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成都地区23家医院消化系统药品应用分析
2017-03-21罗飞魏莹杨明
罗飞 魏莹 杨明
[摘要] 目的 分析成都地区23家医院2010~2015年消化系统药品的使用情况,为消化系统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排名、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参数对2010~2015年成都地区23家医院消化系统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10~2015年,成都地区23家医院消化系统药品及亚类保持增长,其中抑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连续6年销售金额居第1位。销售榜前10位药品稳定增长,包括5个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4个保肝药;其中,5个PPIs和保肝药复方甘草酸苷的DDDs排名始终居于前6位。销售榜前10位药品的DDC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结论 PPIs为消化系统药品中销售金额最高、使用频度最大的一类药品。前10位药品的销售金额和DDDs增长的同时,其DDC均出现下降,说明消化系统药品临床使用强度增大,但药品价格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成功,降低了患者的药品费用。
[关键词] 消化系统药品;质子泵抑制剂;保肝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1(c)-007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se of digestive system drugs in 23 hospitals of Chengdu Area from 2010 to 2015,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ational use and intervention of digestive system drugs. Method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rugs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in Chengdu from 2010 to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with the parameters of sales amount, rank, frequency of use (DDDs), average daily charge (DDC) and so on. Results The total cost of digestive system drugs and their subgenera in Chengdu Area from 2010 to 2015 maintained stable growth; the sales amount of antiacids and medicines for peptic ulcer treatment was ranked first for 6 consecutive years. The amount of sales of the top 10 drugs including 5 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 and 4 hepatoprotectants also kept growing. The DDDs of 5 kinds of PPIs and hepatic protectant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always ranked in the forefront. The DDC of the top 10 drugs was decreased at different degree. Conclusion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drugs, PPIs have the highest amount of sales and the largest frequency of use. The top 10 drugs sales amount and DDDs kept growing, while their DDC declined. This shows that the intensity of clinical use of digestive system drugs increased, but the reform of drug prices has been successful and medication cost reduced.
[Key words] Digestive system drugs; Proton pump inhibitors; Hepatoprotectants; Sales amount; Defined daily doses; Defined daily consumption
近年来,由于工作压力大,节奏快,饮食等生活无规律,作为一种影响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在各种疾病类别中位于前列的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1-2]。而消化系统药品种类繁多,如何达到合理用药,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在医疗改革不断加强以及医院药事管理职能的转换情况下,已作为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3]。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地区23家医院2010~2015年消化系统药品进行分析并评价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及干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成都地区23家医院向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上报的药品销售数据。
1.2 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排名、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统计参数,对成都地区23家医院在2010~2015年连续6年的时间里各类消化系统药品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其中,DDD是指单方药品的主要适应证对应成人每日平均使用剂量。DDDs =药品当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此值说明了该药品该年理论上可被多少人用多少天。此值越大说明该药用药频度高,临床使用倾向性大。当相同药品因为不同剂型导致DDD值不同时,需各自计算DDDs后,再把DDDs相加,最后方可得到总DDDs。本研究采用的“限定日剂量”值参照的是WHO最新推荐的DDD值,如果WHO缺乏相关数据则参考该药品说明书和《新编药物学》(第16版)[4]确定。日均费用(DDC)=药品年总销售金额/该药DDDs,该值说明了选用该药并采用DDD值(成人平均维持剂量)治疗其主要适應证时产生的平均每人每日费用,其值越大说明每日药品使用费用越高[5]。
2 结果
2.1 2010~2015年成都地区23家医院抗消化系统药品及亚类销售金额情况
结果显示,2010~2015年消化系统药品及亚类药品的销售金额保持增长,仅在2015年,抑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催吐药及止吐药和解痉药比2014小幅度减少。消化系统药品排名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仅泻药及止泻药、解痉药和助消化药有微小变化。抑酸药及消化性溃疡病药、肝病用药和催吐药及止吐药排名始终位于前3位,2010~2015年间,每年这三类药品销售总金额均超过消化系统药品的80%以上。见表1。
2.2 2010~2015年消化系统药品销售金额榜前10位销售额及排名情况
结果显示,排名前10位的消化系统药品中,PPIs有5个,保肝药有4个,仅托烷司琼为止吐药。近6年来,消化系统药品销售金额前3名始终被PPIs占据。销售榜中,泮托拉唑一直排名第2位,奥美拉唑在2010~2012年排名第1位,埃索美拉唑在2013~2015年排名第1位。保肝用药中,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苷和鸟氨酸-门冬氨酸销售金额均呈上升趋势,至2015年,二氯醋酸二异丙胺销售金额明显下降。见表2。
2.3 销售金额榜前10位的消化系统药品DDDs及排名情况
结果显示,销售金额前10位的消化系统药品DDDs均保持较稳定增长,除保肝药复方甘草酸苷外,其余靠前的均为PPIs类药品,说明该类药品使用强度大,临床使用倾向性大。从2011年开始,复方甘草酸苷的DDDs排名开始上升,到2015年超过PPIs上升到第1位,说明其在临床使用频度增加明显。在PPIs里,兰索拉唑从2012年开始,始终排名前2位,奥美拉唑在2010~2013年排名第1位,2014~2015年排名第3位,说明两者为最受欢迎PPIs。见表3。
