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治市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016-05-12张海洋

关键词:长治市因素分析农业发展

张海洋

(西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长治市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张海洋

(西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在我国,农业发展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选取作为山西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治理的长治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农业发展相关理论指导下,主要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对影响长治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耕地面积呈现正相关;农业生产总值与政府扶持力度及农业财政支出呈现正相关;从务农人数和农业生产总值的数据来看,二者呈现负相关;农业生产总值与科技投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因素分析;长治市

长治市是山西省晋东南地区的一个中小型的城市,近些年来长治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长治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现了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目标。[1]但发现长治市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鉴于长治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山西省的重要地位及重要意义,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影响长治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并分析其影响程度,为长治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一、 研究方法

本文以长治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作为研究主题,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Eviews6.0的分析工具和计量方法,对影响长治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为进一步推进长治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长治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相关指标定性分析

由于本文是对影响山西长治农业发展因素的分析,本文以农业生产总值作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代表进行考虑,以其作为被解释变量。[2]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有很多,也相对复杂,有自身因素,如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也有外界因素,如劳动力的投入、科技的投入、务农人员的素质等。为便于分析,选取农业耕地面积、财政支出、务农人数、农业机械瓦数和化肥施用量为参考指标。[3]

本文根据长治市统计年鉴以及相关文献,选取了下列指标作为解释变量:(1)自然资源,用农业耕地面积反映{X1};(2)国家扶持力度,用国家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反映{X2};(3)劳动力支出,用务农人数反映{X3};(4)科技支出,用农业机械总动力反映{X4};(5)肥料资源投入,用化肥施用量反映{X5}。[4]

表1 长治各项资源原始数据

(一)自然资源:农业耕地及林地变化情况

自然资本是用来表示自然资源的术语,泛指自然界为农户的生存和生计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服务,包括有形资本(土地、森林等)和无形的公共资本(大气、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提供的服务。[5]本文根据自然资本的属性,选定了林地和耕地作为衡量指标进行分析。由图1可以看出,对比林地与耕地的面积比例,可见林地所占比例非常小,影响性不大。并且,耕地的面积略有下降,林地的面积存在波动。因此,从逻辑上可以剔除林地面积这个影响因素极小的指标。

图1 长治耕地和林地(公顷)变化示意图

(二)国家扶持力度: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支出的变化情况

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区位优势的差异,各地区农业生产状况不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6]由于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是各国政府投资和保护的重点产业,农业财政支持政策的运用,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直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还在于吸引和带动全社会对农业的投入。强化农业基础性投入,为社会投资主体增加农业投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在税收、补贴、贴息等方面对农业投资给予优惠和奖励,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7]因此,本文将其作为因变量(X2)来进行分析,从图2中得到国家对长治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的发展变化趋势,其趋势图如下:

图2 2004-2012年国家对长治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变化图

由图2可知,2004年至2012年国家对长治市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分别为32 185万元,45 293万元,68 750万元,72 404万元,99 392万元,119 732万元,153 294万元,209 718万元,218 148万元,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由此可见,国家对长治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相当大,本文以此为一重要标准来反映长治的农业发展。

图3 长治人力资本变化情况  单位:人

(三)人力资本:农户务工,务农人数的变化情况

本文研究长治农业影响因素,从人力资本的角度进行思考,选取农村劳动力进行系统的分析,其中对于人力资本的研究重点体现在农村劳动力分配上,着重研究务工人数和务农人数这两个指标,通过定性的趋势分析(如图4)得出,在近几年,我国出台的政策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影响不太明显,从图中可以看出务工人数略有上升,但是变化不太明显,务农人数相应略有下降。[8]

图4 务农人数比例变化图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结构的研究,可以算出务农人数的比例,从而得出以上的趋势图。自2004年以来,务农人数比例下降趋势明显,可见农村劳动力在最近几年发生了明显的转移,因此务农人数与农业总产值存在一定相关性,选取务农人数进行定量分析。

(四)科技支出:农业机械瓦数变化情况

本文研究长治农业影响因素,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进行思考,社会资本反映了家庭的外部环境,社会资本严重影响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生活能力的高低,从而影响农户的可持续生计。[9]关于社会资本的测量,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指标,本文认为社会资本的多少决定了农业发达的程度,农业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农业发展的速度,而农业的发达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看农业机械化程度的高低。[10]因此,本文初步收集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这一项指标来考察长治地区的农业状况,通过图5可以看出,近几年以来,长治市的农业机械瓦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农业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可以用农业机械瓦数来替代农业机械化程度进行之后的定量分析。

图5 农业机械瓦数变化图

(五)化肥施用量的变化情况

经济作物、粮食生产绝对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机化肥的质量和施用是否恰当、是否适时。技术进步、科技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增收途径,有机肥料的施用从无到有、从旧而新,始终推动着农业生产完成既定目标。在此过程中,着力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改善农地产出水平成为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陆点。

图6 长治市2004年-2012年化肥施用量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山西省长治市统计年鉴

