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糖尿病患者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系统护理

2016-04-22周先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系统护理满意度

周先琼

(四川省甘孜州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四川 甘孜, 626000)



危重糖尿病患者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系统护理

周先琼

(四川省甘孜州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四川 甘孜, 626000)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危重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入院的50例危重糖尿病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系统护理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施加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护理能力评分、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相关临床指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hPB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与突发问题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带泵教育时间、患者咨询次数与处理警报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危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与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危重糖尿病患者;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系统护理; 满意度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代谢疾病,可继发感染、心脑血管疾病与慢性肾衰竭,造成危重糖尿病,对患者威胁较大[1]。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是危重糖尿病患者必须用到的医疗技术之一,可快速、准确、安全的提供患者血糖水平,为治疗与控制提供必要条件。研究[2]指出,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期间施加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辅助治疗效果,对糖尿病的控制意义重大。为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危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与干预效果,将本院5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月入院的50例危重糖尿病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系统护理分为2组,各25例。本护理预实验设计经医学伦理相关部门备案并认可,并在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权后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199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3],同时排除[4]: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精神病既往者等。其中,实验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0~82岁,平均(59.1±4.4)岁。继发重症感染患者3例,心血管疾病6例,脑血管疾病6例,慢性肾衰竭1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8~80岁,平均(59.3±4.6)岁。继发重症感染患者2例,心血管疾病7例,脑血管疾病7例,慢性肾衰竭9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与继发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临床治疗与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巡房监测、心理护理与用药操作等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施加系统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知识与技能培训:由受过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技能培训的医护人员担任主讲以讲座方式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并总结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重点讲解突发事件的解决办法,制定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护理方案。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运动康复、药物指导与并发症防治教育等。心理干预主要为在治疗期间稳定患者情绪,克服焦虑与恐惧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等。饮食指导主要为限制患者糖分摄入,合理搭配饮食,少食多餐,每日足量饮水,严禁冲动饮食,不食刺激性食品等。运动康复主要为指导患者每日适量有氧运动,消耗多余血糖,并提高免疫力等。药物指导与并发症防治教育主要为遵从医嘱,提高患者防范意识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护理干预:向患者讲述该项技术基本原理与优点,鼓励患者 “不懂就要问”,如自主感觉异常,立即通告护理人员。巡视期间观察血糖探头接触皮肤有无红肿与感染等现象发生,注意管道扭曲或脱落,确保整个系统正常运行。时刻记录末梢血糖值,以避免系统故障而缺失实验数据,并做好故障应急准备。

1.3检测方法[5]

治疗前后血糖情况:由实验人员全程跟踪记录,于治疗前后同一时间记录2组患者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护理人员相关护理能力评价: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能力评分表对负责护理人员进行评定,每项计10分,共包括专业知识水平、突发问题能力、团队意识、操作娴熟度与人际关系5项,分数越高代表该项护理能力越优异。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相关临床指标情况:由实验人员记录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带泵教育时间、患者咨询次数与处理警报次数,其中,FBG≤6.0 mmol/L, 2hPBG≤7.8 mmol/L为血糖达标。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意识已清晰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共计50分,规定4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 30~39分为总体满意,20~29分为部分满意,2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总体+部分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FBG与2hPBG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组患者治疗后FBG与2hPBG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hPB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1;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P<0.01。

2.22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相关护理能力评分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与突发问题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团队意识、操作娴熟度与人际关系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相关护理能力评分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32组患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相关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带泵教育时间、患者咨询次数与处理警报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相关临床指标情况±s)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4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非常满意13例,总体满意8例,部分满意4例,无不满意患者,满意率100%;对照组非常满意6例,总体满意9例,部分满意8例,不满意患者2例,满意率92%。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据最新流行病学资料[6-7]显示,糖尿病在中国患病率高达11.6%,且前驱糖尿病患者患病率竟高达50%左右,是目前中国最严重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威胁性极大。糖尿病患者主要以长期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征,随病情迁移可导致感染、心脑血管疾病与慢性肾衰竭等严重继发疾病,进入危重糖尿病期[8-10]。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是2007年问世的新型糖尿病管理系统,可有效施行高、低血糖报警,并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可充分改变患者日常行为,使患者治疗认知有明显的提升,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对患者知识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常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等。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给予修正[11-13]。研究[14-15]指出,有效的血糖控制并非单纯依靠临床治疗,其疗效与患者自身血糖管理与控制呈正相关关系,故而系统的健康教育则更为重要。系统护理干预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护理模式之一,可针对某一种疾病采取系统化、细节化与流畅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心理问题,甚至改变医疗结局[16]。

为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危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与干预效果,将本院5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hPBG水平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与突发问题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带泵教育时间、患者咨询次数与处理警报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与能力,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高、低血糖等异常情况的发生,并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史春虹, 季阳阳, 白然, 等. 实时动态胰岛素泵与“双C”方案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对比[J].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101(24): 1930-1933.

[2]王妍, 张力.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价值研究[J]. 重庆医学, 2015, 44(19): 2734-2736.

[3]沈莉敏, 邢建平. 动态血糖监测指导下个体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5, 60(5): 699-701.

[4]张春风, 葛焕琦. 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准确性[J]. 天津医药, 2015, 43(8): 936-938.

[5]杨松, 谷媛媛, 李兆亮. 沙格列汀或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的观察[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5, 23(3): 237-240.

[6]金晓薇, 梅克文, 盛小梅. “三日法”动态血糖监测指导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的临床应用[J]. 江苏医药, 2014, 40(20): 2447-2449.

[7]严小宏. 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6): 1670-1671.

[8]宋依临. 动态血糖监测和自我血糖监测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临床价值[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4, 62(8): 579-583.

[9]杨丽芳, 万安娜, 郭静, 等. “3C”大剂量向导治疗方案在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 2014, 13(12): 32-34.

[10]张丽娟.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 47(2): 235-236.

[11]毛群华, 殷雪莲. 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 13(3): 118-119.

[12]朱方黎.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12(14): 2107-2108.

[13]肖龙静, 许秀萍. 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强化治疗糖尿病的规范化护理体会[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6): 821-823.

[14]何桂华, 王坤玉, 李莎莎, 等. 品管圈活动对危重糖尿病患者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护理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7): 106-107.

[15]郭一峰, 隆云, 孙红, 等. 危重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准确性现状[J]. 护理研究, 2014, 28(15): 1800-1803.

[16]钟芳华, 叶丽玲. 初诊T2DM患者行胰岛素输注和动态血糖监测的观察和护理[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 35(3): 115-118.

Systematic nursing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pplying real-time dynamic glucose monitoring

ZHOU Xianqiong

(DepartmentofEndocrinology,GanziPeople′sHospital,Ganzi,Sichuan, 62600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pplying real-time dynamic glucose monitoring. MethodsA total of 50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were willing to accept systematic nursing.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pplied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Blood glucose condition, nursing scor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real-time glucose monitoring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treatm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2hPBG level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he level of expertise and ability score of unexpected problem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1). Standard time of blood sugar, and the number of hypoglycemia in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unseling times and treatment times of alarm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The adjuvant treatment efficacy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pplying real-time dynamic glucose monitoring is significant, and it can improve satisfaction.

KEYWORDS: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real-time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atic care; satisfaction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6-032-03

DOI:10.7619/jcmp.201606011

收稿日期:2015-12-10

猜你喜欢

系统护理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对行肠道造瘘口术的低位结肠癌患者实施术后系统护理的效果观察
系统护理在32例肾性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系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相对收入、收入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