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切除术中心率变异性的动态护理观察

2016-05-11刘红伟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大庆163111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3期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胆囊切除术

刘红伟(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大庆163111)



胆囊切除术中心率变异性的动态护理观察

刘红伟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大庆163111)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心率变异性的动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动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中低频带(LF)、高频带(HF)、总频带(TP)及低、高频带比值(LF/HF)明显优于对照组胆囊切除术患者(P<0.05)。结论给予胆囊切除术患者动态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率变异率,使其保持平衡,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心率变异性;动态护理

胆囊切除术是胆外科常用的手术,具有出血少、手术简便等特点,治愈率较高,但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1]。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特探讨胆囊切除术中心率变异性的动态护理效果,具体内容见下文。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患者35岁,年龄最大患者60岁,平均年龄(46.25±1.26)岁,男女比例为30:20。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患者36岁,年龄最大患者61岁,平均年龄(46.32±1.29)岁,男女比例为31:19。对照组和观察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待患者清醒后,调整患者的体位,改半卧位,减轻切口缝合处的张力,减轻患者的疼痛。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动态护理措施。(1)认知干预:术后,由于患者对胆囊切除手术疼痛反复缺乏认知及对预后的担忧,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理解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解出现疼痛的原因,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治愈信心。

(2)基础护理:术后嘱咐患者家属协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初次下床患者要量力而行,逐渐增加活动量,从而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患者清醒初期,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食用流质食物,以免导致腹部不适。术后指导患者及早进食,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3)并发症护理:胆漏、腹腔出血、胆管损伤等是胆囊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腹腔情况,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指导患者上下肢运动,增加血液循环,降低气腹等并发症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实施对应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两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处理。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表1 对比两组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情况[(±s)ms2/Hz]

表1 对比两组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情况[(±s)ms2/Hz]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n)50 50低频带1300.35±410.35 830.53±301.34高频带890.24±370.43 430.34±350.32总频带1402.85±560.35 1100.67±400.53低、高频带比值1.25±0.64 3.75±1.96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中低频带(LF)、高频带(HF)、总频带(TP)及低、高频带比值(LF/HF)明显优于对照组胆囊切除术患者(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重要的手术方法之一,其可使患者的肌肉及体壁神经免遭损伤,术后恢复快,但是其会引起胆心反射,对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及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会导致术后并发症,为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全面实施动态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全天候及不间断的护理具有重要作用[2]。

动态护理措施主要是在对疾病全程认识的基础上,以疾病及治疗信息为中心,开展的动态护理模式[3]。心率变异性是临床上用来反应人的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及评估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平衡性的一种指标,并对患者疾病判断及预防起到重要作用[4]。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均会导致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出现异常,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异常也会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应激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患者认知干预措施,及时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应激程度,从而保持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正常,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通过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5]。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中低频带(LF)、高频带(HF)、总频带(TP)及低、高频带比值(LF/HF)明显优于对照组胆囊切除术患者(P<0.05)。

综上情况可知,给予胆囊切除术患者动态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率变异率,使其保持平衡,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刘艳,刘飞勇,何靖雯等.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6):38- 39.

[2]刘小兰,金玉琴,杨丽君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0):17- 19.

[3]孔令珍.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前后的护理特点[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345- 346.

[4]武雪婕,刘烨.开腹胆囊切除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对比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7):892,894.

[5]李员.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120例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29,115.

■论著/护理■

猜你喜欢

心率变异性胆囊切除术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结合视嗅觉刺激的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关于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
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