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身认知的引入:儿童英语学习的实践图式
——以三年级英语学习为例

2016-04-17尹菊芬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小狗身体儿童

尹菊芬

儿童英语学习应该具有怎样的一种理想状态?湖南卫视有一档综艺节目的“爬梯时间”给予我很好的启发,儿童英语学习之课堂不仅是“Party时间”,更应该是“爬梯时间”,有开心、愉悦、期待,更有活动、揣摩、思量、发展,可谓身动、心动、脑动。如此才可能将静态的学习材料转化成动态的活动建构,将抽象的英语符号转化成契合的体验活动,以感性的活动方式促进理性的言语智慧的生成,让儿童受到英语文化的熏陶,实现言语与精神的同生共长。

一、源理:具身认知对于儿童英语学习的意义归属

“具身”是一种教育新视角。当代具身认知思潮的基本主张之一就是主张心智由各种身体经验构成,重心之一就是身体感觉和运动系统对思维方式的塑造作用。具身认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学生怎样学习、教师怎样教学,把身体由教育与教学的“边缘”提升到“中心”地位。我认为具身学习对三年级英语教学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卷入学习:从“边缘参与”到“沉浸其中”

受笛卡尔理性主义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活动被认为纯粹是客观知识的传播与流动,无需身体的参与和体验。事实上,知识涉及的是一项活动,而不是一种物品,它总是被境脉化了的,而不是抽象的,是作为个体——环境交互的一部分被建构起来的,卷入其中的是学生整个人,而不是被孤立出来的心智。具身教学注重身体感知及其环境交互的整体性和情境性,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重视学生的共同参与度。在这一视角下,我们可以发现,在英语课堂上,教室不只是容纳师生的场地,更是师生“身体”活动的空间场所,在这自由的场域中,师生的“身体”得以释放,学习体验发生着、进行着、经历着。

2.建立联系:化“静态知识”为“我的体验”

学习是个体的参与式体验,以及在体验中获得理解的过程,这种参与大大超越了阅读教材、回答习题等传统的学习模式,是需要全身心的卷入。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动作与运动既是卷入学习的过程本身,也是建立联系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可以认为认知的内容是身体提供的,人们对身体的主观感受和身体在活动中的体验为语言学习提供了基础内容。在儿童英语课堂上,具身学习的引入有利于用一个事物来理解另一个事物,追根溯源,学生最熟悉的事物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的身体,身体以及同世界的互动提供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原始概念。例如上下左右、高矮远近、温暖冷热等都是用身体可以感知的。学习者的行为和认识依赖于自身的知觉、感受和经验,即使在最理性的时刻,思维也不是单纯地依靠形式逻辑,同样需要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

3.促发内生:化“身体力行”为“语言发展”

有专家搜集了过去几年关于身体运动对认知及学业成绩的研究,均认为身体运动对认知发展,特别是对执行功能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可见,当儿童在运动时,绝不仅仅是发展动作技能或放松身体而已,他们在同步锻炼和激活大脑。也就是说,儿童在语言学习时是同样需要身体力行的,学习过程需要身体的参与,需要反复的实践和亲身经历,身体在促进儿童对语言意义的理解上有着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

二、探寻:具身认知关照下儿童英语学习的行动策略

1.手势辅助:提示“意义”,化解“难点”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三年级的英语学习无疑需要身体的参与,一切的认知、思维、记忆都是在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中产生的,知识不是“我思”的结果,而是“我参与”的结果,我的手指配合着摆弄,于是我学会了数字“one,two,three,four...”;我的手指着眼前便是“this”,指向远处便是“that”;我拍拍桌子上是“on”指指课桌里是“in”,指向课桌下则是“under”。值得一提的是,手势还能帮助学生化解发音难点和语法难点。

例1.单词behind——发音难点突破

这个单词中间有一个音节hi藏在里边很难发音,我利用手势在空中画一半圆,配合着发音/hai/,如右图:

此处的手势有两点用意:

(1)hi意为打招呼,手在空中摆过通常为打招呼的方式,意义匹配不突兀,还利于单词的拼写记忆。

(2)手空中摆动的时间差刚好能帮扶学生将/ai/这个双元音发得更为饱满和圆润。

例 2.句型 This is...与 Is this...?——语法难点突破

在三(下)教材中,这两个句型是朗读教学的难点,我利用手势巧妙化解。

左右手交换顺序。

This is... Is this...?

