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与构想
2016-05-06郭炜煜
郭炜煜
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与构想
郭炜煜
摘要:从研究生教育规模、导师队伍、学位点建设等多方面分析了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和差距,指出京津冀研究生教育的差距和差异体现出三地协同发展具有共有价值,在理念、制度、规划上三地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都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利好政策之下,三地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第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统筹协调机制,从制度上予以保障;第二要转换思维范式,打破省域意识,树立区域一体化意识;第三是明确三地的功能地位,走差异化发展战略;第四在举措上创新合作方式,丰富多元管道。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生教育
2015年4月30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自此,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实质性的推进阶段。教育发展规律表明:“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并受社会发展影响。”[1]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来源,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如何从战略的高度,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推进京津冀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要求,也是推动京津冀地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
一、京津冀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就区域而言,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在全国遥遥领先,是当之无愧的研究生教育大区和强区。但是,在区域内部,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规模和教育水平差距明显。北京从规模和水平上都稳坐全国头把交椅,天津规模相对较小但实力可圈可点,河北在硕士层次上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
1.研究生教育规模
京津冀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出极度的不平衡。表1显示,2013年,京津冀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9.20%、18.86%、27.52%、18.13%①数据直接来源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4》,或根据此书的数据整理而成。。即在博士层次,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总量超过全国总量的1/4,硕士层次接近全国总量的1/5。京津翼三地是当之无愧的全国最大研究生教育区域。在京津冀区域内部,北京可谓是一头独大,在博士层次贡献率均超过了85%,硕士层次在70%左右。天津市和河北省硕士层次差别不大。在博士层次,河北省学术型博士研究生仅占全国总量的0.8%,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天津市除了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规模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三种类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1)。
2.研究生导师队伍
如表2所示,北京市平均每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36名导师,硕士点有73名导师,而全国的这一平均数分别为25名和52名,北京市均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天津市和河北省平均每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分别有导师20名、14名,一级学科硕士点分别有42名、40名,均不及全国平均数。就生师比而言,天津市生师比在博生层次和硕士层次都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市接近全国平均数,河北省在硕士层次上与全国差别不大,但博士层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导师的绝对数来看,博士层次从大到小依次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硕士层次从大到小依次为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从导师数与学位点数之比看导师队伍的相对规模,不论是博士层次还是硕士层次,从大到小依次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而从生师比看导师队伍的相对规模,不论是博士层次还是硕士层次,从大到小依次为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
表1 2013年研究生招生情况
图1 京津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比例
如果说导师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位点的实力,那么生师比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位点的效益。北京市导师规模的明显优势揭示了它无可置疑的雄厚实力,而河北省在博士层次上应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效益上看,天津市在区域中明显较高,而河北省在博士层次上不仅力量明显薄弱于北京和天津两市,效益上也不容乐观。
3.学科点规模和水平
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4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7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08个。其中京津冀地区分别共有668个、936个、21个和108个,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2.68%、16.49%、19.45%、18.29%。对于不同层次的学位点而言,京津冀地区学术型博士学位点占全国总数的比例高于专业学位博士点,学术型硕士学位点的比例则低于专业学位硕士点的比例。对于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言,学术学位博士点比专业学位博士点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硕士学位点的差别则不太明显(见表3)。图2显示出北京市对京津冀研究生教育的贡献率最大,博士层次在80%左右,硕士层次也都超过了60%;天津市各层次各类型比例差别不大,河北省研究生教育规模主要表现在硕士点上。
表2 2013年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导师数以及生师比情况
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了整体水平评估。统计分析发现,在31个省(自治区、市)中,北京市有282个学科入选前30%,占全国入选总数的21.4%,居全国首位;天津市入选56个,河北省仅有3个。从绝对数来看,北京具有绝对的优势;从相对数来看,北京市有53.7%的学科进入本学科的前30%,天津市这一比例为65.9%,而河北省仅为5.2%。结合前面对学位点导师规模和生师比的统计数据来看,天津市学科建设的内涵发展走在了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前面。
