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同济医院2011—2014年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6-05-09叶显撑张玉臣祝德秋

上海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用药频度

叶显撑+张玉臣+祝德秋

摘 要 本文对上海市同济医院2011—2014年口服降糖药物(OHAs)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4年来上海市同济医院OHAs品种全面,使用金额呈上升趋势,但OHAs占降糖药使用金额比例、OHAs占全部用药金额比例均处于微降趋势。a-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双胍类4年来稳居销售金额排名1~3位;DDDs排序中,磺脲类、双胍类、a-糖苷酶抑制剂稳居1~3位。二甲双胍位列单品种DDDs排序的首位。上海市同济医院2011—2014年OHAs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药物种类全面。

关键词 口服降糖药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中图分类号:R977.15; R969.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7-0035-05

Utilization of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in Tongji hospital of Shanghai during 2011- 2014

YE Xiancheng1*, ZHANG Yuchen2, ZHU Deqiu1**

(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hanghai Tongji Hospital, Shanghai 200065,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Branch of 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The utilization of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OHAs) in Shanghai Tongji Hospital during 2011-2014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in respect of consumption sum, DDDs, and DDC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There were various categories of OHAs in our hospital. The consumption sum of OHAs showed an upward trend, yet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nsumption sum of OHAs in the consumption sum of hypoglycemic agents and the total drug consumption sum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The top 3 of OHAs were a-glycosidase inhibitors, sulfonylureas and biguanides i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and sulfonylureas, biguanides and a-glycosidase inhibitors in the list of DDDs, respectively. Metformin occupied the first place in the list of DDDs. The use of OHAs is basically rational with various categories of OHAs.

KEY WORDS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consumption sum; DDDs; DDC

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趋势。2010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了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其患病率为11.6%, 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1]。糖尿病早期强化血糖控制与长期随访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风险下降相关。口服降糖药(oral hypoglycemic agents,OHAs)在糖尿病的强化血糖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2011—2014年的OHAs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HIS管理系统,以药库出库记录为原始数据,包括出库品种、规格、数量、金额等。

1.2 方法

统计分析2011—2014年我院所用OHAs出库金额、数量、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efined daily cost,DDC)以及OHAs出库金额占降糖药物出库总金额和药品出库总金额百分比等数据。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值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制定的DDD。用药频度(DDDs)=某药品的总用量/该药品的DDD值,DDDs值反映该药的使用频度。DDDs值越大,表明该品种的使用频度越高[2]。DDC=某药品年使用总金额/该药的DDDs值。DDC反映价格总体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物的平均日费用,可用于衡量该品种在经济上的被接受程度。取各年的OHAs使用总金额分别除以对应年份的降糖药出库总金额和药品出库总金额,可得到相应的使用金额比例。

2 结果

2.1 我院2011—2014年OHAs用药变化情况

2011—2014年我院OHAs使用金额、降糖药物使用金额和全院用药总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但OHAs占降糖药物使用金额比例、OHAs占全部用药金额比例却有下降趋势(表1)。

2.2 各类OHAs的消耗情况

我院OHAs品种数保持稳定,2013年引进两种新药,均为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a-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双胍类4年来稳居销售金额排名1~3位,双胍类、a-糖苷酶抑制剂呈上升趋势,磺脲类呈下降趋势,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增长明显。DDDs排序中,磺脲类、双胍类、a-糖苷酶抑制剂稳居1~3位(表2、表3)。

2.3 各种OHAs用药情况

二甲双胍的DDDs高据首位,它的销售金额排在阿卡波糖之后,占据次席。格列齐特和格列吡嗪的临床使用出现明显下降。格列齐特的DDDs排序从2011年的排名第1持续下降至2014年的第4,销售金额从2011年的近120万元降至2014年的不足70万元(表4)。

