覃志立,严红.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四川的调查[J].西南金融,2015,(3):73-76.

(责任编辑:杜婕)

A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PCA

ZHANG Jing1, WANG Run-bei2, FENG Jing3

( 1.School of Financ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250014, China;2.School of Business, Taishan College, Taian 271000, China;3.School of Economics,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00, china )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finance, the financial service role played by micro-cred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However, its service ability needs to be assessed b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irstly, referring to the advanced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combining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feasible and operab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Secondly,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ed by us, following the samples of data from 2009 to 2014, we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MFI) in Shandong by the way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finally, we summarize the problems of Shandong MFI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Key words: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CAMELS Evaluation; PEARLS Evalu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CA)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16)02-0126-07

作者简介:张晶(1972-),女,山东济南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研究;王润北(1989-),男,山东聊城人,硕士,主要从事民间金融研究;冯晶(1988-),女,山东济南人,博士,主要从事信贷市场与金融政策研究。

基金项目:山东省博士基金和山东省“金融产业优化与区域发展管理协同创新中心”(BS2011SF008)

收稿日期:2016-02-15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绩效评价
翻转课堂下学习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基于NAR模型的上海市房产税规模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