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支持大众创业的金融体系建设
2016-05-10周建荣姚建峰
周建荣 姚建峰
内容摘要:创业融资困难、缺乏金融服务阻碍了大众创业的实效。因此必须建立与支持创业相适应的创业金融体系,即大力发展服务创业的新型普惠金融模式和完善创业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切实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动力支持。
关键词:创业金融体系 普惠金融 金融服务平台
李克强总理在公开场合多次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并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写入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经济增长模式需要改变、经济新常态下,政府通过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有效防止因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就业和民生问题。因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新常态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和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有力保障。从实践经验看,草根经济体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载体。草根经济体包括小微企业、个体私业者(包含个体工商户、自主就业群体和新生代农民)。从创业实践来看,金融对创业的融资需求支持及金融服务是至关重要的,普惠金融将是支持草根经济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
创业融资困难且缺乏金融服务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依然是社会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的主要中介,随着我国创业环境的持续改善,银行业一直在关注着创业这个领域,很多商业银行都希望能在这一领域改变原有金融服务模式,有所作为。但是仅仅依靠商业银行这一渠道来帮助创业群体实现资金融通和提供金融服务,是远远不足的。对于大多数创业群体来说,在创业过程中,资金在很长时期都是一种稀缺资源。可以说普通创业群体想要融资支持相当困难,同时缺乏相应金融服务,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
信息不对称。创业者大多是从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起步的,往往缺少规范的财务报表以及足够的交易记录信息,业务合作对象或上下游情况也大多不固定。由于太多的不确定性使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创业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制约了信贷资金投放的针对性、准确性。
征信基础薄弱。在创业初期,很多创业者社会履历相对较少,社会经验也不丰富,缺少足够的信用基础数据积累,加大了商业银行贷款的不确定性及风险系数。
金融服务成本高。处于创业期的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一般较小,大都只有几十万、甚至几万元。而对于发放这样一笔贷款,其调查成本并不比大额贷款低多少。比如银行信贷员为了一笔小额贷款,需要逐项调查,成本相对较高。
风险补偿能力不足。 创业者没有太多资产积累,一般都缺少足够的抵押质押物,担保机构一般也不肯提供担保。一旦发生违约风险,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缺少足够的风险补偿,银行就会惜贷,自然会非常慎重。
构建服务大众创业的新型普惠金融体系
我国传统金融体系的现实情况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大银行的贷款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服务,基本不为创业企业提供贷款和服务;政策性银行的业务主要在大型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上,一般也不会为创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进入资本市场的创业板企业,其实已经不处于企业初创阶段。因此,必须构建与大众创业相应的创业金融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大众创业,这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构建新型普惠金融体系,让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更快地惠及更多人群和地区,尤其是大众创业趋势下的创业群体,在新常态下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小微金融的政策,各级政府也对创业群体设立了一些创业基金。2015年初国务院已经决定设立总规模400亿元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处在蹒跚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从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市场层面看,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小微企业为主要类型的新型业态必将不断出现,同时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中,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数量众多小微企业将是金融机构争夺的客户群体,针对小微企业的创业者提供金融服务,是众多金融机构必须全力拓展的最重要领域。2015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要达到上述目标,构建服务大众创业的金融机构体系,关键处理好这类金融机构的覆盖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因此可以提出构建服务大众创业的新型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创新普惠金融的组织体系,解决对创业群体金融供给不足问题,健全包括多种金融机构等在内的功能完备的新型普惠金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不同金融机构的协同效益,实现综合化、一体化的创业金融服务。对于新型普惠金融体系的定位,应该能够有效、全方位和可持续地为创业群体提供融资需求和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因此,构建新型普惠金融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完善和创新普惠金融的組织体系
当前大型商业银行和其他大型金融机构的网点一般都集中在大中城市或经济比较发达的市县,要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资源,可以考虑其网点向县域甚至乡镇延伸,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设立、经营等政策,加大宣传力度,逐步确立新型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服务创业群体。新型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具体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要加大对城市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可以设立科技银行,为创新创业类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需求和服务;可以利用社区银行网点,提供面向居民创业的综合金融服务;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全国网络最大商业银行,利用其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众多网点,探索服务农民创业新路径;其他金融机构如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信贷机构等要为创业金融服务提供便利。此外还要积极探索设立小微企业银行、村镇银行、扶贫微贷公司、农村合作社、地域性的股权交易中心等新型小微金融机构。
(二)丰富和推广普惠金融产品体系
