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016-04-22唐葶婷
唐葶婷, 钟 良
(湖北省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 保健中心, 1. 手术室; 2. 麻醉科, 湖北 武汉, 430014)
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唐葶婷1, 钟良2
(湖北省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 保健中心, 1. 手术室; 2. 麻醉科, 湖北 武汉, 430014)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行气管插管全麻术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强化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2组拔管时的生命体征变化、拔管时间、躁动情况、疼痛情况、呼吸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波动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躁动评分、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管顺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关键词:护理干预; 气管插管; 全麻患者; 苏醒期
气管插管全麻是一种较常见的的手术麻醉方式,需要经口或经鼻进行麻醉,能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舌根后坠、喉痉挛等并发症。但气管插管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操作方式,患者在苏醒期易出现躁动不安和挣扎,不仅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还可能导致切口出血、导管、留置针脱落,引发意外,增加护患纠纷的发生率[1]。气管插管全麻苏醒期的躁动是临床上较常遇到且较麻烦的问题。本院妇科产2013年10月—2015年6月对30例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强化护理干预,有效减少了苏醒期的躁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纳入标准: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年龄>18岁;自愿参与研究;主要脏器功能正常,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手术进行顺利;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理解并接受干预内容;既往无精神病、中枢神经病史;无酒精及阿片类药物成瘾、无使用药物催醒史。排除标准:严重早期功能不全;术后严重并发症;资料不全或数据丢失的患者;严重的心理疾病。其中30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强化护理干预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21~48岁,平均(35.4±13.2)岁,体质量(47~75) kg, 平均(56.8±9.7) kg; 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7例,Ⅱ级3例;开腹手术25例,腹腔镜手术5例。对照组患者男15例,女15例,年龄24~58岁,平均(36.0±15.4)岁;体质量(49~78) kg, 平均(57.2±10.5) kg。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5例,Ⅱ级5例;开腹手术23例,腹腔镜手术7例。2组一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麻醉复苏室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以及吸痰、呼吸机辅助护理等。观察组为了预防躁动的发生,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强化护理干预。
1.3强化护理干预
1.3.1术前强化干预:通过图片、电脑、录像资料等方式,向患者讲解麻醉与苏醒相关知识,苏醒期可能出现的情况。告知患者开通静脉通路是术前唯一感到疼痛的操作,减少患者的紧张心理;讲解术后咽喉部会有异物感和吞咽不适、切口会出现轻微的疼痛、留置导尿管会有尿频、尿不尽和排尿刺激的感觉、长时间保持手术体位可能有肌肉麻木酸痛的感觉,让患者心中有数[2]。告知患者若术后感觉切口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可要求使用止痛药物;当出现尿路刺激症状时,不要拔管,以防出现尿道损伤;当清醒后感觉不适后,及时通知护士,在护士的指令下进行平静呼吸,及早拔出气管插管;当有肌肉麻木酸痛感觉不必紧张,随着体位的改变该症状会随之改善。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嘱其不在苏醒期进行控制自己的举动,以免影响术后康复,造成导管脱出、坠床等意外[3]。同时将苏醒期不适感及需要配合的内容制定成表格,向患者发放。
1.3.2手术日强化干预: ⑴ 手术当天由巡回护士对麻醉与苏醒相关知识再次进行讲解,提高患者的心理阈值,嘱其术后清醒后按照医生的指令进行配合。⑵ 术后麻醉恢复期: ① 手术结束后复苏室护士陪伴在病床前,在患者苏醒初期,如出现睁眼、肢体活动、头颈部移动等体征时,轻轻呼唤患者的名字,告知患者手术顺利结束,尽量避免术后应激反应的发生。通过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如抚摸患者的额头、握住患者的手,向患者传达医务人员关怀的信息,给予心理抚慰。② 在进行吸痰(在自主呼吸没恢复并且镇静评分<1分时吸痰)等操作前[4],事先告知患者,并讲解可能会引起的不适,取得患者的配合。吸痰前应充分给氧,动作应轻柔,每次吸痰不超过 10 s。③ 密切观察患者的躁动情况,帮患者系好约束带。熟练掌握躁动评分标准,对于躁动评分≥2分者给予小剂量的咪达唑伦1~2 mg。④ 完善术后镇痛措施,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痛泵以缓解疼痛,仔细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切口疼痛的必然性,与患者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对于出现烦躁不安者,进行安慰、鼓励、劝说等,同时积极寻找躁动的原因,如气管导管、尿潴留、体位、疼痛等刺激,给予相应的处理。必要时特殊患者可让家属与之交流甚至陪同,以缓解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⑤ 如患者符合拔管条件,应分次将气管插管拔出以减少刺激。拔管后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做呼吸功能锻炼。
1.4观察指标
比较2组生命体征情况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生命体征情况: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5min及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安全性指标:包括躁动的发生情况及程度、呼吸恢复时间、疼痛情况、拔管时间和拔管顺利率。躁动评级标准为:0级安静合作,基本不躁动;1级行测体温、插管吸痰等常规护理时肢体有躁动,安慰解释后改善;2级无刺激时有躁动(挣扎、哭闹),具有反抗表现,需医护人员制动;3级激烈挣扎,无法控制的哭喊,难以安慰,需多人看护。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定,总分为10分,0分为无痛,根据WHO的判定标准,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拔管指征:自主呼吸16~20 次/min,潮气量400 mL, 有点头、举手、睁眼、咳嗽等指令性反应。拔管时安静合作为顺利拔管,反之患者在拔管时烦躁,表现出烦躁用手拔管、抓咬等现象为非顺利拔管。
2结果
2.12组患者拔管时的生命体征比较
