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网络测试数据的分析与启示

2016-05-06贾青青鞠明晖蔡永洁杨守业张大陆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数据分析研究生

贾青青 鞠明晖 蔡永洁 杨守业 张大陆



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网络测试数据的分析与启示

贾青青鞠明晖蔡永洁杨守业张大陆

摘要:以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网上测试系统运行以来的测试数据为样本,通过对不同培养层次、不同学科门类、不同学生类别的研究生答题通过率和各大类型试题的错误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如何运用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网上测试系统开展研究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网上测试;数据分析;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

学术诚信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学术腐败现象凸现,学术不端行为已成为高校必须全面重视的重要问题。针对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现状,同济大学以“教育防范为主、惩戒处罚为辅”为指导思想,在充分调研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的基础上,完成了《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编制,以此指导研究生有效识别和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并在原有的“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开发了“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考查系统”模块,通过答题的形式,更好地帮助研究生学习和理解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行为规范。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测试实施一年半以来的数据资料,探讨新常态下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主要内容

学风与学术诚信建设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正确引导研究生提高学术诚信意识、自觉遵守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学术道德规范和准则。为此,同济大学组成了涵盖理、工、文、法、医、经、管等各学科教授和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分析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编撰了指导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的《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总则。明确了研究生必须遵守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关于科学研究中学术规范的规定要求,指出了《规范》的受众对象及学术行为规范范围。②研究程序规范。阐述了研究生论文开题、科学实验(调查)、研究数据处理、研究结论等方面具体研究程序的规范要求,告诫学生任何科学研究都应该论证缜密、表达科学、客观严谨,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捷径。③学术成果规范。阐述了论文撰写、学术引文、论文署名、论文发表等方面学术成果的规范要求,列举了学术成果的多种表现形式,特别界定了剽窃、抄袭、篡改、伪造等容易混淆的定义。④个人履历撰写规范。阐述了个人履历中学历(学位)获得、工作经历、学术成果、获奖及其他证书、特长等信息的撰写规范,特别指出了未公开发表的成果的信息列出规则。⑤学术不端行为处理。阐述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并坚持教育和惩处相结合的原则。⑥附录。列举了部分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科学实验(调查)过程中的不端行为、研究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不端行为、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不端行为、学术引文过程中的不端行为、论文署名过程中的不端行为、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不端行为等,告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无论故意与否,均有悖于学术研究的职业道德和学术研究行为规范。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工作,不仅要立足于思想道德教育层面,更要体现在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之中。《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的编撰,将研究生诚信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第一次从研究生关心的选题、综述、研究、实验、论文撰写、署名、知识产权及个人履历等诸方面,系统构建了从入学到毕业的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学术诚信规则,帮助研究生澄清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若干模糊认识。学校将《规范》列入《研究生学习生活指南》,使之成为每个研究生必读内容,并建立了开学典礼主题报告和日常讲座宣讲教育相结合、诚信教育与研究生培养环节相结合的长效教育模式,帮助研究生学习和了解《规范》中的实质内容,牢固树立学术诚信意识,正确判断学术不端行为。

二、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网上测试数据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为更好地让研究生学习和理解《规范》内容,研究团队根据《规范》涵盖的各个部分,编制了数百道相应的网络测试题,并开发了“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考查系统”,全面测试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理解和判断。题库内容包括“总则”、“研究程序规范”、“学术成果规范”、“个人履历撰写规范”、“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等5大类,每一类有若干小题。系统从试题库中随机生成25题,研究生在规定的15分钟内全部答对才被认定为通过。测试不通过者继续下一次测试,通过者获得1学分。并且要求在中期考核前完成。

网上测试系统从2013年开始运行,根据对2013 年9月至2015年3月测试数据(2.37MB)的统计,2013级共有626名博士生、3232名硕士生完成测试,分别占该级博士生总数的67.31%和硕士生总数的90.89%。2014级共有534名博士生、2429名硕士生完成测试,分别占该级博士生总数的56.81%和硕士生总数的70%。笔者重点分析通过测试的平均次数、各大类试题答错次数及典型案例剖析,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提供研究基础。

(二)数据分析

1.研究生通过测试的次数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每一位研究生通过“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测试”的平均次数为3.1次,一次通过率为28%、两次通过率为24%、三次及以上通过率为48%。表1显示了不同类别学生的通过的平均次数和通过率。

