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研究

2016-05-10阳鑫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多元回归流通业国民经济

阳鑫

内容摘要:21世纪以来,生产、消费、流通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流通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流通产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链,流通业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要关注我国流通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促进其发展的对策,从而使流通业更好地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多元回归 流通业 国民经济

引言

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1世纪以来工业经济逐渐衰退,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我国经济开始转型发展,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生产、生活等方面占据重要位置,能够加速商品流通,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目前,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流通业的影响力,正在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引导消费、促进生产,推动流通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以便使其更好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流通业发展概况

流通业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有关商品和服务交易活动的产业形式,它是沟通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包含专门从事商品批发、销售、物流以及餐饮等方面的产业,同时也包含工农业经济发展中自行开展的购销活动等。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支撑我国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商品经济与实体经济直接关联性的产业经济活动的总称。目前,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动下,电子商务经济发展迅速,促进新型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状大,比如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网络商城的建立,为企业构建了方便、快捷的网络交易平台,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目前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旗下有淘宝、支付宝、阿里云等著名子公司。由此引发的网络电商企业发展模式不断扩大。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亿,全国零售额达到27898亿元,同比增长49.7个百分点。由以上的概况可以将现代流通业概括为是由上而下、由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零售商自己最终客户组成的一个统一网络体系,将物流、商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进行合理的组织与规划,其发展核心是通过紧密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追求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数据选取和计量模型的建立

(一)数据选取和处理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流通业的发展水平一般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衡量。为了进一步揭示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利用多元回归法建立统计计量模型研究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为了研究这个问题,首先选择第三产业中的流通业(X1)、交通运输物流业(X2)、金融业(X3)、房地产业(X4)这4个产业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这4个因素进行横向比较和分析,并积极分析流通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特别是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以GDP(Y)表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选取的数据均是2010-2015年上半年的数据统计,为了避免数据时间序列的差异影响,在分析的过程中所有变量均取实际值的自然对数形式,然后再根据相关数据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

1.数据处理。本文研究采用人均GDP表示国民经济的发展,使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批发零售额就业人数表示流通业发展水平,三个变量单位发展不一致,而且经济发展总量指标和人均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分析的过程中也较难反映其综合结果,因此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这样能够很好地解决数据可比性问题,本次研究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为平均值-标准差的处理方法:

2.聚类分析。我国各个城市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将所有的城市均按照一个标准进行统一分析,可能会影响本次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为了更加明确地分析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本次研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类分析,并根据人均GDP将国民经济水平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总体分析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

(二)模型建立

建立模型后,将回归方程的各个自变量和因变量输入SPSS20.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分析过程如表1所示。

然后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矩阵分析,分析相关系数单侧检验的P值,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国民经济GDP与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业务之间的关系系数最大值为0.933,其次才是流通业,其相关系数为0.986。GDP与金融业、房地产业的相关系数均比较低,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来我国仓储业、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其次是流通产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与国民GDP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性。然后再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全变量回归方程参数值,如表2所示。

然后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经过分析可以看出来F检验值=475.862,P<0.05,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归回方程中可以看出流通业的增长可能会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等都会对我国国民经济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在第三产业中流通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等对国民经济增长作用最明显,但是传统金融业、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作用影响不是太显著,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经济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实证分析

(一)方差分析

以上分析的主要是在线性假设的情况下,分析其线性回归方程,虽然这个线性回归方程没有实际应用机制,但是经过检验确定后才能给出结论。下面对此进行检验和假设:

其中,SR表示的是方程的显著水平,其值为0.05,计算F值,如果F≥Fe(p,n-p-1),则拒绝H0,则认为y和x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否则认为它们之间的线性组合对因变量没有任何的解释作用。这个分析结果是否成立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来F>F0.05(6,4)所以,H0是分析结果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回归效果不显著,模型分析是有意义的。

(二)方程拟合结果

在多元回归方程模型分析中,利用系数R2这个统计量来衡量回归方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度。通过分析可以将回归方程和反映总离差平方和中可由样本回归解释的部分进行综合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回归平方和与残差平方和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说明回归方程与样本观测值的拟合度比较高,所以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衡量回归方程样本观测值的拟合度,并对残差方程的拟合度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它与回归方程之间的关系。得出的数据拟合度分析表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模型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05374,这个模型的精确度能够达到99.46%,说明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影响作用的预测分析是有效的。

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流通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桥梁和衔接作用。目前流通业的影响力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在流通业的前提和引导下进行积极的发展和前进。流通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强大的引导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商品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促进居民消费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引导作用。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商贸流通业负的外部效应,也就是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所产生的促退效应。

