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及建设路径

2016-04-20员艳萍

大观 2016年3期
关键词:基本内涵建设路径高校教师

摘要:与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不同,专业道德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专业准则和行为品质,由专业责任、专业良心、专业精神、专业理想等要素组成。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当前面临着对教育、对教师专业、对学生等多重认识不清等问题。相应的建设路径包括:在专业成长尤其是专业自律中提升专业信念;通过锻炼专业技能培养道德品质;在日常教学中体现教师的道德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道德;基本内涵;建设路径

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良好的师德不仅是社会公众对教师道德发展上的一种信任与期待,而且它能够推动教师努力工作,敬业爱岗,从而有利于教师专业行为的改善和境界的提升以及专业生活质量的提高。然而,伴随着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转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教师道德由职业伦理规范转向专业化追求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与传统的职业道德相比,教师专业道德更“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教师伦理规范的建立,而不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和应用,所建立的伦理标准都有较为充足的专业和理论依据,充分考虑了教师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实际,师德规范在内容上全面、具体、规范、要求适中。”[1]从今天世界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许多研究成果及已经建立起来的教师道德规范的形式来看,“教师专业道德”的概念也已经初步建立。

一、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与结构

教育活动是一种道德性的活动。一般认为,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准则,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调节和处理与事业、与学生、与同事、与社会、与集体等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从中内化而成的道德观念或行为品质。教师专业道德由专业责任、专业良心、专业精神、专业理想等要素组成。”[2]其中,教师专业责任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是对教师专业行为道德的最低要求,是教师专业道德的核心部分。真正的教师责任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是对学生需要所表达的反应。教师有责任感,意味着他有能力并准备对学生的需要采取行动,尤其指关注学生的精神需要。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首先要对自己负责,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还要对学生和学校负责,要时刻认识到学生的进步、学校的发展与自己的言行密切相关;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还要对

社会负责,担负起振兴民族精神,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的使命。而一个失去责任感的教师,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必将于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知。教师的专业精神,集中体现在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具有的理想、信念、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操守等方面。它是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改善专业形象与地位,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主体力量。教师的专业活动不是纯粹的技术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受教育者过一种道德善的生活,并在其中成长为真正的人。因而,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一种教育性的精神交往,教师对学生除了知识与道德的影响外,还有非常重要的精神影响。成功教师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比普通教师聪明多少,而是他们具有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精神、为学生成长负责的服务精神、不甘人后积极进取的勤业精神、不迷信权威的开拓创新精神、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甘于平凡与寂寞的奉献精神。正是这种专业精神成就了一个个优秀教师,成为杰出教师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未来专业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它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专业行为道德的最高要求,体现了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教师只有具备了崇高的专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才能在教育信念的推动下,不计较个人的得与失,心甘情愿地为教育事业付出。

二、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于教师专业道德内涵的分析,并将其与现实相对照比较,我们会发现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失范问题。[3]

(一)缺乏对于“教育”的理想化理解

教育作为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会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遗憾的是,身为教育活动专业人员,一些教师并未对此观念产生认同,仅仅将教育活动视为自己的谋生手段。专业理想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缺失了专业理想,一些教师认为教育活动人人皆可为之;也有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就是学科专业,而未认识自身乃为教学专业的从业者;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教育教学活动应围绕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来进行。笔者认为,教师专业道德的首要内容应为教师专业理想。

(二)缺乏对教师专业的多元化理解

教师专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多角色性,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个性、有情感、有自身价值观念的活生生的极具可塑性的人。但在现实中,一些教师只扮演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以“知识权威、管理权威、评价权威”的形象出现,全然不顾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现实,不学习、不思考,充满职业倦怠与职业惰性,不考虑作为学生学习与社会化的榜样,教师应起的示范作用。此外,笔者认为,教学专业生活应是教师生活中最具华彩的一章,但在现实中,一些教师将自己的生活与教育活动相分离,视为两条平行线,不会相交。于是,课上课下、校内校外、人前人后言行不一,举止不端,引发学生内心困惑,无法理解他们的教师为什么会如此“多面”。

(三)缺乏对“学生”的人文性理解

大学生首先是人,是具有发展潜能与发展需要的人;学生是接受社会要求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未成年的社会公民;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素质的个体。教师应理解并尊重这一现实。但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这一现实却常常被忽视。有的教师固守“师严而后道尊”的古训,将自己塑造成为“制度权威”,用外部的强迫命令来约束学生,忽视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有的教师则给予学生有条件的爱与尊重。作为人际交往中的普遍原则,平等和民主却成为教师权威下的一种施舍;有的教师以功利性的眼光衡量教师的职业价值,将学生当作工具,在教学中将学生当作可以操作的对象,忽视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师生双方无法在彼此社会角色及规范方面获得认同、取得共识,师生关系趋于表层化,缺少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导致双方不理解,产生矛盾,发生冲突,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由于教师职业的多角色性,教师行为需在不同角色间转换,如果转换不当会表现为角色冲突与失调。但有的教师却利用课堂这一天然的心理调节场所,将学生视为情绪宣泄对象,放弃教育者的职责。

三、教师专业道德的建设路径

出于不同的观察视野和理解程度,教师专业道德的建设路径有不同的理解。如有人认为,良好的教师专业道德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道德自律、学校文化建设及社会所形成的尊师重教的氛围。有人认为专业化视域下的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不仅需要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中激发教师的道德需要,提倡教师功利精神与奉献精神的统一;同时,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道德奖惩机制,从现实出发,为教师提供道德的回报,从而推动我国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4]不过,从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及结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条内在建设路径。[5]

