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6-04-17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6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卡情境语言

黄 慧

长期以来,教师对教材中的语篇教学、故事教学、对话教学以及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比较多,而单元复习课的教学一直比较空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的确,复习课内容杂、重点多,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大容量、复杂化的单元知识复习,又没有统一的课型范式,教师容易走偏。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目前复习课存在的问题,但仍对如何有效开展复习课感到迷茫。本文将以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单元为例,探讨小学高年级英语单元复习课实施的途径和有效设计策略。

一、支离破碎呈现内容是否合理

在复习课中,教师常常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了诸多任务,但是任务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从而使话题过于零碎,学生使用语言支离破碎。复习课是一个单元的学习提炼,如忽视课时与课时、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联系进行零敲碎打的复习,不但没有达到复习的最终目的,而且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无论是按语言知识还是按语言技能复习,教师采取什么样的复习策略,都首先要将学生学过的知识加以整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通过一条主线把这些零散的话题串联起来,通过情境创设将分散在单元内的内容融会贯通起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对策】从零碎走向综合

译林新版《英语》教材各单元是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为主线编写的,所以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话题,这个话题就是每个单元中各个板块之间的衔接点。有了这条清晰的教学主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系列化、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万变不离主线,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语言,使得教学具有深度和广度。

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这一单元,Story time的故事情境是:学生在讨论用何种交通方式来校,以及为什么采用这种来校方式。谈论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历,主要句型为: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I come to school...故事文本以对话的方式呈现和推进;Cartoon time呈现的是Bobby和Sam的上学出行方式;Sound time呈现字母组合tr的发音。复习课中,教师如何合理整合,把零散的知识点归整到一个相关主题下呢?仔细研读教材,本单元是谈论有关出行方式的,我们就可以提炼相关话题“Transportation”。

课的初始,具体操作如下:

1.通过复习本课的语音入手,引出单词transportation。

Can you read these words?

dr/dr/dressdrink draw drive

tr/tr/tree try train metro

Can you read more?

dr/dr/hundred dry dream

tr/tr/trousers traffic transportation

2.了解单词的意思:“transportation”means(意思是)______。

通过观看video,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主题,让本节课以鲜明的主题开启。

3.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出行方式,并练说: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I come to school...

接着,这堂复习课就以transportation为圆心,通过对Bobby’s family(Bobby,Bobby sister,Bobby’s father) 出行方式的介绍解读,展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一系列听说读写的复习活动。人物主线紧紧围绕复习话题,自然地贯穿于课堂,使整堂复习课浑然一体。

二、“故地重游”创设情境是否有益

在一些复习课上,许多教师采取一而再再而三的“炒冷饭”复习模式,不断地讲解和强调语言点。有的教师在上复习课时,把新授时的环节挪过来用,“故地重游”的情境让学生兴趣全无。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重现,教师应该重视知识的有机重组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把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在设计复习课时,教师要学会创新,给学生新的刺激,使整个复习过程充满悬念、充满乐趣。

【对策】从陈旧走向新颖

在刚才快乐的头脑风暴后,用问答的方式,以表格为载体,帮学生快速回顾Story time文本中的难点,帮助学生巩固加强,如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in Sunshine Town,on Park Street,on Moon Street,near City Library;far from 的反义词near;介词的搭配等。复习课中,应该帮助学生在难点方面有所突破,只有扫除了难点,学生对此知识点才会有更深的印象。接着帮助学生梳理单元核心句型,抓住where和how两个词:1.where→询问地址,how→询问交通方式;2.How to use?用开放性的方式归纳总结。当学生熟知“Where do you live?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及其他人称的相关问题后,教师创编新的语料、新的情境、新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建构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提升语用能力。

复习完教师、学生和课文人物的出行方式后,教师提出Bobby的出行方式,巧妙利用复习Cartoon time的内容,将新的人物线索、新的情境展开。

T:Does Bobby go to school by bike?

Ss:No.

T:Why?

Ss:Because he’s too young.