表3 2013年博士、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及专业学位授权点情况
图2 京津冀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比例
二、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实施,为三地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利好政策
区域依靠大学的力量,不仅能够在国家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在本地区和本区域的革新中起到关键作用[2]。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京津冀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改革议题,它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协同,还“涉及复杂的要素资源整合,消除行政壁垒,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等多层面的问题,既包括了产业、项目等硬件的一体化,也包括了区域行政管理方式、公共服务等软件的一体化。这两个一体化,决定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度”[3]。研究生教育作为一项准社会公共服务,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保障和增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样一个国家重大战略中注定将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此项国家战略的顺利实现。
2.京津冀研究生教育的差距和差异体现出三地协同发展具有共有价值
非均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是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外在动因。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发展既有差距,也有差异,正是这些差距和差异为京津冀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研究生教育明显优于河北省,京津尤其是北京市研究生教育领跑全国。河北省比邻京津,多年来三地研究生教育分块发展,虽然近在咫尺,但是河北省非但没有受惠于京津研究生教育发达的优势,反而在多方面受到京津的抑制性覆盖,即使有合作,也大多陷入“公地悲剧”的困境,造成人才、生源、资金投入等方面的空吸现象。如此,短时间内貌似只有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受到抑制,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一边倒的现象非但不会有助于京津研究生教育发展,反而无形中会对京津研究生教育造成制约,使得京津研究生教育后继乏力,潜力减弱。因此,未来三地研究生教育发展应基于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需要,构建高效、通畅的区域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机制与互动模式,超越以往以省市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的分立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在充分发挥京津研究生教育对河北省带动作用的同时,积极推动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对京津研究生教育的反哺功能,从而缩小区域内部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区域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提高。
3.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在理念、制度、规划上都存在着巨大的空间
“京津冀”就是一个区域的标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突出和强调的就是区域概念。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主要阵地,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推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分割的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由此导致了强烈的省域壁垒观念,以邻为壑,地方主义盛行,区域意识不足,在这种狭隘的地方意识下,区域各方平等和合作意识严重缺失,合作和共进更是无从谈起。表现在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上,就是通常采取单向的思维范式,人为的设置关卡和障碍,对自己严防死守,对近邻虎视眈眈。强者优越感十足,视自己为恩主将合作视为扶贫甚至施舍;而弱者或期望强者的垂怜,或闭关自守。在制度上,自成一统,各行其是;在规划上,只扫门前雪,地区之间沟壑分明,区域之间无法有效对接。因此,要实现京津冀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发展,突破理念、制度和规划上的地方局限应为必要之举。
三、抓住契机,推进京津冀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发展和共同提高
1.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统筹协调机制
京津冀研究生教育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在政府层面,除了三地政府外,还有教育部、中科院以及民委、公安部、卫计委、体育总局、工信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地震局、交通运输部等。就培养单位而言,除了高校,还有各种类型的研究所。各利益方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都有很大差异,在协同合作过程中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甚至利益冲突,如果缺乏有效协调机制,不可避免地会因分歧而影响合作。因此京津冀区域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高层次的合作、磋商、协调机制。重点突破三地各自为政的研究生教育运作方式,就区内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方向,统筹规划区域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效地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整体性,寻求各方需求的融合点,在定位与职能、分工与合作等战略性问题上进行深入磋商,达成共识。
良好的制度安排是顶层设计的前提。缺乏制度规范和协调机制保证、形式重于内容是教育区域合作的共性问题,也是在条块管理体制和多元办学主体下影响研究生教育区域合作的一个现实问题。京津冀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发展,首先要突出的就是制度上的协同化、一体化和互补性。即区域间联合起来,着眼于区域全体,以优势互补、共建共荣为目的设计出一套机制或制度,在当前以省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位的公共教育体制下,整合教育资源,建立高效的教育协同机制,消除内耗,实现区域内研究生教育的有效治理。
2.转换思维范式,树立一体化意识
研究生教育一体化意识的形成首先是树立区域意识,即实现从省域意识向区域意识转变,主动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样一个逻辑。京津冀地区有着丰富的经济、社会和教育资源,具有雄厚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实力和对研究生教育旺盛的需求,三地合作具有扎实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前景。但是,由于多年来实行省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位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三地都是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研究生教育合作并不顺畅。