(一)在专业成长中提升专业信念

教师自身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成熟的过程,教师从最初的师范生到把教育作为一个专业的事业去从事,在这样一个专业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教师专业信念不断提升和成熟。教师的专业信念以自律为核心,人格魅力为导向,自我反思为依托,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自律是主体为了保持自身人格的同一性或为了达到某种理想、目标而对自身的欲望、情感、需要的有理性、有意识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限制的活动。自律具有自觉性、自育性、自控性、和自醒性。专业自律是人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对社会要求所持态度的转变和形成的过程,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只有自律才能使专业道德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教师个体道德从他律向自律升华,核心是道德观念的转化。

教师的专业信念是教师道德责任感的内化,它是指教师按照专业道德的要求,形成对自身职业的良好认知和自我调控, 能自觉地履行职责, 全身心投入工作。教师的自律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通过深入理解教育而形成的。教师的自律精神一旦形成,将成为教师赖以生存的一种文化,影响和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的专业自律是反思和自我修养、自主创造能力的统一体。加强教师自我教育是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根本。

专业自律是教师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要求教师有意识的改进和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善于创新教学,勤于进行自我反思教育。教师的专业自律精神能时刻提醒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勤于反思,不断吸纳新的好的教育理念,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快速良性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专业人员,不仅是教育专业知识的实践者,往往也是教育专业知识的创造者。因此,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在价值。

(二)在形成专业技能中培养道德品质

师德建设必须是知行统一,道德品质的提升依赖于行动的意识,也受制于行为的能力。道德品质体现在教师的专业行动之中,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与师德行为能力的培养理应是一致的过程。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必备的带有专业特点的能力体系,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成效。专业道德品质是教师作为个体对道德所做出的理解与体现,是教师在教学生活中通过个人行为表现出来的专业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

教师的道德品质首先表现为教师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所应具备的完整人格和道德素养,这些素养决定着教师如何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以及塑造健全人格。教师作为社会文化道德的形象代言人,教师专业道德对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更多地体现在道德素养上,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人格感化和道德示范作用以及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师本身来说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资源,教师要想育人首先要育己,在当代价值多元的社会里,这种完整人格和道德素养的培养愈发显得重要。教师人格道德作为一种为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提供道德合理性与正当性支持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体系,是教师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格道德力量是教师的本质力量,作为一名教师,他不仅仅应具有职业的道德规范,还要提升专业道德境界高尚的人格——圣人。

教师专业化发展从根本上来说依赖于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而教师专业道德为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价值引导与方法论判断的依据。教师专业道德体现于教师的道德人格品质之中,教师的专业道德是建立在高尚的人格道德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教师人格道德具有鲜明的指向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和标志。由此,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有起码的规范要求来确保教师教育行为的道德性,它是所有教师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确保教师教育行为的道德底线,具有普遍性和普及性。教师应该是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统一体。教师既要达到基本的伦理道德的要求,还要勇于追求更高境界的个人道德品质。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内心世界道德品质的一种外在体现。教师角色的独特性表明教师不仅需要有一种道德底线,同时还要努力具备一种理想的道德;不仅要遵循职业应有的规范,更要富于追求更高道德的品质。

(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道德价值观

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价值的活动,这与《说文解字》的解释指向同一个结论:离开价值或者道德属性无以论教育。受职业道德影响的教学方式如师生间的互动方式也是教师价值观的体现,教师的人格特征本身就是教育内容,教师的人格特征也影响他对教育内容的加工处理。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之中;教师的价值体现在专业技能的增长、业务水平的提高及教师不断的自我完善中;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技能,它是教师价值的直接体现。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一旦你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教师道德的特殊要求,对于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追求自我价值的教师要积极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这就是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教师专业道德除了用具有普遍含义的职业道德规范约束教师的行为外,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应的专业要求(人格品质、伦理意识、教育观念),有效地激发教师自身内在的自觉性、自律性,突出教师专业性和主体性。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彰显教师的专业价值取向,体现教师道德水准。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作为主体和主体行为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是教师个体对自己、他人的行为和品质及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进行评判时所持的根本看法和观点,道德价值是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旦形成就直接影响个体的道德目标,支配个体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控制个体的道德行为抉择和实际的道德行为过程的重要变量,是个体价值观系统中有关社会及个人的道德生活的部分。教师要努力做“到 淡薄名利,甘为人梯”,这是教师道德价值的实质所在。教师是高道德含量的职业,教师是具有道德和审美价值的职业。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教师专业道德赋予了新的内涵。在重视教师自身资源开发的同时,切实加强提高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道德在敬业乐教、独立自主、乐学勤思、创新知识等精神价值范式上,彰显着教师专业的现代意义与价值,积极建构教师专业道德成了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一步。教师专业道德理念的加强与深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加强教师专业道德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师道德价值观念,将教师专业道德建设融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体现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具备的独特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自我实现的途径,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专业道德理念的建设是教师专业的具体性、稳定性、连续性、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很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教育研究, 2005(01):48-51

[2]刘岩.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J].理论界,2009(11):193-194

[3]张莉.教师专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J].社科纵横,2007(10):147-148

[4]张凌洋,易连云.专业化视域下的教师专业道德建设[J].教育研究,2014(04):116-121

[5]谷静.专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超越[J].教学与管理,2008(03):17-20

作者简介:员艳萍(1978-),女,河南禹州人,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师发展。

猜你喜欢

基本内涵建设路径高校教师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
依法治国之基本内涵探析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企业危机管理对策思考
如何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