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16-04-16于宗炜蔡雅晶尤溪县东城中心小学福建尤溪3651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笔者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于宗炜蔡雅晶(尤溪县东城中心小学,福建尤溪365100)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于宗炜蔡雅晶
(尤溪县东城中心小学,福建尤溪3651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诱发学习能动性的催化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因。呵护学习信息技术兴趣,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能有效地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质量,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等诸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兴趣;方法;手段

当今,科技发展迅猛,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式已悄然发生着变化。在这个信息时代,做为生活在地球村的人,掌握并应用计算机成为了必备素质。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就得以凸显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在不断更新,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目标和操作技能目标也在不断地提升。因此,提高信息技术素养,课堂优化,让课堂生动、活泼、有趣,呵护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已然成为教师考虑的重中之重。

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呵护兴趣入手,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可以孕育愿望,激发学生探求计算机的知识,使学生爱学、乐学。

一、充分准备,兴趣保障

1.备硬件。硬件设备的正常性是确保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在每堂课前要进行四检查:一查教师机、学生电脑是否可正常使用;二查网络是否通畅;三查控制软件能否正常使用;四查本课教学需要使用的软件是否已全部安装。这是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的前提,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顺利进入上课状态,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才能保证学生学习成果,反之又谈何兴趣?

2.备“软件”。信息技术课除了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备“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等之外,还要备素材、备“软件”。例如,六年级上册《GIF动画》一课,教师应备好一张静态的撑伞图片(学生不用再上网找或自己画,节约时间),一张GIF动画图片(课前展示用,激发学习兴趣)。

二、氛围营造,诱发兴趣

在教学导入时,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1.问题导入法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思考新问题,探究新操作,在质疑和交流讨论中实现思维的碰撞,进而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GIF动画”一课时,在导入环节,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了解了动画的原理,动画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用什么软件来制作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先浏览一遍课文,找到电脑上的软件,在课本操作步骤的引领下,上机操作,从而理解帧和帧频率,掌握UleadGIFArumator软件的使用。又如“查找资料”教学中,笔者会问:同学们在家里学习遇到不懂的知识时,或遇到问题又无人帮你解答时会怎么办?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出发,通过预设这样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此时讲授上网查找,如何使用百度等,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情境导入法

学生对自已感兴趣的内容才会主动学习,要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高效。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Flash基本操作》时,笔者采用播放精神动画片,观看flash广告,以及天极网上的flash动画短片,告诉他们你也能做到,只要学好了Flash,激发学生对软件的兴趣和创作的动力。

三、宽松环境,呵护兴趣

据说,瑞士钟表匠塔·布克在在监狱里,他怎么努力也制作不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可在入狱前他制作钟表的误差从来都低于1/100秒。这是为什么呢?后来布克顿悟到,“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感中,要想圆满地完成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同样道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1.安静的教学环境,避免外界的干扰,降低学生情绪上的不安和心理上的骚动。课堂应是民主、友好、善意的。教师真挚地热爱学生,用心去亲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曾有这样一位学生,不爱上课,课堂上总爱调皮捣蛋,常常带饮料、瓜子等零食进电脑室,笔者总是用眼神暗示或悄悄走到他身边小声地指出,晓之以理并动之以情。有一次布置作业,他大声地说家里电脑坏了,做不了,笔者课后问清了情况,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他家帮忙修好,这位学生很受感动,同时对笔者的信息技术能力很是佩服。从那以后,他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表现逐渐积极主动起来。

2.教学中也应该留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创造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网络交流教学中,课前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几乎都有QQ号,对即时交流已经十分熟练,但对于论坛的使用却比较少,但因为其与QQ空间有类似的作用,可以将QQ空间的操作迁移到论坛的操作。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非常顺利地完成相关的操作。而且,通过对比操作,学生明白了实时通信和非实时通讯的区别,整节课几乎没有教师太多讲解,完全由学生操作,通过交流、对比、分析完成。因此,放手大胆的让学生去探究操作,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成功体验,稳定兴趣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往往会再次激发兴趣。对小学生来讲,即便是一次很小的成功,也是一次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做为教师要有大教育观,具有长远的眼光,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关注全部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让不同个体的学生能体验到不同的成功,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心情愉悦,对学习具有兴趣,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困生,抓住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觉得信息技术不可怕、容易学,适时引导,使他们从“怕”上到“爱”上电脑课。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学习上的反复成功会让学生内心产生渴求学习的想法,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这种幸福感、满足感会让他再次踏上寻求这种情感体验的征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主探索的乐趣。

五、运用技巧,强化效果

1.练中巩固,增强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孜孜不倦的理论讲解,不如学生磕磕碰碰的实际操作效果好。在偏重实践操作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应多练习、多操作、勤动手,课堂导入和知识新授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剩下的时间应让学生充分实践操作,遇到问题可看课本的操作步骤,再不明白可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教师再对其进行操作演示和解说,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交流中熟练掌握技能,这样的课堂教学实效性会更好。

2.交互课件,巩固知识

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如果采取一般的讲授法,不仅单调,学生也很难提起兴趣。但是如果做成交互性课件,利用同传功能,每位同学一个课件,以游戏闯关的方式,通过选择、连线、填空、拖拽等方式,达到巩固旧知学习新知的目的,效果好,学习氛围浓。例如在LOGO语言的教学中,识记命令的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交互性课件,将控件和对象做成匹配问题,学生通过拖拽相应的控件到窗体中相应的位置。做对了,屏幕上就好跳出大拇指,并有“你真棒”的声音,选得不对,会出现“再试一试”的声音,并且控件就会回到原来位置。

3.游戏设置,巩固所学

通过游戏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维持高效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收获知识,发展操作技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学中笔者一般采用比赛和益智类游戏软件。比如在打字教学中,本身单纯打字是枯燥乏味的,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电脑上安装了金山打字通,学生通过该软件上的各种游戏闯关,锻炼了指法,实现了盲打,再通过打字比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使得学生打字的正确率和速度有了极大的

提高。

总之,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应该仔细研究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和维持孩子的探索欲和自主性,努力发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多创新,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1]肖志华.“趣”不惊人死不休——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激趣手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

[2]张莲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游戏化教学行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笔者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老师,别走……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