(一)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流通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改变商品流通、社会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对国民经济等方面原有状态的影响能力,这也是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力的一种表现。流通业包括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其中直接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对国民经济的共享率、就业比重的影响。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能够有效促进自身消费能力的提高,在发展中起着促进消费、开发消费以及创造未来消费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主要利用强大的服务功能提高消费体验,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水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消费对于流通业有绝对的依赖关系。由于流通业在社会分工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大,导致居民消费者比较依赖流通业,一些商业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或怠慢客户等逐渐转向衰落,从而从经济转型发展中被淘汰。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经济转型发展中国民经济服务业影响力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在流通过程中对点线面形成流通空间的分析,比如贸易市场、城市以及贸易中心都可以将其看作是经济活动场所中生产到消费的通道。使流通业推动商流、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构成一个联合发展机制,将他们形成一个统一的流通过程,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分别有独立的运行形式和发展规律,同时以信息流为媒介,利用商流实现商品价值,利用物流实现商品的使用机制,从而完成整个商品流通过程。所以流通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产和消费基础之上,加强其服务功能,协调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智能综合流通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外溢性作用

流通间接影响力是指优化社会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等社会外溢作用方面产生的作用。其影响力强弱与本国相关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及管理水平的高低有较大的联系。在市场经济下,外溢效应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从传统分析方面来看,人们对外溢作用进行分析时对经济服务业外溢作用的估算不是太准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社会享用了国民经济服务业的外溢效应,但是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并不需要这种外溢效应支付经济费用。从这方面来看外溢效应没有被计入经济增长统计过程中,所以实际经济发展中忽视国民经济服务业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也就是说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经济服务业外溢效应提高国际经济运行质量,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扩大消费范围、增加就业等方面影响力比较大。所以,在经济发展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率和资源利用率,要大力发展包括国民经济服务业在内的各种经济的发展,提高工农业生产总量,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从其经济职能方面来看,流通业能够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对于消费者来说企业产品以中间产品和局部产品的形式出现,只有在流通过程中进行连接,才能实现生产对消费的意义,这种情况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过程是在流通领域的提高活动,比如加工、搬运以及装卸等,这时必须向流通领域投入一定的信息和技术、服务,使流通从交换中介发展为综合服务系统,因此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不断提高,从而间接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

提高流通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措施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流通业在经济市场间的桥梁作用,积极拓展流通渠道,优化流通主体,构建完善的经济市场流通体系,同时能够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向现代化、产业化、专业化经营,提高我国居民经济收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重视流通产业的发展并明确其产业定位

在经济市场体制下,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顺利发展。但是流通业在实际发展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成为企业在经济改革道路上不可跨越的门槛。而在经济发展中流通产业的作用越来越大,流通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价值实现功能,而且更具有创造价值功能,是对外交往、城市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我国流通业在长期发展、巩固下已经具备了基础性、产业、先导性产业以及战略性产业的特点,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看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都应该被重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定位,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如果产品的流通渠道过长,不仅会增加产品的成本支出,而且也降低产品质量,所以经济发展中必须优化流通主体,积极引导多元经济主体的参与,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和完整的保障体系。另外,流通体系的建立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基础之上,根据经济发展体系中产品流通特点,在经济发展下积极培育产品流通主体,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改善产品流通条件,扩大消费品市场的融合,加强经济市场中特色产品经济发展,打造特色产品品牌,加强商贸文化建设,协调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二)优化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

流通产业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做支撑,其中政策环境是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各个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必须立足于本地区流通业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实际中,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并积极推动我国流通基本法的立法工作,使流通产业在我国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法。另外,国家需制定良好的税收政策,在一定的市场规模下,通过一系列的税收、投资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措施促进流通产业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主要是为流通产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依靠市场解决国民经济中资金流、商流和劳动力等问题,减少资源配置中的不合理情况。并通过实际联合监管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测力度,并合理分析市场竞争价值,对市场经济中的违法行为给予严格的管理,严格打击垄断企业的发展,加强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协同监管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流通产业的诚信体系建立,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重视流通企业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提高流通速度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提高产品物流运输配送效率,在全球化经济发展条件下,产品外销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外销企业对企业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资源整合,积极优化现有的各个部分资源配置,提高产品的物流配送效率。同时构建对物流产品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完善物流网络的发展,利用数字化服务提高物流服务效率。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各个供应渠道之间以及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协同管理,以便能够保障外销企业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商业流的统一发展。其次要重视提升产品流通管理水平,产品在进行创造和创新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流通管理水平,利用现代化管理方式提高流通效率,同时积极利用网络信息和数字化技术进行流通管理,在消费者、生产商及供应商之间实现网上交易处理,构建网络服务平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技术的提高,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结论

总之,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它不仅对国民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所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流通业的发展,积极为流通业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利用信息技术产业促进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从而很好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陈沙沙.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5,29(3)

2.孙金秀.现代流通业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基于中国30个省际数据的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6)

3.朱立龙,于涛,夏同水等.我国现代流通业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26(5)

4.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联合课题组.国民经济新常态下江苏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新思考与新对策[J].江苏商论,2015(1)

5.宗颖.江苏流通业贡献及其发展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5)

6.荆林波,王雪峰.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26(2)

7.刘翠娟,杨龙.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34)

8.费清,卢爱珍.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作用机理及优化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

9.王淑贤.流通业对山西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10.王春宇,仲深. 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6年省会城市面板数据[J].财贸经济,2009(1)

猜你喜欢

多元回归流通业国民经济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江苏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实效性研究
我国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