如此左右手配合,设定简单的手势后相互交换,对于“语感敏锐的人”不仅将发音这个难点降到最低,还可以意识到be动词在英语句子结构中的重要性,将静态的文字材料变为动态的思维情境。

2.境脉表演:链接“情境”,推进“表达”

语言学习必须是境脉化的,境脉表演能巧妙地促进课内外显性或隐性的语言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交际情境中恰当交流,历练语言表达。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任何由特定人物组成的小团体中,三年级的英语学习亦如是。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都是一个故事,在创设的场景中,故事的演绎者挥舞双手,淋漓尽致地将故事铺陈和表达。在译林版《英语》三(下)Project 1 My puppy一课中,显性的学习内容非常少,仅是一只爱犬的几个动作展示,但是隐性的学习内容是复习前3个单元的知识要点,于是课题被重新设置为“Super puppy”,教学片断如下:

(1)T:Nick is a super puppy.I have a puppy too,how to be a super puppy?

(2)T:First,itshoulddoalot.

Let’s train it. 学生 根 据PPT的提示向小狗发出指令。

(3)道具小狗在教师的手里完成同学们所发出的指令,从而引出诗歌小结:“Clever puppy”。

(4)T:Thensuperpuppy should have many fans,so it comes to our classroom,it wants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Look,here it is.“Wolf,wolf.”“Shh.Don’shout”.

(5)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不由自主地制止调皮的小狗:Don’t sleep.Don’t drink my milk.Don’t...,从而引出小诗:“Naughty puppy”。

(6)T:Now my puppy is quiet now.It sits on the floor and finds many stationeries.Whose ruler?Whose pencil?

(7)在口口相问的游戏环节中,小狗帮助大家找到了文具的主人,从而引出小诗:“My nice puppy”。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沉浸在“puppy”这一境脉,通过温柔的指令制止小狗做一些顽皮的动作来完整地呈现“super puppy”的演绎。最令学生动容的是串联的三首小诗,聪明的小狗招来小主人温柔的抚摸,调皮的小狗招来小主人严厉的的呵斥,善良的小狗更是令小主人爱心爆棚。在一系列境脉表演中,学生的温柔抚摸、叉腰训斥无一不为学生交流搭建了更为轻松的平台,更促进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3.肢体介入:融合“动作”,传递“意义”

和“手势辅助”同理,学习是身体力行的,动作和运动是儿童早期理解、建构世界及自我的基本手段,是促进高级认知的基础。在三(下)教材中,教师可营造一个个有利于“具身学习”的场域,顺应孩子的天性,唤起儿童各自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去体验和感悟,如动物类单词cow,duck,chicken,pig演一演;动作类单词drink,eat,shout,sleep动一动。我还指导学生利用肢体语言来演绎Rhyme time,既理解了小诗意思,又增加了趣味性,肢体型的具身学习让学生更乐于开口,而且语言更富个性化。

4.情绪互动:投身“有境”,吸引“在场”

王初明教授指出:“无互动便无语境效应,无语境便无明确的意义,无意义便无法驱动外语学习。”人类交往中最重要的互动莫过于情感的互动,而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对情绪和情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三(下)英语教材中有不少表情型语言和情绪型语言,这些语言能巧妙地表达感叹、应答,表明态度、传达心情、烘托环境、渲染气氛等。

(1)表情型语言

三(下)第一单元Mike迟到了以及第二单元Liu Tao在图书馆做了很多不合时宜的事情,学生在难为情的、懊恼的表情配合下,道歉的语言“I’m sorry.”脱口而出。第三单元Mike弄丢了自己心爱的铅笔,“This isn’t my pencil.”焦急的表情;“Oh,that’s my pencil.”失而复得的喜悦表情。第二单元文中 Bobby“Don’t eat my cake.”生气的表情等等。

(2)情感型语言

情感型语言指向鲜明,真切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三(下)教材中不乏此类例子,如:Welcome to my farm.此处有热烈欢迎小朋友来农场学习的老爷爷;Sam,it’s time for the cake.此处有Bobby和小伙伴急于分享蛋糕的迫切;Is this/that your pencil?此处有小伙伴间真诚的相助;The bird is in the tree now.此处有孩子们为小鸟能重回大自然油然而生的欢喜之情。

三年级的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愿意并大胆地使用表情、情绪等此类具身学习策略,能有效地激发交际双方交流的积极性,交际双方很快摆脱“忸怩、拘束、害羞”等不良的交际行为,从而大方得体地交流互动。

儿童喜欢“在真实情境中探索”、“在亲身经历中学习”。具身学习的引入,开启儿童英语学习的日常课堂生活,使之成为符合儿童本性的“有意思”、更“有意义建构”的学习之旅,形成充满力量的生长场域,儿童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活动,喜出望外地发现,乐此不疲地探索,卓有成效地吸收,充满灵性地表达,课堂学习因此具有言语生命动力学意味,必将提升儿童的言语智慧和生命成长。

猜你喜欢

小狗身体儿童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我de身体
小狗
我们的身体
留守儿童
小狗走丢了
六一儿童
身体力“形”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