3 讨论

2011-2014年我院OHAs使用金额、降糖药物使用金额和全院用药总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但OHAs占降糖药物使用金额比例、OHAs占全部用药金额比例却有下降趋势。OHAs占降糖药物使用金额比例由2011年的64.99%进行性下降至2014年的56.09%。由于各品种DDC值基本保持稳定,分析其原因可能主要是与胰岛素治疗的正确理解不断加强、可供选择的胰岛素制剂越来越多且其注射装置不断更新、胰岛素的应用越来越被患者接受和实践有关。我院的OHAs品种全面并稳定,能满足临床的不同需要,并根据医学进展于2013年引进新型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沙格列汀和维格列汀。

a-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双胍类4年来稳居销售金额排名1、2、3位,合计构成比超过65%。DDDs排序中,磺脲类、双胍类、a-糖苷酶抑制剂稳居1、2、3位,合计构成比超过80%。以上三类我院应用最频繁的OHAs,也是上海地区应用最广泛的OHAs,我国南京、武汉等地区的总体使用情况亦类似[3-5]。

二甲双胍通过缓解氧化应激和炎症、改善内皮功能和血脂谱等多种机制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是目前唯一被2013 AACE指南推荐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物[6]。如果无禁忌证和不耐受,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且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二甲双胍不仅是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也同样适用于非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群,且疗效和不良反应与患者的体重指数无关[1]。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与剂量(500~2 000 mg/d)呈正相关,最佳有效剂量2 000 mg/d[7]。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制定的该药的DDD值为2 000 mg,而我国医生习惯处方量偏小,多为1 000~1 500 mg/d,相关文献DDD亦常采用1 500 mg[8-9]。在处方点评中,发现我院临床医生最常见的该药处方量为1 500 mg/d,与专家共识和指南推荐不符,提醒临床关注。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虽然二甲双胍已成为DDDs最大的OHAs,但其DDDs构成比仅从2011年的20.05%微升至2014年的23.47%,并未充分体现出国内外指南推荐与专家共识的绝对优势。

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a-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仍未达标,则可加用胰岛素促泌剂、a-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二线治疗)。不适合二甲双胍者可采用其他口服药的联合治疗。

a-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上海地区糖代谢异常患者中高达88%的患者伴有餐后高血糖,使该类药物得到大量的应用[10]。阿卡波糖是a-糖苷酶抑制剂中使用最多的药物,2013年它的DDDs 排名由第4位升至第3位。其销售金额更以绝对优势4年均牢牢占据首位并保持稳定增长,2014年其金额构成比已高达37.1%。阿卡波糖的DDC最高,可能受经济因素影响,相对价廉的同类药物伏格列波糖在2013和2014两年增长迅速。

我院使用的磺脲类药物有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格列美脲,该类药物的销售金额显示出下降趋势,药物的总DDDs占比也从2011年的47.26%下降至2014年的38.45%。但依然是用量最多的一类OHAs,DDDs排序位居第1,金额排序位居第2。格列齐特和格列吡嗪的使用在我院呈明显下降趋势,格列喹酮在2013年开始又呈上升趋势。第三代的格列美脲因其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具有一定程度血糖依赖性,极少引起低血糖,又有一定的胰外作用,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每日仅需一次给药即可达到24 h 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使用方便[11],治疗费用低廉(我院为国产仿制药,2012年开始DDC为1.49元),其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保持增长态势,4年来,DDDs排序不断提升,2013年已位居第2。

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两药的总使用金额稳步增长,金额构成比也从10.57%增至12.38%。该类药物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明显低于磺脲类,且一般都发生在午餐和晚餐前,容易被发现和及时处理,安全性较好,因此得到广泛使用。尽管2012年两药的DDDs略有下降,但2013年开始再次呈现增加趋势。国内有研究指出,瑞格列奈降低餐后血糖的疗效优于二甲双胍、磺脲类和a-糖苷酶抑制剂[12],我院使用该药远超同类的那格列奈,其2014年销售金额已超百万之多,排名跃升至单品种消耗金额第3 位。