表1的数据表明:

(1)博士生较硕士生测试通过的平均次数略少,学历层次在学术规范测试中表现出一定差异。博士生较硕士生测试通过的平均次数略少,一次通过率略高。这也符合博士生科研训练相对硕士生较多,遇到学术不端问题处理能力较强的客观事实,也有可能是博士生在校时间略长,接受校园学术诚信教育更多,对《规范》读本研读更重视。硕士生学术研究经历少于博士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遇到的学术不端行为还不能有效地判断,但总体而言,博士生通过率只略高于硕士生的事实与我们对博士生的期待有较大距离。

(2)理科类(含理学、工学、医学等,以下简称理科类)研究生比文科类(含文学、艺术、哲学、教育、管理、经济等,以下简称文科类)研究生测试通过的平均次数少,一次通过率高于文科类研究生。文理科由于学科的不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本来就有争议。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文科类一次通过率和两次通过率均低于理科类研究生,测试结果差异明显。这也反映了在学术诚信上文科类研究生的规范训练、逻辑训练的方法和认识程度与理科类研究生存在差异,文科类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把控程度和意识也略有偏差。

(3)在职博士生比全日制博士生测试通过的平均次数少,通过率略高。在职博士生虽然在校学习时间较全日制博士生少,感受学校学术诚信教育的机会也相对较少,但日常工作的历练,以及社会阅历提高了他们的学术道德诚信意识,因此准确判断学术不端行为的能力较全日制博士生强,测试通过率高于全日制博士生。而全日制博士生在校园进行学术研究,环境单纯,对可能发生的学术不端等行为缺乏深刻认识,迫于毕业和就业压力,会有意无意地触犯学术行为规范,从而造成测试通过率低于在职博士生。

(4)直接攻博生通过测试的平均次数最少。直接攻博的研究生通过测试的平均次数最少,明显低于平均水平,一次和两次通过率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反映直接攻博的研究生整体素质较高,由硕士阶段贯通到博士阶段的学习能够使他们较长时间地感受学校的学术诚信教育氛围,能较好地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是学术行为规范教育的正面群体。

(5)专业学位硕士生比学术学位硕士生测试通过的平均次数少,一次通过率高于学术学位硕士生。学术学位硕士生科学研究的理论程度一般应高于专业学位硕士生,对论文发表的要求高,在研究过程中面临学术不端现象较多,他们应该相对容易通过测试。但结果相反,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经常会出现模棱两可的判断,一次测试通过率和两次测试通过率均低于专业学位硕士生,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现象。

表1 研究生通过“学术行为规范”测试的平均次数和通过率

(6)测试题难度适中,命题较为合理,测试结果符合客观规律。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一次通过,超过一半学生两次(含一次)通过。这一比例体现出题目难易程度适中,命题较为合理,与试题设计目标匹配。此外,笔者专门统计了全体学生的测试分数,第一次测试平均分为93分,96%的学生第一次测试分数为80分及以上,仅1%的学生低于60分。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判断学术不端行为的能力,测试成绩优良率高达96%,说明研究生学术诚信意识的主流是正向的。

2.各大类试题答错次数及典型案例分析

试题库包含的试题在内容上分为五大类,即“总则”、“研究程序规范”、“学术成果规范”、“个人履历撰写规范”、“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等。从参加测试的学生答错的次数可以看出:“学术成果规范”类答题错误率位居第一,“个人履历撰写规范”类错误率位于第二,分别占总错误率的41%和31%;“研究程序规范”类错误率相对较少,占17%,“总则”和“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类错误率明显降低,分别占5%和6%。同时,对不同类别研究生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各类试题答题错误率分布情况均表现一致,如表2所示。