2004-2012年是山西省长治市农业不断实现历史新突破的关键8年。在这8年间,长治市粮食总产量由2004年的1 298 535吨增加到2012年的1 590 172吨,增幅122%,年均增长15.25%;农业生产总值由2004年的310 234元增加到2012年的574 193元,增幅185%,年均增长23.13%;化肥施用量如上图6所示,由2004年的351 091吨增加到2012年的379 108吨,增幅108%,年均增长13.5%。直观来看,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促进了农业的增收,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2008-2010年间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幅度有所放缓,这一时间段内的农业总产值也有所降低,可见二者呈现出强烈的相互关系。虽然长治市2010年的化肥施用量较2009年有所下滑,但随后长治市的化肥施用量逐渐迈入快速增长阶段,尤其是2010-2011年间,由369 713吨增加到375 678吨,增幅达到102%,为粮食增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长治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一)变量说明和估计方法

本文针对长治农业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既得到具体是正的影响还是负的影响,而且能得到具体影响值。

本文选取的数据来源于长治统计年鉴,由于年鉴推出时间不长,本文选取的年份为2004年到2012年,共9年的数据。

所采用的模型如下:

y=c+α1x1+α2x2+α3x3+α4x4+α5x5

其中y表示农业生产总值,x1表示农业耕地面积,x2表示国家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x3表示务农人数,x4表示农业生产总动力,x5表示化肥施用量。

(二)模型建立

因为本论文要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所以为了避免“伪回归”的现象,必须先做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方法,一般采用EG两步法协整检验。

第一步,用OLS法作协整回归。首先检验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时间序列是否是同阶单整。本文对因变量和自变量做了ADF检验,发现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这是变量在一阶差分后的ADF检验结果,如表3。

表2 2004-2012年长治农业影响因素数据

表3 ADF检验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5%的置信水平下,P值都小于0.05,说明各变量在一阶差分后,均是平稳的,都是一阶单整序列。用yit=c+a1x1t+a2x2t+…aixit+ut进行估计,得到残差序列:

第二步,检验et的平稳性。根据上式得到et的值,对et进行平稳性检验的方法,进行ADF检验,采用专用临界值表看。检验结果如表4。

表4 检验结果

可以看到在5%的置信水平下,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及我们所要建立模型的因变量,自变量是协整的,我们得到的回归模型是可信的。得出的回归报告如下:

表5 各项数据回归报告

从回归报告中可以看出,各自变量的系数在5%的置信水平下,均通过了检验,且可决系数的值0.952908,拟合程度较好,得到如下模型:

y=-16.479893+0.66722x1+3.048215x2-5952330x3+1646209x4+0.316046x5

四、结论

根据模型定量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耕地面积呈现正相关作用,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农业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总值增加0.6个单位。但是耕地面积的增大并不能明显增加农业生产总值。从现实意义来说,土地面积很难做到快速增加,并且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农村土地很多用来建房子、修公路等,通过增加农业耕地面积提高农业总产值是很难做到的。

2.农业生产总值与政府扶持力度及农业财政支出呈现正相关作用,系数为3左右。这说明政府的扶持力度还是很重要的。政府对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业的科研支出和改善农民生活,这样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量的科研支出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率。[11]

3.从务农人数和农业生产总值的数据来看,二者呈现负相关,但这并不表明减少务农人数,农业生产总值就会增加,这也不符合常理,这说明了农业产值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农业机械化、科技等的投入,而与务农人数的多少关系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获得知识的欲望增强,途径增加,这使得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提高。[12]现代农业的生产已经不再单纯依靠增加务农人数而提高了,更多依靠的是农民的技术能力和其参与劳动的原动力。务农人数的减少是必然的,但要维持在一定数量。[13]所以,可采取成立合作社以及对务农人员的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务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从事务农的动力,以此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农业生产总值。

4.农业生产总值与科技投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每增加1单位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将提高1.6单位的农业总产值,增加1单位的化肥施用量将增加0.31单位的农业总产值。这说明提高科技投入,提高机械的使用率以及化肥的施用量能够有效增加农业生产总值。

参考文献

[1] 徐志仓. 现代农业的理论综述研究[J]. 巢湖学报,2011(1):11-15.

[2] 王小利,马礼,张永华,等. 替代农业研究综述[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94-97.

[3] 周霞. 河南省滑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

[4] 马晓国,熊向阳,张福生. 江苏农业发展实证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9(5):97-102.

[5] 熊元. 贵州贵阳乌当区农业发展理论与因素分析——以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716-15719.

[6] 夏泽义, 赵曦.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三角关系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13,11(8):54-58.

[7] 田国英,陈亮.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2007,23(3):52-53.

[8] 张瑞德,蔡承智. 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贵州省为例[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1,11(1):41-47.

[9] 速水佑次郎,费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12-115.

[10] 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4-65.

[11] 宋亚洲,韩宝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06(5):80-81.

[12] 何君,冯剑. 中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及政策选择——国际农业发展“四阶段论”视角下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2(1):6-10.

[13] 哈斯巴根,李百岁,宝音,等.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8(4):189-193.

(编辑:程俐萍)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angzhi

Zhang Haiyang

(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outhwestForestryUniversity,Kunming650224,China)

Abstract:In our country,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blem is always the key problem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zhi city, Shanxi Province, as a provincial government key support objec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governing, and i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levant theories,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way of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detail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changzhi agricultural GDP are analyzed.

Key words:Agriculture develop;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Changzhi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2016)05-0347-06

作者简介:张海洋(1989-),男(汉),山西长治人,硕士,主要从事农业发展、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4

猜你喜欢

长治市因素分析农业发展
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幸福门
长治市:开展病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
长治市财政局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
长治市助力淮海集团加快精企瘦身
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研究现状分析
无形资产减值因素分析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