2.4 销售金额榜前10位的消化系统药品DDC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从2010年起,前10位药品的DDC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到2015年,包括前几年呈上涨趋势的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在内,所有药品均呈下降趋势,说明了近年来,我国关于药品价格的医疗改革确实取得了成功,降低了患者的药品费用。见图1、2。
3 讨论
本研究统计分析数据显示,PPIs为消化系统药品中销售金额最高、使用频度最大一类药品。与文献[5-8]研究结果相一致。首先,由于PPIs抗酸能力强、选择性高、作用时间长,和H2受体拮抗药相比,其疗效显著性增强,已成为治疗消化系统主要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等的首选药品[9-11]。所以,作为首选药品,PPIs适应证广和所对应疾病的患病率高是PPIs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其次,随着PPIs的广泛使用,其不合理用药现象逐渐加重,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用药时间过长、用量及给药次数不合理,其中无指征用药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已成为临床不合理使用的重灾区,文献报道其合理使用率为9.9%~57.61%,主要问题为无指征用药[12-15]。
随着更多的PPIs运用于临床及其研究的深入,近年来逐渐认识到此类药品药效相似,但是其药代动力学有明显的差异性。FDA于2009年对于氯吡格雷和PPIs的联合应用情况多次提出了“黑框警告”,建议选用氯吡格雷时避免再联用作为PPIs的奥美拉唑,原因是奥美拉唑能够抑制细胞色素P4502C19,从而抑制氯吡格雷活化,影响氯吡格雷疗效的发挥[5]。从本研究统计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奥美拉唑相比兰索拉唑而言日均费用明显下降,在PPIs类药品中的DDDs排名由榜首降为第2位。兰索拉唑由于价格较低,日均费用不高,半衰期较长,且临床上有口服和注射用两种剂型,再加上兰索拉唑的相互作用报道较少,所以被广泛选用,其DDDs超过奥美拉唑排名第一。雷贝拉唑的代谢主要经由非酶代谢途径产生硫醚复合物,而不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代谢,所以服用雷贝拉唑时的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小,且和其他药品的相互作用也很少,但是由于该药只有口服型没有注射剂型,影响了其临床使用。作为左旋体的埃索美拉唑,具有更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药品间相互作用更少,但DDC较高,临床选用时受到较大限制。
销售金额榜排名前10位的消化系统药品中,保肝药有4个,其销售金额及使用频度仅次于PPIs。我国属于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流行广泛,发病率高[16]。2010年,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有9300万人,已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约132万例,死亡884例,位居各传染病发病率首位[17]。另外,我国也属于结核病高发国家,患病人数居世界第2位,其发病率在各种传染病中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居于第2位[18]。因为抗结核药品多数具有肝毒性,抗炎保肝治疗可以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19-22]。复方甘草酸苷、鸟氨酸-门冬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二氯醋酸二异丙胺4种销售金额位于前列的保肝药都是临床常用品种,但目前尚缺乏不同品种的保肝药疗效相互比较的研究。本次统计分析显示,复方甘草酸苷DDDs最大,这可能与该药DDC较低且剂型分为口服和注射剂型,选用较为方便有关。此外,除了保肝外,复方甘草酸苷还具有类激素样作用,还能够被用于皮肤炎、湿疹、荨麻疹的治疗。
综上所述,2010~2015年间成都地区23家医院消化系统药品的销售金额和DDDs稳定增长的同时,其DDC均出现下降,说明消化系统药品临床使用强度增大,但药品价格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成功使其DDC降低了。销售金额榜前10位的各类消化系统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和其他研究结果相同,PPIs和保肝药品为使用最广的消化系统药品,但具体原因尚缺乏处方数据作为支持。希望下一步的研究能收集到足够的处方信息来支持这两类药品的合理使用分析。
[参考文献]
[1] 刘家基,李盛,王金玉,等.兰州市城关区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J].疾病預防控制通报,2016,31(5):17-19.
[2] 屈莉,孔淑贞,王维霞,等.综合医院急诊监护室收治患者疾病特点分析[J].中国病案,2016,17(1):72-74.
[3] 苏金石,胡兵,程望林.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合理用药[J].当代医学,2010,16(26):22-24.
[4]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6.
[5] 杨明,周玥,刘福.2012年至2014 年成都地区21家医院消化系統药物利用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4):528-531.
[6] 王婷,李静,甄健存.北京地区22家医院2009-2011年消化系统药品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18):1640.
[7] 杨明,刘福,何梅,等.成都地区23家医院2010-2012年消化系统药品利用分析[J]. 中国药房,2014,25(46):4335.
[8] 孙立霞,林红.2010-2012年我院消化系统药品用药分析[J].首都医药,2014(4):44.
[9]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15,20(3):155.
[10] Hunt RH,Xiao SD,Megraud F,et al.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全球指南——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J].胃肠病学,2011,16(7):423.
[11] 张晓岚,郭金波,尹凤荣.2015年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进展[J].临床荟萃,2016,31(2):131-142.
[12] 付琳.外科162例质子泵抑制剂合理用药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4):879-880.
[13] 蒋军,夏宗玲,王秋纯.某院门诊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6,13(6):367-370.
[14] 尹钢,张石革.2010-2013年全国医院系统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趋势及相关问题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6):817-819.
[15] 王燕.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事,2016,30(8):827-831.
[16] 李扬,耿爱生,汪心海,等.中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GIS空间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2):235-238.
[17] 梁晓峰.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对策[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6):561-564.
[18] 廖丽.我国结核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工作形势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3):129-130.
[19] 郑丽华.雾化吸入疗法治疗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0):167-169.
[20] 李娟,刘青梅,平洁.保肝药在抗结核化疗中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8):992-993.
[21] 张清泉,章宝燕,陈少楷,等.我院8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4):169-172.
[22] 刘小玉,袁保东.结核病合并基础肝病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J].医药导报,2016,35(3):264-267.
(收稿日期:2016-09-11 本文编辑:程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