表2 各类研究生对各大类试题进行答题的错误率分布情况 单位:%

(1)“学术成果规范”类试题答错率居首。该类试题主要包括论文撰写、引文、论文署名、论文发表等方面的规范,而这些方面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是研究生最容易模棱两可从而不能作出准确判断的。从答题情况的分析还可以看出,研究生对某些研究过程中的学术行为规范认识模糊,错误的原因也不完全是主观意愿上的有意违反,而是不能很好地界定学术不端的具体行为和表象,从而增加了被动犯错的机会。如:关于“一稿多投”问题,11%的研究生认为在向期刊社投稿时,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个月内未收到期刊社任何通知的(有专门约定的除外),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期刊社投稿,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向期刊社投稿的,论文不得一稿多投,只有在明确被退稿后,才能改投其他期刊,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又如:“在论文中规范地概述别人的观点”的正确方法是“完全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并加以注释说明”,而有12%的研究生选择“适当调整不重要的文字,通过引号和注释加以说明”和“直接引用原文,不必加引号,只需注释说明”,后两种选项没有尊重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会发生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学术引文必须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严格遵守国内外公认的学术引文规范。这道题的目的是要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引文,以及可能出现的错误引文方法。再如:研究生对剽窃、抄袭、篡改和伪造这四种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易混淆不清,有10%的研究生判断错误。剽窃是将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冒充为自己所创;抄袭是将他人已发表或未发表的学术论述,不注明出处而为己所用;篡改是擅自改变原始实验数据、引用资料和科学研究事实;伪造是捏造原始实验数据、引用资料和科学研究事实。这道题的目的是要告诉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应坚持公正严谨、自觉自律,深刻认识各种不端行为的内涵和本质并正确区分,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防止和杜绝这些行为的发生。

(2)“个人履历撰写规范”类试题答错率居第二。该类试题主要包括获得学历(学位)撰写、工作经历及学术成果等方面内容的规范表述。但有些研究生为了提升个人就业竞争能力,往往将个人履历中的成果有意夸大,多有不切实际的罗列,这也与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和用人单位只求表面成果、无法全面考量综合能力素质等有一定的关联,一些社会风气浮躁现象更加滋长了他们的侥幸心理,从而忽略了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如:关于博士生印制名片问题,有45%的研究生错误地认为可在名片上写“博士”。事实上,在校博士生还未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只能写“博士生”,并注明预计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不能提前虚构最终学历层次,印制在名片上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又如:在书写个人履历时针对参与课题的信息,有15%的研究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是导师的课题,无论是否参与其中工作均可作为自己参与的课题来罗列,这也反映研究生在竞争激烈、风气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夸大自己在课题研究中完成的内容或实习经历,有意无意地违反了个人履历撰写规范。

(3)“研究程序规范”类试题答错率明显较前两类下降。该类试题主要包括论文开题、科学实验(调查)、研究数据处理、研究结论等方面研究程序的规范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这部分试题的答错率较低,反映研究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能够较好地遵循研究程序的各项规范,能够较好地、规范地开展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工作,不投机取巧,不弄虚作假,对遵守各项研究程序中学术诚信的主观意识较强。但是在“研究生开题环节”也存在一些不当认识,如《规范》中明确了开题报告的关键是提出研究问题,即提出和凝练科学问题、梳理研究思路。有近15%的研究生仍以为开题就是陈述研究综述、制定研究方法、罗列参考文献。又如:对“在相同的条件或环境下,实验(调查)过程和结果的可重复性”的理解,科学实验(调查)是验证或揭示科学命题、科学结论的重要手段,在相同条件或环境下,实验(调查)过程和结果应该是可重复的,以便验证和交流。但有18%的研究生认识模糊,这不仅仅会导致测试选项错误,更会体现在其科学实验(调查)设计过程中的样本选取的客观性和样本数据的可比性。

(4)“总则”和“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类试题答错率较低。该类试题主要包括对学术诚信教育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理解,以及学术失范的惩戒标准等方面的内容。这部分试题的答题正确率高,偶有出错,主要错误在不能准确地判定违反学术规范后的处理等级。如:“对被认定为学位论文和发表的学术论文有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者,给予何种处分等级”,有90%的研究生正确选择“留校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仍有10%的研究生不了解《同济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分条例》中对于违反学术行为规范的处罚规定,不能正确区分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的适用情况,错误选择过低的处分级别,没有意识到触犯学术行为规范的严重性。

三、运用学术行为规范网上测试系统开展研究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系统功能的开发,逐步构建研究生诚信教育信息平台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考查系统》运行一年半以来,通过网络测试,为研究生更好地应对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理性判断,通过测试数据分析,使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了研究生的诚信意识动态,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诚信教育对策,为系统功能的开发完善提供了持续改进的基础。

