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预防机制的构建

2016-11-15彭科莲

科教导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

彭科莲

摘 要 我国高校校园相对整个社会而言是更安全的。可是,近年来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其犯罪的原因既有自身的年龄、人格等因素影响,也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预防大学生暴力犯罪,家庭、学校、社会应各负其责,高校除抓规范常规管理外,必须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暴力犯罪 心理预防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9.082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Violent Crime

PENG Kelian

(Hunan Police Academy, Changsha, Hunan 410138)

Abstract The campus of our country is more secure relative to the whole societ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violent crime has occurred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reason of the crime has its own age, personality and other factors, also ha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factors. University students violence crime prevention,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should assume their respective responsibil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ddition to grasping the standard routine management and must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violent crime; construction of psychological prevention

2016年3月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谈及校园暴力话题时说:我国目前2亿多学生,每一个孩子的安全,都让人十分牵挂,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让人十分痛心。他表示,教育部现在最大的压力是学生的安全问题,遏制校园暴力需要学校、社区等各个单位共同努力,共同担负起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我国高校校园相对整个社会而言是更安全的。可是,最近一些年,在校大学生暴力案件时有发生,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非常大,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故研究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对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创造平安校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导致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相关因素分析

分析近几年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一些典型个案,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犯罪通常都有一个明显特征: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大多起源于私愤,侵害对象大多限于“利益直接相关人”,此类犯罪大多可以归结为情绪型犯罪类型,犯罪人在认知、情感及人格等方面一般存在严重缺陷。而这种情况与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及环境直接相关。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十七、十八岁到二十二、二十三岁之间。他们的生理机能基本接近或达到成人的水平,但是,因心理发展相对缓慢,故造成其身心发展的矛盾性。如旺盛的精力与缺乏支配能力的矛盾;情绪的冲动性与控制能力差的矛盾;性发育成熟与符合社会要求的性观念形成较晚的矛盾等。当这些矛盾在个体身上出现激烈冲突而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可能出现攻击性倾向。

在校大学生除了具备一般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之外,他们都是经历严格的高考录取的。他们既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层层严格选拔,同时又在大学中接收着一般青少年没有的大学教育,当然也会面临一系列的不曾有过的压力与挑战。如大学新生对新学校环境适应的问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特别是室友关系问题;要不要谈恋爱及如何处理与恋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大学毕业班的同学就业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临的问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大学生暴力犯罪者极端个性的形成必然与其成长环境有关。首先,家庭环境的影响。人生的三大目标:拥有成熟的人格、建立真爱的家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家庭是人们学习实践这三大目标的最早、最重要的场所。配偶亡故、双亲不全、离婚或单亲等缺损家庭,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伤害甚大,影响其品格的形成。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你选择的任何成人,不管是原始人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要从童年开始。他后来的生活使用着他早年创造的工具。”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态度及言行举止会在孩子身上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态度粗暴、言行举止不符合社会规范要求,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可能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个性缺陷及行为偏差。其次,学校影响。从人的心理发展次序看,小学、中学、大学阶段正好处于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期,这个时期不仅要延续之前的情感、言语、社会性、认知方式、观念、性格方面的发展,还有自我意识发展、独立性出现、同辈交往、恋爱等。同样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学校是学生接受道德教化的场所,教师要循循善诱,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正常的学校教育是不会导致犯罪心理产生的。但是,我们知道,恢复高考制度以后,高校的录取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这些年来,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录取率,出现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中有的老师不注意教育方法,对表现不尽人意的学生挖苦、讽刺,甚至打骂;有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贪污、贿赂,构成犯罪。这些不良现象对身处其中的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它不仅可能使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而且可能使某些学生变得自卑、自私,甚至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就当前高校中出现的严重暴力犯罪现象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网络进入到中国普通百姓家庭,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学习、生活模式。特别对大学生而言,他们从小就以计算机网络为伴,长大以后手机上网流行,他们在更便捷地了解世界、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面对着异常复杂的网络世界,其中的是是非非对他们的影响不容小觑。

2 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预防体系的构建

根据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产生的原因,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构筑起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预防体系。因本研究的视角是在校大学生,笔者长期在高校工作,故重点谈谈高校预防体系的构建。

2.1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心理学中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说的是一幢建筑物的窗户坏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它就会成为标杆,别人可能去打烂这幢建筑物的其它窗户。该理论告诉我们:环境的好坏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暗示及诱导性影响。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环境中的不良先联系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高校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交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要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区队、寝室等场所的人际关系氛围,加强主流意识的宣传,引导师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主流道德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净化校园环境,构筑起预防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2.2 加强生命教育和人性教育,关注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纵观高校近些年发生的几起极端案件,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上海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案等,这些案件的犯罪人都是有知识、懂法律的,但是,他们的犯罪行为反映出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也反映出他们扭曲的人性特征。同时,案件的背后,暴露出一些教育理念的错位,如:中学阶段的以成绩论成败,重智育、轻德育;高校教育中的过度成人化、市场化;学校教育工作者不能因材施教,对学校、学生出现的问题采用同样的模式简单、粗暴地处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学生在缺乏尊重的环境中成长,并没有形成生命尊严的意识,因此遇到挫折时,走极端的学生近年来越来越多,动辄采取暴力方式处理同学间细微的矛盾。

教育的目的,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大学教育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同时,要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责任当担意识。

2.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暴力犯罪者主要心理问题为:人际关系障碍、环境适应问题、情感障碍、自卑、焦虑等。同时,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其中20.3%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郁闷”、“变态”成为大学生的口头禅。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一半左右。基于此,我国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特别是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应该实时跟进,如新生的适应问题、毕业生因就业引起的问题等;针对个体,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的问题。如:对有人际交往交际障碍的大学生,老师、同学要激发他们人际交往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他们走出寝室、区队,参与交际活动。使他们在与外界的接触互动中,认清自我角色,形成与社会期待一致的行为模式,扮演好自身社会角色。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4 对高危个体实施心理干预,做到防患于未然

关于心理预防的研究源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对灾难的观察研究。1942年心理学家林德曼(Lindeman)提出危机干预需求理论;1964年,卡普特兰(Kaplant)提出个体应激经历四阶段说,认为如果到第四阶段仍不能解决其紧张、焦虑,个体则开始出现人格解体、行为退缩、精神障碍或自杀。于是,在急性应激障碍的预防干预研究方面研究颇多。到70年代初,许多国家将心理预防、干预作为社区和大学心理卫生保健的重要部分。心理干预既可以用于急性应激障碍的预防干预,也可以应用于危险人格的预防干预。预防和干预的基本模式:对个体的筛查与评估—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关于高危个体的筛查,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可以通过心理普查、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针对筛查出来的具有攻击性、暴力倾向、人际关系紧张或其它人格障碍的学生,高校应建立以心理咨询中心为主体,评估其潜在风险后,有计划地进行心理行为训练,使他们逐步消除不良认知,建立积极认知,提高其自控能力。

总之,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更是高校老师的责任;让暴力远离校园,是社会的职责所在,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科研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预防机制构建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美)埃利斯著.克服心理阻抗—理性—情绪—行为综合疗法.卢静芬,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

[2]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笔记.商务印书馆,2013.5.

[3]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人民网,2014-07-25.

[4] 高校命案频发是中国教育失败还是个人问题?网络落叶林,2014-02-07.

[5] 孟利宁.北京大学钱理群: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新浪微博,2012-05-03.

猜你喜欢

在校大学生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
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分析研究
大学生调研类兼职情况调查
在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提升研究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浅谈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侵权现象
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管理刍议
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