教师给出一段相关的语言材料,让学生顺着情境完成短文。在此期间,拓展语言点:ride→ riding;show sb.sth.=show sth.to sb.

Bobby likes _____his new bike in the ______.He wants to his bike _______Sam.So he wants to go to school________.But his father doesn’t agree.Because Bobby is ________.

当学生了解Bobby不能骑车上学的原因后,教师抛出问题:How does he go to school actually?

在此情境下,课堂犹如讲故事般悬念迭起,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教师紧紧抓住学生思维活跃的契机,接着在此设计了一段听力材料,让学生静听动脑,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复习课上,教师就是要在情境下,用新的呈现方式、新的任务,让学生的学习方法、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在训练中得到有效提升。

录音材料:

Oh,I’m so sad.I can’t go to school by bike.And I’m too young.But I’m far from school.Every day I have to walk to the metro station first,then I get to school by metro.It’s so boring.

【第一遍听】抓住关键信息,了解Bobby的出行方式。

T:Listen carefully,catch the key information.How does Bobby go to school?

S1:He comes to school by metro.

T:Can you say more?提供新的语言支架,让学生学会重组信息。

【第二遍听】在了解的基础上给出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说说Bobby到底怎么去学校,训练学生归纳组织语言的能力。

T:Let’s listen again,try to finish it.Can you say more according to the key words?

S1:Bobby can’tgo to school by bike.But he lives far from school.So first,he should walk to the metro station.Then he goes to school by metro.It’s boring.

...

只有充满思维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复习课上,语言运用的情境不能“故地重游”,只有通过呈现与新授课不同的语料,创设能高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情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忽视差异的教学方式是否可取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然而在复习课上,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水平,仍采取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的办法。而同样的操练、同样的习题、同样的评价,很难把握和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是复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我们应该把复习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课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复习课中,我们应该积极放手,相信学生,多让他们归纳、总结,做到“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辨析”。

【对策】从接受走向自主

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2的复习课中,通过任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Bobby的出行方式,学生脑海中的知识已处于一个被“激活”的状态。如何把握时机,将学生的学习能量集中至一处,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呢?教师提出:What about Bobby’s sister Tina?How does she go to school?

这里教师设计了Easy task和Hard task两个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种,并且和同桌合作完成。

【Easy task】让学生阅读小短文,完成信息卡。

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往往是零散地、孤立地存在于记忆中,复习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将这些零散的知识分类、比较、归纳,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本单元的重点之一就是地点的准确表达,而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地名的口头表达没有问题,但是落实到书写上往往会出错。所以在这张信息卡上设置了人名和地名信息。Tip:人名、地名的首字母需大写。在完成信息卡时,让学生画出关键句,寻找关键信息。圈画关键词能够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阅读习惯。在这段文字中,还隐含着一个文化信息:在中国,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独自骑车上路。

【Hard task】根据信息卡,描述Tina的日常出行方式。

让学生根据信息卡上的关键词介绍Tina,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复述时内化了介绍人物的内容框架,教师引导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关注语言的逻辑性和连贯性。Tip:描述Tina的信息时,可以合理安排顺序。通过活动运用语言能兼顾实践性、情境性和趣味性。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习基础的不同,通过设置分类任务来分类指导,从而达到分类提高,这样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也能提高课堂效率。特别在复习课上,设置不同的任务,既照顾了优秀生“吃不饱”的现象,又解决了一般学生“吃不了”的问题,同时也能为学生个性发展和选择学习创造良好环境。

所以,在开放性复习教学中,学生呈现的答案往往会给你惊喜。有的学生加入许多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和归纳,清晰有序;有的学生和同桌用问答的方式呈现材料,合作得当;有的则以表演的方式,生动活泼。每个学生都沉入其中,都经过了自己的思考。经过思考的东西一定比教师“喂”给他“吃”效果好得多。这样的复习课堂,真切地提醒教师,强势出境、闪亮登场不是上策,而心中装着学生的教学才更有效。

猜你喜欢

信息卡情境语言
邀你来答题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信息卡评价工具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中的实践与探索分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一种实用新型教室座位管理装置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