由于罗格列酮使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2010 年10月该药在欧洲撤市,之后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严格限制罗格列酮的临床使用,因而该药临床使用量很低。尽管2013年11月美国FDA根据最新研究数据,全面解除含罗格列酮制剂的使用和处方限制,但是对罗格列酮的心血管安全性的忧虑一时难以打消,其临床使用依然很少,且该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同为噻唑烷二酮类的吡格列酮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造成死亡或心力衰竭的风险显著低于罗格列酮[13],因此我院临床医师在选用该类药物时多选择吡格列酮,其DDDs 排序稳居第5位。

西格列汀、沙格列汀和维格列汀为新型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该类药物具有能显著降低血糖、血脂水平,且有不增加体重、可减轻胰岛素抵抗、低血糖风险小等优点[14]。 2010年我院开始使用西格列汀,2013年引进沙格列汀和维格列汀,但由于该类药物目前均为自费且DDC较高,使用受限,4年间金额构成比仅从0.62%升至4.37%。

OHAs品种众多,新型的OHAs不断出现,需要医师以循证医学为理论基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药物特点实施个体化的给药方案,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3]。通过使用情况分析,我院2011—2014 年OHAs种类全面,使用合理,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和瑞格列奈等安全有效的OHAs占据主导地位,符合循证医学思维,但二甲双胍的应用并未充分体现出国内外指南推荐与专家共识的绝对优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4, 6(7): 447-498.

[2] 邹豪, 邵元福, 朱才娟, 等. 医院药品DDD数据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 中国药房, 1996, 7(5): 215.

[3] 石卫峰, 归成, 李晓宇, 等. 上海地区119 家医院2008-2011年口服降糖药利用分析[J]. 中国药房, 2013, 24(2): 110-113.

[4] 王璐璐, 刘慧. 南京地区34 家医院2011-2013年常用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J]. 中国药师, 2014, 17(12): 2104-2107.

[5] 雷永芳, 李喜平, 袁维刚, 等. 武汉地区32 家医院2010—2012年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J]. 中国药师, 2014, 17(2): 296-300.

[6] Garber AJ, Abrahamson MJ, Barzilay JI, et al.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edocrinologists comprehensive diabetes management algorithm 2013 consensus statementexecutive summary[J]. Endocr Pract, 2013, 19(3): 536-557.

[7] 母义明, 纪立农, 宁光, 等.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8): 673-681.

[8] 石卫峰, 夏洁, 傅亮, 等. 我院2010-2013 年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J]. 中国药房, 2015, 26(5): 596-599.

[9] 吕明, 王正军, 李鹂. 2009年至2011年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J]. 中国药业, 2013, 22(1): 32-33.

[10] Jia WP, Pang C, Chen L,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n a Chinese adult population: the Shanghai Diabetes Studies, a cross-sectional 3-year follow-up study in Shanghai urban communities[J]. Diabetologia, 2007, 50(2): 286-292.

[11] 郭晓惠, 吕肖峰, 韩萍, 等. 格列美脲起始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GREAT 研究亚组分析[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2, 28(12): 979-983.

[12] 蔡晓凌, 周灵丽, 罗樱樱, 等. 瑞格列奈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 21(10): 907-912.

[13] Juurlink DN, Gomes T, Lipscombe LL, et al. Adverse cardiobascular events during treatment with pioglitazone and rosiglitazone: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J/OL]. BMJ, 2009, 339: b2942. doi: 10.1136/bmj.b2942.

[14] Monami M, Iacomeli I, Marchionni N, et al. Dipeptydil peptidase-4 inhibitors in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J].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10, 20(4): 224-235.

猜你喜欢

用药频度
某民营医院2014—2015年老年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应用分析
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分析
2013年某院原发性胃癌住院化疗患者用药分析
运用Excel批量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