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保现状分析
2016-04-29李莉潘娟
李 莉 潘 娟
南京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保现状分析
李莉潘娟
【摘 要】【目的】分析南京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现状,了解影响其参保行为与意愿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南京某高校2010/2011学年——2014/2015学年在校大学生参保、续保及各类费用数据,分析其影响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参保行为与意愿受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自身健康状况、缴费的标准、医疗服务水平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 医疗保险 参保行为与意愿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加快,公费医疗制度逐渐凸显出不少问题,已不再适应时代的步伐,随之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等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但在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未被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2008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将大学生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这既完善了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保障大学生就医权益,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1]
一、南京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医保实施情况
2009年4月9日《江苏省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出台,2009年8月31日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民政厅联合发文《江苏省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至此,江苏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全面展开。南京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参加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全实行自愿原则,个人缴费100元/学年,政府补贴220元/学年,保障期由当年的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日,学校对参保大学生的门急诊费用实行包干制,将南京市医保中心根据参保人数返还的各项补助全部划入参保大学生的个人账户,用于其校内门急诊就诊费用支出和校外急诊费用报销。2013年6月根据大学生医保执行情况制订了《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医保门诊大额医疗费用资助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该校在校大学生医保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二、南京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保现状分析
自《实施意见》施行以来,从南京某高校2010/2011学年——2014/2015学年参保大学生人数统计表(表1)和某高校2011/2012学年——2014/2015学年参保大学生报销明细(表2)不难看出,该校在校大学生的参保人数逐年增加,校内外门急诊医疗费用随之增长,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医疗保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尤其是2013年《管理办法》执行后,校内大额门诊补助政策直接影响了在校生参保人数的增长,政府财政拨款亦随参保人数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个人返还由原来的70元/人•学年调整为100元/人•学年,可见国家对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落实的重视。
尽管国家相应政策在不断完善和落实,在校大学生参保人数逐年增加,报销费用亦随之增长,但还是没有达到《实施意见》中所规定医保全覆盖的预期效果,表1所示,2014/2015学年是历年来参保人数最多的一学年,但仍有近4000名大学生未参保,说明还有存在诸多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参保行为与意愿。
表1 某高校2010/2011学年——2014/2015学年参保大学生人数(单位:人)
表2 某高校2011/2012学年——2014/2015学年参保大学生报销明细
三、南京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保影响因素
从与部分大学生交谈、询问和调查,结合表1、表2,对在校大学生参保行为与意愿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医保政策的了解程度、自身的健康状况、缴费的标准和去向、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等存在着不少看法,这也就影响着大学生的参保行为与意愿。
在校大学生对医保政策的了解程度较低,直接影响着参保率。大学生踏入高校后,迎接他们的是军事训练、体能测试、学生手册的学习等,对大学生医保政策宣传力度不足,仅仅停留在例行通知上,再加上大学生参保完全采取自愿原则,导致其对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好处认识明显不足,甚至产生许多误解,故参保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在校大学生自认为身体素质较好,参加医保有点多余。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身体素质相对较好,患大病和住院治疗的概率相对较低,即就是生病了也不过是感冒发热的小问题,不足为奇。这类大学生都存在着侥幸心理,风险意识淡薄,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参保率。
部分大学生对缴费的标准及去向颇有看法,认为政府财政补助标准一般,自己缴费多,受益少。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其负担完全来自家庭,这就给大学生无形中增加了经济和精神压力。再有,在校期间确实只有极少数生大病的受益多,绝大部分受益少或不受益,导致大学生对参保意义产生了误解。
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行为与意愿与父母重视程度及其自身或者周围人群的医疗保险经历有着一定的联系,对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了解程度将能直接影响其参保行为和意愿,明确城镇医疗保险、农村医疗保险以及商业医疗保险之间的情况将能增强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行为,促使其积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自2014年6月《南京市城镇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市政府令第265号)出台后,对于与其他待遇交叉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有了新的规定,参保人员在申请基本医疗费用报销时,已享受其他形式医疗保障待遇(含享受医疗补助,如新农合)的,可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这些积极的政策出台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保的积极性。
高校内部医疗部门的服务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参保率。高校内部的医疗部门是大学生就诊的第一选择,其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业务水平的高低,既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又影响着大学生参保的信心,一旦大学生对高校医疗服务质量失去信心,也必然影响到参保的积极性。
四、建议和对策
基于在校大学生对医保政策的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参保行为与意愿,各高校应予以重视,多部门协作,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大学生对政策的科学解读,调动大学生参保的积极性。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高校还要注重加强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加大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为大学生提供身体健康及疾病预防方面的指导和咨询。改善院校内医务部门建设,同时通过委托邻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途径,确保大学生日常医疗得到保障。[2]医疗服务人员要加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医患关系,增强大学生参保的信心。国家应加大财政补助,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家庭经济拮据的,要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不定期调整医疗保险相关政策,简化报销流程,使更多大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2008(10).
[2]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民政厅.江苏省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2009(8).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门诊部)
作者简介:李莉(1979-) ,女 ,汉族 ,江苏南京人 ,中级,硕士,研究方向:学生工作(大学生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