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波动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拔管时的生命体征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2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躁动评分、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管顺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吸恢复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s)[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3.1气管插管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
气管插管全麻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麻醉方式,其能够有效避免麻醉或咽喉部肌肉松弛和舌后坠造成的气道梗阻,减少误吸和防治喉痉挛等引起的窒息。全麻插管术后苏醒期是患者并发症的多发期,躁动或不合作的发生比较普遍,其发生与麻醉药残留干扰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导管刺激、疼痛和焦虑等因素有关[5]。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切口裂开、坠床、导管脱出、气道和尿道损伤及患者缺氧等,躁动还会增高血压和加速心率,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研究[4]显示,几乎所有危害患者安全的麻醉并发症都发生在手术结束后的1h内,患者能否平稳的度过苏醒期直接关系着手术的效果及预后。对在术后苏醒期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有效护理,加强麻醉苏醒期患者的护理质量,尽量减少其苏醒期的不适感,对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3.2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根据气管插管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原因,制定并强化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强化护理干预组拔管时患者的生命体征更稳定,躁动的发生程度轻、发生率低,而且患者疼痛感觉少,拔管顺利。李旭霞等[6]报道,加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全麻下气管插管患者苏期的躁动发生率,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古建燕等[7]研究显示,加强护理干预能够稳定全麻下气管插管患者的情况,提高拔管时的配合度,帮助患者顺利度过苏醒期。肖巧华等[8]对全麻下气管插管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发现其对降低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具有较好效果。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支持了以上研究,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切实降低气管插管全麻苏醒期躁动。
参考文献
[1]高艳敏. 护理干预在全麻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21): 2000-2001.
[2]毛振北. 麻醉前系统访视对全麻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躁动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11): 1980-1981.
[3]冯祖莲, 梁荣花, 林举俏, 等. 麻醉前认知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1): 32-33.
[4]王义芳, 赵雅梅, 徐成, 等. 全身麻醉插管患者复苏期的护理评估与护理措施[J]. 上海护理, 2010, 10(2): 51-53.
[5]钱忐成, 万勇, 王大庆. 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相关因素分析[J]. 四川医学, 2011, 32(11): 1710-1711.
[6]李旭霞. 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干预对复苏期躁动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30): 109-111.
[7]古建燕, 陈坤. 护理干预对全麻下气管插管甲亢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12): 11-13.
[8]肖巧华, 谢美清, 张爱珍, 等[J]. 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全麻插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8(1): 97-100.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restlessness of awaken period for 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TANG Tingting1, ZHONG Liang2
(1.OperationRoom; 2.AnesthesiaRoom,MaternalandChildren′sHealthcareCenter,Wuhan,Hubei, 430014)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stlessness of awaken period for 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MethodsA total of 60 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given strengthen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hanges of vital signs, extubation time, restlessness condition, pain, respiratory recovery time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heart rat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Restless score, pain score, and restless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tubation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uccess rate of extub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estlessness of patients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and general anesthesia, stabilize the vital sign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anesthesia.
KEY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 tracheal intubation; general anesthesia; awaken period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6-067-03
DOI:10.7619/jcmp.201606021
通信作者:钟良, E-mail: zhongliang99@163. com
收稿日期: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