实践表明,首先要逐步将目前单一的学术行为规范考查测试功能提升开发为研究生诚信教育信息平台,让学生在日常诚信教育中能找到可以信赖的学习场所。平台功能应包括文件资料、公告信息、案例分析、在线学习、测试考查等,即平台上要有国家相关诚信道德建设的法律法规、学校诚信教育及处罚的有关规章制度;有国家及学校相关诚信教育活动信息和资料;有学术不端行为热点探讨和典型案例及分析;有测试试题的在线学习和考试等等。信息平台的建设要实现从单一的考查测试系统到学习系统的转变,拓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渠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判断学术不端行为的本质,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其次在测试题库建设方面,针对测试题目的科学性、准确性、组成结构及涵盖内容等方面的要求,可以通过大量的被试样本,发现题目本身的准确度偏差并进行及时校正,也可以通过被测数据分析,进一步完善试题的属性大类和组成结构,增加题库中答错率较高大类试题的命题,提高其在试卷中的权重。同时,针对目前试题单一的单选题类型,增加多选题、判断题,丰富试题形式,并对不断变化的学术不端事件的出现,增加试题大类,丰富试题内容和案例。

(二)防范为主,分类管理,增加不同类别研究生学术诚信的针对性教育

根据测试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不同培养层次、不同培养方式、不同学科门类的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意识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存在差异,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应面对差异进行分类管理和针对性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学校层面除了统一举办的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报告宣讲及一些系列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学习和热点探讨活动外,对学历层次较高的博士生,可以侧重举办高端讲坛,如: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等,提升博士生科研能力和自身素养,避免因理论研究水平欠缺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模糊而发生学术不当行为;对于不同学科的特点和文理科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侧重举办针对不同学科的学术诚信沙龙,文科类注重文献研究和思维模式,培养发散思维和思辨能力,理科类注重实验过程和数据论证,培养缜密逻辑和观点创新;延伸到本科生培养,可以针对本科生的特点,进行“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策略”研究,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诚信教育纳入本研一体化系统,提高全校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准,净化校园学术大环境。

(三)发现问题,对症引导,将学术诚信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从各大类试题答错率统计分析可以看到,错误率较高的集中在“学术成果规范”、“个人履历撰写规范”和“研究程序规范”几大类,这些大类涉及研究生论文开题、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研究结论、论文撰写、学术引文、署名发表、个人履历等各方面的规范,正是研究生培养的各个必要环节。因此,研究生学术诚信规范教育,必须渗透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

从学校层面,可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周、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报告讲座、党员诚信示范活动、研究生“学术先锋”评选等系列诚信教育活动,聘请高端国内外专家分享治学经验和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开展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热点探讨与案例分析活动以及“我心目中的导师”评选等活动,在校园形成良好的科研学术诚信氛围。同时根据研究生各培养环节,开展系列学术科研活动,如:如何进行学位论文开题、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论文撰写与发表、如何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教学创新的科学思维、学术成果评价、以及研究生创业与职业发展等讲座与热点沙龙,在提升研究生科研学术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同时,使这些在研究生学术研究过程中时时面对的问题和困惑,在活动中加以正面引导,区分学术不端现象,帮助学生澄清若干模糊界限,也让学生意识到:尽管可能不是有意违背学术行为规范,但其产生的恶果与对其处理是等价的,学生仍然要为该行为承担责任,以保障科研学习工作正常有序,保证研究生的学术诚信始终处于一种常态。

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索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仍然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长期工作。本文通过对同济大学开发和运行的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考查系统测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提出了测试系统的改进和完善、被测群体的分类管理、易错环节的对症引导等针对性措施,使研究生对学术行为规范从不太重视、不太了解到头脑清醒、积极防范,对学术不端行为从侥幸试水、不顾后果到引以为戒、防微杜渐,改变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模式化现状,使学风和学术诚信教育始终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参考文献

[1]贾青青,陈以一.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现状调查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增刊):102-107.

(责任编辑赵清华)

基金项目:2012年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学会创新项目“研究生学术诚信机制及建议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贾青青,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教学研究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上海200092;鞠明晖,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科员,上海200092;蔡永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上海200092。

DOI:10.16750/j.adge.2016.03.009

猜你喜欢

数据分析研究生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基于读者到馆行为数据分析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优化建议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1993年招收20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