普惠金融产品体系是否丰富,能否较好服务于创业,直接决定其服务的广度、深度和效率问题。针对创业群体的特殊性,要创新信用评估和风险定价模型,拓展抵押担保范围,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同时,结合网络技术和平台的推广,研发更多个性化、便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类型创业群体对金融的需要。
(三)落实普惠金融政策并优化普惠金融生存环境
建立以激励为导向的政策措施,有利于调动金融机构参与普惠金融的积极性。要加强信贷、产业、财税、投资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政府各部门要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工具,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普惠金融的良性发展壮大需要恰当地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如放宽民间资本准入政策、实行差别化定位发展政策、促进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等,甚至要有直接利益补偿、减免税、坏账风险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信用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需要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做好对创业群体、小微企业等基础信息收集、加工和评价工作,为创新和发展各类普惠金融组织提供基础保障。社会各领域要加大金融知识教育普及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拓宽普惠金融渠道体系
发展普惠金融,离不开覆盖城乡的便捷金融服务网络,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网点资源,实现业务重心下沉。当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壮大,具有透明度高、交易成本低、便捷快速等特征,因此要鼓励更多的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业务的协同发展,为广大的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创业群体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普惠金融服务。
积极打造创业金融服务平台
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发展与服务的水平。金融在服务于经济的过程中,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结构。针对创业群体类型的多样性,创业金融服务应该多元化、平台化,整合各层次金融资源,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着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金融服务平台。新型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要从产品创新、互联网金融、金融生态圈等方面推进服务创业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一)以创业金融需求为切入点,进行金融产品创新
打造合作互动平台,大力支持全民创业,积极与社会就业保障部门、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组织互动,满足创业群体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围绕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的重点领域,结合大众创业的实际需求,推出更多新的金融产品。在金融产品设计上,要最大限度地帮助创业群体节省利息开支,降低融资成本,可以根据创业者贷款需求和个人特点,开发标准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系列。
(二)加快互联网金融应用,打造便民金融服务平台
发展服务大众的创业金融离不开覆盖城乡的金融服务网络,互联网金融具有交易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效率高的优势,与发展普惠金融进行结合,鼓励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为创业群体提供良好的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贴近客户、方便群众,使得创业项目能够得到资金支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各类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这一趋势,提升金融服务信息化、网络化服务水平,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探索大数据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比如商业银行、小贷公司可以通过研发创业贷款自动评分模型和审批技术等模式,提升信贷服务的信息化水平。金融机构可以与其他互联网企业合作,探索面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平台的新型金融服务,拓宽普惠金融的渠道体系。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能让很多创业企业和创业者获得金融的支持,催化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整合金融资源,打造创业企业金融服务生态圈
金融生态圈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推動创业企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服务于创业企业,可以逐步支持创业企业做大做强。各类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要积极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为创业企业打造完整金融生态圈。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可以实现金融服务在园区一体化发展,围绕相关创业企业的金融需求搭建服务平台。金融生态圈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金融交易结算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金融信息技术管理服务平台、股权交易服务平台等。金融交易结算服务平台服务主要满足各类创业企业日常货币资金支付、结算、票据贴现等金融服务需求。投融资服务平台主要提供包括中小银行信贷、小额信贷、P2P、众筹、典当、担保、天使基金、PE、金融租赁等多类金融工具。金融信息技术管理服务平台主要负责对创业企业的征信调查、信用评级、金融数据采集与运营等。股权交易服务平台可以对接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科创板等,为创业企业提供股权交易和融资渠道,同时为具有上市潜力的创业企业提供上市辅导等服务项目。
当前,伴随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创业机会将大量涌现,大众创业可以说是恰逢其时。目前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创业企业和创业群体的差异化定位和具体措施尚未形成,因此迫切需要构建新型普惠金融机构体系来大力扶持创新创业企业,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协同发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曹凤岐.建立多层次农村普惠金融体系[J].农村金融研究,2010(10)
2.焦瑾璞.构建普惠金融体系 让更多人享受现代金融[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0(9)
3.李富强.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西部金融,2014(10)
4.游达明,朱桂菊.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构建及运行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1)
5.栾国栋,秦会艳, 黄颖利,李爱琴.吉林省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问题探讨[J].长白学刊,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