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先学后教”导学案的使用

2016-04-16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先学学案

冯 炜

(福州第七中学,福建福州350012)

初中语文“先学后教”导学案的使用

冯 炜

(福州第七中学,福建福州350012)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先学后教”这一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与之相配套的“导学案”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的关注。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导学案来组织从预习到课堂教学乃至课后的巩固拓展,要求教师明确区分学策与教策内容,坚持回归文本,充分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出导学案的教学优势。基于此,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在“先学后教”模式中使用导学案的策略进行探究。

导学案;先学后教;初中语文

当前各个学科都从根本上进行了改革,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导学案就是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它顺应了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主要是以学案内容为主要载体,坚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要目标。[1]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用活用好导学案,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幸福,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语文知识学习的乐趣。这对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语文技能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在实际应用上具有很强的优势。

一、把握导学案编写的质量关,为“先学后教”奠定基础

“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最大区别在于教师角色和功能的转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导学案先进行自学,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生成的内容展开教学,从而体现由“未知”到“已知”,由“假知”到“真知”,由“浅知”到“深知”的学习过程。所以导学案就必须充分突出备课组教师的“集团智慧”,要求教师们有效整合各自所掌握的语文课程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导学案编写之初,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集体备课制度,主要从学法、教法、教学手段、时间、地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等内容,对课标、教材和学生进行研究。语文组集体备课人在编写中,应该从源头上控制劣质导学案流向学生,通过深入解读文本,研究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特点,高度关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互动,综合整理各个知识点,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先学后教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进行自学预习,发挥好导学案的“导”的作用。另外,导学案的编写要有一定的提前量,在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时就要进行分配,以给教师较为充足的收集资料、钻研课标、研究教材和学生的时间。

二、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让“先学后教”充满语文味

语文教学有着自身独具的特点,语文教师要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教师在编写的导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和习题的时候,应该从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有利于充分体现学科特性要求的角度出发。聚焦到“文本的解读”这一根源问题上来,解读出适合语言文字性质和生情学情的内容来,在此指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取舍,再去合理地编写导学案。

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这篇散文时,有的教师仅仅是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并且就以解答习题的方式结束了这篇课文。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在引导学生回到文本阅读这一重要手段上下足工夫,甚至还直接抛开了文本内容,从而难以真正体现出散文教学内容的特征,从而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文中“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的含义。[2]因此,要运用好语文导学案,首先应该遵循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把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增强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做为主要目的。此外,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不相同的文体,直接决定了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不相同,所以在应用导学案时也应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为“先学后教”提供保障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中,教育者不能再要求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中,学生们不会机械地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做练习,也不会绞尽脑汁去记忆一堆零碎无用的知识点,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更开放、更自由和更实用的课堂。以往那种“讲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地落后了,“先学后教”这一模式不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使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发生转变,从传统的“听、背、记”转向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表演等非常灵活的方式。经验表明,教师只有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给学生创造一个乐于学习的课堂,学生才会有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琢磨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减少知识点的要求,给学生留出更大的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与同学分享学习的成果,自由地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变色龙》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剧组”,分工合作将教材内容编写成剧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熟读剧本内容;再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剧本,然后再组织学生自由评议。这样学生经历了整个从阅读理解到内化再呈现再到评价提高的学习过程,形象和直观地再现课文的场景和意蕴,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剧本内容中所有人物的性格、形象、心理情绪,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深刻领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通过采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创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领略和把握契诃夫创作这篇作品的思想和情怀。[3]

四、采用具体化的方法指导,为“先学后教”创造条件

从培养“终身学习”的高度出发,教师应该尽量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在整个导学案的设计过程和应用过程中渗透着很多种学习方法,教师应该将这些方法和具体的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好导学案中“方法点拨”这个版块,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达到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的目的。

如教授《背影》这一课时,导学案对“爸爸穿过月台为‘我’买橘子”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找出爸爸爬月台的动词。而在引导学生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具体的方法进行指导,以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章可循。首先,让学生能够明白“动词的应用”是描写谁的,以便在答题的过程中能够找准正确的方法。本段应用动词的作用就是“将爸爸的动作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以便更好地表现爸爸买橘子不容易,突出爱子情深的人物形象。通过本堂课传授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这样做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适时点拨引导,让“先学后教”获得实效

“点拨”的能力,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在应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适时适度地“搭桥、铺路”和“纠偏、导航”:当学生思维受到阻挡时,教师应该适当进行点拨,以便帮助学生解除疑惑;当学生思考停留在表层时,教师则需要进行启发引导,鼓励学生深入文本;当学生思维出现跑偏的现象时,则要求教师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策略,进行拨乱反正,以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体现“先学后教”模式的动态发展特征。

例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导学案中设置有“我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和父亲见面的?”这一小组合作环节。当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刚接触这个问题时,都会感到非常茫然。这时教师便可以进行适当提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的开头部分,帮助学生快速且精确地找到信息区间,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接下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设置惨淡环境,渲染悲凉气氛在全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达到更深的理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小组活动内容,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让学生互帮互教,取长补短,互相影响观察、思考和研讨,起到一些教师起不到的作用。

总之,导学案不仅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更是师生共同协作学习创造和谐高效的幸福课堂的方案。实践证明,在“先学后教”的模式下导学案的应用适应了当前语文课程教学的新方向,是教育教学发展进步的产物,值得好好地研究和利用。

[1]郑静.以导学案为平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5(12).

[2]林爽.基于“问题化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导学案设计[J].浙江教学研究,2016(1).

[3]季树名.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研[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4(4).

(责任编辑:石修银)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先学学案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乡愁导学案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比例尺(一)”导学案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