其次是树立共赢意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都会受惠。在京津冀三地中,北京的研究生教育资源禀赋和发展程度位列三地之首;天津规模不大,但实力不俗;河北省与京津比较则差距较大。长期以来,由于狭隘的地方意识,三地合作并不积极,京津两地研究生教育优势对河北省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相反资源争夺日益加剧,京津两地对河北形成巨大的“吸附效应”,优质生源和教师迅速向京津两地聚集。由此不仅制约了河北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缩小了京津两地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空间。而三地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在北京-天津-河北这一链条中,不仅前者对后者会起到带动作用,同时后者对前者也会产生积极的反哺效应。
3.明确功能地位,走差异化发展战略
研究生教育系统是一个包括诸多项目的系统,要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区域社会需求进行有特色的定位。定位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社会服务面向的定位;②发展目标定位;③办学类型定位;④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⑤办学规模和层次的定位;⑥办学的特色定位。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首先要客观认识到三地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的差距和差异,在此基础上,主动开展互利合作,整合区域资源,准确定位,趋利避害。
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域内除了华北电力大学隶属于教育部,其余均为地方普通大学。从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上,河北省逊于北京市和天津市,但是河北省研究生教育也并非毫无所长。从前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未来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上的发展应该有一定的优势。京津大部分部委属高校以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承担着培养科研型人才的主要任务,在科研型人才的培养上具有一般大学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科研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资格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河北省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知名度及综合实力与京津一些高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些普通高校专业优势明显,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上与京津高校差距比较小。如果能以积极的态度,与区域经济的宏观布局和产业分工相适应,结合区域需求来确定社会服务的功能取向,服务区域需求,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一是可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二是也可避免因目标同时“向上”导致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使自己的优势荡然无存。
4.创新合作方式,丰富多元管道
深化研究生教育合作,缩小区域差距,实现资源要素的无障碍流动与深层次整合是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合作不是机械的增加,也不是简单的转移,是三个省市的研究生教育资源总体上的重构或者重组。
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扩大校校合作空间。目前,校校合作主要是同类型院校的合作。如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等院校成立了京津冀建筑类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三所工业类高校合作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此外还有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三所师范类高校也准备联手以提高京津冀地区师资力量。未来在巩固校校合作的基础上,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学科间合作。如不同性质的院校相同学科之间可以强强联合,着力充分利用资源,打造京津冀高峰学科;也可以强弱联合,大手牵小手,发挥强势学科的溢出效应;也可以不同学科合作,以达到优势互补。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科共同提高,也避免了学校间学科的重复建设,同时还为交叉学科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在合作内容上,一是建立高端人才共享机制。可以联合聘请高层次外籍专家,提高引智效益;也可以国内师资互聘,互派互访;教师跨校授课、跨校指导学生。二是促进学生的跨校交流与培养,如互修课程,建立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机制。三是资源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优化配置,积极推动校际之间的图书文献、实验设备、信息资源等的共享与共建。
在科学研究上,建立区域校际间科研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实验室等优势科研平台实现校际开放;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围绕重大科技需求,聚焦国家及京津冀重大战略主题,凝练学科方向,联合攻关;建立多学科组成的高端智库和开放式研究机构;打破地域、人才、科研成果等资源的壁垒,共同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产生科技、教育、产业间相互促进的共生效应。
京津冀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发展,不论在理念上,还是制度、规划和举措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障碍。因此,打破传统地方主义框架的限制与束缚,冲破壁垒观念,淡化行政区域色彩,以京津冀三地教育互利共赢为目标,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上重新定位和谋划,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必定会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赵沁平.教育规律究竟有哪些[J].中国高等教育,2012(8):1.
[2]王毅.京津翼与美国波士华高等教育比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6):23-25.
[3]王海锋.学者热议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EB/OL].(2015-6-26).http://news.cssn.cn/zx/bwyc/201506/t20150626_2049839.shtml 2015-6-26.
(责任编辑赵清华)
基金项目:首都工程教育发展基地培育项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研究”(2014002)
作者简介:郭炜煜,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北京102206。
DOI:10.16750/j.adge.2016.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