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016-04-27王志国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小学生

王志国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起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新授课前,尽量巧设“问题情境”。其次,教学例题时,力求精选教法。再次,巩固练习要有一定的难度。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一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教师。

关键词:兴趣;小学生;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起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学习效果与兴趣成正比,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一、新授课前,尽量巧设“问题情境”

课前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通过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未知内容的学习活动中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圆周率之前,布置学生回家画出大小不同的圆,然后量出每个圆的直径和周长,并用周长除以直径(商保留四位小数)看看有什么发现,结果学生算出的得数都是3.1416,此时,学生既兴奋又奇怪,于是进一步探求知识的欲望便油然而生,上新课时课堂气氛也就空前活跃,学得的新知识既牢固又能灵活应用。

此例告诉我们: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揭示自然规律的奥妙中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就会顺利地形成和发展起来。但需要注意的是,创设的情境、提出的问题应当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是学生经过努力、开动脑筋才能解决的,否则就成了趣味主义和形式主义了。

二、教学例题时,力求精选教法

常言道,“教有法,而无定法,重在择法,贵在得法”。在新授课时,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畏惧,达到通过课堂例题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乐于学习数学、善于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的目的,为今后持续深入学习数学知识,从知识上奠定基础,从心理上扫清障碍。

1.对中难度例题,可采用尝试性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出示例题后,先放手让学生分析、求算,教师不停巡视,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求算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讲解,这样既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和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使学生享受成功过程的喜悦。在学生尝试性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营造一种师生共同求知的气氛,用教师自己的热忱,点燃学生对知识的热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犯下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应巧于启发引导,精于点拨讲解。

2.对抽象知识例题,可采用实验法或直观教学法进行教学

如圆锥体积公式的学习,笔者采用了实验法进行教学,即导入新课后,先让学生用圆锥盛满水(沙土),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内,看看共几次可填满圆柱,并想一想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结果学生十分清楚得知道,三圆锥的水或沙土就可填满等底等高的圆柱,稍加引导学生便可进一步明白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学生轻而易举地写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即V圆锥=1/3SH。这样,一个抽象的圆锥体积公式的教学就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圆满完成了。这个事例仅以说明教学内容不同,学习对象不同,所用方法自然不尽相同,但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所用方法必须具有趣味性,否则,就如程颐所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三、巩固练习要有一定的难度

有人把获取知识比作摘果子。不能让学生不费整冠之力随手可得,而应当让他们经过一番努力,即所谓的“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这说明,精神上的满足需要经过紧张的努力,如脑力劳动,这种满足激起了他们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成为学习上的内动力。比如,在二年级教学完乘法之后,如果一股脑写出:5+5+5+5+5=?6+6+6+6+6=?7+7+7+7+7=?让改写成乘法式子计算,这便是简单的机械重复,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倦感,而教师若再加一个8+8+3+8+8=?的式子的话,也许有的学生会觉得这个式子不合题例。但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用简便方法计算时,又会激发出学生浓厚的研究兴趣。有的学生便会想出8×4+3,还有的会想出8×5-5,乍看没什么新的东西,无非是看问题的角度的改变,但恰恰是这一改变,引发了知识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种新的联系,这便促进了学生对加、减、乘、除的熟练融合。同时,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他们学会了把知识联系起来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四、做一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师者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其所任科目的学习兴趣,对此,好多教师都有深刻体验,而又往往容易被好多教师不经意间忽视。美国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社会性动机中有“交往性动机”和“威信动机(或称成就性动机)”,前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有的学生只对他所喜欢的老师所教的科目感兴趣,并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讨厌他不喜欢的老师所教的科目,拒绝为他不喜欢的老师而学习。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在注重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修养,用“偶像”式的强大魅力,吸引学生、激励学生、感染学生。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兴趣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